中介机构责任
搜索文档
A股13家退市企业牵连11家券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1:47
退市新规与市场影响 - 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结束过渡期后,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6] - 截至10月15日,年内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13家 [1][7] - 13家退市公司中,8家已摘牌,5家已被启动退市程序 [7] 涉事券商投行概况 - 13家退市公司背后涉及11家券商投行,包括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第一创业、东吴证券等 [7] - 券商投行是否需为上市公司造假担责,取决于其是否尽到勤勉尽责义务,最终结果有待监管调查 [7] - 第一创业作为ST东通定增的保荐机构,该公司在2019至2022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并构成欺诈发行 [8] - 五矿证券是广道数字的保荐机构,该公司于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4.65亿元 [8] 投行履职情况分析 - 部分问题公司在造假期间频繁更换投行,例如高鸿数据在长达数年的造假周期内接连更换了四家服务机构 [2][10] - 多数涉事投行在督导期内为后来被证实造假的公司出具了“无异议”或“未发现问题”的背书报告 [2] - 国融证券是11家涉事券商投行中唯一一家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机构 [12] - 持续督导业务因收入较低,导致投行投入精力有限,易出现未能发现上市公司问题的情况 [14] 行业应对与监管趋势 - 随着全面从严监管推进,越来越多投行因持续督导环节问题收到罚单,对该环节的人力投入显著增加 [15] - 多家投行已全面加大股权项目尽职调查力度,尤其关注此前投入较少的持续督导期间 [15] -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方面也增强精力投入,新增独立复核流程并加派人手,适当延长审计时间 [15]
承销债券违约“拖累”国都证券卷入4.75亿巨额诉讼纠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7:06
国都证券诉讼事件概述 - 国都证券因作为“20福晟01”债券主承销商被五矿信托起诉,索赔金额高达4.75亿元 [1][3] - 国都证券被指控未勤勉尽责,未能发现发行人福晟集团存在巨额债务违约和重大诉讼 [3] - 公司公告称经营情况正常,该事项暂未对财务产生重大不良影响,将积极应诉 [3] 案涉债券及发行人情况 - “20福晟01”债券由福晟集团于2020年6月非公开发行,规模10亿元,票面利率7.50%,五矿信托购入4亿元 [4] - 该债券于2022年展期后,福晟集团仍未能支付利息,并于2023年2月被宣布加速到期,至今未履行兑付义务 [4] - 福晟集团为闽系房企,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目前共有5条失信信息、33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金额高达90亿元 [5] 中介机构责任判定参考 - 律师分析认为,参考同类案例,国都证券可能承担10%至30%的连带赔偿责任,全额赔偿可能性较低 [2][7] - 司法实践已形成责任认定体系:故意造假承担全额连带责任,重大过失承担10%-30%责任,一般过失责任比例可降至5%以下 [8] - 中介机构需自证履职合规,否则推定存在过错,未履行穿透式核查最高可处业务收入5倍罚款 [8] 国都证券与浙商证券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都证券营收7.49亿元,同比下降4.42%,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8.10% [1][10] - 同期浙商证券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46.49%,但营业收入61.07亿元,同比下降23.66% [10] - 国都证券除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3%至1.25亿元外,自营、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条线收入全面下滑 [11] 国都证券其他潜在风险 - 除“20福晟01”案件外,公司半年报披露另有两起千万级诉讼,涉及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和“19成龙01”债券承销 [11] - 与国都创投合同纠纷涉及晨鸣纸业拖欠转让价款6255万元,“19成龙01”债券相关诉讼索赔金额为5088万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