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 L3智能体级别的智能座舱系统

搜索文档
从司法重整到“AI+Mobility”重生,千里科技赴港IPO能否撬动AI雄心?
智通财经· 2025-10-21 09:57
公司战略转型与定位 - 公司于2020年通过司法重整完成从力帆科技到千里科技的战略转型 [1] - 自2024年印奇投资并担任董事长以来,公司明确了以“AI+Mobility”为核心的战略方向,致力于成为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引领者 [2] - 业务格局调整为“终端业务”和“科技业务”双轮驱动 [2] 资本市场举措 - 公司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并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1] - 赴港上市被视为为AI雄心“补足弹药”的关键一步,募集资金计划用于践行AI化战略、提升研发能力及加强境内外网络建设等 [1]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41.49亿元,同比增长40.4% [2]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达人民币28.39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超过40% [2]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5.5%,汽车业务毛利为负人民币2360万元,毛利率为-0.9% [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人民币2.88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59.7% [5] 技术研发与产品路线 - 公司开发了独有的RLM模型,是首家在智能驾驶场景中实现端到端RLM模型大规模部署的公司 [2] - 已发布“千里智驾1.0”L2级解决方案,计划在2025年内发布L3级“千里智驾2.0”,2026年下半年推出L4级“千里智驾3.0”面向Robotaxi场景 [2] - 在智能座舱方面,公司基于多模态交互模型和AI原生Agent OS,打造了业界首个AGI L3智能体级别的智能座舱系统 [3] - 公司正加速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目标在未来18个月内完成部署,计划与吉利合作研发专用车型并在全球10座城市实现规模化运营 [3] 业务构成与收入基础 - 终端业务(汽车、摩托车和通用机械)依然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现金流基础 [4] - 2025年上半年,汽车业务和摩托车业务的收入贡献超过总收入的85%,汽车业务收入增至人民币25.99亿元,摩托车业务收入增至人民币12.77亿元 [4] 战略合作与产业联盟 - 公司与吉利集团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吉利集团在往绩记录期间一直是公司的最大供应商和最大客户 [3] - 梅赛德斯-奔驰的战略入股将使公司在智驾和智舱方面与其形成紧密合作,并为奔驰在中国的新车型提供技术支持 [3] 商业化进程与挑战 - 在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尚未自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Robotaxi等技术解决方案产生收入 [5] - 高昂的研发支出预计将持续以支持L3、L4级方案的迭代升级 [5] - 智能驾驶技术本身的复杂性、漫长的执行和验证周期,以及潜在的合约取消、延误或供应链短缺,都可能阻碍其商业化进程 [6]
新股前瞻 | 从司法重整到“AI+Mobility”重生,千里科技赴港IPO能否撬动AI雄心?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09:57
在人工智能浪潮与新能源汽车革命深度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一家脱胎于传统制造业,又引入AI基因与 产业生态资源的A股上市公司——千里科技,正以新面貌迈向国际资本市场。 近日,千里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此次赴港 上市,被视为其AI雄心"补足弹药"的关键一步。募集资金计划用于践行AI化战略、提升研发能力、战略 性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加强境内外销售与服务网络建设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千里科技的战略优势还得益于其稳固的产业联盟。一方面,与吉利集团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 系,吉利集团在往绩记录期间一直是公司的最大供应商和最大客户,这种深度合作不仅确保了稳定的供 销链,也使公司能够获得大量真实世界数据,持续改进其AI模型。 另一方面,梅赛德斯-奔驰的战略入股,将使千里科技与其在智驾和智舱方面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并 为其即将在中国推出的新车型提供技术支持,有望极大地提升千里科技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形象和业务拓 展潜力。 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研发投入,千里科技能否顺利借助H股上市,将AI技术转化为可观的商业 收入,在"AI+车"的赛道上成功突围? "AI+车"双轮驱动: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