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储能
搜索文档
远景田庆军:源网荷储是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AI储能将重塑电力系统格局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10-18 17:20
源网荷储发展目标与市场前景 - 中国提出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的目标[2] - 截至8月底风光累计装机为17亿千瓦,距离目标还有19亿千瓦的增长空间[2] - 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具有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双碳目标达成、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同时降低用能成本三大战略意义[5] 电力系统演进路径与技术挑战 - 电力系统演进将沿离网示范与市场化突破双重路径并行推进[3] - 电力市场化改革打破以往计划电的确定性,新能源资产收益将面临市场波动挑战[3] - 当前部分构网型储能为伪构网,存在储能变流器简单超配、构网算法不成熟、未经实测验证等问题[3] AI储能的核心价值与解决方案 - AI储能核心价值归纳为交易智能体和构网智能体两大关键模块[5] - 交易智能体具备从电力预测、交易控制到实时感知市场动态的全链路能力,实现自动驾驶式交易[5] - 构网智能体是物理层面的智能体,能实现主动生成式构网,保障电网稳定运行[5] - AI储能创新实现从软件算法到硬件如电芯的全链条覆盖,打破重软轻硬或重硬轻软局限[5] 行业落地障碍与市场问题 - 技术标准不统一、接入电网困难、市场机制不健全是项目落地主要障碍[6] - 市场存在余电倒送导致高比例弃电或超额配置储能、市场化机制滞后、电费构成缺乏透明标准、企业管理难度大四大问题[6] 破局之道与未来展望 - 解决源网荷储痛点的关键在于具备全链条系统集成能力的企业,需懂源网荷储、懂智能、懂制造[7] - 通过端到端一体化技术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多形态储能、物联网及数字化等系统性技术,可形成完整绿色能源生态系统[7] -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离网模式并行背景下,AI储能将成为破解源网荷储协同难题的关键技术路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