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储能明星企业星辰新能再获超3亿元融资
搜狐财经· 2025-11-04 11:44
相比于奇点,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一个支点了,各行各业都在期待合适的杠杆、工具,用"AI+"撬动未来。 近期,业界知名的全钒液流储能新贵星辰新能完成超3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信建投资本、四川省绿色低碳产业基金、长石投资以及绍兴星辉基金。 据悉,相关资金将重点投向技术研发、产能建设与项目落地。 混合协作>单线突破 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公司,自创立之初便汇聚了中南大学的知名专家与国内顶尖的储能技术及新能源产业精英。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组建了一支由北京大 学等顶尖学府博士领衔的核心研发与算法团队,并成功吸引产业巨头、国家基金、知名投资机构、顶尖科研机构及地方政府等多方战略资本入股。 作为最早一批完成全钒液流技术路线全产业链布局的公司,星辰新能如今已成功进阶为"AI储能企业",形成了"技术突破+模式创新"的双核心竞争力。正致 力于通过"全钒+锂电"智能混储模式与AI电力交易系统,以创新技术驱动行业发展,全力打开储能产业的新局面。 在资本市场聚焦于这笔超3亿元的融资时,星辰新能的战略版图早已跨越单纯的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它所勾勒的蓝图,并非只是造一个更大、更高效的"电 池",而是要构建一个以智能为脉络、以数据为血液的智 ...
远景田庆军:源网荷储是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AI储能将重塑电力系统格局
源网荷储发展目标与市场前景 - 中国提出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的目标[2] - 截至8月底风光累计装机为17亿千瓦,距离目标还有19亿千瓦的增长空间[2] - 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具有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双碳目标达成、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同时降低用能成本三大战略意义[5] 电力系统演进路径与技术挑战 - 电力系统演进将沿离网示范与市场化突破双重路径并行推进[3] - 电力市场化改革打破以往计划电的确定性,新能源资产收益将面临市场波动挑战[3] - 当前部分构网型储能为伪构网,存在储能变流器简单超配、构网算法不成熟、未经实测验证等问题[3] AI储能的核心价值与解决方案 - AI储能核心价值归纳为交易智能体和构网智能体两大关键模块[5] - 交易智能体具备从电力预测、交易控制到实时感知市场动态的全链路能力,实现自动驾驶式交易[5] - 构网智能体是物理层面的智能体,能实现主动生成式构网,保障电网稳定运行[5] - AI储能创新实现从软件算法到硬件如电芯的全链条覆盖,打破重软轻硬或重硬轻软局限[5] 行业落地障碍与市场问题 - 技术标准不统一、接入电网困难、市场机制不健全是项目落地主要障碍[6] - 市场存在余电倒送导致高比例弃电或超额配置储能、市场化机制滞后、电费构成缺乏透明标准、企业管理难度大四大问题[6] 破局之道与未来展望 - 解决源网荷储痛点的关键在于具备全链条系统集成能力的企业,需懂源网荷储、懂智能、懂制造[7] - 通过端到端一体化技术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多形态储能、物联网及数字化等系统性技术,可形成完整绿色能源生态系统[7] -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和离网模式并行背景下,AI储能将成为破解源网荷储协同难题的关键技术路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