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设计药物

搜索文档
「AI药物研发」场景精选丨2025年Banglink第10期
创业邦· 2025-04-28 07:48
AI药物研发行业概述 - AI药物研发以数据驱动和算法赋能为核心,通过机器学习、生成式AI等技术重塑药物发现、优化及临床试验全流程 [2] - AI设计的药物分子在Ⅰ期临床试验成功率达80%-90%,远超传统方法的40%-65% [2] - 部分企业将药物发现周期从5-6年压缩至2-3年,研发成本降低30%-50% [2] - AlphaFold 3突破蛋白质结构预测精度,推动靶点发现效率提升70% [2] 行业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各国将AI制药纳入战略规划,国内明确84种AI应用场景 [2] - 资本加速布局:2024年全球AI制药融资超50亿美元 [2] - 企业管线快速推进:晶泰科技、英矽智能等多款AI设计药物进入Ⅱ/Ⅲ期临床 [2] 行业痛点 - 高质量数据稀缺:药物研发数据获取成本高,受隐私法规限制,罕见疾病和新靶点数据尤为不足 [3] - 算法适配性和可解释性不足:AI算法多源自其他领域,不完全适配药物研发复杂场景,"黑箱"特性限制临床应用 [3] - 临床试验进展缓慢:仍需湿实验和长周期验证,产品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3] 代表性企业及技术领域 - 技术覆盖:多组学数据整合、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模拟优化、自动化实验平台、成药性智能评估等 [3] - 精选企业: - 天鹭科技(A+轮):AI蛋白质设计服务商 [5] - 智源深澜(种子轮):AI驱动生物大分子设计制造商 [5] - 目图生科(B轮):全球首个千亿级蛋白质模型 [5] - 腾迈医药(A轮):"干湿结合"新药研发服务 [5] - 德睿智药(A+轮):临床阶段AI驱动创新药物研发 [6] - 深势科技(C轮):AI for Science科研与工业解决方案 [6] 相关热门赛道 - 生物医疗:ADC创新药、基因治疗&RNA药物、脑科学、合成生物、银发科技、外骨骼机器人 [8][13] -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AIGC、ARVR核心硬件、芯片之母EDA [8][13] - 底层技术:量子计算、隐私计算、边缘计算、数据安全 [8][13]
机构研究周报:盈利定价权重或提升,基本面对长债仍有支撑
Wind万得· 2025-03-31 06:34
权益市场 - 中泰证券看好小市值科技股的持续性,认为其受益于龙头资本开支和地方新质生产力投资,年内有望释放业绩弹性,若科技行情松动则股息资产将受益 [3] - 国海证券指出金融与科技可能是指数冲关最受益方向,参考历史冲关案例需具备政策、货币或基本面强复苏之一,年中中美货币共振宽松概率较大 [4] -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4月财报季盈利定价权重或提升,经济环比改善及政策驱动下新兴成长类资产关注度有望上升,利率下行则红利现金流板块受益 [5] - 万得全A指数周跌1.29%,近一月跌2.28%,年内涨2.77%,创业板指近一月跌幅达5.69% [6] 消费与医药 - 汇添富基金预计消费估值修复将受政策支持,包括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年减息1500亿元)、3000亿特别国债及地方生育补贴(呼和浩特三孩补贴10万元) [9] - 银华基金指出AI制药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13.8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29.94亿美元,CAGR为30.47%,AI正重塑创新药研发生态 [10] - 中庚基金认为医药领涨因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及政策支持,计算机板块领跌则因AI服务器出货预测下调(高盛从3.1万台调至1.9万台)冲击算力租赁逻辑 [11] - 医药生物板块周涨0.98%,年内涨3.53%,PE-TTM分位24.23%属偏低估 [12] 宏观与固收 - 鹏华基金判断国内经济弱复苏,地产寻底叠加海外贸易政策不稳定或拖累出口,货币政策均衡宽松,财政力度加大但基建增速难显著提升 [17] - 博时基金认为长债受基本面支撑,房地产修复偏慢且外需回落压力显现,若二季度央行进一步放松短端利率将打开长债空间 [18] - 中金公司指出MLF净投放释放边际放松信号,但克制态度或致长端利率窄幅波动,美式招标标志MLF政策利率属性退出 [19] 资产配置 - 国联民生证券建议震荡市中采用杠铃策略,均衡配置科技/顺周期与红利方向,关注政策催化板块并回避高位题材补跌风险 [21][22] 市场数据 - 恒生指数年内涨16.78%,恒生科技涨23.24%,标普500年内跌5.11%,纳斯达克跌10.29% [8] - COMEX黄金年内涨18.06%,ICE布油跌2.81%,美元指数跌4.10% [8] - 行业表现分化:有色金属年内涨12.96%(PE分位18.04%),汽车涨12.30%(PE分位62.90%偏高),计算机板块周跌4.89%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