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调度员
icon
搜索文档
智慧电网勾勒城市能源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9-29 10:52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杭州电网应对城市能级加速跃升、新能源多元主体大规模接入,保障超大 型城市电网稳定运行挑战的关键力量。在调度领域,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打造AI调度员,教会其认识电 网、分析电网、指导电网,3秒内就可完成全市电力负荷分析,实现调度效率提升3倍以上。在迎峰度夏 期间,原本电话此起彼伏的繁忙调度大厅,变得安静有序;在配电领域,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首创的基于 人工智能的配电网终端采用小尺寸芯片,每小时功耗仅7瓦,却拥有每秒7万亿次的超强算力,能实现配 电网终端自主检测、智能诊断,助力杭州全域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886%的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与宇树科技、具身智能基地、浙江华电研究院等机构还于9月中旬签署"电 力+具身智能"框架协议,推动从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场景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环节落地。国网杭州 供电公司科数部主任樊立波表示:"这次合作将进一步加快电力行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在人工 智能发展浪潮中抢占发展先机。" 其中,在"中国数谷"展区,编号"智巡009"的人形机器人与搭载监测设备的巡检机器狗吸引众多观 众驻足。在杭州电网,具身智能技术正加速将电力生产的智能化蓝图从概念变 ...
国家政策与千亿投资同频共振,电力央企抢滩"AI+能源"新赛道
华夏时报· 2025-09-10 20:43
政策目标与总体要求 - 到2027年初步构建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 夯实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 实现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显著突破 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 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重点示范项目 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 制定完善百项技术标准 [2] - 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 [2] 应用场景部署 - 系统部署人工智能+电网/能源新业态/新能源/水电/火电/核电/煤炭/油气八大应用场景 推动传统化石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加快新能源及能源交叉领域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2] - 围绕能源装备制造/生产/输运/调度/消费等环节强化人工智能对能源产供储销的提质增效作用 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 [2] - 在能源新业态领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等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 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 推动零碳园区/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应用 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 [3] 电力央企实践案例 - 国家电投三项数据成果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 包括国家级光伏储能实证实验数据集/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高质量数据集/光伏逆变器健康诊断数据集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专项行动 [4] - 国家能源集团开发智能燃煤发电系统 通过AI算法优化锅炉燃烧参数使煤耗降低3%-5% 单台机组年节约燃料成本约千万元 [5] - 华能集团与中国电信签署数字化转型合作框架协议 加强数智华能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电力深度融合 [5] - 大唐集团建立风电场智能大脑 实现风机性能动态评估和预防性维护 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0%以上 [5] 技术成效与市场规模 - 国家能源集团电厂应用AI燃烧优化系统后供电煤耗降低4.2克/千瓦时 年节约标准煤约3万吨 [6] - 国网电力科学院AI电力负荷预测系统融合气象/经济/用户行为等数据 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升至97%以上 [6] - 南方电网AI调度员在极端天气下毫秒级完成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供电 停电时间缩短80% [6] - 中信证券研报保守估算2030年电力数智化领域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 [5] 实施保障机制 -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 推动各地方/企业因地制宜细化落实举措 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并强化过程督导 [7] - 加强产学研协同 遴选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应用高价值场景 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建设高水平研发创新平台和创新联盟 [7] - 探索建设行业级人工智能应用测试平台 协同企业自主研发大模型 避免重复开发 遴选可复制标杆场景与案例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7]
国家政策与千亿投资同频共振,电力央企抢滩“AI+能源”新赛道
华夏时报· 2025-09-10 16:5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不断深化,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领域,与AI的融合发展成 为必然趋势。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 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旨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深 度融合。 值得关注的是,主要电力央企已先行一步。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等多家电力 央企近期相继出台系列举措,全面推动向"人工智能+新能源"及"人工智能+能源新业态"领域转型,与新 政形成同频共振。 国家能源集团则聚焦"AI+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开发智能燃煤发电系统。总经理余兵表示,该系统可通 过AI算法优化锅炉燃烧参数,使煤耗降低3%—5%,每年单台机组可节约燃料成本约千万元。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能源领域因数字化基础好、数据质量高、应用场景丰富,应走在AI应用前列。能源央企积极布局,围 绕资源勘探、生产运维、安全监测等环节,已研发应用电力、油气、煤炭等行业代表性专业大模型。总 的看,我国能源领域已形成了场景覆盖广泛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 "随着越 ...
机器狗、无人机、大模型 新技术应战高温保供电
新华网· 2025-07-19 15:24
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 - 机器狗在长沙220千伏延农变电站进行自动巡检 每天出动3次 巡检时长30分钟 相比人工巡检2小时效率显著提升 [1][2] - 机器狗配备激光雷达 可见光摄像头和红外摄像头 能完成红外测温 油温油位检测和外观缺陷识别 并实时传输数据 [2] - 机器狗腿部配备多种传感器 具备快速行进 爬楼梯和过草地等复杂地形适应能力 [2] 无人机在电力抢修中的作用 - 湖南北部超高压线路出现缺陷时 应急抢险小队部署2台系留照明无人机 4名工人借助应急照明6小时完成抢修 [2] - 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无人机巡检中心重点应对湖南 广东 云南 贵州四地超特高压线路灾情险情 [4] AI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引入"AI调度员" 基于电力大模型组建配网运行智能体 实时分析气象预警 设备重过载等多源数据 [4] - AI调度员能自动生成负荷转供方案 半分钟内可生成6个方案 包含1个最佳方案 考虑因素多达35种 远超人工 [4][6] - AI方案不仅考虑可靠性指标 还涉及线路损耗等经济性指标 使方案更加精准高效可行 [6] 电力行业应对高温措施 - 湖南发布高温红色警报 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电力部门日均配备400多支抢修队伍 中低压发电车及应急电源车24小时待命 [1][6] - 采用"人防+技防"和"人巡+机巡"相结合的方式 保障电网稳定安全和居民可靠用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