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

搜索文档
央视新闻丨新增15口百万气井 西南油气田上半年天然气产量创新高
国家能源局· 2025-07-22 10:56
据悉,今年西南油气田年产量将达到5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产量四分之一。500亿立方米 天然气可满足超过1.5亿个家庭、4.5亿人一年的用气需求,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 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提供能源支撑。(王世玉 张伟) (来源:央视新闻) 7月20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西南最大天然气生产企业——西南油气田公司上半年新增15 口百万气井,天然气产量创新高,增量规模在全国各油气田中位居首位。 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在四川盆地钻获15口百万方级气井,累计测试日产量超2000万立方 米,相当于发现了一个年产2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今年1-6月,西南油气田公司累计生产天然气超 过240.2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7.5亿立方米,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
渤海钻探自研电控堵塞器填补国内空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7:43
7月14日,记者从渤海钻探获悉,其自主研发的电控投捞一体化堵塞器接连在油气井带压修井作业中成 功应用,标志着带压修井作业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电控按钮按下的毫厘之间,井下千米深处的堵塞器 精准坐封。这是渤海钻探以技术创新践行能源报国使命的生动体现。 该工具集电控投堵、电控打捞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实现井下管柱精准投堵与高效坐封,填补了国内空 白,为油气田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带压作业是油气开发的核心技术领域。该技术能够在井口带压状态下完成井筒作业,无须向地层注入液 体,有效规避常规作业对油气层的污染,最大程度保护地层原始状态,对提升油气产能、延长油气井寿 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保障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资源清洁高效开发的关键手段,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完 井、投产及修井作业,其中,修井作业位列难度之首。 渤海钻探研发的这款堵塞器在机械设计、电控系统、密封工艺等多领域实现创新,具备耐高温、耐高压 性能,可在180摄氏度的高温下稳定运行,能顶住相当于700个大气压的压力,其"电控延时自动坐封、 电控打捞、电控可退"三大核心功能,让修井作业有了"靠山"。 在带压修井最为关键的起管柱环节,传统作业步骤多且复杂,作业风险高, ...
英国石油(BP.US)临危换帅:跨界任命CRH前CEO掌舵,激进投资者施压下重启战略校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9:05
公司高层变动 - 英国石油任命CRH前首席执行官艾伯特·马尼福德为新任董事长 马尼福德将于10月接替赫尔格·伦德 [1] - 马尼福德此前未在能源行业担任高级职务 但在CRH任职11年间推动公司重组资产组合 并将主要上市地迁至纽约 期间股价飙升近4倍 [1] - 主导董事长继任搜寻的高级独立董事阿曼达·布兰克称 马尼福德的过往业绩证明他是监督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理想人选 [1] - 英国天然气母公司CNA金融前首席执行官萨姆·莱德劳和必和必拓前董事长肯·麦肯齐也曾是潜在人选 [6] 公司战略与股价表现 - 公司正推进重大战略转型 试图扭转股价低迷局面 同时削减可再生能源计划支出并面临收购与分拆的市场猜测 [1] - 自2019年伦德上任以来 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近30% 表现显著落后于同行 截至发稿美股盘前上涨1%至32 31美元 [2] - 晨星分析师认为公司问题在于转型终点不明确 投资者耐心有限 马尼福德或需推动管理层进一步削减成本 [1] 投资者与市场反应 - 激进投资者Elliott持有公司逾5%股份 呼吁削减成本 剥离资产并重新聚焦油气核心业务 此前伦德因支持可再生能源战略失去投资者青睐 [5] -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人事任命将获市场沉默认可 尽管马尼福德缺乏油气行业经验 但他在CRH期间已赢得广泛认可 [5] - 2024年1月出任首席执行官默里·奥欣克洛斯已宣布改革计划 [6]
油气行业债务融资新框架发布 助力规模化甲烷控排
证券日报网· 2025-07-21 15:45
甲烷金融工作组创新融资框架 - 由金融、技术及环保领域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在COP28期间启动"甲烷金融工作组",推出面向全球油气行业的创新融资框架《将甲烷减排纳入石油天然气债务结构的指导框架》[1] - 框架旨在提供市场化融资路径,帮助油气企业、投资者及贷款机构将甲烷与放空燃烧排放治理成效纳入债务融资体系,支持油气企业为甲烷控排项目融资[1] - 适用于国家石油公司、独立油气生产商及合作金融机构,借鉴绿色和转型金融工具,设计绩效导向贷款、收益用途绑定等融资结构[2] 油气行业甲烷排放现状 - 2024年全球油气行业排放约8000万吨甲烷,相当于欧洲天然气年进口量[1] - 大规模减少油气行业甲烷排放是减缓气候变化最快速、最具成本效益的路径之一[1] - 油气行业甲烷控排技术已具备,但融资机制缺位导致控排进展滞后,规模化成效未显现[1] 行业债务与气候治理缺口 - 全球油气行业未偿还债务达3.2万亿美元,绝大部分未明确与气候绩效要求挂钩[1] - 传统金融体系在气候治理方面存在缺位,投资者难以持续准确评估企业甲烷控排表现[1] 框架的行业影响与先例 - 框架回应投资者对企业气候绩效的关注,支持企业减少甲烷排放和火炬燃烧,应对政策压力与市场需求[2] - 借鉴电力公用事业行业经验,该行业已累计发行5000亿美元贴标债券并在低碳转型中取得成效[2] - 为油气行业及其他难减排行业提供可复制融资模式,突破资金瓶颈,加速向低碳生产模式跨越[2]
大庆油田上半年油气新能源产量全线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7-21 11:57
原油稳产与勘探进展 - 国内原油产量同比增加1.09万吨[1] - 松辽盆地石油规模增储稳步推进[1] - 松北深层超压致密气勘探有重要苗头[1] - 川渝探区"一油两气"现规模增储大场面[1] - 塔东探区前景良好[1] - 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实施各类调整及监测工作量2363井次[1] - 区块产油79.1万吨,超计划4.2万吨[1] 天然气与新能源发展 -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加2.22亿立方米[1] - 新能源项目在运规模53.87万千瓦[1] - 发电量5.5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52%[1] - 松辽地区气井开井时率超95%[2] - 新能源设备故障率降2%,场站可利用率升5%[2] - 创单日发电量476万千瓦时新纪录[2] - 新能源产量当量28.67万吨标煤[2] - 风光发电量5.54亿千瓦时[2] - 地热供暖面积75.11万平方米[2] - 清洁热能利用量3.96万吨标煤[2] 数智化与科技创新 - 单井数字化覆盖率97.65%、站场89.1%[2] - 2025年信息化系统完成管理职能移交与业务变轨[2] - 发明专利申请166件、授权45件[2] -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9%[2]
石油化工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受油价下跌拖累,2025Q2石化行业景气下行,关注未来中下游景气修复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21 10: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石油化工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2受油价下跌拖累石化行业景气下行,关注未来中下游景气修复,聚酯景气有修复预期,炼化企业成本存在改善预期,美国乙烷制乙烯路线盈利较好,油公司可抵御油价下行风险,海上油服公司业绩有望提升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价格数据 - 2025Q2原油价格同环比下降,Brent原油均价66.7美元/桶,环比降11.0%,同比降21.5%,汽油、柴油价格累计下调155元/吨、150元/吨 [5] - 2025Q2多种石油化工品价格有不同变化,如WTI原油63.8美元/桶,环比降10.8%,同比降20.8%;NYMEX天然气4.4美元/百万英热,环比升12.5%,同比升88.5%等 [6] 价差数据 - 2025Q2苯乙烯价差、PX - 石脑油、乙烯 - 石脑油和原油催化裂化价差环比扩大,丙烷 - 丙烯、丙烯酸丁酯价差和PTA - PX价差环比收窄 [5] - 2025Q2部分价差数据:乙烯 - 石脑油257美元/吨,环比升19.0%;原油催化裂化价差1259元/吨,环比升13.5%等 [7] 业绩预测 - 预计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和中游炼化业绩环比下行,民营炼化业绩预计环比下行,长丝业绩预计基本持平 [5] - 各公司2025年中报业绩预测:中国石油预计净利润400亿(YoY - 7%,QoQ - 15%);中国海油预计净利润300亿(YoY - 25%,QoQ - 18%)等 [5] 投资分析意见 - 继续看好聚酯头部企业桐昆股份、万凯新材;建议关注炼化优质公司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中国石化;继续看好卫星化学;推荐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推荐海上油服公司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5] 估值数据 - 报告给出石油化工行业重点公司2025/7/18的收盘价、总市值、EPS、PE、PB等估值数据 [12]
【大宗周刊】绿证价格飙升,电力交易市场有新情况!涉及大宗商品,舟山市作出部署
期货日报· 2025-07-21 08:30
舟山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蓝色门户,近年来,以国家战略为帆,在油气全产业链改革中破浪前行——保 税燃料油加注量跃居全球前列,原油非国营贸易试点催生千亿元级交易市场,数字化交易平台让大宗商 品在云端流动。 2024年11月13日,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舟山迎来开放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今年6 月刚刚揭牌成立的"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将承接这一使命,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展 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优质蛋白等品类,谱写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的新篇章。 围绕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舟山市政府作出了清晰的路径规划,于今年3月印发了《中国(浙江)自 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舟山行动方案》(舟政函〔2025〕8号),进一步聚焦交易平 台建设、交易服务水平提升、价格影响力增强等方面,提出10项市级层面支持事项和任务举措。《舟山 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任务清单》《舟山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2025年目标清单、任务清单、 项目清单》对交易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进行了细化梳理。 为更好地服务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三基地两中心"建设(即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加工基地、海事 服务基地、贸易中 ...
智能化与机器人共绘中国海上油气“新图景”|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破浪前行
证券时报· 2025-07-21 08:22
在距离海南岛150公里的蔚蓝大海之中,亮黄色的"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如同"定海神针"般稳立海上,成为了中国油气开发挺进超深水的标杆。 6月25日,"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让"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最高日产能突破1500万立方米,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海上油气田。 把视角从这根"定海神针"移向一旁的无垠深海,这里正成为全球能源角逐的"终极战场"。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全球70%的油气资源都蕴藏在海洋中,其中44%分布 在水深超过300米的深水及超深水区域。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中国正以机器人和智能化技术重构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成本曲线和生产安全边界,在海洋这一"能源 战场"上构建竞争优势。 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今年全面投产的"深海一号"二期水下生产系统可以通过"深海一号"能源站、崖城13-1平台和南山终端共同控制,避免因 为极端天气造成的生产损失。该负责人表示:"像前段时间台风'蝴蝶'来袭的时候,'深海一号'二期就由陆地上的南山终端远程操控生产,避免了产量损失。" "深海大脑"重塑海洋油气运维版图 目前,智能化系统正逐渐成为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中枢神经"。在"深海一号"作业平台中控室,能够看到一个" ...
舟山市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作出最新部署
期货日报· 2025-07-21 07:17
舟山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蓝色门户,近年来,以国家战略为帆,在油气全产业链改革中破浪前行——保 税燃料油加注量跃居全球前列,原油非国营贸易试点催生千亿级交易市场,数字化交易平台让大宗商品 在云端流动。2024年11月13日,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舟山迎来开放发展的历史性 机遇。今年6月刚刚揭牌成立的"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将承接这一使命,将油气全产业链建设经 验进一步拓展至铁矿石、有色金属、粮食、优质蛋白等品类,谱写大宗商品领域全产业链、集成式改革 的新篇章。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舟山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梳理大宗商品期现一体 化场外市场政策体系以及平台数据打通等事项,并向省级层面提出交易中心建设的政策诉求。积极研究 金融支持政策。承接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初步形成了离岸贸易验证数字化平台搭建方案。同时, 起草制定大宗商品人才专项政策,初步形成了《舟山大宗商品人才筑基垒峰行动实施方案》。 7月11日,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透露下一步工作计划。据悉,舟山市政府将加快大宗商品交易中 心建设。一是持续推动交易平台整合提升。深化期现联动,丰富交易品种,优化交易模式,持续提升 ...
智能化与机器人 共绘中国海上油气“新图景”
证券时报· 2025-07-21 02:41
深海油气开发进展 - "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最高日产能突破1500万立方米,成为中国产量最大的海上油气田 [1] - 全球70%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中,其中44%分布在300米以上深水及超深水区域 [1] - 中国通过机器人和智能化技术重构海上油气开发成本曲线和安全边界 [1] 智能化系统应用 - "深海一号"平台配备台风模式远程控制系统,极端天气下可由陆地终端接管生产 [2] - 秦皇岛32-6智能油田实现五大智能应用场景,包括人员健康监测和隐患实时识别 [2] - 西江24-7平台实现智能采油与运维,2024年上半年南海东部油田油气产量超计划完成 [3] - AI技术预计带来17.5%成本降幅,相当于7美元/BOE [3] 水下机器人技术突破 - "FCV4000"水下机器人可在4000米深度作业,配备厘米级精度的液压机械臂 [4] - 中国首台七功能机械手"麒麟臂"减重35%,年采购维护费用可减少50%以上(千万级成本) [5] - 水下机器人能完成声呐扫描、超声探伤等人类无法执行的深海作业 [5] - 全球水下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中国增速显著领先 [5] 海洋装备制造国际化 - "海基一号/二号"、"深海一号"能源站、"海葵一号"等装备创亚洲或全球纪录 [6] - 珠海基地交付24套2000米级吸力锚,应用于巴西梅罗二期超深水项目 [6] - 中国全海式油气装备自主研发能力实现重大突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