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采摘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渭南】大荔冬枣园里来了AI采摘机器人
陕西日报· 2025-07-13 08:10
冬枣产业现状 - 大荔县冬枣种植面积达42万亩,年产量超70万吨,2024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5] - 冬枣采摘面临高温环境(大棚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人工成本高、熟果抢收压力大等痛点 [1][5] - 传统采摘方式导致果农劳动强度大,且存在落果损耗风险 [1] AI采摘机器人技术突破 - 初代"蓝侠"AI采摘机器人具备多自由度协作机械臂、视觉识别系统和柔性夹爪三大核心技术 [5] - 实现85%熟果抓取成功率和小于8%果实损伤率的关键性能指标 [5] - 视觉识别系统能精准辨别冬枣成熟等级,自适应底盘适应大棚复杂地形 [5] - 第二代产品重点解决高温环境下识别和抓取效率下降问题,预计3个月内面世 [6] - 第三代产品已列入研发日程,为规模化推广做准备 [6] 产学研合作模式 - 形成"企业出资+高校技术+地方试验田"的三方合作机制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王勃然团队负责核心技术攻关 [2][3] - 深圳蓝侠机器人有限公司参与设备研发 [3] - 研发周期仅3个月完成从设想到样机落地的快速迭代 [3][5] 产业升级影响 - 预计可大幅降低采摘成本(当前人工成本持续上涨) [1][5] - 释放劳动力用于深加工、电商等产业链延伸环节 [5] - 技术具备可扩展性,未来可应用于苹果、葡萄、猕猴桃等其他水果采摘 [6] - 标志着大荔县冬枣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科技赋能 [5]
快讯|摩根士丹利:中国在机器人竞赛中领先美国,LeCun世界模型V-JEPA 2发布,璧山区七塘镇AI机器人助力番茄采摘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6-13 23:27
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 - 工信部、民政部联合通知2025至2027年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 分三阶段实施:结对攻关、场景验证、完善标准体系 [1] - 湖南筹备工作已启动 企业认为试点有助于精准解决用户痛点并推动产品迭代 该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22%(2023年末数据) [1] -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将机器人租赁/共享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新模式 [1] 农业AI应用进展 - 重庆璧山区七塘镇番茄基地采用AI采摘机器人 配备视觉传感器和多关节机械臂 实现成熟番茄自动识别与精准采摘 [5] - 同期展示AI机器狗巡检功能 当地番茄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 年产值超4亿元 [5] 机器人技术突破 - Meta开源视频训练世界模型V-JEPA 2 采用超100万小时互联网视频数据预训练 具备零样本环境适应能力 [8] - 模型在运动理解、人类动作预测等任务表现优异 Meta同步发布3个新基准测试评估物理理解能力 [8] 行业竞争格局 -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中国在机器人竞赛领先美国 优势包括稀土资源、政策支持及教育体系(2023年相关专业在校生超500万) [11] - 本土制造工艺因外资技术转移与创新结合而提升 企业竞争加速研发节奏 [11] 产业活动动态 - 第二届雄安国际机器人大赛决赛吸引182项参赛作品 83项进入决赛 省外作品占比超60% [13] - 聚焦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三大赛道 现场展示3D写真技术、巡检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13] 产业链企业名录 - 文档列出工业机器人(埃斯顿等12家)、服务特种机器人(亿嘉和等7家)、医疗机器人(元化智能等12家)、人形机器人(优必选等20家)、具身智能企业(跨维智能等17家)及核心零部件企业(绿的谐波等22家) [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