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风储一体机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
央广网· 2025-10-22 09:40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超578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5.8亿千瓦,占全 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5.7%,规模以上企业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1%。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通过 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电力供应。中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千 瓦,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空间广阔。离岸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已 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中国风电未来合理的发展目标为"十五五"期间 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 机达到50亿千瓦。 央广网北京10月22日消息(记者韩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最 新数据显示,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风电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 时代。 今年我国风电装备企业推出了AI融合的风电创新装备。电价高的时候多发电,电价低的时候少发 电,减少损耗。风电设备的设计使用寿命可以延长 ...
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 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22 07:03
10月20日,为期三天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 刘灿邦/摄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为期三天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即将落幕。 伽利略AI风机是远景能源本次展出的重点产品。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远景天机"气象大模型利用千卡算力和百亿参数 模型实现了关键突破,仅需3分钟即可生成未来15—30天的全球精准预报,"反馈闭环"还能使模型不断修正和优化预测结 果,区域级高时空分辨率可以做到20米以内。 去年四季度以来,风电行业"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风机招标价格回升明显。不过,在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风电投资 收益波动性增加。在此次展会上,多方行业人士呼吁推动风电集成化创新发展,加快对多能转换技术的探索与示范应用, 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将风电的产业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梁志鹏在展会期间表示,新能源已是电力系统中大规模、高比例的电源,对电 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挑战,新能源在电力供需平衡方面也面临新的难题,需要在技术、商业模式、体制机制、政策措 施等方面持续推进创新。 锚定50亿千瓦目标 10月20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召开首日,《风能北京宣言 ...
直击北京风能展: 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 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22 06:13
行业政策与目标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00万千瓦,目标2030年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35年达20亿千瓦,2060年达50亿千瓦 [2] - 中国计划在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新能源全面入市加剧了电价波动 [2] - 行业倡议政府完善绿氢氨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配套政策,推动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 [5] 市场环境与挑战 - 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风电行业“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风机招标价格回升明显 [1] - 新能源电量全部进入市场后,电价成为最大不确定因素,项目投资收益难以精准测算 [2] - 在2024年山东、山西、蒙西、甘肃的现货交易中,风电市场价格低于均价幅度分别为13%、15%、27%和25% [2] - 投资企业需控制成本,将项目发电成本降到最低,以在市场竞价中处于有利位置 [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多家主机厂商将AI大模型引入风电机组,用于负荷侧用电需求预测、电价预测以提升收益,并实现产品研制平台搭建、智能诊断等功能 [3] - 远景能源“天机”气象大模型仅需3分钟即可生成未来15-30天的全球精准预报,其伽利略AI风机核心为过亿参数规模的神经网络,可实现毫秒级实时响应和部件亚健康预警 [3] - 明阳智能旗下公司打造了基于气象大模型和AI的电力交易量化决策系统,以提升新能源发电收益 [3] - 行业呼吁发展“适网型”技术装备和“适新型”智能电网,全面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解决并网和供需平衡问题 [4] 集成化与多能互补发展 - 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被视为必然趋势,重点方向包括绿电制氢氨醇、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模式 [5] - 集成发展涵盖新能源开发建设集成、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新能源电力推动新型供热和燃料利用等多个维度 [5] - 产业协同重点包括以绿造绿(支持新能源产业链绿色制造)、以绿转型(与传统产业协同升级)、以新促新(与算力、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融合) [6] - 金风科技推出场站级储能新品,覆盖独立储能与源网侧储能场景,其储能设备全球出货量累计突破15GWh,2024年国内订单量跻身行业第八 [6] - 远景能源的AI风储一体机可深度构网、孤岛运行,中国中车展示的“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7]
直击北京风能展: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 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33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00万千瓦,并设定2030年累计装机13亿千瓦、2035年不少于20亿千瓦、2060年达到50亿千瓦的装机目标 [2] - 中国计划在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新能源入市加剧电价波动,2024年山东、山西、蒙西、甘肃的风电现货市场价格分别低于均价13%、15%、27%和25% [2] - 行业呼吁完善绿氢氨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配套政策,推动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以将产业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1][5]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 主机厂商将AI大模型引入风电机组,用于负荷侧用电需求预测、电价预测以提升收益,并实现产品研制平台搭建、风机智能诊断分析等功能 [3] - 远景能源的“远景天机”气象大模型利用千卡算力和百亿参数模型,可在3分钟内生成未来15-30天的全球精准预报,其伽利略AI风机核心为过亿参数规模的神经网络,可实现毫秒级实时响应和部件亚健康预警 [3] - 明阳智能旗下公司打造了基于气象大模型和AI的电力交易量化决策系统,以帮助提升新能源发电收益 [3] 企业战略与产品布局 - 金风科技推出场站级储能新品GoldStack L6000,覆盖独立储能与源网侧储能核心场景,采用“整站产品+服务”模式,公司储能设备全球出货量累计突破15GWh,2024年国内订单量跻身行业第八 [6] - 远景能源推出AI风储一体机,具备深度构网、孤岛运行、自主抗台能力,可支撑绿电直连等场景 [7] - 中国中车展示风、光、水、储、氢多领域融合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其储能系统、抽水蓄能技术、构网型PCS和制氢技术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支撑 [7] 成本控制与商业模式 - 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行业“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风机招标价格回升明显 [1] - 投资企业首要任务是控制成本,将项目发电成本降到最低,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未来招标将更注重技术方案沟通和选择最优综合解决方案 [2] - 建议在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内与主机厂家进行利益分享,主机厂家是创新的主力 [2]
看价发电 中国风电变“聪明”了
央视新闻· 2025-10-21 16:53
记者20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风电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发展,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时代。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 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超578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5.8亿千瓦,占全国发 电装机容量的15.7%,规模以上企业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1%。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秦海岩:到203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达到30% 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突破36亿千瓦。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 电力供应。 中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空间广阔。 离岸 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下面就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有了AI的助力,这些风电装备如何变得越来越聪明。 今年发布的初步具备"职业经理人"思维的交易型风机,突破传统风机"有风就发电 ...
“数”里行间见证我国风电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发展 “AI+”引领新趋势
央视网· 2025-10-21 10:55
央视网消息:记者20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风电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发 展,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时代。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超578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5.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5.7%,规模以上企业风电 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1%。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称:"到203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达到30%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突破36亿千瓦。"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据了解,"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 成本的电力供应;中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空间广阔;离岸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资源经济 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同时,我国风电整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已实现对全球六大洲57个国家的机组出口,7家整机商已在海外建厂或正在推进建厂计划。 秦海岩表示,中国风电未来合理的发展目标为:"十五五" ...
从“有风就发”到“看价发电” 中国风电变“聪明”了
央视新闻· 2025-10-21 07:38
记者20日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 我国风电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发展,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的新时代。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 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超578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5.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15.7%,规模以上企业风电发电量占全社 会用电量的10.1%。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秦海岩:到203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要达到30%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 以上,力争突破36亿千瓦。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电力供应。 中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因地制宜集约发展空间广阔。 离岸300公里范围内海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同时,我国风电整机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已实现对全球六大洲57个国家的机组出口,7家整机商已在海外建厂或正在推进建厂计划。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