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 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22 07:03
10月20日,为期三天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 刘灿邦/摄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为期三天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即将落幕。 伽利略AI风机是远景能源本次展出的重点产品。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远景天机"气象大模型利用千卡算力和百亿参数 模型实现了关键突破,仅需3分钟即可生成未来15—30天的全球精准预报,"反馈闭环"还能使模型不断修正和优化预测结 果,区域级高时空分辨率可以做到20米以内。 去年四季度以来,风电行业"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风机招标价格回升明显。不过,在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风电投资 收益波动性增加。在此次展会上,多方行业人士呼吁推动风电集成化创新发展,加快对多能转换技术的探索与示范应用, 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将风电的产业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 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主任委员梁志鹏在展会期间表示,新能源已是电力系统中大规模、高比例的电源,对电 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挑战,新能源在电力供需平衡方面也面临新的难题,需要在技术、商业模式、体制机制、政策措 施等方面持续推进创新。 锚定50亿千瓦目标 10月20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召开首日,《风能北京宣言 ...
直击北京风能展: 风电行业从“内卷”到“外展” 新能源全面入市催生集成化创新
证券时报· 2025-10-22 06:13
行业政策与目标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十五五”期间中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不低于1500万千瓦,目标2030年累计装机达13亿千瓦,2035年达20亿千瓦,2060年达50亿千瓦 [2] - 中国计划在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新能源全面入市加剧了电价波动 [2] - 行业倡议政府完善绿氢氨醇、绿电直连、零碳园区等配套政策,推动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 [5] 市场环境与挑战 - 自2024年四季度以来,风电行业“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风机招标价格回升明显 [1] - 新能源电量全部进入市场后,电价成为最大不确定因素,项目投资收益难以精准测算 [2] - 在2024年山东、山西、蒙西、甘肃的现货交易中,风电市场价格低于均价幅度分别为13%、15%、27%和25% [2] - 投资企业需控制成本,将项目发电成本降到最低,以在市场竞价中处于有利位置 [2]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 - 多家主机厂商将AI大模型引入风电机组,用于负荷侧用电需求预测、电价预测以提升收益,并实现产品研制平台搭建、智能诊断等功能 [3] - 远景能源“天机”气象大模型仅需3分钟即可生成未来15-30天的全球精准预报,其伽利略AI风机核心为过亿参数规模的神经网络,可实现毫秒级实时响应和部件亚健康预警 [3] - 明阳智能旗下公司打造了基于气象大模型和AI的电力交易量化决策系统,以提升新能源发电收益 [3] - 行业呼吁发展“适网型”技术装备和“适新型”智能电网,全面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解决并网和供需平衡问题 [4] 集成化与多能互补发展 - 多能互补、多产业融合的集成化发展被视为必然趋势,重点方向包括绿电制氢氨醇、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模式 [5] - 集成发展涵盖新能源开发建设集成、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新能源电力推动新型供热和燃料利用等多个维度 [5] - 产业协同重点包括以绿造绿(支持新能源产业链绿色制造)、以绿转型(与传统产业协同升级)、以新促新(与算力、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融合) [6] - 金风科技推出场站级储能新品,覆盖独立储能与源网侧储能场景,其储能设备全球出货量累计突破15GWh,2024年国内订单量跻身行业第八 [6] - 远景能源的AI风储一体机可深度构网、孤岛运行,中国中车展示的“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7]
10万吨!中车株洲所又中标这一项目
行家说储能· 2025-03-20 20:09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煤化工行业降碳成为发展重点,国家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储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耦合发展[1] - 2025年全国23省(区、市)将氢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内蒙古计划打造氢能产业先行区,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耦合发展[1] 中车株洲所氢能项目进展 - 中标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液态阳光项目碱性电解槽及配套设施采购,项目总投资49亿元,配套新能源规模62.5万kW,制氢能力2.1万吨/年[2][3] -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1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万吨,实现风光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全流程工业化示范[4] - 自主研发2000标方电解槽下线,零部件100%国产化,并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能力[5] - 与株洲市资源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风光储氢充"新能源资源,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圈[5] 其他氢能项目案例 -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系统由中车株洲所供货,已产出合格氢气[6] - 中标国华投资1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电解水制氢设备采购[6] - 参与国重氢能专项"风电/光伏制氢与化工过程高效耦合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负责50MW风光制氢示范工程装备研制[6] - 参与"十兆瓦级碱性-PEM混合制氢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推动行业首个规模化混合制氢系统示范工程[6] 储能行业动态 - 2025年工商业储能预计超15GWh,行业首份调研级报告发布[7] - 同一天内3大储能项目进度更新,总规模超30GWh[7] - 南都电源等3家企业中标储能项目,总规模1.625GW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