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PU互联总线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被调查?海光信息开放CPU互联总线!中科曙光登顶A股吸金榜,信创ETF基金(562030)盘中涨近2%
新浪基金· 2025-09-16 14:48
信创ETF基金市场表现 - 信创ETF基金(562030)盘中涨幅上探1.96% 现涨1.61% [1] - 成份股中科曙光盘中触板 现涨超7% 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4亿元 居A股吸金榜第一 [1] - 海光信息涨超5% 星环科技涨逾4% 致远互联及福昕软件跟涨 [1]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市监局依法决定对英伟达实施进一步调查 [3] - 商务部决定自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3]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 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 [3]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信创产业按"2+8+N"节奏推进 从政策驱动转向政策与市场双驱动 [4] - 2027年全面替代节点临近 党政信创向县乡级下沉 行业信创在金融及能源等领域加速渗透 [4] - 2025-2026年市场规模增速预计达17.84%和26.82% 2026年将突破2.6万亿元 [4] - 超长期特别国债扩容及化债方案落地 为信创采购提供资金保障 [4] 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 - 海光信息向全栈产业伙伴开放CPU互联总线 包括直连IP及通信协议等 [3] - CPU互联总线开放有望解决国产算力芯片技术路线不统一及生态离散化问题 [3] - 增强CPU与加速卡间算力调度能力 释放芯片算力性能 加速国产算力集群建设 [3] - 曙光AI超集群系统基于开放架构设计 打破技术与生态墙 发挥集群性能优势 [3] 信创产业投资逻辑 - 地缘政治扰动及逆全球化加剧 自主可控需求迫切 国家安全及产业安全需政策扶持 [7] - 地方化债力度加码 政府信创采购有望回暖 [7] - 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实现新技术突破 国产软硬件市场份额预计攀升 [7] - 信创推进到达关键时间节点 采购标准进一步细化 [7] 指数与产品特征 - 信创ETF基金(562030)及联接基金被动跟踪中证信创指数 [7] - 指数覆盖基础硬件及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及外部设备等产业链核心环节 [7] - 指数具备高成长及高弹性特征 [7]
算力再度拉升!华胜天成涨停,中科曙光一度封板,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飘红,近10日“吸金”近3亿元!国产算力生态加速统一!
新浪财经· 2025-09-16 13:59
算力板块市场表现 -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盘中一度上涨近2% 收盘微涨0.23%至1.294元 成交额达4346.68万元[1] - 近10日资金净流入近3亿元 当日振幅达2.17% 换手率显著[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分化明显:华胜天成涨停 中科曙光涨8.26% 浪潮信息涨2.85% 拓维信息涨2.63% 紫光股份涨1.11% 而新易盛跌4.09% 中际旭创跌2% 科华数据跌1.54%[1][2]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海光信息于9月13日开放CPU互联总线 包括直连IP、通信协议及定制化指令集[2] - 该举措有望解决国产算力芯片技术路线不统一问题 增强CPU与加速卡间算力调度能力 释放芯片性能[2] - 通过规范产业链接口标准 加速国产算力集群建设进程[2]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开放架构设计打破技术与生态墙 曙光AI超集群系统有望充分发挥集群性能优势[3] - 申万宏源证券强调互联网云计算重估机遇 重点关注AI云加速与自研芯片领域[3] - 国内云厂商Q2收入加速增长 AI算力与token收入增长强劲 并带动传统云产品收入提升[3] - 2025Q1国产模型技术进步与2025Q3互联网自研芯片成为核心催化因素[4] 产品定位与配置价值 - 云计算ETF汇添富(159273)覆盖A+H算力龙头 港股权重超26%[5] - 标的指数涵盖硬件设备、云计算服务、IT服务等六大领域 软硬件配置比例为6:4[5] - 产品设计同时捕捉港股科技龙头AI红利与算力产业链机会[5]
国泰海通:海光开放互联总线 国产算力生态加速统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6:17
行业技术突破 - 海光信息开放CPU互联总线 包括直连IP、通信协议及定制化指令集 解决国产算力芯片技术路线不统一和系统生态离散化问题 [2] - CPU互联总线开放增强CPU与加速卡间算力调度能力 充分释放芯片算力性能 加速国产算力集群建设 [2] - 中科曙光发布国内首个基于开放架构设计的AI超集群系统 单机柜搭载96张GPU卡 算力规模达百PFlops 支持百万卡超大集群拓展 [3] 性能优势 - 曙光AI超集群系统千卡集群大模型训练推理性能达到业界主流2.3倍 实现存算传协同 GPU计算效率提高55% [3] - 系统通过超30天长稳运行集群可靠性测试 实现百万级部件故障自动分析与秒级隔离 [3] - 硬件适配多品牌AI加速芯片 软件兼容主流AI计算生态 实现多项技术能力开放与共享 [3] 生态发展 - 开放架构设计打破技术与生态墙 有望统一国产算力芯片生态 充分发挥集群性能优势 [1][3] - 国产算力芯片加速向训练场景突破 智算生态有望加速统一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