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曙光AI超集群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中科曙光总裁历军:VR+AI引爆算力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4:23
行业趋势:超智融合 - VR产业与AI技术深度融合,驱动算力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 [1] - 传统超算正向数据模型驱动的智能形态转型,“超智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1] - 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领域,物理模型与数据模型逐步耦合,天然呈现“超智融合”特征 [6] - 智能计算本质是传统高性能计算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下的分支与延伸 [6] 行业挑战 - AI算力领域面临高端算力供给不足、国产加速卡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自主硬件生态尚未成熟等挑战 [6] - 在芯片设计、先进制造、应用生态、核心算法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构建完整技术体系刻不容缓 [6] - 发展更大规模、更高效率的计算集群成为产业界共识 [6] 公司战略与举措 - 公司作为深耕超级计算领域近30年的领军企业,正通过构建产业生态、突破核心技术等举措破解算力领域创新难题 [4] - 公司联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实现软硬件核心技术突破,为VR等产业发展注入算力动能 [4] - 公司于2018年牵头组建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核心目标是构建以芯片为核心的技术链与生态链,建立自主创新体系 [7] - 公司协同AI芯片、AI整机、大模型等2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推出曙光AI超集群系统 [7] 技术产品与应用 - 曙光AI超集群系统可为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训练推理、行业大模型的微调、多模态大模型开发等场景提供高效算力支持 [7] - 公司联合国产AI芯片企业,打造中国智算开放生态 [7] - 公司借助先导杯、联合实验室等载体,开展教学训赛联动,计划为国家培养高质量AI人才 [7] 未来展望 - 公司希望承接AI技术红利,与江西的数智化发展紧密联系,聚焦VR产业,与科研、工业、低空经济等场景携手同行 [7] - 未来公司将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以AI计算开放架构为核心,助力构建开放、可控、安全、平权的算力中国方案 [7] - 智能产业链更长、技术融合趋势更明显,唯有生态创新才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7]
晨会纪要:2025年第176期-20251020
国海证券· 2025-10-20 09:29
龙佰集团 (化学原料) - 公司拟以6990万美元收购Venator UK的钛白粉业务相关资产 包括年产能15万吨的氯化法钛白粉工厂 旨在打造欧洲业务桥头堡并丰富产品矩阵 [6][7] - 公司全资子公司佰利联香港出资500万美元在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 出资5000万美元在英国设立子公司 以应对欧盟对华二氧化钛反倾销税(龙佰集团0.74欧元/公斤)的影响 [4][8][9] - 截至2025年10月16日 硫酸法金红石型钛白粉市场均价为13372元/吨 公司拥有钛白粉年产能151万吨 海绵钛年产能8万吨 双双位居全球第一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5.49亿元、318.89亿元、340.2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63亿元、33.48亿元、40.10亿元 对应PE分别为16.80倍、13.86倍、11.57倍 [11] 海光信息 (半导体)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94.90亿元 同比增长54.65% 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 同比增长28.56% 第三季度营收40.26亿元 同比增长69.60% [12][13]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0.10% 同比下降5.54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25.86亿元 同比增长42.55% 存货65.02亿元 同比增长66.89% [15] - 公司DCU服务于国家智算中心及互联网客户 CPU是国内唯一拥有完整X86架构授权的通用产品 9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集采海光芯片金额达30亿元 [1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68.39亿元、271.89亿元、427.37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04亿元、63.83亿元、114.29亿元 [17] 中科曙光 (计算机设备)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88.04亿元 同比增长9.49% 扣非归母净利润7.42亿元 同比增长66.79%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增长120.72% [26][27] - 公司发布曙光AI超集群系统 单机柜算力达百P级 并开放DeepAI智能引擎 打造中国版CUDA生态 [28] - 子公司海光信息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9.60% 曙光数创推出海外液冷CDU新产品CDU-22400W 散热能力达2400kW [29][3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56.63亿元、218.04亿元、285.72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43亿元、40.97亿元、58.02亿元 [30] 百度集团 (数字媒体)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308亿元 同比下滑8% 其中在线营销业务营收146亿元 同比下滑22% 云服务收入59亿元 同比增长20% [31] - AI搜索转型加速 AI生成结果在移动搜索占比提升 云服务凭借全栈AI能力实现稳健增长 Robotaxi在中国内地实现完全无人驾驶 [3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09.73亿元、1356.68亿元、1443.07亿元 non-IFRS净利润分别为166.00亿元、198.64亿元、235.48亿元 [33][34] 锅圈 (食品加工) - 公司拟动用不超过1亿港元回购股份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40亿元 同比增长21.6% 净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122.5% [35][37] - 推出"一酱成菜"调味料系列 通过"1+N"场景套餐组合拓展至一日四餐 截至2025年上半年注册会员5030万名 同比增长62.8% [36][37] - 门店数量从2024年上半年末的9660家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10400家 净新增270家乡镇门店 [3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73.02亿元、82.41亿元、93.2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0亿元、4.50亿元、5.00亿元 [39] 深信服 (软件开发)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0.09亿元 同比增长11.16% 云计算收入占比提升至46.36% 归母净利润减亏至-2.28亿元 第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47][48] - 网络安全业务中 XDR和安全托管服务增长较快 云计算业务超融合产品市占率25.1% 居国内第一 [49][50] - 发布安全GPT、AICP平台等AI产品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均超过25% [51][52]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5.59亿元、98.59亿元、115.35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亿元、3.20亿元、4.18亿元 [52] 京东集团 (互联网电商)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2959亿元 同比增长13.6% 其中服务收入711亿元 同比增长27.5% 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预计为5.5% [55][56] - 日用百货品类营收预计同比增长17% 平台及广告服务营收预计同比增长28% 外卖业务日均单量预计1900万单 [57][5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3253亿元、14200亿元、15128亿元 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亿元、443亿元、586亿元 [59] 英维克 (专用设备)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0.26亿元 同比增长40.19% 归母净利润3.99亿元 同比增长13.13% 第三季度毛利率29.40% 环比提升3.43个百分点 [60][61][62] - 公司推出基于Google Dechutes 5 CDU规范的液冷产品 并作为NVIDIA MGX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展示快接头 [6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4.12亿元、100.71亿元、158.5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亿元、9.05亿元、15.07亿元 [64] 东方钽业 (小金属) - 公司通过定增计划新增湿法年产能3000吨以上 火法年产能1000吨以上 制品年产能145吨 铌超导腔产能提升至500只/年 [65][66] - 英伟达预计全球AI资本支出未来五年达3-4万亿美元 公司钽粉、钽丝市占率优势明显 12英寸钽靶坯实现国产化替代 [6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7.11亿元、22.44亿元、26.8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亿元、4.67亿元、5.34亿元 [68] 煤炭行业 - 长期煤炭价格呈现震荡向上趋势 驱动因素包括人工成本上涨、安全环保投入加大及资源税率上调(部分产区达10%) [45][46] - 预计中国2035年电力用煤较2024年仍有3-12亿吨增量空间 总发电量2024-2035年CAGR为3.0%-5.0% 煤电占比预计为48.02%-50.29% [70][72] - 建议关注动力煤标的如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兖矿能源等 [73] 摩托车行业 - 2024年日本摩托车产量63.9万辆 同比下降6.4% 其中国内销量36.8万辆 同比下降9.2% 出口量48.4万辆 同比下降6.9% [21][22][24] - 排量>250cc车型占产量比例66.8% 占出口比例80.0% 日本企业在海外摩托车产量2713.8万辆 [21][24] - 建议关注春风动力、隆鑫通用等中国品牌 看好大排量摩托车出海加速 [25] 资产配置 - 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促使资金从成长板块转向低估值板块 建议均衡偏价值配置 模型推荐股票5.49%、债券75.01%、商品11.62%、黄金7.88% [18][19] - 9月科技赛道ETF净流入额创新高 电池、机器人受追捧 黄金股ETF表现抢眼 而黄金ETF净流入量相对较低 [41][42] 固定收益 - 9月社融新增3.53万亿元 同比少增0.24万亿元 M1同比增长7.2% 连续5个月上升 M2-M1剪刀差持续收窄 [74][77] - 利率债切券策略显示30年国债交易重心在2500002.IB 10年国债新券250016.IB有望成为活跃券 利差倒挂幅度或收敛 [53][54]
国产阵营加码超节点:华为阿里领跑,AI算力走向系统级效率
贝壳财经· 2025-10-11 15:53
超节点成为AI算力新形态 - AI算力需求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级整合,超节点正成为突破传统算力瓶颈的新型主导性产品形态和AI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常态 [1] - 国内科技巨头华为推出CloudMatrix384超节点,集成384颗昇腾NPU和192颗鲲鹏CPU,单卡推理吞吐量达2300 Tokens/s [1] - 阿里云发布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集成自研CIPU 2.0芯片和高性能网卡,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1] 超节点的技术定义与挑战 - 超节点是由AI计算节点通过高速互联协议组成、具备更大内存空间的AI系统,需支持32及以上AI芯片,芯片到交换芯片带宽不小于400GB/s,交换设备时延小于500ns [2] - AI算力建设面临通信墙、功耗散热墙、复杂度墙三大挑战,千亿级模型一次梯度同步产生TB级数据使传统以太网带宽难以承受 [2] - 超节点通过Scale Up组网突破单机算力边界,通过Scale Out组网实现集群化扩展,这两大能力决定AI模型训练与推理的效率 [2] 华为超节点进展与规划 - 华为Atlas 900超节点自今年3月上市已累计部署超300套,服务20多个客户 [3] - 华为Atlas 950超节点将于2026年第四季度上市,相比英伟达NVL144,其卡规模是56.8倍,总算力是6.7倍,内存容量达1152TB是其15倍,互联带宽达16.3PB/s是其62倍 [3] - 华为云将开放灵衢2.0互联协议技术规范,并推出全球首个通用计算超节点TaiShan 950超节点 [3] 阿里巴巴及其他厂商布局 - 阿里巴巴强调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需要更稠密算力、更高效网络、更大集群规模 [4] - 阿里磐久128超节点可实现Pb/s级Scale-Up带宽和百ns极低延迟,同等AI算力下推理性能提升50% [4] - 阿里巴巴推进三年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持续追加投入 [4] - 中科曙光发布国内首个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的AI超集群系统,浪潮信息发布超节点AI服务器"元脑SD200",沐曦股份发布多种超节点形态 [4] 全球AI基建加速发展 - Open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将部署6吉瓦AMD GPU算力,首批1吉瓦AMD Instinct MI450 GPU部署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动 [7] - OpenAI与英伟达计划部署至少10吉瓦英伟达系统,英伟达计划对OpenAI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 [7]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为期五年、总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的算力合作协议 [7] - 英伟达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3万亿至4万亿美元 [9]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中美AI竞争从单卡性能走向系统级效率,中国正通过集群建设+开源生态+工程化交付方式实现AI基建弯道超车 [1] - 超节点总线级互联与平等协同机制使万卡集群在逻辑上作为一台统一计算机运行,实现计算与内存资源全局调度 [5] - 超节点驱动智算中心向高密度、高效率、高弹性、大规模的四高特征变革 [6] - 全球科技巨头持续加大AI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将驱动模型能力迭代和多个领域AI应用商业化加速 [10]
研报掘金丨国海证券:维持中科曙光“买入”评级,打造中国“星际之门” 夯实国产算力核心地位
格隆汇APP· 2025-09-29 15:18
算力平台建设进展 - 安徽省算力统筹调度平台成功接入4大国家级算力平台 [1] - 新增包括长江之芯(中科曙光智算中心)在内的6家数据中心 [1] 国产算力产业布局 - 中科曙光发布曙光AI超集群系统 [1] - 子公司海光信息业务前景持续向好 [1] - 公司通过国家级项目订单和区域渗透构建国产算力领域卡位优势 [1] - 从算力基础设施布局、自主技术落地、业务场景绑定三大维度构建优势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国家智算项目和CSP需求持续增长 [1] - 芯片国产替代不断推进 [1] - 中国"星际之门"计划浮出水面(据金融时报信息) [1]
晨会纪要:2025年第167期-20250929
国海证券· 2025-09-29 09:37
核心观点 - 国产算力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中科曙光等企业通过国家级项目订单和区域渗透构建全方位卡位优势 预计2025-2027年收入达156.63/218.04/285.72亿元[3][4][9] - 石化化工行业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侧改革 行业增加值目标年均增长5%以上 重点关注低成本扩张、景气度提升、新材料及高股息四类机会[19][20][25] - 汽车产业政策形成"稳增长+强安全"双轮驱动格局 L3级自动驾驶准入制度基础逐步完善 奇瑞汽车港股上市募资91.4亿港元创超额认购纪录[44][54][57] -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 目标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电解铝库存周环比去库2.1万吨至61.7万吨 行业平均利润提升至4502元/吨[77][78] 算力与AI产业 - 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接入4大国家级算力平台 累计汇聚通算640P、智算2.6万P、超算33.3P及量子算力2070比特[4] - 我国智能算力占比从2016年3%提升至2025年35%目标 已建及在建智算中心超250个 河南空港智算中心规模将超10万P[5] - 互联网厂商加速国产芯片替代 腾讯Q2资本开支同比增119%至191.1亿元 阿里推进三年3800亿元AI基建投入[6][7] - 华为昇腾生态软硬件全面对标英伟达 Atlas 900 A3超节点部署超300套 2026年将发布算力翻倍的昇腾950[59][60] - 英伟达拟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 支持部署至少10吉瓦英伟达系统 全球AI投资规模预计从2024年3159亿美元增至2029年12619亿美元[66] 化工行业 - 铬盐需求受两机产业链拉动 预计2028年出现25万吨缺口(占产量23%) 振华股份作为全球龙头2025年上半年产量达14.7万吨[21][22] - 重点化工产品价格变动:合成氨因供应偏紧价格上涨 丙烯酸维持6400元/吨高位(周环比+150元/吨) 萤石均价周环比增150元/吨至3550元/吨[27][30][32] - 涤纶长丝库存去化明显 库存天数周降1.5天至22.8天 PTA社会库存周降4.8万吨至428.4万吨[31] 煤炭与有色金属 - 平煤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战略重组 河南能源拥有煤炭储量284亿吨/产能8865万吨 平煤集团拥有可采储量19.86亿吨/产能4058万吨[14] - 动力煤港口价格周环比降3元/吨至701元/吨 但坑口价格延续上涨 山西/内蒙古/陕西分别周涨19/13/3元/吨[15] - 电解铝成本周降82元/吨至16268元/吨 利润提升至4502元/吨 主流消费地库存周降2.1万吨至61.7万吨[78] 汽车与智能驾驶 - 理想i6上市售价24.98万元 搭载800V架构及700TOPS算力芯片 尚界H5售价15.98万元起 问界M7售价27.98万元起[45][46][47] - L2/L2+辅助驾驶进入强监管新阶段 政策实施分三阶段推进 L3准入节点预计2026年后到来[54][57]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支撑汽车消费 推荐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智能驾驶领先车企及德赛西威/科博达等零部件供应商[48] 新材料与高端制造 - 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湖南常德1-7月核心企业产值76.89亿元(同比增23.52%)[72] - 全球首台兆瓦级空中风力发电系统试飞成功 浮空风电技术实现突破[70] - 风云三号H星成功发射 首次实现百公里幅宽全球温室气体精细探测[68]
中科曙光(603019):打造中国星际之门,夯实国产算力核心地位:——中科曙光(603019):公司点评
国海证券· 2025-09-28 12: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科曙光作为国产算力核心领军企业 通过国家级项目订单和区域渗透 从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自主技术落地 业务场景绑定三大维度构建全方位卡位优势 [14] - 中国"星际之门"项目浮出水面 国产算力逐步实现产业闭环 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成功接入4大国家级算力平台和6家数据中心 [9] - 互联网客户算力需求持续提高 国产AI芯片占比加速提升 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厂商开始切换用国产芯片训练大模型 [11][12] - 公司发布国内首个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设计的曙光AI超集群系统 单机柜可搭载96张GPU卡 算力规模达百P级 访存总带宽超180TB/s [13] - 子公司海光信息开放CPU互联总线协议 DCU产品已与国内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完成全面适配 [1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实现收入15663亿元/21804亿元/28572亿元 同比增长19%/39%/31% [1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4098亿元/5802亿元 同比增长49%/44%/42% [15]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94元/280元/397元 [1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6198倍/4301倍/3037倍 [15] 市场表现 - 当前价格12044元 总市值17621767百万 流通市值17616841百万 [7] - 最近一年股价表现优异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显著 1个月/3个月/12个月涨幅分别为319%/699%/2053% [7] 行业趋势 - 我国智能算力占总算力比重从2016年3%提升至2025年35% [10] - 截至2024年上半年 国内已建设和在建智算中心超250个 [10] - 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为全国提供约8成智算算力 已累计接入34家数据中心 汇聚通算近640P 智算近26万P 超算333P 量子算力2070比特 [9][10]
国泰海通:海光开放互联总线 国产算力生态加速统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6:17
行业技术突破 - 海光信息开放CPU互联总线 包括直连IP、通信协议及定制化指令集 解决国产算力芯片技术路线不统一和系统生态离散化问题 [2] - CPU互联总线开放增强CPU与加速卡间算力调度能力 充分释放芯片算力性能 加速国产算力集群建设 [2] - 中科曙光发布国内首个基于开放架构设计的AI超集群系统 单机柜搭载96张GPU卡 算力规模达百PFlops 支持百万卡超大集群拓展 [3] 性能优势 - 曙光AI超集群系统千卡集群大模型训练推理性能达到业界主流2.3倍 实现存算传协同 GPU计算效率提高55% [3] - 系统通过超30天长稳运行集群可靠性测试 实现百万级部件故障自动分析与秒级隔离 [3] - 硬件适配多品牌AI加速芯片 软件兼容主流AI计算生态 实现多项技术能力开放与共享 [3] 生态发展 - 开放架构设计打破技术与生态墙 有望统一国产算力芯片生态 充分发挥集群性能优势 [1][3] - 国产算力芯片加速向训练场景突破 智算生态有望加速统一 [1][3]
“中国智算产业,需要苹果,也需要安卓”
观察者网· 2025-09-07 23:01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国内AI算力领域面临高端算力供给不足、国产加速卡性能差距大、算力成本高、自主软硬件生态不成熟等严峻问题 [1] - 发展更大更高效智算集群以弥补单卡性能差距成为重要创新方向 [1] - 需通过开放式跨层协作优化打造开放式、标准化、高效率集群算力 [1] 战略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中科曙光协同AI芯片、AI整机、大模型等20多家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1] - 公司联合产业链企业依托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启动"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建设 [1][6] - 开放架构旨在联动AI产业链企业从"算、存、网、电、冷、管、软"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 [1] 技术产品发布 - 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设计的曙光AI超集群系统同期发布 [3] - 系统支持多品牌加速卡 [3] - 系统具备超高性能、超高效率、超高可靠、全面开放四大特征 [3] - 单机柜支持96加速卡、百P级AI算力,最大可实现百万卡大规模扩展 [5] 性能表现 - 千卡集群大模型训推性能达到业界主流水平2.3倍 [5] - 模型开发效率提升高达4倍 [5] - GPU算效增加55% [5] -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提高2.1倍 [5] -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降低47% [5] 技术开放与支持 - 公司联合芯片、整机等企业开放覆盖部件级、系统层、基础设施层、软件层和数据集五个层面的关键技术能力 [5] - 首批开放AI存储优化能力、液冷基础设施设计规范、DeepAI基础软件栈三项技术能力 [5] - 开放措施旨在减少重复研发,降低中小企业研发门槛 [5] 产业生态价值 - 系统可适配支持多品牌GPU加速卡,兼容CUDA等主流软件生态 [5] - 开放架构可大幅降低硬件成本和软件开发适配成本,保护用户前期投资 [5] - 公司累计部署超50万张异构加速卡,建设过20多个大规模算力集群 [1]
中国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在重庆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9:22
行业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中科曙光协同AI芯片、AI整机、大模型等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布中国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1] - 推出AI超集群系统并开放多项技术能力 同时宣布启动"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建设 [1] - AI计算开放架构旨在联动AI产业链企业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创新 突破算力瓶颈并促进算力普惠 [1] 公司技术能力与基础设施 - 中科曙光过去十年建设了20多个大规模算力集群 累计部署超50万张异构加速卡 [1] - 基于AI计算开放架构设计的曙光AI超集群系统正式发布 具备超高性能、超高效能、超高可靠和全面开放四大特征 [1] - 该系统可为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推理、行业大模型微调、高通量推理和多模态大模型开发等场景提供更大更高效算力底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