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
icon
搜索文档
驱动“AI+制造业”走向“制造业+AI” ——从WAIC 2025看“智联协同”
中国化工报· 2025-08-06 11:12
人工智能在工业应用的核心进展 - 领军企业聚焦AI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与生产力转化 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新协同为各行各业加速迈向数智化和绿色化提供解决方案[1] 施耐德电气的AI应用成果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广泛部署AI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人均生产效率提高82% 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2] - 无锡工厂以AI驱动生态设计 开发闭环碳跟踪平台 以机器学习模型提升能效 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减碳90% 获评可持续灯塔工厂[2] - 发布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 基于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的AI Agent 赋能高效暖通运维及建筑节能减排[2] - 专为中国市场打造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新一代电力综合运营系统 深度覆盖中低压配电 微网监控 综合能源管理等应用场景 实现更开放 更可靠 更智能的电力运营保障[2] - 边缘智能 大模型 Agentic AI正加速向细分行业渗透 工业专有知识与AI技术深度融合将迸发更大价值[2] 施耐德电气合作伙伴的AI解决方案 - UnitX展示工业表面缺陷检测及一站式AI视觉解决方案 赋能智能制造升级 提升良率和质量[3] - 强思数科带来AI智能重建与数字孪生解决方案 推动工业建模精度与效率飞跃[3] - 上海孪数科技以数字孪生技术 智能体平台 具身智能数据合成和训练平台 为工业领域AI转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3] 西门子的工业AI创新 - 系统呈现从设计研发 生产制造到运维管理的全价值链AI创新成果 将生成式AI技术深度融入工业场景 重点聚焦工业基础模型与工业智能体等前沿方向[4] - 在中国首秀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 融合大语言模型与行业知识 协同处理从订单输入 需求预测 设备控制到物流调度等全流程任务[4] - 冶炼工艺优化系统首创性融合大模型 RAG机制与实时数据优化 集趋势预测 参数调优闭环与专家知识库于一体 实现无需人工干预的高质量低能耗生产[4] - Smart ECX智慧能碳平台的能碳助手利用专属知识库 回答政策 知识和操作问题 实现能耗数据查询 软件功能操作 账单识别分析等功能[4] - 工业AI的时代窗口已打开 将在工业基础模型和工业智能体等前沿方向不断突破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驱动AI+制造业走向制造业+AI[4] 中控技术的AI机器人解决方案 - 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构建AI+机器人全场景巡检体系 基于AI的多模态感知和推理 基于多机复杂任务协同的安全闭环控制 应对原料罐区 电气室 复杂地形巡检 皮带通廊 氯碱电解厂房 化工厂电力间 煤焦炉等多个高危场景[5] - 飞索机器人+OGI气体成像+无线防爆传感器协同方案 实现镇海炼化1.2万平方米球罐区全天候 全覆盖巡检[5] - 定制自动送样系统及全流程检测自动化方案 实现水质 色谱等检测环节无人化操作 提升天津石化南港乙烯项目实验室检测效率与安全性[5] - 巡检机器人搭载高清相机与红外热像仪 实时监测设备温度 识别管道泄漏等异常 精准评估离子膜性能 优化检修计划 通过智能电耗分配降低能耗1%-2%[6]
加速规模化应用,与施耐德电气共赢“AI+产业”时代机遇
观察者网· 2025-08-01 19:52
公司战略与AI布局 - 公司以"智联协同,共炫影响力"为主题参与WAIC 2025,展示其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 [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创新"双轮驱动,推动中国各行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2] - 中国是公司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将持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和本土生态协作 [2] - 公司在20余年间深耕机器学习、AI算法等领域,推出针对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的AI应用 [3] - 公司致力于构建"AI+产业"生态,与开发者、系统集成商、产业合作伙伴及科研院所广泛合作 [19] AI应用成果展示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规模化部署AI技术解决方案,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 [4] - 无锡工厂以AI驱动生态设计,实现范围一和范围二减碳90%,荣获"可持续灯塔工厂"认证 [4] - 公司发布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实现工业场景下的智能实时决策链 [7] - 展示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与AI算法深度融合的智能翻牌机,通过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 [8] - 发布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赋能高效暖通运维及建筑节能减排 [9] - 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新一代电力综合运营系统 [10] - 展示SmartCool 2.0末端空调节能解决方案,实现数据中心制冷能效的精细化+智能化突破 [11] 行业洞察与研究 - 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可推动新能源接入,提升工业制造、楼宇建筑、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效率和能效 [12] - 发布《算电协同——数据中心的能源挑战与应对》报告,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及系统化解决方案应对数据中心能源挑战 [14] - 与CNBC联合推出《AI:驱动可持续未来的核心力量》研究报告,展示AI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变革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协同驱动力量 [17] 生态合作与创新 - 联合六家合作伙伴展示AI生态创新成果,包括盟拓、数钉科技、奇安信等 [19] - 发起"创赢计划"聚焦"AI+产业"赛道,邀请三家伙伴展示工业表面缺陷检测、AI智能重建与数字孪生等解决方案 [20] - 公司强调技术创新、生态创新、人才创新优势,将持续构建AI生态为中国"AI+产业"注入生机与活力 [20]
数据中心加速绿色低碳建设,助力中国产业新质转型 | WAIC 2025
华夏时报· 2025-07-30 00:01
WAIC 2025展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 [1] - 展会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包含100余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 [1] - 多款AI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发布,推动AI技术规模化产业应用,助力我国产业新质转型 [1] AI技术应用与落地 - 多家参展商聚焦AI技术在行业领域和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与生产力转化 [2] - 施耐德电气发布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等产品,为消费品、油气化工、数据中心等关键行业提供AI应用 [2] - EcoStruxure Building GPT基于知识图谱和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赋能高效暖通运维及建筑节能减排 [2] - 边缘智能、大模型、Agentic AI加速向细分行业渗透,工业专有知识与AI技术深度融合将迸发更大价值 [3] - 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与AI算法深度融合的智能翻牌机,通过4台控制器精准调度144台电机,展现AI在复杂工业产线中的潜力 [3] - AI技术大规模应用可推动新能源接入,提升工业制造、楼宇建筑、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的效率和能效 [3] 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AI布局 - 中国是施耐德电气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公司在中国成立AI创新实验室 [4] - 已在中国建成20家"零碳工厂",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两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4] - 无锡工厂利用AI等数字化技术驱动绿色生态设计,两年内减少90%的范围1和范围2碳排放,65%的范围三碳排放 [4] 数据中心面临的能源挑战 - 智算中心快速扩张使数据中心能源管理困局凸显:电力需求指数级攀升,高密度散热成为技术瓶颈,碳排放压力加剧 [5] - 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在高情景下或突破7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用电量5.3% [6] - 近七成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速将超过15%,61%计划新建或扩充智算中心 [6] - 数据中心能源管理面临供电稳定性、成本控制和碳排放管理三重挑战 [6] - 93%受访企业将供电稳定性列为首要痛点,85%坦言具有成本压力,电费占运营成本近六成 [6] 算电协同解决方案 - 施耐德电气提出"算电协同"三层架构:电力供给基础设施、算力负荷、算电协同机制 [6][7] - 底层电力供给基础设施针对智算负载突增突减进行电能质量治理和多种能源接入管理 [7] - 中层算力负荷挖掘IT负载灵活性调节空间,匹配用电信号 [7] - 上层算电协同机制建立算电双向调节决策框架,构建电力-算力联合优化模型 [7]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面临致密化、韧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挑战 [7] - 供配电系统需要在硬件、软件和架构上进行全方位适配,构建算电波动缓冲体系 [7] - 算电协同机制建设需要横跨能源和算力领域,各方协同达到全局最优目标 [7] - 施耐德电气通过低碳智能化硬件、数字化软件和定制化服务,助力数据中心从能源消耗者转型为稳定、高效、低碳的基础设施 [7]
施耐德电气:中国是企业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
新华财经· 2025-07-28 20:49
公司战略与布局 - 中国是公司AI创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环,致力于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本土生态协作拥抱AI技术浪潮[1] - 公司在中国不断拓展"AI+产业"生态,与开发者、系统集成商、产业合作伙伴及科研院所广泛合作[2] - 公司认为中国有望成为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基地[2] AI技术应用成果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部署AI技术解决方案使人均生产效率提高82%,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1] - 无锡工厂以AI驱动生态设计、开发闭环碳跟踪平台、提升能效,获评"可持续灯塔工厂"[1] - 展示EcoStruxure边缘智能盒、EcoStruxure Building GPT楼宇智能运维专家等创新成果[1] - 展示智能翻牌机,利用EAE平台实现分布式控制,以4台控制器调度144台电机[2] 行业应用场景 - 聚焦包装消费品、油气化工、数据中心、智慧楼宇、未来电网等关键行业展示"智联协同"创新成果[1] - 中国在政策支持、产业基础、应用场景和创新资源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成为最积极践行AI规模化应用的全球市场[2] 生态合作 - 与奇安信联合成立本土化创新中心,为"AI+产业"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网络安全和合规认证支持[2] - 邀请多家中国合作伙伴同台展示AI生态创新成果[2] - 将中国生态系统的经验和前沿创新成果输送到全球市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