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AST工艺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垃圾,不够烧了
投中网· 2025-06-13 11:00
垃圾焚烧行业现状 - 中国垃圾焚烧厂面临垃圾供应不足问题,平均负荷率仅60%,40%产能闲置[9] - 部分焚烧厂因垃圾不足被迫间歇性停产,如陕西汉中厂运行3个月需停产1个月[9] - 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厂"计划内停运"达83467天次,相当于76个焚烧厂全年停摆[9] 行业发展历程 - 2003年政策转向特许经营和BOT模式,开启行业快速发展期[14] - 2017-2021年平均每年新增103座焚烧厂,2019年河南招标20个、河北37个项目[16] - 头部企业快速扩张:瀚蓝环境日处理能力从3000吨增至14350吨仅用1年[16] - 光大环境2020年日处理能力达13.5万吨,相当于1.2亿城镇居民日垃圾量[17] 产能与市场格局 - 中国拥有全球近半垃圾焚烧厂(1010家/全球2100家)[11] - 2023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103.5万吨/日,2024年10月增至111万吨/日[17] - 行业集中度提升,形成光大环境、瀚蓝环境等龙头企业[16][17] 技术突破与创新 - 上海环境首创FAST工艺,将飞灰转化为工业盐和炉渣集料[24] - 头部企业排放标准优于欧盟2010标准,具备全球竞争力[24] - 形成从垃圾清运到炉渣利用的完整产业链[24] 国际化拓展 - 中国企业已在海外投运超50个垃圾焚烧项目,主要布局中东和东南亚[24] - 越南芹苴项目成功示范,改善当地环境和能源供应[23] - 技术优势推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如英国、法国项目合作[24] 行业供需变化 - 从"垃圾围城"到产能过剩仅用十余年时间[10] - 填埋场数量减少,部分城市开始开挖填埋垃圾(如广州开挖350万立方米)[8] - 企业跨区域争夺垃圾资源,出现支付"介绍费"等非正常竞争手段[6] 商业模式演变 - 从单一焚烧发电向全产业链服务延伸(如中山公用收购收集转运企业)[8] - 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商业利益成为持续发展关键动力[25] - 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显示超预期发展速度[17]
中国垃圾,不够烧了
投中网· 2025-06-13 10:59
行业现状 - 中国垃圾焚烧厂面临垃圾供应不足问题,平均负荷率仅60%,40%产能闲置[10] - 2023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内停运"达83467天次,相当于76个厂全年停摆[14] - 全国现有1010家焚烧企业,占全球2100座焚烧厂的近半数[17] 发展历程 - 2003年特许经营政策开放推动行业转型,BOT模式加速扩张[20] - 2017-2021年平均每年新增103座焚烧厂,2019年河南/河北分别启动20/37个项目[24] - 2023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103.5万吨/日,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80万吨/日目标[29] 企业竞争格局 - 瀚蓝环境通过收购实现日处理能力从3000吨增至14350吨(2014年),2023年达97590吨/日[26][27] - 光大环境2020年日处理能力13.5万吨,相当于1.2亿城镇居民日垃圾量,6年项目数从15个增至168个[28] - 头部企业排放标准优于欧盟2010,技术覆盖飞灰处理(如上海环境FAST工艺)[41][42] 市场新动向 - 企业跨区域争夺垃圾资源:河南商水静脉产业园接收3地垃圾,咸阳焚烧厂覆盖周边县市[8] - 填埋场资源再开发:广州开挖350万立方米存量垃圾,多城市跟进[7] - 出海布局东南亚/中东超50个项目,输出全产业链(越南芹苴项目日均处理400吨)[36][38] 产业转型特征 - 处理能力从2014年14350吨/日跃升至2024年111万吨/日,十年增长77倍[28][29] - 焚烧厂数量激增导致填埋场萎缩,实现100%无害化处理[30][31] - 技术驱动产业升级,地沟油转化航空燃料等案例形成商业闭环[45][46]
上海环境:国际首创“FAST工艺”可实现垃圾焚烧飞灰减量95%,目前进行规模推广
新浪财经· 2025-04-07 22:58
技术突破 - 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函支持 标志着国际首创的飞灰处理技术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1] - 工艺采用低成本 高效率 全闭环的创新模式 成功破解垃圾焚烧飞灰处理行业难题 [1] - 技术借鉴"海水制盐"原理 将飞灰提纯为氯化钠和氯化钾等工业盐 实现"近零废弃" [2] 工艺优势 - 通过脱盐除重系统 分盐回收系统和协同热处理系统三大核心系统实现飞灰减量化和无害化 [2] - 飞灰填埋减量率达95% 同时实现废水 废气零排放 [2] - 将飞灰转化为可销售的工业盐和炉渣集料 创造资源化利用条件 [2] 行业痛点 - 飞灰含有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害物质 是我国危废填埋量最大的单品 [1] - 我国每年生活垃圾焚烧产生飞灰超过1000万吨 上海2023年飞灰填埋量占全市危废填埋量2/3 [1] - 日本曾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处理飞灰 但因成本高昂 超过半数熔融炉被迫停运 [1] 研发历程 - 上海环境在城投科技创新计划支持下 围绕飞灰稳定化 资源化需求持续开展技术创新 [2] - 2022年起与同济大学合作启动飞灰资源化技术产学研联合工程化研究 [2] - 2024年初研发团队打造出国际领先的完整工艺链条 [2] 行业影响 - 为全球固体废物近零填埋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2] - 推动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向近零填埋转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