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产品

搜索文档
10月十大金股:十月策略和十大金股
华鑫证券· 2025-10-08 17: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在10月将经历震荡整固后蓄势上行[4][17] 主要投资方向聚焦于政策催化、景气修复和降息受益三大主线[4][17] 总量观点 - 海外市场需关注美国政府停摆的持续影响(预计10月中上旬延续关门)、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在10月的降息预期[4][15] 当前市场反应温和但需警惕持续关门引发的资产波动放大[4][15] 黄金价格因降息预期和不确定性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15] - 国内方面关注短期增量对冲政策(如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下达)、中长期十五五规划风向(四中全会于10月20-23日召开)以及10月底APEC会议可能带来的中美进展[4][16] 9月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显示经济回落压力[16] - A股大势研判认为国庆假期后风险偏好有望提升融资盘回补局部交易拥挤风险已缓释叠加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和政策催化A股蓄势上行可期[17] 行业配置方向 - 政策催化方向:重点关注受益于十五五规划的半导体、机器人、工业软件、军工等行业[4][17] - 景气修复方向:重点关注三季报盈利预期改善的AI、创新药、新能源等行业[4][17] - 降息受益方向:重点关注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利好的有色、非银金融等行业[4][17] 十月十大金股组合及逻辑 - **中微公司 (688012 SH)**:逻辑在于刻蚀设备显著放量2024年上半年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长3646%[18] 刻蚀设备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约5668%占营收比重提升至7826%[19]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154亿元、10767亿元、14121亿元[21] - **复旦微电 (688385 SH)**:逻辑在于FPGA产品线技术领先正推进基于1xnm FinFET先进制程的新一代产品[22][23] 存储产品线销量有较大增长[24]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766亿元、4378亿元、4996亿元[24] - **思泉新材 (301489 SZ)**:逻辑在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开始提速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归母净利润1772万元同比增长7957%[25] 受益于AI驱动消费电子复苏对散热方案的需求[26]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202亿元[28] - **长飞光纤 (601869 SH)**:逻辑在于AI建设拉动需求2025年上半年收入6384亿元同比增长1938%[29] 在中国移动G654E光缆集采(总量31386万芯公里增长约156%)中获得50%份额[30] 前瞻布局空芯光纤[30]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4193亿元、16126亿元、18008亿元[31] - **模塑科技 (000700 SZ)**:逻辑在于频繁获得大客户项目定点近一年披露的定点项目预计总销售额超过100亿元[32][35] 2024年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395%墨西哥工厂净利润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4%[32]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810亿元、916亿元、1031亿元[37] - **美湖股份 (603319 SH)**:逻辑在于泵类主业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982%占总营收2188%[39] 机器人业务布局减速器、执行器等已开发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客户[40]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374亿元、2827亿元、3347亿元[41] - **深圳新星 (603978 SH)**:逻辑在于业绩迎来拐点2025年上半年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9%亏损收窄[43] 六氟磷酸锂价格触底回升(截至9月10日报价565万元/吨较7月21日上涨约15%)[43] 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已投产三氟化硼项目预计2025年10月投产[44][46]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亿元、224亿元、392亿元[46] - **洛阳钼业 (603993 SH)**:逻辑在于铜钴产量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铜产量3536万吨同比增长1268%钴产量611万吨同比增长1305%所有产品产量进度均超年度指引50%[49][51] 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创同期新高[49]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27亿元、19769亿元、20710亿元[55] - **兴业银锡 (000426 SZ)**:逻辑在于银锡量价齐升2025年上半年矿产银产量13132吨同比增长457%[56] 上半年国内白银、锡均价同比分别上涨2023%、913%[59] 收购宇邦矿业并成功出海收购大西洋锡业[62][63]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3亿元、2413亿元、2470亿元[64] - **江山股份 (600389 SH)**:逻辑在于业绩大幅增长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7565%-11078%[65] 目前拥有草甘膦产能7万吨/年在建5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底投产[66]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亿元、794亿元、949亿元[70]
工业边缘AI计算赛道升温,设备与芯片厂商抢占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7:40
边缘AI计算产品发展现状 - 多家厂商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展示工业边缘AI计算产品 包括曙光网络的新一代国产工业边缘AI计算平台和研华科技基于X86/ARM架构、算力覆盖6Tops-2000Tops的产品[1] - 边缘AI计算产品集成人工智能算法 可实现靠近数据源的实时数据处理与分析 区别于传统边缘计算设备[1] 边缘计算技术演进路径 - 工业数据处理正经历从云计算向边缘计算 再向边缘AI计算的演进过程[1] - 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从集中式云中心迁移至数据源头附近 解决设备联网后的数据存储、显示和处理需求[2] - 分布式架构解决云计算三大痛点:降低传输延迟至毫秒级响应 减少云端依赖和回传成本 降低隐私风险[2] 边缘计算能效优势 - 边缘计算设备体积小集成度高 可嵌入工业设备 节约空间[3] - 通过减少数据传输距离和频率降低能耗 例如一台书本大小的边缘网关即可覆盖整个充电场站的传感器采集和图像识别需求[3] 工业大模型应用趋势 - AI模型在工业领域推动推理需求增长 形成"云边端协同"模式:终端获取数据、边缘实时推理、云上模型训练迭代[4] - 大模型虽推理算力需求高 但凭借预训练知识仅需少量样本即可实现高效训练 开发成本低于小模型[4][5] - 业内采用GPU/ASIC/NPU/FPGA等AI芯片实现边缘部署 例如曙光平台搭载国产GPU加速卡可运行十亿至百亿参数模型 研华产品搭载昇腾Atlas 200I A2加速模块[5] 边缘AI芯片技术挑战 - 低延迟高能效定制芯片需求激增 例如意法半导体STM32N6系列集成NPU 易灵思FPGA支持轻量化AI部署[6] - 边缘设备平均功耗仅5W 难以支撑7nm以下先进制程芯片散热 需探索RISC-V架构与光电芯片融合方案[6] 行业数据预测 - 预计超过75%的数据将在边缘侧产生和处理 受海量终端连接和场景化应用推动[1]
FPAI 产品市场反响良好目前处于导入阶段,泉果基金调研复旦微电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42
公司战略与经营 - 新任领导班子将资源向一线事业部倾斜并加强事业部力量 同时持续挖掘增长动能和强化上下游产业协同[2] - 公司注重供应链建设并将适时调整产品线规划以布局新产品推动高质量发展[2] FPAI芯片产品进展 - FPAI异构融合架构芯片集CPU FPGA NPU于一体 算力谱系覆盖4TOPS至128TOPS[3] - 首颗32TOPS算力芯片推广进展良好 目前以高可靠用户为主且客户反响良好[3] - 公司正通过加强供应链和技术能力建设拓展FPAI应用场景 目前处于客户导入阶段[3] FPGA产品布局 - FPGA产品以28nm工艺亿门级产品为主 正在推进1xnm FinFET十亿门级产品的市场拓展[4] -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FPGA供应商 积极构建芯片-软件-解决方案体系[5] 安全与识别芯片业务 - 上半年安全与识别芯片营业收入约3.93亿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21%[6] - 智能卡与安全芯片子线业务收入因金融卡社保卡市场影响出现下滑[6] - 射频识别与传感芯片子线 智能识别设备芯片子线业务表现良好[6] - 在电池防伪 WPC无线充 一碰付/一碰连 高频RFID标签等新兴应用领域具很强竞争力 部分细分市占率领先[6] 智能电表与MCU业务 - 智能电表芯片产品线保持增长 在电网场景市占率领先[6] - 智能水气热表 智慧家电 工业控制等领域销售实现一定程度增长[6] - 车规应用方面MCU产品正逐步成为客户国产平台规划选择之一[6]
复旦微电(688385):业绩短期承压,高可靠产品动能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8-28 12:44
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A股目标价75.13元,港股目标价49.06港元 [2][8] 核心观点 - 业绩短期承压,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4.38%至1.94亿元,但高可靠产品需求修复形成核心支撑 [2][8] - FPGA产品线受高可靠市场带动显著增长,25H1营收同比增长23.15%至6.81亿元,毛利率保持较好水平 [8] - 消费电子需求增长推动安全与识别芯片(营收3.93亿元,YoY+6.22%)及智能电表芯片(营收2.48亿元,YoY+16.98%)表现亮眼 [8] - 公司战略性备货导致存货压力,但高可靠领域需求向好,部分产品供不应求 [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8.39亿元(YoY+2.49%),毛利率56.8%(YoY+0.31pct),净利率9.81%(YoY-9.12pct) [2][8] - 2025年Q2单季营收9.51亿元(YoY+5.50%,QoQ+7.09%),归母净利润0.57亿元(YoY-69.26%,QoQ-57.82%) [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10.29/12.27亿元,同比增速40.3%/28.1%/19.3% [4][8] - 当前市盈率60倍(2025E),预计2026年降至47倍,每股盈利从0.98元增至1.49元(2025E-2027E) [4] 业务分项 - **FPGA产品**:28nm制程亿门级FPGA和PSoC芯片为主力,应用于通信、工业及高可靠领域;积极推进1xnm FinFET先进制程产品客户导入 [8] - **安全与识别芯片**:智能卡业务受金融卡需求下滑影响,但NFC芯片在“一碰付/一碰连”新兴领域取得进展,RFID出货量增长 [8] - **智能电表芯片**:在国网招标量减少背景下保持竞争优势,车规MCU产品在车身控制及舒适系统应用领域成为客户国产化选择 [8] - **存储产品线**:受需求不振及产能过剩影响,竞争压力较大 [8] 关联交易与增长动能 - 2025年7月上调与经销商复旦通讯的关联交易额度,2025-2027年额度均增至5.2亿元(原为2.8/3.0/1.5亿元),反映FPGA及存储产品客户需求高增 [8]
【私募调研记录】睿扬投资调研复旦微电
证券之星· 2025-07-14 08:08
公司调研纪要 - 复旦微电整体经营情况稳定 不同产线表现各异 安全与识别产品线中智能卡业务因金融卡 社保卡需求下降及竞争激烈导致收入下滑 但NFC相关芯片和RFID类产品在新兴领域取得进展 [1] - 存储产品线与行业情况同频 消费类产品价格低位徘徊 MCU产品在车规和白电领域拓展顺利 FPG产品线受高可靠市场带动销售增长 [1] - 公司在FPGA方向积极推进更高集成度的异构融合形态发展 形成面向多类应用场景的算力平台 新一代制程FPG应用情况较好 [1]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测试方案降低成本 关注存货消化 降低存货水位 应收款客户信用状况良好 [1] - 非高可靠产品在RFID 安全芯片等领域表现亮眼 新团队上任后推进系统性设计和优化研发工作方法论 强化产品管理部门统筹职能 [1] - 公司在供应链建设方面取得进展 部分FPG产品预计今年下半年在国内工艺平台上实现供货 [1] 机构背景 - 睿扬投资成立于2017年1月 主要开展投资于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务 资产管理规模约100亿 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 [2] - 公司荣获多项行业奖项 包括金牛奖 金阳光奖 金长江奖 英华奖和金鼎奖的全满贯 旗下基金产品历史业绩表现优异 如睿扬精选2号2019收益106 99% 2020收益64 42% 2021收益32 10% [3]
安路科技:2024、1Q25通信市场需求遇冷-20250508
华泰证券· 2025-05-08 1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0.4元 [1][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通信行业需求复苏仍需时间,但长期受益国产替代趋势 [1] - 通信客户需求偏弱影响公司业绩,下调25/26年营收预测,新增27年营收预测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1Q25业绩情况 - 24年营收6.52亿元(yoy:-6.99%),归母净利润-2.05亿元,亏幅略低于预期;1Q25营收0.93亿元(yoy:-34.29%,qoq:-40.04%),归母净利润-0.60亿元,1Q25营收同环比均下滑,毛利率42.02%(yoy:+3.49pct,qoq:-3.33pct) [1] 2024回顾 - FPGA产品营收5.79亿元(yoy-32.36%),销售量增60.84%,但成熟产品占比增加致毛利率降4.36pct至32.36%;FPSoC产品营收0.43亿元(yoy-3.91%),销量略增0.12%,毛利率升11.89pct至26.83% [2] - 24年三费率达67.54%,同比降0.70pct,费用占收比基本稳定;截至一季度末存货5.40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1.59亿元 [2] 2025展望 - 24年通信行业客户消化库存,公司在电力、工控等市场拓展新客户并实现收入增长;2025年通信客户需求有望回暖 [3] - 公司推进产品矩阵优化升级,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在多应用场景批量应用;已完成车规FPGA芯片研发并批量供货,多款车规产品在研发中 [3]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700.79|651.82|716.36|817.83|939.46| |+/-%|(32.75)|(6.99)|9.90|14.16|14.8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97.19)|(205.14)|(193.26)|(164.77)|(151.31)| |+/-%|(429.59)|(4.03)|5.79|14.74|8.17|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49)|(0.51)|(0.48)|(0.41)|(0.38)| |ROE(%)|(12.93)|(15.42)|(17.27)|(17.53)|(19.35)| |PE(倍)|(56.76)|(54.56)|(57.91)|(67.92)|(73.97)| |PB(倍)|7.74|9.21|10.95|13.05|15.85| |EV EBITDA(倍)|(78.72)|(71.36)|(60.57)|(70.40)|(87.64)| [6] 可比公司情况 - 展示紫光国微、复旦微电等可比公司2025E、2026E的PIS、PIE、ROE等指标及股价变动情况 [12] 公司财务分析 - 考虑下游需求恢复时间及FPGA价格压力,下调25/26年公司营收增速和综合毛利率 [13] - 给出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财务指标数据及变化情况 [13] 盈利预测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 [15]
安路科技2024年年报解读:营收下滑与研发投入下的挑战与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4-26 11:59
营收与利润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减少6.99%,主要因终端客户去库存周期未结束及下游需求复苏不均[1][2] - 主营业务集成电路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7.49%,其中FPGA产品收入5.79亿元(降6.65%),FPSoC产品收入4276万元(降3.91%),技术服务收入2505万元(降27.20%)[2] - 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05亿元(上年亏损1.97亿元),营收下滑叠加研发高投入(占营收55.77%)是主因[1][3] 费用与成本结构 - 营业成本4.28亿元,同比微降0.99%,但在营收下滑背景下对利润形成挤压[3] - 销售费用增长3%至2653万元,管理费用下降13.95%至5019万元,财务费用因偿还短期借款大幅下降165.94%至-195万元[5] - 研发费用3.64亿元(占营收55.77%),同比下降5.37%,但投入强度同比增加0.95个百分点[5][6] 研发与人才储备 - 研发人员452人(占员工总数82.78%),硕博学历占比63.50%,平均从业经验超10年[6] - 新申请知识产权88项(含发明专利54项),新增授权69项(含发明专利23项)[6] 现金流动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194万元,较上年-1.93亿元改善,因供应链管理优化减少备货及货款支付[7][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6790万元(上年为1.7亿元流入),因购买现金管理类产品[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463万元(上年为5194万元流入),主因偿还银行短期借款[11] 行业竞争与机遇 - FPGA行业集中度高,公司与国际厂商在产品丰富度上仍有差距,国内竞争对手实力提升[12] - 技术成果积累助力工业、汽车电子等新应用领域突破,海外市场拓展取得进展[13] - 国家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公司作为FPGA芯片设计龙头有望受益[13]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复旦微电
证券之星· 2025-04-14 08:06
公司调研概况 - 高毅资产对复旦微电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新一代多款1xnm FinFET先进制程FPGA产品完成样片测试且客户反馈良好 [1] - 两代FPGA产品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形成差异化布局 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 [1] - 非挥发存储器产品收入中高可靠级别与工业品级别占比保持稳定 [1]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4年应收账款需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4567.63万元 主要因高可靠客户应收账款账龄较长导致 [1] - 2024年海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约5.6% 对美国直接出口产品约4万美元 主要为金融卡类芯片 [1] 市场战略与业务拓展 - 2024年通过多种方式稳固业绩并拓展市场占有率 [1] - 智能卡产品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RFID产品拓展成效显著 智能电表产品线业务拓展良好 [1] - 2025年将积极拓展非挥发存储器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1] 投资机构背景 - 高毅资产为国内投研实力强、管理规模大、激励制度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2] - 投研团队超30人 投资经理包含多位金牛奖得主及知名基金公司前投资总监 [2] - 研究员多来自嘉实、易方达、南方、博时等一线基金公司 [2] - 由邱国鹭担任董事长 邓晓峰担任首席投资官 卓利伟担任首席研究官 [2] - 公司已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 团队分布于深圳、上海和北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