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X H20

搜索文档
21调查|补位英伟达!国产AI芯片的破茧之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1:15
美国政府AI芯片出口管制影响 - 美国政府层层加码的AI芯片出口管制正在改写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1] - 英伟达为规避制裁两度"自降"芯片性能(A800/H800、HGX H20/L20/L2),但H20仍被禁,中国市场营收前景蒙上阴影 [2][4][5] - 英伟达2024自然年中国区营收达171.08亿美元(同比+66%),但最新限制导致其减记55亿美元费用,预计二季度H20收入减少80亿美元 [6][7][8] - 英伟达CEO黄仁勋称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至50%,不再将中国市场纳入收入预测 [8] 国产AI芯片崛起 - 寒武纪2024年营收11.74亿元(同比+65.56%),2025年Q1营收11.11亿元(同比+4230.22%),连续两季度盈利 [9] - 寒武纪存货达27.55亿元(环比+10亿元),预付款9.73亿元(同比+374%),反映订单预期强劲 [9] - 海光信息2024年营收24亿元(同比+50.76%),合同负债32.37亿元(较2024年末+258%) [11][12] - 中国AI Server市场本土芯片占比预计从2024年约37%提升至2025年40%,2027年自给率或达82% [15] 产业链重构与整合 - 华为昇腾、海光信息、寒武纪等形成"一超多强"格局,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新锐加速布局 [16]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战略重组,合并市值超4000亿元,强化芯片设计+服务器集成协同 [18] - 中科曙光2024年服务器销量26.54万台,重组后将聚焦高端芯片研发及政务、金融等领域规模化应用 [18][19] 市场需求与政策驱动 - 阿里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腾讯2025年资本支出将占收入低两位数百分比 [14][15] - 政策支持加速国产替代,AI算力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全面自主可控 [8][20][21] - 国产厂商技术突破+生态协同推动中国在全球AI市场地位提升 [20][21]
英伟达6000D或B40要来了!
是说芯语· 2025-05-25 16:42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推出新款AI芯片 - 英伟达计划为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AI芯片,售价在65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远低于此前受管制的H20芯片,最快将于6月开始量产 [2] - 该款GPU属于英伟达最新一代Blackwell架构的AI处理器系列,定价较低是因为性能规格相对较弱,制造要求更为简单 [3] - 新芯片将基于英伟达RTX Pro 6000D服务器级图形处理器,采用常规GDDR7显存,不使用更先进的HBM内存和台积电CoWoS封装技术 [3] 新芯片的技术规格与市场预期 - 新GPU可能被命名为6000D或B40,采用GDDR7内存技术,实现每秒约1.7太字节的带宽,刚好在出口管控范围内 [3] - 在NVLink单向速度约550GB/s及CUDA支持下,预计到2025年底出货量将达约100万片 [3] - 英伟达此前已多次为中国市场设计符合美国出口规则的芯片,如L20 PCIe、L2 PCIe以及HGX H20芯片等 [4] 中国市场现状与本土企业布局 - 中国市场对AI芯片需求庞大,即便面临出口限制,仍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硬件,包括通过云服务器租赁、第三国转口等方式 [4] - 中国本土企业如华为、腾讯旗下的燧原科技等都在大力投入自研芯片开发 [4] - 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今年也在开发自家AI芯片,由台积电负责制造,但量产时间尚未明确 [4] 行业影响与发展趋势 - 英伟达推出低价AI芯片反映了中国AI芯片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即便在出口限制下仍不愿放弃这一市场 [5] - 新芯片的推出可能对中国本土芯片企业造成一定竞争压力 [5] - 长期来看,这将进一步促使中国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发展 [5]
黄仁勋否认:不切实际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9 09:27
英伟达AI芯片出口争议 - 公司CEO黄仁勋驳斥关于AI芯片被秘密转移至中国的担忧,强调没有证据表明存在此类活动,并指出Grace Blackwell系统重达近两吨,难以秘密运输[1] - 公司客户了解并遵守出口法规,黄仁勋表示客户非常谨慎地自我监控以继续获得英伟达技术[1] - 公司系统包含多达72个GPU和36个处理器,通常以完整集成单元出售,价值数百万美元,主要客户包括政府和大型云服务提供商[1] 美国政策变化影响 - 特朗普政府计划撤销拜登时期对中国高端AI芯片的出口限制,标志着一项重大政策转变[1] - 特朗普认为限制美国技术在全球的影响力是错误的,主张应最大化美国技术的全球影响力[1] - 原AI扩散规则旨在防止美国技术通过第三国间接进入中国市场[1] 中国市场产品调整 - 面向中国市场的下一代AI加速器将不再基于Hopper架构,且可能从HBM转向GDDR7设计[3] - 美国政府上月禁止英伟达H20和AMD MI308 AI芯片出口中国,导致英伟达损失55亿美元[3] - H20曾是英伟达在中国市场最先进产品,但已被禁止出口,其后续产品将进一步缩减性能[3] 技术架构挑战 - Hopper架构的GH100核心仅支持HBM标准内存控制器,重新设计以规避制裁可能性低[4] - 转向Blackwell架构面临挑战,因其消费者版本缺乏对多GPU扩展必需的NVLink支持[4] - 消费级Ada Lovelace架构可能成为替代方案,因其支持GDDR内存[4] 市场竞争格局 - 监管不确定性可能提升华为Ascend加速器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尽管性能不及英伟达方案[5] - 英伟达正开发新解决方案以应对复杂监管环境,避免将市场份额让给华为[5] - 行业持续关注英伟达如何平衡监管合规与市场需求的动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