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0

搜索文档
聊一聊这波H20的事件
傅里叶的猫· 2025-07-31 22:10
美国芯片法案与H20芯片争议 - 美国议员提出《芯片安全法案》要求先进芯片配备"追踪定位"功能 由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主导 旨在维护美国技术优势和国家安[2] - 美国商务部长透露允许H20销售的战略考量 通过出售性能较弱的"第四梯队"芯片使中国开发者对美国技术体系产生依赖[3] H20芯片性能与国产替代进展 - 性能对比显示国内厂商GPU算力已超越H20:华为2023款FP32算力达128TFLOPS 远超H20的40TFLOPS 且功耗更低[5] - 国产GPU软件适配虽不及CUDA 但已有多家厂商产品在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中实际应用[4] - 表格数据表明寒武纪2025年产品BF16算力将达400TFLOPS 燧原科技2021款INT8算力达320TFLOPS 均显著优于H20的296TFLOPS[5] 英伟达H20销售的政治与技术困境 - 英伟达在华高调宣传H20解禁但实际未获中美监管机构一致批准 美国BIS可能未通过中国公司的采购申请[6] - 即使未确认存在后门 国内云计算服务商对H20的采购将趋于谨慎[7] - 行业数据显示H20已非技术必需品 这为约谈英伟达提供了底气[5]
华为CloudMatrix 384与英伟达NVL72对比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30 10:18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该系统搭载了这家中国IT巨头最新的昇腾(Ascend)神经处理单元(NPU)P910C。假设你能拿到 它,这款芯片承诺浮点性能是H20的两倍多,而且内存容量更大,尽管速度更慢。 然 而 , 华 为 的 CloudMatrix 系 统 显 然 比 英 伟 达 符 合 制 裁 规 定 的 芯 片 要 高 得 多 。 与 英 伟 达 基 于 Blackwell 的GB200 NVL72机架系统相比,华为最大的芯片拥有约 60% 的密集 16 位浮点性能,大 约两倍的内存带宽,以及略高于 3.5 倍的 HBM。 一家实际上被西方芯片技术列入黑名单的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很简单:CloudMatrix 384 非常 庞大,其加速器数量是 Nvidia NVL72 的 5 倍多,占地面积是 Nvidia NVL72 的 16 倍。 剖析Ascend P910C CloudMatrix 384 的核心是华为的 Ascend P910C NPU。每个加速器都配备了一对计算芯片,这些 芯片通过高速芯片间互连连接在一起,能够以 540GB/s 或 270GB/s 的速度双向传输数 ...
对立的传言,有关H20!
是说芯语· 2025-07-26 07:29
以下文章来源于橙子不糊涂 ,作者橙子 这条传言不如"寒王690"的传言流传的广,不过和690里面的"不再购买H20相吻合"。 2,另一条来自于盘前,这个还是很超预期的。但没看到有人转发,我自己也是下午收盘才看到 : 某媒体报道,湾产业链放出消息, 英伟达已经在为H20生产做准备,要求台积电提供5000片(有传 9000片,并不是5000-9000片)晶圆产能。 不需要来辟谣什么,有些东西一眼假。就聊第2条传言: 英伟达会不会寻求增加H20的供应,以及如果 成真,对达链和国产链的影响。 3个观点: 橙子不糊涂 . 88年,集成电路背景,主要写科技,偶尔聊聊宏观和新鲜事儿。 昨天有两条对立的传言。 1,交易时间有一条传言:禁止大客户们使用H20… (1)因为H20出色的性能,且只供应我们中国, 英伟达有充分的动机扩大生产。 不仅可以抢占市场,而且可以为B系列特供芯片的研发以及量产争取时间, 卖的还贵 … 甚至于,不排 除缩减B系列特供芯片的研发,就主打H20。 H20的挖掘,不会对英伟达Blackwell的推广有什么影响,H20不是什么高端玩意儿,优化和挖掘对其他 大客户不构成任何心理冲击。 加入"中国IC独角兽 ...
通信行业周报(2025.7.14-2025.7.18):大模型竞赛进行中,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仍将持续-20250725
上海证券· 2025-07-25 20: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通信行业“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一轮大模型竞赛正在进行,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仍将持续 [2][9] - GPU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国内头部算力厂商将持续承接外溢需求 [3][10] - 英伟达股价持续创新高,关注国内达链核心供应链环节,国内核心供应链持续扩产能,需求良好 [4][11] 相关目录总结 大模型竞赛与算力投资 - GPT - 5即将推出,OpenAI最新模型在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达金牌水平,在通用强化学习和测试时计算扩展方面取得新突破,突破传统强化学习范式 [2][9] GPU国产替代 - 7月15日英伟达宣布恢复H20在中国销售并推出新GPU,但H20库存有限且无重启生产计划;国产GPU砺算科技7月26日将发布自研6nm GPU,采用自研TrueGPU架构 [3][10] 国内核心供应链情况 - 光模块方面,新易盛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行业高景气,泰国工厂持续扩产 [4][11] - PCB方面,胜宏科技募资投向高阶HDI及高多层板产能,达产后计划新增高阶HDI产能15万平方米/年,占2024年HDI产能16.13%;新增高多层板产能150万平方米/年,占2024年双面/多层板产能17.34% [4][11] 建议关注标的 - 服务器:工业富联、华勤技术 [4][11] - 光模块:中际旭创,新易盛,太辰光 [4][11] - PCB:胜宏科技,沪电股份,生益电子 [4][11] - 铜互连:兆龙互连,长芯博创 [4][11] - GPU:寒武纪,海光信息等 [4][11]
夹缝中的芯片之王:黄仁勋能守住4万亿吗?
美股研究社· 2025-07-25 20:13
英伟达与中国市场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达到此规模的公司,从1万亿到4万亿仅用2年时间[4][23] - 中国区2024年营收达171亿美元,同比增长66%,占全球总营收13%,为第四大销售地区[17][18] - 公司在中国拥有约4000名员工,业务覆盖AI、汽车智驾等领域,团队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4]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美国2022年10月、2023年10月连续升级对华半导体制裁,禁止A100、H100等芯片出口,导致中国区业务停滞[5] - 2025年4月美国对华加征134%关税,中国反制加征125%关税,H20芯片需"无限期"申请出口许可[5][13] - 特供版H20芯片性能仅为H100的30%,单价1.2万美元,导致公司计提55亿美元损失,占中国区营收32%[20][25] 技术竞争与替代风险 - 华为发布CloudMatrix 384超节点,算力达300PFlops,较英伟达NVL72提升67%,威胁其市场地位[27] - 中国国产芯片如寒武纪思元系列、壁仞科技BR100等快速崛起,百度昆仑芯、阿里含光取得显著进展[27] - CUDA生态护城河面临挑战,华为CANN架构可能兼容CUDA,若生态被突破将动摇英伟达技术优势[28] 战略应对与市场机遇 - 黄仁勋频繁访华,2025年4月会见中国贸促会会长及副总理,强调中国市场重要性[14][15] - 预计2026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因本土AI企业如字节、腾讯、阿里等需求激增[23] - 计划推出新款特供芯片RTX PRO 6000阉割版,瞄准中国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场景,9月上市[26] 客户与行业动态 - 全球Hopper系列GPU前五大买家:微软(48.5万枚)、字节(23万枚)、腾讯(23万枚)、Meta(22.4万枚)、亚马逊(19.6万枚)[20] - 中国车企广泛采用Orin芯片开发智驾系统,2022年量产后主导本土智驾市场[10][11] - Deepseek R1模型引爆中国AI浪潮,大小厂商All in AI推动芯片需求指数级增长[23]
美国半导体动态_对 ASML 的解读;提高出口管制上限-US Semiconductors and Semi Equipment_ SemiBytes_ ASML Read-throughs; Raising Export Control Ceiling_
2025-07-24 13:0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美国半导体和半导体设备行业 - **公司**:ASML、Si'En、PST、Swaysure、INTC、NVDA、LAM Research Corp、KLA Corporation、Applied Materials Inc、Intel Corp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SML相关 - **中国业务方面**:ASML从积压订单中剔除约14亿欧元 虽2024年末多家中国新客户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但现在才剔除订单 UBS分析师认为是客户最终取消了自1月1日起受限制的订单 不过这对2026年中国本土晶圆制造设备(WFE)并无负面影响 预计同比仍将增长近10%至约350亿美元[2] - **2026年展望方面**:关税带来不确定性 尤其是对个人电脑/智能手机需求的破坏 但这并非新情况 ASML 2026年的部分不确定性可能是公司特有的 UBS认为其明年增长将低于全球半导体设备(SPE)同行 部分原因是N2节点的极紫外(EUV)层增加不足 意味着其他技术将获得更多支出并抢占WFE份额 此外 大客户如INTC可能向ASML发出削减资本支出的信号[2] 美国政府政策方面 - 特朗普政府告知NVDA撤销对H20芯片向中国出口的禁令 但H20发货量取决于订单情况 且NVDA可能没有为Hopper晶圆下新订单 发货可能限于现有库存 同时供应链一直在准备仅配备GDDR而非HBM的Blackwell SKU运往中国 有可能特朗普政府允许配备HBM的Blackwell SKU出口 这可能与稀土贸易协议有关 对于半导体设备 投资者担心美国对中国SPE出口的打击加剧 但行业讨论表明情况可能反转 政府可能允许更多设备运往中国[3] 美国SPE供应商方面 - 在接下来几周的财报季 覆盖的美国SPE供应商预计不会对2026年有太多新评论 因为公司通常不在7、8月对未来年份发表评论 AMAT、KLAC、LRCX对INTC 2026年资本支出持谨慎态度 这可能是明年最大的不利因素 但仍认为WFE明年会增长[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和风险**:使用市盈率(P/E)、企业价值/自由现金流(EV/FCF)等多种估值技术 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低迷、国际贸易中断、技术创新导致的行业结构变化等[6] - **评级定义**:12个月评级分为买入(FSR高于MRA 6%以上)、中性(FSR在MRA的 - 6%至6%之间)、卖出(FSR低于MRA 6%以上) 短期评级分为买入(股价预计在三个月内上涨)、卖出(股价预计在三个月内下跌)[10] - **价格信息**:LAM Research Corp股价为100.66美元(2025年7月18日)、ASML股价为633.50欧元(2025年7月18日)、NVIDIA Corp股价为172.41美元(2025年7月18日)、KLA Corporation股价为931.12美元(2025年7月18日)、Applied Materials Inc股价为190.44美元(2025年7月18日)、Intel Corp股价为23.10美元(2025年7月18日)[18] - **全球各地区分发和合规信息**:详细说明了报告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发情况、适用的监管规定以及对投资者的限制等内容 如在美国分发给美国人士需通过UBS Securities LLC或UBS Financial Services Inc 不同地区对报告的使用和分发有不同要求和限制[43][44][68]
H20 恢复及第二季度业绩关键要点-Investor Presentation-20 Resumption and 2Q Earnings Key Takeaways
2025-07-22 09:59
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与公司 - **行业**: 大中华区科技半导体行业 [2][5] - **公司**: 台积电(TSMC) [6][8][9][12][17][22][24][27][32][48] 核心观点与论据 台积电(TSMC)业绩与展望 - **2Q25业绩超预期**: - 营收9338亿新台币(环比+11.3% 同比+38.6%) 超摩根士丹利和共识预期 [7] - 毛利率58.6%(同比+545bps) 营业利润率49.6%(同比+708bps) [7] - EPS 15.36新台币(同比+60.7%) [7] - **3Q25指引强劲**: - 营收指引31.8-33.0亿美元(中值环比+8%) [10] - 毛利率指引55.5%-57.5% [10] - **AI相关收入增长**: - 预计2027年AI半导体收入占比达34% [22] - 2025年预计生产510万颗芯片 GB200 NVL72全年出货量达3万 [24] - **产能扩张**: - CoWoS产能预计2026年扩至93kwpm [17] - 2nm产能2026年可能翻倍 受智能手机和HPC驱动 [27] 中国市场AI半导体 - **资本支出增长**: - 预计前6大公司capex同比增长62%至3730亿人民币 [40] - **H20芯片供应风险**: - H20供应是中国AI资本支出的关键风险 [42] - 预计2027年中国云AI市场规模480亿美元 [44] - **国内GPU发展**: - 华为Ascend 910C性能达800 TFLOPS(FP16) [58][63] - 国内厂商(华为/寒武纪等)技术参数对比 [63] 半导体设备 - **DISCO业绩**: - 1Q26出货1111亿日元(+9.9% YoY) [81] - 2Q指引出货836亿日元(-24.8% QoQ) 但可能超预期 [81] - 3Q出货预计环比增长 受AI驱动 [81] - **设备市场复苏**: - WFE市场显现复苏迹象 中国厂商恢复资本支出 [84] - 推荐Screen Holdings(前端设备) [84] 其他重要信息 - **KYEC测试业务**: - 2025年预计测试500万颗Blackwell芯片 [68] - 测试业务收入占比2025年达23% [69] - **FII(H20/B30服务器)**: - 每100万颗H20/RTX Pro 6000出货可增加FII收入2% [74] - **估值**: - 台积电新目标价1388港元 对应20x 2026e EPS [32] ``` 注:根据要求,所有要点后标注了原始文档ID(不超过3个),使用中文且无句号,按公司和行业分类整理,包含具体数据引用。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722
交银国际· 2025-07-22 09:50
核心观点 - 赛力斯问界引领高端化转型盈利能力跃升首予买入评级 [1][2] - 英伟达出口限制放松利好落地关注之后AI需求上调目标价维持买入 [3][5] - 阿里巴巴闪购投入加大影响利润估值接近底部关注AI云带来的情绪扭转维持买入 [6] - 互联网行业即时零售补贴加大拖累短期利润估值触底推荐阿里>京东>美团 [7][8] 赛力斯 - 高端新能源市场国产化率提升问界品牌高端化调性确立带动赛力斯盈利能力向上 [1] - 问界在华为赋能下完成品牌上探M9领先销量重塑高端SUV格局M8上市巩固高端布局 [1] - 赛力斯单车售价与利润双提升1Q25毛利率达27.6%大幅领先行业 [1] - 预计2025年问界M8/M9合计销量占比达53%带动单车均价提升至29.7万元毛利率升至27.1% [2] - 采用PE估值法基于25倍2025E市盈率目标价为180.5元人民币对应2026E市盈率22倍 [2] 英伟达 - 调整英伟达盈利预测及估值认为之前市场部分担忧已解决上调目标价看好长期领先地位 [3] - H20恢复出口重新打开中国市场投资者重新将中国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有助提高估值 [3] - 认为国产算力芯片替代趋势不变H20出口恢复对国产算力芯片冲击有限 [3] - 基于35倍2025/26年平均市盈率上调目标价至195美元维持买入 [5] 阿里巴巴 - 集团短期加码即时零售投入以高频消费带动交叉销售深化用户心智 [6] - 下调2026财年/1季度调整后EBITA 25%/23%小幅调整收入预测-0.9%/-0.4% [6] - 淘天市占率稳定受益于变现率提升CMR预计1季度仍有双位数同比增速 [6] - 云业务在AI需求带动下逐季加速增长利润率稳定保持中高个位数 [6] - 按SOTP将估值调整至2026日历年给予云5倍市销率电商13倍市盈率菜鸟10倍市盈率维持目标价 [6] 互联网行业 - 3季度即时零售平台加大补贴力度日单持续突破 [7] - 估算2季度美团即时零售/淘宝闪购(含饿了么)/京东外卖日均单量分别为7700/5500/1100万单3季度分别达8800/6500/1800万单 [7] - 预计2季度阿里巴巴/京东外卖投入均在百亿元规模美团2季度聚焦重点地区及品类对利润影响有限 [7] - 3季度投入规模超出2季度美团利润有进一步下调可能但运营能力使其可稳住市占 [7] - 预计4季度淘宝和京东外卖亏损有望较3季度收窄 [7] 全球主要指数 - 恒指收盘价24,994升跌0.96%年初至今升跌10.55% [4] - 国指收盘价9,040升跌0.60%年初至今升跌24.01% [4] - 上A收盘价3,731升跌0.72%年初至今升跌6.21% [4] - 上B收盘价262升跌0.60%年初至今升跌 -1.99% [4] - 深A收盘价2,277升跌1.05%年初至今升跌11.19% [4] - 深B收盘价1,262升跌0.57%年初至今升跌4.03% [4] - 道指收盘价44,323升跌 -0.04%年初至今升跌4.18% [4] - 标普500收盘价6,306升跌0.14%年初至今升跌7.21% [4] - 纳指收盘价20,974升跌0.38%年初至今升跌8.61% [4] - 英国富时100收盘价9,013升跌0.23%年初至今升跌10.28% [4] - 法国CAC收盘价7,798升跌 -0.31%年初至今升跌5.66% [4] - 德国DAX收盘价24,308升跌0.08%年初至今升跌22.09% [4]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 - 布兰特收盘价69.26升跌4.51%年初至今升跌 -7.13% [4] - 期金收盘价3,353.00升跌 -1.56%年初至今升跌27.53% [4] - 期银收盘价38.27升跌18.45%年初至今升跌32.40% [4] - 期铜收盘价9,667.00升跌6.18%年初至今升跌11.04% [4] - 日圆收盘价147.42升跌 -4.42%年初至今升跌6.61% [4] - 英镑收盘价1.35升跌0.77%年初至今升跌7.74% [4] - 欧元收盘价1.17升跌1.73%年初至今升跌12.96% [4] HIBOR及美国10年债息 - HIBOR收盘价4.58三个月基点变动0.00六个月基点变动0.00 [4] - 美国10年债息yield收盘价4.38三个月基点变动 -0.82六个月基点变动 -3.94 [4] 恒指技术走势 - 恒生指数收盘价24,994.14 50天平均线24,061.13 200天平均线22,660.37 [4] - 14天强弱指数66.95沽空28,797百万港元 [4] 本周公布经济数据 美国 - 7月23日现货住宅销售(百万)(6月份)市场预期400.00上次数据403.00 [9] - 7月24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7月份)上次数据52.90 [9] - 7月25日耐用品订单(6月份同比%)市场预期 -11.00上次数据16.40 [9]
HBM3E,超出预期
半导体芯闻· 2025-07-21 18:44
SK海力士HBM3E 8层产品扩产计划 - 美国解除对英伟达H20芯片出口限制后,SK海力士计划提升HBM3E 8层堆叠产品的出货量至超预期水平[1][2] - H20芯片原采用HBM3,2024年起主要搭载SK海力士HBM3E 8层产品,公司预计在2024年Q3前完成该产品量产[1][3] - 为应对潜在新增需求,公司正评估扩大HBM3E 8层产品所需的材料与零部件采购方案[1][3] 英伟达H20芯片动态 - 英伟达计划重启H20 GPU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美国政府已承诺发放相关许可证[2] - H20是英伟达为规避出口管制而推出的性能调降版AI加速器,此前因美国无限期出口限制导致英伟达承担约55亿美元(7.4万亿韩元)成本[2] - 英伟达将H20的HBM配置从HBM3升级为HBM3E 8层版本,并向SK海力士和美光提出新增供货请求[3] SK海力士供应链地位与生产规划 - SK海力士被业界视为英伟达HBM3E 8层产品的"首选供应商",2024年Q1已开始供货,计划持续生产至Q3[3] - 公司考虑在2024年Q4或2025年追加量产,并制定相关材料与零部件的追加采购计划[3] - 原计划2024年下半年HBM3E生产中12层堆叠产品占80%,8层占20%,但H20出口重启可能使8层产品占比超预期[3] 产能挑战与供应链变量 - 英伟达在H20出口受限期间取消台积电量产委托,重新量产需约9个月时间解决产能瓶颈[4] - SK海力士告知英伟达短期内H20的追加内存供货能力可能有限,但性能增强版H20主要采用其HBM产品[4] - 英伟达近期持续与中国客户接触,评估对H20及Blackwell芯片的需求反馈[4]
央视专访黄仁勋:没有中国,AI革命是不完整的
半导体芯闻· 2025-07-21 18:44
中国市场与AI创新 - 中国市场被描述为"独一无二",具有活力、创新能力和庞大终端消费者群体 [12][14] - 中国AI领域展现出强劲创新活力,深度求索R1模型重新设计AI运行方式以适配H20架构 [9][10] - 中国计算机科学家数量全球领先,与美国并列第一 [14] - 30年深耕中国市场,与联想、阿里、腾讯、百度、小米等企业深度绑定 [12][13] 供应链体系 - 中国供应链体系规模、复杂性、多样性堪称世界级奇迹,同时为全球供应链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 [5] - 全球供应链相互依存且无法彻底脱钩,中国有机会将供应链制造技术推广至全球 [5][6] - 英伟达依赖全球100-200家技术合作伙伴构建AI超级计算机,供应链具备高度敏捷性 [6][7][8] - 现代供应链设计强调备用方案,中国供应链专业能力在变局中更具价值 [8] 竞争与合作哲学 - 尊重华为等竞争对手,认为其芯片设计、系统软件能力全面且强大 [2][21] - 主张竞争是市场繁荣基石,企业可在竞争中保持合作关系 [22][26][27] - 商业竞争不应被类比为战争,竞争与合作可共存并推动行业发展 [25][27] 智能化革命 - 人工智能被视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革命",重要性超越电力和互联网 [16][18] - 智能化将成为社会核心基础设施,提升各行业基础能力 [16][19] - AI技术是"最伟大的平等工具",能同步提升各阶层人群的能力 [19][20] 技术突破与适应 - 中国企业在受限环境下仍实现创新,如深度求索R1、阿里Qwen、月之暗面Kimi [10][11] - AI系统如多层蛋糕,某一层进展滞后可通过其他层创新弥补 [9] - H20架构虽非最顶尖产品,但催生了突破性应用成果 [9][10] 自动驾驶发展 -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速度全球领先,小鹏、理想、蔚来、小米、比亚迪均有布局 [23] - 人工智能与机械系统融合能力对中国是天然优势 [23] 企业领导力 - 保持创业初期的危机感,认为自满是最大风险 [29] - CEO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行业进步并见证合作伙伴成功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