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W5.0硬件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三巨头打响北美Robotaxi商业化突围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4 10:12
特斯拉Robotaxi商业化进展 - 公司于2025年6月22日在得州奥斯汀正式推出Robotaxi服务,标志着商业化新阶段开启[3] - 初期投入10-20辆基于Model Y改造的车辆,搭载HW5.0硬件平台和FSD V12系统,宣称具备L4级能力[4] - 试运营范围限定在77.7平方公里区域,收费4.2美元/次,配备安全员过渡[4] - 计划未来几个月车队扩至1000辆,2026年推出无方向盘的专用车型Cybercab[4] - 采用纯视觉方案降低成本,目标运营成本0.2美元/英里(约0.9元/公里)[5] - 提出"汽车即服务"模式,车主可通过共享车辆赚取收益[5][6] Waymo市场领先地位 - 目前北美Robotaxi市场领头羊,运营车辆超1500辆,年收入近1亿美元[6] - 2023年5月累计完成1000万次无人驾驶行程,覆盖多城市且均为付费服务[6] - 采用"多传感器+高精地图"方案,第五代系统含5颗激光雷达+8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7] - 收费标准2.5美元/英里(约11.1元/公里),成本是特斯拉7倍[7] - 构建多元化生态:与Uber合作进入亚特兰大,与丰田/Stellantis等车企达成技术授权[7][8] Zoox差异化竞争策略 - 亚马逊旗下公司,计划2027年实现年产1万辆Robotaxi[9] - 开发原生设计车辆,取消方向盘/脚踏板,采用双向行驶和四角激光雷达配置[10] - 背靠亚马逊生态,战略定位整合载客/物流/边缘计算三位一体[10] - 计划2023年在拉斯维加斯启动服务,2024年拓展至旧金山[9] 行业格局变化 - 北美市场主要玩家为特斯拉/Waymo/Zoox,形成三足鼎立[3] - 通用Cruise退出Robotaxi市场转向高阶自动驾驶[3] - 行业集体瞄准万亿级市场规模展开商业化攻势[3]
市值大涨4000亿:特斯拉Robotaxi的冰火两重天
经济观察网· 2025-06-11 21:16
市值与股价表现 - 特斯拉股价单日大涨5.7%至326.09美元,市值一夜增加4000亿人民币,扭转上周四单日暴跌14.26%的颓势 [1] - 股价上涨主要受市场对6月12日启动全球首个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业化服务的强烈预期驱动 [1] 自动驾驶技术突破 - 最新HW5.0硬件平台算力达1.1EFLOPS,较前代提升5倍,搭载该平台的Model Y在2.4万公里真实路况测试中实现"零事故" [2] - 采用4颗4D毫米波雷达与12颗高清摄像头组合,复杂场景反应速度比人类快0.3秒 [2] - "影子模式"数据采集策略覆盖全球近700万辆特斯拉电动车,日均提供超1600万公里虚拟驾驶里程用于端到端大模型训练 [2] 商业化前景与战略 - Robotaxi采用"按里程付费"模式(0.5美元/公里),预计2027年收入规模将超越整车销售业务 [2] - 2026年量产无方向盘、无踏板的Cybercab车型,目标成本控制在3万美元/台 [2] - 与UPS、FedEx合作开发无人驾驶货运车队,计划2026年商业化运营,形成"乘用车+商用车"双轮驱动 [2] - 方舟投资预测特斯拉可能从1.4万亿美元电动车制造商转型为28.1万亿美元自动驾驶服务提供商 [2] 行业竞争格局 - 高盛认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垂直整合模式和技术迭代速度优于Waymo、Cruise等竞争对手 [1] - 中国市场的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企业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00%,但单车改造成本仍高达20万元人民币 [5] - 通用汽车旗下Cruise因成本过高暂停运营,而特斯拉通过"现有客户收集数据+量产降本"模式展现更强商业化韧性 [4] 技术挑战与瓶颈 - FSD系统在红绿灯识别等本土化场景仍需优化 [2] - Robotaxi在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和突发状况应对能力尚未充分验证 [4] - 现行法律将Robotaxi定义为L2级辅助驾驶,事故责任归属未明确,联邦政策限制与特斯拉200万辆运营目标存在矛盾 [3] 市场接受度问题 - 66%美国民众对自动驾驶持恐惧态度,旧金山出现打砸无人车抗议事件 [4] - 用户对"车辆闲置时共享盈利"模式中的车辆损耗、保险责任等问题存在担忧 [3] - 消防部门缺乏紧急救援培训,公众对安全指南缺失的质疑持续存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