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ybercab
icon
搜索文档
特斯拉深陷焦虑漩涡:新布局真能拯救下滑销量?
环球网· 2025-07-29 13:52
公司动态 - 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表示公司即将迎来"关键转折时刻" [1] - 莫拉维特别提到内华达州工厂生产的Semi电动卡车是特斯拉使命关键部分 [3] - 特斯拉展示了没有方向盘的双座自动驾驶汽车"Cybercab"和Optimus机器人 [4] - 莫拉维领导的约6000人工程团队正同时推进多个项目 [4] 产品与技术 - 特斯拉核心业务包括自动驾驶、Robotaxi、Optimus人形机器人及Semi电动卡车 [3] - 6月已开始生产更平价新款电动车,外形类似Model Y [3] - 正在得州奥斯汀提供有限数量的Model Y载客试乘服务 [4] 市场表现 - 特斯拉核心汽车业务面临挑战,因车型老化导致全球多个关键市场销量下滑 [3] - 加州销量已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3] - 特朗普终止联邦税收抵免和监管改革变化冲击公司收入利润 [3] 战略规划 - 优先在9月底税收优惠到期前多销售现有车型 [3] - 新款电动车要今年稍晚全面上市 [3] - 马斯克强调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是特斯拉未来 [4]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取消低价车令人失望,自动驾驶不成熟能上路
凤凰网· 2025-07-29 10:09
特斯拉低价电动车项目取消 - 特斯拉取消2 5万美元全新低价电动车项目 转而开发Cybertruck皮卡 [1] - 被取消的低价电动车是特斯拉规划的入门级全新车型 而非现有车型简化版 [1] - 马斯克近期表示将推出更便宜车型 但仅为Model Y简化版 [1] 特斯拉创始团队背景 - 特斯拉最早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创建 马斯克后续通过法院和解成为联合创始人 [1] - 联合创始人还包括伊恩·赖特和JB·斯特劳贝尔 [1] 艾伯哈德对特斯拉战略的批评 - 艾伯哈德认为Model 3/Y只是商业计划初期产品 公司应继续进军低端市场 [1] - 对取消低价车项目表示失望 认为市场更需要低价车而非Cybertruck [2] - 批评Cybertruck设计像"垃圾桶" 认为特斯拉新车缺乏设计灵感 [2] 特斯拉自动驾驶项目争议 - 马斯克放弃低价车项目后 优先发展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 [2] - 艾伯哈德对Cybercab项目表示"怀疑" [2] - 批评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存在致命风险 认为社会容忍度过高 [2]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创新低!
起点锂电· 2025-07-28 17:59
特斯拉2025年Q2财报分析 - 特斯拉Q2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降12%,低于市场预期 [1] - 归母净利润(非GAAP)13.93亿美元,同比下滑23%,GAAP毛利率从18.0%降至17.2% [1] 汽车业务表现 - 汽车业务营收166.61亿美元,同比下降16%,环比增长,其中汽车销售营收占比95%(157.87亿美元) [2] - 全球交付量38.4万辆,同比减少13.5%,Model 3/Y在欧洲多国销量暴跌超70% [2] - 中国市场上半年累计销量26.34万辆,同比下降5.4% [2] - 销量下滑主因:欧美关税及补贴政策影响、终端需求减弱、中国车企竞争、产品更新滞后(Model 3/Y仍为主力) [2] - 计划推出低价版Model Y(起售价3.5万美元)以抢占市场 [3] 发电与储能业务 - Q2营收27.89亿美元,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 [4] - 储能业务受关税制约,计划在美国自产磷酸铁锂电池 [4] - 北美首座LFP电池工厂即将完工,规划全球3大储能超级工厂(合计产能120GWh),加州和上海工厂已投产(各40GWh),德州工厂在建 [5] - 上海储能工厂6月拿下国内首个储能项目,投资40亿元建设GWh级储能电站 [5] 服务及其他业务 - Q2营收3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 [6] - 公司通过创新降低制造成本,利用现有产能高效提升产量 [6] - 2025年推出低价车型,2026年批量生产Cybercab机器人出租车 [6] 新能源材料技术(沧州中孚)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液态电解质固载率降至安全阈值,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安全 [8] - 核心技术优势: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性、原生阻燃性、高延展性 [9][10]
马斯克最新访谈实录:有生之年实现不了星际旅行,AI发展像超音速海啸,特斯拉估值将达30万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27 21:59
SpaceX - "星舰"推力达到土星五号登月火箭的3倍 重量是有史以来最大飞行物的两倍 目标是实现完全且快速的可重复使用 [5] - 目前最大技术挑战是打造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轨道级热防护盾 此前从未实现过 [6] - 计划今年回收飞船 明年上半年实现完全重复使用 每吨有效载荷成本将低于猎鹰一号火箭 [7] - 下一个重大技术挑战是在轨加注推进剂 需要两艘星舰对接传输液氧 [7] - 火星初期居住可能在地下室 需穿宇航服外出 目标是成为多行星物种以保障人类文明延续 [9][11][12] 特斯拉 - Cybercab双座Robotaxi不会取代Model 3/Y四座和六座车型 将采用Uber+Airbnb混合运营模式 [14][15] - Roadster项目计划年底进行演示 对公司财务影响较小 [17] - 自动驾驶目前在奥斯汀推广 计划今年扩展至美国多个城市 明年进入更多国家 [34] - 公司估值可能达到20-30万亿美元 是当前的20-30倍 [25] Optimus人形机器人 - 第三代设计已确定适合量产 年底计划生产数百台 明年大幅提升产量 [18] - 潜在市场规模200-500亿台 规模化后单价约3万美元 营收可能达30万亿美元 [18] - 初期应用于高价值医疗护理场景和高危工作场景 [19][20] - 手部设计占整个机电工程难题一半以上 复用了自动驾驶电脑和汽车电池技术 [32][34] - 被认为将比特斯拉汽车业务和全自动驾驶更具变革性 [21] Neuralink - 初期目标是帮助四肢瘫痪患者通过意念控制设备 现有8位患者 计划年底增至20位 [26] - 明年推出"盲视植入"帮助完全失明者恢复视力 最终可能实现赛博增强和记忆上传 [26] - 未来可与Grok结合 实现大脑信号直接传输 提升人机沟通效率 [27] - 理论上能解决任何大脑或神经相关问题 包括癫痫和感官损伤 [28] X平台 - 正在改进私信系统X Chat 支持端到端加密的音频视频通话 [35] - X支付功能预计几个月后推出 目前内部测试中 [36] - Grok将深度整合 可分析帖子真实性 已加入广告系统评估功能 [39] - 算法正在优化 避免内容过度重复推送 [37]
特斯拉Q2财报暴雷:营收暴跌12%,忙于政权的马斯克能否通过豪赌AI扭转乾坤?
搜狐财经· 2025-07-26 02:52
核心观点 - 特斯拉面临销量与盈利双重下滑,核心业务表现疲软,股价盘后跌幅扩大至5%,今年累计跌幅约18% [2][4] - 公司战略转型加速,押注Robotaxi和平价车型,但面临技术落地与监管挑战 [14][16][18] - 中国市场销量腰斩,本土品牌崛起加剧竞争压力 [9][10][12] - 政治因素和关税政策对品牌形象及成本造成负面影响 [18][2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4亿美元降至11.7亿美元,同比下滑18%,每股收益0.33美元 [5] - 汽车业务营收从199亿美元缩减至167亿美元,同比降幅16% [5] - 监管积分销售收入由8.9亿美元降至4.39亿美元,同比大幅萎缩 [7] 市场与销量 - 加州注册量连续七个季度下滑,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1%,从52000辆降至41138辆 [7] - 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3%,Model 3/Y交付量下降12%,其他车型交付量下降52% [8] - 中国市场2月销量环比腰斩(51.5%),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64.3% [10] - 比亚迪2月销量同比激增161.4%,特斯拉同比下跌49.2%,本土品牌竞争优势显著 [12] 战略转型 - Robotaxi计划2026年量产Cybercab,目前仅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进行内部测试,落后于Waymo(已运营1500辆无人车) [16] - 平价车型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但多次推迟,中国竞争对手已抢先推出经济型电动车 [18] 行业与政策影响 - 加州零排放车辆占比从22%降至18.2%,反映电动车市场整体降温 [7] - 美国取消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直接影响特斯拉业务 [8] - 特朗普政府25%关税增加单车成本约2650美元,中国125%关税打击Model S/X出口 [20] 地域与品牌风险 - 特斯拉在中国南方市场更受欢迎,北方渗透率低,杭州销量1.24万辆居首,上海1.05万辆次之 [12] - 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品牌形象危机,加州和德国市场因抵制活动销量分别下滑及15% [18]
特斯拉盛宴已过:马斯克财报会连说九次太难了!
搜狐财经· 2025-07-25 15:24
特斯拉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225亿美元,同比减少12%,为十年来最大降幅 [1] - 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16% [1] - 汽车业务总收入166.61亿美元,同比下降16% [1] - 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下滑约13.5%,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滑 [1] - 2023年全球销量180.86万辆,2024年降至178.9万辆,2025年可能进一步下降 [1][3] 市场与竞争环境 - 在中国、欧洲和美国本土市场销量均下滑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产品和价格上具有竞争力 [3] - 美国可能取消电动车激励政策,威胁终止公司联邦合同和补贴 [3] - 上海工厂曾贡献特斯拉全球产能的一半,2022年创下单月交付10万辆的纪录 [5] 战略转型与未来方向 - 公司转向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机器人领域,押注Robotaxi车队和Optimus机器人 [10] - 计划在美国组建Model 3/Y Robotaxi车队,2026年目标超1万辆Cybercab车队 [10] - 电动车业务增长空间有限,竞争激烈,需升级愿景向AI靠拢 [10] 技术与行业趋势 - 特斯拉FSD智驾能力在车道博弈方面表现突出,但系统仍不完善 [8] - 华为率先推出无图方案,国内智驾发展迅速 [8] - 智驾技术仍需时间发展,L4/L5级别自动驾驶尚需数年 [8] - 汽车产业智能化任重道远,需硬件工程、终端、系统和芯片能力全面突破 [8] 历史与挑战 - 2018年公司面临产能危机、良品率问题和金融市场做空压力 [5] - 上海超级工厂10个月建成,解决产能、成本、价格和销量问题 [5] - 当前挑战并非产能不足,而是产能过剩,墨西哥工厂前景不明 [5] - 公司曾通过开源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但当前形势严峻 [5][6]
特斯拉:基本面与宏大叙事的鸿沟正在拉大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09:02
当AI叙事与汽车业务现实发生碰撞时,特斯拉正站在十字路口。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巴克莱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特斯拉由AI和自动驾驶驱动的宏大叙事,与公司面临的短期商业现实之间的鸿沟正在不断扩大。 过去一年中,公司股价越来越脱离基本面表现。 短期逆风加剧,盈利前景蒙尘 特斯拉关键的逆风来自多个方面。巴克莱指出,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即将在第三季度末到期,预计将导致需求在第四季度出现"断崖式"下滑。同 时,持续增加的关税成本和因排放标准调整而减少的监管积分收入,正进一步侵蚀公司的盈利能力。这些因素共同指向一个疲软的近期前景,考验着市场 对特斯拉的信心。具体来看: 此外,特斯拉备受期待的低成本新车型虽然计划在第四季度推出,但报告怀疑其可能只是现有Model Y的"减配版"。 尽管公司二季度财报毛利率表现尚可,汽车业务不含监管积分的毛利率达到15.0%,超过市场预期的13.6%和巴克莱预期的13.0%,但分析师警告称公司基 本面在未来几个季度可能继续恶化。 受税收抵免取消和关税影响,特斯拉正在面临严峻短期挑战,在昨日的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预警称,公司可能面 临"几个艰难的 ...
Q2 财报创十年最大跌幅,特斯拉进入调整期
36氪· 2025-07-24 16:16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 - 公司营收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创十年最大降幅[1][7] - 汽车业务收入166.61亿美元同比下降16%[8] - 净利润13.93亿美元同比下降23%[1][8] - 自由现金流1.46亿美元同比锐减89%[8][12] - 整体毛利率17.2%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8] 业务下滑核心原因 - 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3.5%[2] - 碳积分收入4.39亿美元同比缩水超50%[10][11] - 美国取消7500美元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影响利润[12] - 储能业务收入27.89亿美元同比下降7%[8] 未来业务增长点 - Robotaxi已扩大奥斯汀运营范围计划拓展至旧金山等地区[4][15] - Optimus人形机器人原型预计年底推出2026年量产[4][20] - FSD无监督驾驶已在6月实现工厂到用户端无人交付[4][19] - 廉价车型试装完成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6][17] 技术进展与挑战 - FSD使用率不足半数车主从未试用该功能[5][25] - Robotaxi目标将每英里成本降至0.3-0.4美元[17] - 需将自动驾驶训练参数扩展10倍以提升性能[17] - 欧洲市场未获FSD监管批准制约销售增长[14] 管理层动态与战略调整 - 马斯克回归7*24小时工作模式聚焦生产[6][14] - 计划通过研发投入抵消政策退坡影响[22] - 储能业务连续12季度创部署记录新建磷酸铁锂工厂[24] - 汽车安全报告显示FSD事故率降低90%[19]
The 5 biggest takeaways from Tesla's Q2 earnings call
Business Insider· 2025-07-24 11:03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核心观点 - 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出现至少十年来最大同比跌幅 低于华尔街预期 财报发布后盘后股价下跌超4% [1] - 公司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面临"奇怪过渡期" 主要受关税变化、财政政策调整和政治情绪等不确定因素影响 [1] - CEO马斯克承认可能经历"几个艰难季度" 但预计2024年底公司经济状况将显著改善 [1][2] 业务发展前景 - 分析师认为特斯拉在中国和印度市场的拓展带来乐观预期 最坏时期可能已过 核心汽车业务趋于稳定 [2][3] - 公司6月已开始生产更经济车型原型车 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 该车型外观类似Model Y [11][13] - 原计划2023年推出的2.5万美元"Model 2"未如期交付 新经济车型被视为其替代方案 [13] 自动驾驶业务进展 - 计划在旧金山湾区推出"准Robotaxi"服务 初期将有驾驶员在场 等待监管批准 [3][8] - Cybercab无方向盘机器人出租车计划2026年量产 车主明年可将私人特斯拉加入Robotaxi车队 [12] - 马斯克预计年底前自动驾驶叫车服务或覆盖美国半数人口 需获得政府批准 [12] 公司治理问题 - 马斯克担忧持股比例下降可能导致被激进股东罢免 希望保持约25%投票控制权 [14][15] - 51%直接股东希望其更专注特斯拉业务 仅12%支持其参与政府事务 [16] - 拒绝在财报会上讨论投资xAI事宜 但表示11月将就该投资进行股东投票 [17][18]
三巨头打响北美Robotaxi商业化突围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4 10:12
特斯拉Robotaxi商业化进展 - 公司于2025年6月22日在得州奥斯汀正式推出Robotaxi服务,标志着商业化新阶段开启[3] - 初期投入10-20辆基于Model Y改造的车辆,搭载HW5.0硬件平台和FSD V12系统,宣称具备L4级能力[4] - 试运营范围限定在77.7平方公里区域,收费4.2美元/次,配备安全员过渡[4] - 计划未来几个月车队扩至1000辆,2026年推出无方向盘的专用车型Cybercab[4] - 采用纯视觉方案降低成本,目标运营成本0.2美元/英里(约0.9元/公里)[5] - 提出"汽车即服务"模式,车主可通过共享车辆赚取收益[5][6] Waymo市场领先地位 - 目前北美Robotaxi市场领头羊,运营车辆超1500辆,年收入近1亿美元[6] - 2023年5月累计完成1000万次无人驾驶行程,覆盖多城市且均为付费服务[6] - 采用"多传感器+高精地图"方案,第五代系统含5颗激光雷达+8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7] - 收费标准2.5美元/英里(约11.1元/公里),成本是特斯拉7倍[7] - 构建多元化生态:与Uber合作进入亚特兰大,与丰田/Stellantis等车企达成技术授权[7][8] Zoox差异化竞争策略 - 亚马逊旗下公司,计划2027年实现年产1万辆Robotaxi[9] - 开发原生设计车辆,取消方向盘/脚踏板,采用双向行驶和四角激光雷达配置[10] - 背靠亚马逊生态,战略定位整合载客/物流/边缘计算三位一体[10] - 计划2023年在拉斯维加斯启动服务,2024年拓展至旧金山[9] 行业格局变化 - 北美市场主要玩家为特斯拉/Waymo/Zoox,形成三足鼎立[3] - 通用Cruise退出Robotaxi市场转向高阶自动驾驶[3] - 行业集体瞄准万亿级市场规模展开商业化攻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