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i4混动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上市车企上半年业绩分化 新能源汽车成“胜负手”
证券日报· 2025-09-01 00:58
行业整体表现 - 申银万国汽车行业31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5万亿元 同比增长7.93% 归母净利润860.63亿元 同比增长3.02% [1] - 行业整体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主要受益于"两新"政策及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加速落地 [1] - 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亮点 产销和出口均实现突破性增长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1] 头部企业优势 - 营收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明"特征 比亚迪以3712.81亿元营收稳居第一 同比增长23.30% [2] - 上汽集团以2918.99亿元营收位列第二 同比增长3.35% 潍柴动力以1131.52亿元营收跻身千亿阵营 [2] - 长城汽车、华域汽车、长安汽车等30家企业营收突破百亿元 构成行业中坚梯队 [2] 盈利分化明显 - 比亚迪以155.11亿元归母净利润蝉联行业盈利榜首 同比增长18.01% [3] - 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潍柴动力盈利规模均突破50亿元 [3] - 264家上市车企实现盈利 但广汽集团、北汽蓝谷、江淮汽车等老牌车企仍陷亏损 [3] 新能源转型企业表现 - 北汽蓝谷上半年营收同比激增153.21% 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翻倍 [2] - 富特科技、威帝股份等企业营收增速超100% 受益于智能驾驶传感器和车载电子领域技术突破 [2] - 广汽集团传统燃油车销量同比下滑15% 新能源研发与产能建设投入超50亿元 处于"旧业务收缩、新业务未盈利"过渡期 [3] 零部件企业崛起 - 南方精工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9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70万元 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00% [3] - 航天科技、菱电电控、正裕工业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 [3] - 零部件企业业绩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传动系统和智能驾驶毫米波雷达部件领域的技术突破 [3] 新能源汽车产销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4]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4.3% 较去年同期提升5.2个百分点 [4]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高达50.2% 连续四个月突破50% [4] 技术突破与研发 - 长城汽车形成Hi4混动技术家族 突破城市与越野场景边界 [4] - 比亚迪迭代刀片电池与DM-i 5.0混动系统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120亿元 [4] -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从"电动化"向"电动化+智能化"融合转型 [4] 出口与全球化 - 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 同比激增75.2% [5] - 头部车企构建"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生产、本地化服务"体系 长城汽车形成"10+3+N"全球化生产布局 [5] - 比亚迪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 上汽集团构建覆盖17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络 [5] 行业挑战 - 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优惠政策面临退坡 部分地区已暂停汽车置换补贴 [5] - 行业"价格战"从燃油车蔓延至新能源领域 部分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5] - 新能源汽车平均售价同比下降 挤压利润空间 [5]
拆解魏建军的全球棋局 中国汽车需坚持长线主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23:15
行业现状与成就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连续10年全球第一 [1] - 核心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全栈自研,800V高压平台和5分钟快充技术量产应用,行业从跟随转向引领 [1] 行业挑战与危机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4623亿元,同比下滑8%,行业利润率4.3%,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 [2] - 新能源车新车平均降价1.8万元(降幅9.2%),燃油车平均降价1.3万元(降幅6.8%) [3] - 2025年1-2月纯电动车型平均降价3.9万元(降幅17%),价格战持续加剧 [3] - 丰田2024财年净利润4.8万亿日元(同比下滑3.6%),仍为比亚迪等七家中国主流车企净利润总和的3倍 [3] 企业战略与应对 - 长城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超110亿元,推出越野场景分级标准与混动四驱技术,单车净利润逆势提升至1.03万元 [7] - 坚持丰田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质量优先而非短期盈利 [7] - 提出"生态出海"策略:全球化研产销体系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销售和服务,在日、德、美设研发中心,于俄罗斯、泰国、巴西等地建厂 [10] - 通过高端化战略和Hi4混动技术输出,推动中国汽车从"性价比"向"技术品牌"转型 [11] 全球化布局 - 长城汽车出口至17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户超1500万,海外累计销量190万辆 [8] - 强调诚信经营与合规底线,尊重当地文化,避免无序降价策略波及海外市场 [8][11] - 针对非洲等市场需求多样性,推进纯电、混动、燃油多路线研发 [11] 长期发展观点 - 行业需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增量见顶背景下单纯销量扩张模式失效 [7] - 反对无底线降价和资本过度裹挟,强调盈利造血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5] - 提出汽车产业需拼技术、供应链和全球化能力,出海需注重长远利益而非短期投机 [8][11]
清醒者魏建军与中国汽车产业的价值觉醒
新浪财经· 2025-05-24 17:50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市场,但存在内卷式竞争、虚假宣传、过度追求规模忽视盈利等问题 [1]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3%,经销商亏损比例达41.7% [5] - 2024年1-8月价格战导致行业利润蒸发1380亿元 [9] 政策监管动向 - 国家发改委2025年5月发布整治汽车行业"虚假宣传""价格战"等乱象的通知 [3] - 工信部要求车企标注智能网联技术局限性,市场监管总局强化新能源汽车一致性监管 [8]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9] 行业乱象分析 - 部分车企将新车登记为二手车销售,导致消费者无法享受新车质保 [5] - 造车新势力通过集中上牌、虚假出口等手段虚增销量,2024年导致上游37家供应商18亿元坏账 [5][6] - 零部件企业为配合主机厂压价将研发投入压缩62%,关键专利失效 [6] 长城汽车差异化战略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8.7%,毛利率提升至19.51% [11] - 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超百亿,2024年达104亿元占营收5.2% [11] - 聚焦高价值产品如坦克、山海炮,Hi4混动技术实现超低馈电油耗 [11] 技术创新实践 - 投资50亿元建设哈弗技术中心,进行极端环境测试 [7] - 自主研发4.0T V8发动机打破海外垄断,Hi4-T混动架构通过10万公里"三高"测试 [11] - Coffee Pilot Ultra智驾系统坚持"人机共驾"原则 [11] 供应链生态建设 - 构建"森林生态体系",覆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动力系统等多个领域 [13] - 孵化毫末智行、蜂巢能源等子公司,后者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 [13] - 业务板块间实现共生共享,资源信息高效协同 [14] 行业转型方向 - 产业链需从"大而散"转向强协同,主机厂年度降本压力导致2024年超200家中小供应商停止供货 [13] - 魏建军提出"全行业审计"倡议被纳入发改委整治措施 [16] - 新能源补贴精准退坡终结"骗补"灰色空间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