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小鹏汽车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产业明年有望迎“iPhone”时刻
中国证券报· 2025-11-14 13:34
行业前景与关键时间点 - 2026年被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iPhone”时刻,将推动相关领域发展[1]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大规模量产时代,整机和零部件公司均将受益[1][4] - 到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6] 主要整机厂商进展 - 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计划于2026年底量产并优先进入商业场景[1]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试生产产线已运行,规模更大的第三代生产线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1]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H2仿生人形机器人,特斯拉计划明年发布更拟人化的新一代Optimus V3[4] - 优必选、越疆、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公司在2025年接连获得人形机器人订单[4] 产业链公司业务动态 - 中联重科自2024年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已推出多款自研样机,关键零部件全自研,并有数十台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2] - 长安汽车联合合作伙伴共同研发,突破机器人“大脑”、“能源”、“驱动”等核心技术[2] - 美的集团工业用人形机器人“美罗”已进入工厂参与作业,家用人形机器人“美拉”完成全球首秀[2] - 步科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无框力矩电机出货量约43000台,同比增长约189%,预计2026年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5][6] - 震裕科技计划在2025年-2030年间投资21.1亿元建设精密结构件、人形机器人精密模组及零部件项目[3] 核心部件与技术发展 - 伟创电气发布多款机器人核心部件产品,覆盖灵巧手、关节模组、电机与驱动器等[3] - 灵巧手的研发从科研机构迈向产业,多家整机及零部件企业进行自研[2] - 奥比中光可为行业提供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和视觉感知方案[4] - 均普智能为智元机器人的产品提供总成和检测服务[4]
21评论丨机器人与AI,正在改写广东产业创新逻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06:10
城雄(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来自广东的企业小鹏汽车发布了一款能"走猫步"的人形机器人IRON,备受全球关注。这一焦点 事件的背后,是广东正以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支点,撬动一场关乎国家竞争力的产业革命。 截至2024年,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量占据全国40%以上市场,年产量突破24万台,AI企业注册数量稳居 全国首位。这场由"智变"引发的"质变",正在重塑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基因。 首先,机器人正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库卡机器人广东基地,广东首条"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全 自动化生产线颠覆了传统制造逻辑。依托"5G+工业互联网"平台,搭载垂类大模型的机械臂不仅能自主 完成零部件装配,更能通过实时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这条生产线诞生的重载机器人,已在船舶焊接 领域实现突破——其新增的传感器拖动功能使焊枪定位精度达±0.5mm,两名操作员可同时操控三台设 备,焊接效率提升300%。 这种变革并非孤例。佛山发布的十大"AI+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中,华数焊接机器人以11公斤的轻量化 设计,破解了船舶舱室狭窄空间的作业难题;广东嘉腾研发的30吨重载AGV通过5G智能体协同感知技 术,实现了毫米级 ...
人形机器人产业明年有望迎来“iPhone”时刻
中国证券报· 2025-11-13 04:18
行业发展趋势与预测 - 2026年被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iPhone"时刻,将推动相关领域发展[1]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迎来大规模量产时代,整机和零部件产业链公司将受益[1]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从科研走向工业、教育、展览等领域,产业向规模化量产阶段加速迈进[3] -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4] 主要公司产品发布与量产计划 - 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计划于2026年底量产,优先进入商业场景[1]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试生产产线已开始运行,规模更大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1]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H2仿生人形机器人,特斯拉计划明年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设计将更拟人化[3] - 美的集团工业用人形机器人"美罗"已进入洗衣机工厂作业,家用人形机器人"美拉"完成全球首秀[2] 产业链公司业务进展与产能布局 - 中联重科自2024年起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已推出多款自主研发样机,关键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已有数十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1] - 长安汽车联合头部合作伙伴共同研发人形机器人,突破机器人"大脑""能源""驱动"等核心技术[2] - 震裕科技计划投资21.1亿元建设精密结构件、人形机器人精密模组及零部件项目,投资期为2025年-2030年[3] - 步科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无框力矩电机出货量约为43000台,同比增长约189%,预计2026年将进入大规模放量阶段[4] 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发展 - 灵巧手的研发从科研机构逐步迈向产业,多家整机及零部件企业进行自研工作[2] - 伟创电气发布多款机器人核心部件产品,覆盖灵巧手、关节模组、电机与驱动器在内的具身智能核心部件[2] - 奥比中光可提供全技术路线3D视觉传感器和视觉感知方案,其产品可用于各类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的视觉应用[4] - 均普智能为智元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等产品提供总成和检测服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