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VUS(血管内超声)
icon
搜索文档
半年盘点|上半年45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国产设备向高端化迈进
第一财经· 2025-07-10 12:53
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加速 - 我国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和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政策红利推动产业发展[1] - 国家药监局出台10项举措优化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心脏三尖瓣器械等高难度产品获批[1] - AI医疗器械、医疗机器人、植入式医疗器械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1][9] 介入治疗技术突破 - 深圳北芯生命科技的外周IVUS导管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外周血管精准介入突破[3] - 外周IVUS技术解决传统DSA图像清晰度不足问题,提升病变识别精度[3] - 国产IVUS产品通过AI智能图像分析降低操作难度,已获欧洲市场批准[4] PFA技术竞争格局 - 国产PFA产品密集获批,微电生理参股公司及上海玄宇医疗产品进入市场试用阶段[5] - PFA技术通过脉冲电场消融治疗房颤,降低热损伤风险,全球巨头强生、美敦力等占据中国85%市场份额[5] - 中国PFA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3亿元,2032年增至163亿元,复合增长率43.73%[6] 心脏瓣膜研发进展 - 汇禾医疗的K-Clip成为国内首款获批三尖瓣器械,填补领域空白[7] - 国内三尖瓣反流患者超100万,50%或受益于新型器械[7] - 全球三尖瓣器械刚起步,雅培和爱德华产品尚未进入中国[7] AI与医疗融合趋势 - 国家药监局启动第二批AI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8] - AI大模型赋能医疗全链条,包括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及影像分析[9]
直击股东大会丨开立医疗董事长:今年医疗设备更新明显提速,公司收入有望重回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2:51
行业复苏与市场格局 - 今年前四个月终端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金额大幅增长,行业有望快速复苏 [1] - 贵州省区域医疗中心设备总预算超过5.78亿元,河北省县域医共体一次性采购79台彩超设备,医疗设备"超级大单"重塑市场格局 [1] - 中国医疗设备厂商在细分领域从"跟跑"到"领跑",技术创新和产品布局是关键 [1]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开立医疗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归母净利润807.46万元,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2] - 自2024年12月开始,内镜产品销售数据同比增速超过双位数,超声产品最近4个月同比增速保持翻倍 [2] - 今年4月逾250家机构对公司进行线上、线下调研,业绩交流会吸引数十名专业投资机构 [2] 集采政策与市场影响 - 海南省超声设备集采200套设备总预算1.9亿元,最终中标金额1.19亿元,资金节约率超37% [3] - 省级统筹与县域医共体规模化集采显著降低传统渠道成本,技术领先企业在集采中占据主动 [3] - 集采对产品价格有影响,但国产厂商可通过提高市场份额进入更多医院 [3] 业务拓展与技术优势 - 开立医疗"超声+内镜"双轮驱动业务模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为新增长点 [5] - 微创外科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30%,2025年一季度增速超100% [5] - 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腔镜、超声和内镜完全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5] 心血管介入与IVUS业务 - 开立医疗研制出行业内首款超宽频单晶复合材料IVUS,实现对进口产品的代际超越 [6] - 国内IVUS市场规模2022年16.5亿元,预计2030年增长至5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6.8% [6] - IVUS是公司进入心血管领域的种子业务,2024年1月冠脉IVUS导管省际联盟集采中成功中选 [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开立医疗2024年研发投入4.7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48%,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26亿元,同比增长23.7% [7] - 公司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推动高端产品迭代和技术壁垒突破 [7] - 探索AI技术应用,推动智能医疗设备从"辅助工具"向"深度诊疗伙伴"升级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