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设备
搜索文档
祥生医疗(688358):25Q3利润端表现亮眼,AI构筑核心竞争力
国信证券· 2025-11-04 23:16
投资评级 - 对祥生医疗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三季度利润端表现亮眼,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9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63% [1] - 2025年三季度收入端个位数下滑(-6.68%),主要系部分收入延迟确认所致,利润端表现亮眼主要系汇兑损失减少 [1] - 公司在超声AI领域深度布局,以"超声人工智能+专科模型"双引擎驱动全场景革新,支持多个临床学科的智能化诊断 [2] - 公司获得盖茨基金会210万美元资助,以支持开发并推广创新型产科及乳腺超声筛查设备 [2]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43亿元(-5.27%),归母净利润0.94亿元(-4.56%),扣非归母净利润0.87亿元(-2.69%)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9.82%(+0.67个百分点),主要系高毛利小型化设备占比略有提升 [1] - 2025年前三季度四费率为30.62%(-0.9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1.97%(+1.07pp),管理费用率6.98%(-0.52pp),研发费用率16.48%(-0.56pp),财务费用率-4.82%(-0.93pp) [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5.7/6.6亿元,同比增速为7%/15%/15%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8/2.0亿元,同比增速为10%/14%/15%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6/23/20倍 [2]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38/1.57/1.80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4%/11.2%/12.2%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在超声设备及衍生领域持续投入,积累了包括"乳腺人工智能超声机器人"、"视觉识别和分析"、"机器人运动精密控制"等在内的多项创新产品和技术 [2] - AI技术赋能全产品线,新品研发不断深入 [2]
政府采购剑指设备异常低价乱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20:31
以下文章来源于21新健康 ,作者唐唯珂 21新健康 . 21世纪传媒 · 公众号矩阵成员。 作者丨唐唯珂 编辑丨季媛媛 财政部发文,严查设备超低价中标,而医疗市场也迎来重构机遇。 近日,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 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11月7日。 这也是继 2024年底自贸试验区试点后,财政部针对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推出的系统性治理 方案, 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从 "重低价" 向 "重质效" 的转型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对市场主体 的竞争逻辑产生深远影响 。 今年2月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已开 展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试点工作。地方层面,近期广西北海、湖北武汉等多 地也开始推进解决异常低价问题试点。 华南某医疗器械经销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今年以来,医疗设备市场的价格竞争颇为 激烈,诸多政府采购项目中出现较大幅度降价。对比最高限价,中标报价低于45%的也有不 少。而新规出台之后,肯定有助于避免超低价中标的不良市场竞争情况。 前述经销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 这类异常低价投标的本质的是 ...
政府采购剑指设备异常低价:医疗市场生态或迎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7: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唯珂报道 财政部发文,严查设备超低价中标,而医疗市场也迎来重构机遇。 近日,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 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至11月7日。 这也是继 2024年底自贸试验区试点后,财政部针对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推出的系统性治理方案,标 志着我国政府采购从 "重低价" 向 "重质效" 的转型进入实质落地阶段,对市场主体的竞争逻辑产生深远 影响。 今年2月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已开展推动解决政府 采购异常低价问题试点工作。地方层面,近期广西北海、湖北武汉等多地也开始推进解决异常低价问题 试点。 华南某医疗器械经销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今年以来,医疗设备市场的价格竞争颇为激烈,诸 多政府采购项目中出现较大幅度降价。对比最高限价,中标报价低于45%的也有不少。而新规出台之 后,肯定有助于避免超低价中标的不良市场竞争情况。 异常低价乱象 医疗器械因其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安全,对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售后服务有着极高要求,但政府采购领域 的异常低价现象却屡禁不止,成为行业发展的 "顽疾"。 ...
湖南通报15名领导干部插手医院招标采购 实权官员“盯上”高价医疗设备
经济观察网· 2025-10-30 18:41
值得注意的是,涉案官员中相当部分并未在卫生健康系统任职,也不是医院的"一把手",而是所在地区 的主官或实权官员。 医药领域反腐持续推进,湖南省纪委监委日前一次性通报了15个案例,涉及该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医院 工程、药品设备招标采购问题。 湖南省纪委监委官网10月27日发布相关案例,涉及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雷绍业,长 沙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范小新,湖南省纪委监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李超违等15名领导 干部。 据通报,如雷绍业曾担任娄底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怀化市委书记,他先后违规插手和 干预娄底市某医院药品配送、怀化市某医院超高端CT采购等,并伙同胞弟雷某某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其时间跨度从2011年至2023年5月,长达10余年。 再如常德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汤祚国,2016年至2017年,汤祚国利用担任桃源县委书记等职务 上的便利,为他人承揽某医院整体迁建工程提供帮助,伙同他人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区县一级的实权官员同样也存在插手医院采购、工程的情形。据通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财政局原党组 书记、局长张国正,于2017年至2023年,为相关单位或个人在卫生院设备采购、区 ...
有大一女生确诊乳腺癌,专家呼吁筛查年龄前移
第一财经· 2025-10-23 23:32
2025.10. 23 "我见到最年轻的乳腺癌患者才19岁,一个刚上大一的孩子怎么会考虑到自己得了乳腺癌?" 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美中爱瑞乳腺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潘永提到上述患者,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逐 步攀升,但早诊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差距背后的一大原因就是早筛的精准度不够高。 "作为群体性筛查,'两癌'筛查(乳腺癌和宫颈癌)已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对象为35~64 周岁妇女;作为机会性筛查,女性往往到了40~45岁之后,或者处于更年期,才需要定期来医院做 相关体检项目。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乳腺癌正显示出年轻化趋势。比如在临床上,我们时而会 看到一些三类结节(BI-RADS 3,BI-RADS为乳腺结节恶性程度的分级)女性,由于经常熬夜班、 精神压力加大,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迅速进展为BI-RADS 4B结节人群。"潘永说。 他表示,对于乳腺肿瘤等腺体肿瘤,各种原因所致的免疫系统改变,均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但由于乳 腺癌早期不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理上疼痛,对于"乳腺上或者锁骨处、腋窝下鼓起的一个肿块"等 异样 ...
大型影像设备招标采购跟踪-常规装备势如破竹,高端产品锋芒毕露
2025-10-23 23:2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大型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包括磁共振(MR)、计算机断层扫描(CT)、X射线(XR)、超声、分子影像(MI)及放疗设备等细分领域 [1] * 纪要重点分析的公司包括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并提及万东医疗、东软医疗、开立医疗、奥华等国产厂商,以及GE、飞利浦、西门子(合称GPS)、瓦里安等进口品牌 [2][3][9] 整体市场复苏与增长 * 2025年1-9月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市场呈现显著增长,整体中标金额同比增长54% [2] * 磁共振(MR)设备市场同比增长70%,中标金额增长67% [1][10] * 超声设备采购金额同比增长61%,采购量同比增长75% [1][18] * 2025年国内大型医用设备业绩恢复明显,但低端X线产品竞争激烈且出现价格战 [20] 国产化进程与竞争格局 * 国产品牌在放射影像类设备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12%大幅提升至2025年7月的37%,受益于集采政策倾斜 [1][3] * CT设备市场国产化率在销售额方面达39%,销量方面达64% [6][7] * 磁共振(MR)设备销售额国产化率为40%,销量国产化率为49% [10][11] * GXR(X线设备)赛道国产化程度较高,销售量国产化率超过82% [3][13] * 联影医疗是国产CT龙头,占据20%的销售额市占率和25%-30%的销量市占率 [1][6] * 万东医疗在GXR赛道领跑,2025年1-7月销售额市占率达15%,超过进口品牌 [3][13] * 迈瑞医疗在超声设备市场稳居第一,销售额占比30%,销售量占比38% [18] * 放疗设备市场由瓦里安、伊科达和安科瑞主导,联影医疗作为后来者取得进展 [3][15] 高端产品突破与市场认可 * 联影医疗高端CT产品如UCT 960和860销量增加,Atlas Pro销售额占比进入前十,客单价接近GPS高端产品线,达1,804万元 [1][9] * 联影医疗在PET-CT销售额市占率表现突出,2024年达59%,2025年前七个月保持51% [1][12] * 高端分子影像设备如PanaRoma GS对招标采购单价有显著抬升作用 [12] * 西门子的光子技术CT在2025年1-7月期间销售额占比达7.88%,显示出快速增长势头 [9] * 联影医疗推出行业首款一体化CT引导直线加速器Linac 56,506C,2025年1-7月销售额市占率达15%,销量市占率达19% [3][16] 政策影响与市场波动 *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政策变化影响市场,例如64排CT和1.5T MRI移出乙类目录,而PET-CT和SPECT-CT被调整至一类目录 [4] * 2024年医疗设备市场经历寒冬,延长了回款周期,迈瑞医疗的回款周期从两个季度延长至三个季度 [4][5] * 2022年由于医疗大基建及财政政策支持,设备销售额达到峰值 [4] * 欧盟API政策限制中国医疗器械参与政府公共采购,美国对华政策不稳定性影响海外业务,但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表现依然良好 [22] 公司财务与运营指标 * 联影医疗回款周期通常为两个季度,每年四季度集中确认收入峰值,大型设备经销商较难压货 [1][5] * 迈瑞医疗因2024年市场寒冬,回款周期延长至三个季度 [5] * 2025年1月至9月,联影医疗在国内的招投标中标金额达到8亿元,同比增长18.06% [2] * 2024年我国CT销售额为153亿元,共销售2,319台 [6] * 2025年1-7月分子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达22亿元人民币 [1][12] * 2024年超声设备市场规模143亿元,为2022年的71% [18] * 2024年放疗设备招采设备额为65亿元,低于2022年的78亿元,2025年1-7月份销售额为40亿元 [15] 潜在风险与未来展望 * 国产品牌设备单价相对进口品牌偏低,导致销量高但总销售额相对较低,高端产品认可度提升是关键 [1][8] * 放射类医疗设备中的国产化率仍然偏低,但未来替代空间巨大 [17] * 高端医学影像领域受到国家支持,包括光子技术CT和高性能球管赛道,将推动行业发展 [19][21] * 2025年三季度预计会兑现大量订单,海外业务符合预期,推动业绩增长 [19]
创新药企获机构密集调研
中国证券报· 2025-10-10 04:53
机构调研热度 - 9月以来超170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1] - 迈威生物获机构关注度最高,累计接受机构调研超330家次 [1] - 甘李药业、兴齐眼药并列第二,接受机构调研频次均为84家次 [1] - 博瑞医药、恩华药业、信立泰等接受机构调研频次均在75家次以上 [1] 创新药企研发与BD进展 - 迈威生物就双靶点小核酸药物2MW7141项目与Kalexo Bio签署独家许可协议,实现出海 [2] - 甘李药业约十年前开始布局创新药物开发,近年来在PROTAC、ADC等技术平台加大投入 [2] - 兴齐眼药的1类生物制品SQ-22031滴眼液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Ⅱ期临床试验 [3] - 兴齐眼药的SQ-129玻璃体缓释注射液已完成临床前研究,等待开展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试验 [3] AI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祥生医疗将自研视觉识别、机器人控制技术与AI深度融合,打造“AI+机器人扫查”系列解决方案 [3] - 祥生医疗构建了以AI技术生态为智能大脑、高清探头为精准之眼、超声机器人为灵活之手的协同体系 [4] - 皓元医药在药物研发全流程布局AI,利用AI算法提供化合物库定制化服务并提升运营效率 [4] - 皓元医药计划完善数据库,搭建“AI+药物研发”复合型人才梯队,构建高质量AI模型 [4] - 恩华药业一直关注并探索AI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未来将建立用于早期研发的AI系统 [5] 行业趋势与机构观点 - 机构认为“创新+国际化”的产业趋势将保持不变,继续看好创新药主线 [1] - 预计围绕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的临床数据披露与BD交易将带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1] - 国内工程师红利、丰富临床资源和支持性政策推动国产创新药走向FIC、BIC创新时代 [5] - 中国医药产业已完成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药发展打开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 [5] - 国内政策将持续支持产业发展,创新药企全球竞争力预计持续增强,商业化盈利预计持续兑现 [6]
新华全媒+丨东博会手记:人工智能+ 从“点”上开花到“链”上结果
新华社· 2025-09-19 02:12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展 - 卡片式录音设备实现录音和多语种翻译 空气架子鼓通过敲击空气发出音乐 AI超声设备可测量甲状腺结节并生成诊断报告 [1] - 人工智能在跨境电商 文旅 汽车 农业等领域应用 智慧口岸 智能座舱 数字果园等跨境特色场景受关注 [1] - 中国-东盟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吸引3300多支队伍参赛 推动人工智能在跨境场景的探索 [1] 人工智能技术挑战 - 部分AI应用在既定环境中能完成规则明确任务如车找工位 料找车 [2] - 面对放歪零件精准适配 复杂动态路径实时优化等非预设规则情况时 AI感知与决策能力仍需提升 [2] - 医疗诊断 金融风控 工业制造等领域对AI准确性要求极高 需在数据采集 算法提升与系统集成上持续优化 [2]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 工厂通过码垛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实现单点效率提升 但全链路智能化整体仍待完善 [4] - 上汽通用五菱历时6年完成智慧化布局 统一20项设备交互协议标准 通过EODP系统调度实现智能制造 [4] - 智能岛模式将传统流水线改为网状平行式生产 生产效率提升33% 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缩短至最短7天 [4] - 智能制造需感知技术和决策模型提升 智慧医疗需影像数据与病理知识融合 中国-东盟合作需语言互译和文化理解突破 [4] 区域发展优势 - 广西凭借丰富应用场景优势 专注于开发适配东盟市场的垂直大模型 [1] - 区域通过集成和适配能力 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交付东盟国家使用 [1]
新华全媒+丨东博会手记:人工智能+,从“点”上开花到“链”上结果
新华社· 2025-09-19 01:36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 - 东博会展示多领域AI应用 包括卡片式录音翻译设备 感音空气架子鼓 AI超声诊断设备等[1] - 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吸引中东盟3300多支队伍参赛 覆盖跨境电商 文旅 汽车 农业等领域[1] - 广西依托应用场景优势开发适合东盟市场的垂直大模型 实现技术输出[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AI在规则明确任务中表现良好 但在非预设场景如零件适配 动态路径优化等方面仍需提升感知与决策能力[2] - 医疗诊断 金融风控 工业制造等高精度领域对AI数据采集 算法提升与系统集成提出更高要求[2] - 工厂码垛机器人 焊接机器人通过AI实现单点效率提升 但全链路智能化整合仍需推进[3] 产业智能化升级案例 - 上汽通用五菱耗时6年完成智慧化布局 统一20项设备交互协议标准 通过EODP系统实现智能制造[3] - 建设16座智能岛 将传统流水线改为网状平行生产模式 生产效率提升33%[3] - 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缩短至最短7天 体现智能制造效率突破[3] 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趋势 - 智能制造进化依赖感知技术和决策模型提升 智慧医疗进展需要影像数据与病理知识融合[3] - 中国-东盟合作创新依托语言互译和文化理解突破 推动跨境特色场景应用探索[1][3] - 通过真实场景攻坚不断锻造AI可靠性 积累赋能百业的能力[3]
开立医疗(300633):Q2收入增速回正,全年增长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9-15 17:26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核心观点 - 2025年H1收入9.64亿元同比下滑4.8%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滑72.4% 但Q2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0.2% 显示增速回正 [1] - 2025年国内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恢复 叠加新品放量和海外市场拓展 全年收入增长可期 [1][2][3] - 股权激励草案设定2025-2028年净利润目标分别为1.77/2.32/3.41/4.91亿元 对应2024-2028年CAGR 38% 彰显长期利润增长信心 [4] 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超声设备 - 2025年H1收入5.5亿元同比下滑9.9% [2] - 国内推动因素:招投标恢复 高端产品替换(如S80、P80、X11、E11系列) 下沉需求增长 [2] - 海外推动因素:覆盖全球近170个国家 依托凤眼S-Fetus相关产品逐步突破中高端市场 [2] 消化内镜 - 2025年H1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0.08% [3] - 国内推动因素:招投标恢复 国产替代加速 产品迭代(HD-580上市、HD-650获批) 三级医院渠道拓展 [3] - 海外推动因素:超声内镜系统(EUS)在多个国家销售和装机 构建新增长曲线 [3] 外科及血管介入产品 - 2025年H1非超声及内镜收入同比增长76.5% [4] - 外科新品:SVM4K100系列4K摄像系统、X-2600一体式内镜平台、4K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获批 [4] - 血管介入:血管内超声导管在集采中选 进入数百家医院 [4] - 新品商业化有望形成长期收入增长拉动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3.18/27.62/32.86亿元 同比增长15.12%/19.14%/18.97% [9][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3.03/4.15亿元 同比增长41.34%/50.52%/37.08% [9][10] - 对应EPS分别为0.47/0.70/0.96元 2025年PE为78倍 [9][10]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H1毛利率62.1%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主因招标影响和县域带量采购导致终端价下降 全年毛利率或略降 [5][9] - 2025年H1净利率4.8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但预计H2在低基数、招投标恢复、新品放量拉动下 净利率同比有望较大提升 全年净利率或也有所回升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