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设备

搜索文档
新华全媒+丨东博会手记:人工智能+ 从“点”上开花到“链”上结果
新华社· 2025-09-19 02:12
越是深入应用的场景,越不容毫厘之差。医疗诊断不能误判、金融风控忌惮偏差、工业制造关乎质量安全……AI要真正"被用起来",必须在数据采集、算法 提升与系统集成上不断优化。 这是9月17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拍摄的消防人工智能设备。新华社记者曹祎铭摄 新华财经南宁9月19日电(记者邹雨沁、农冠斌)一张贴在手机背后就能进行录音和多语种翻译的卡片式录音设备,一只敲击空气发出美妙音乐的感音空气 架子鼓,一款能测量甲状腺结节并由AI生成诊断报告的超声设备……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记者看到人工智能纷至沓来的应用场景,更丰富的 对接平台、更协同的产业链条,人工智能的未来引人思考。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既需要算力、算法的投入和突破,也需要高质量、高相关性的场景数据这一"优质食粮"。 跨境电商、文旅、汽车、农业……今年7月以来,为配合第22届东博会和峰会所举办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东盟的3300多支队伍参 赛,在智慧口岸、智能座舱、数字果园等跨境特色场景应用上作出探索。 "我们虽然难以在算力上与一线城市竞争,但广西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能够集成和适配更适合东盟市场的垂直大模型,并交付东盟国家使用。"第 ...
新华全媒+丨东博会手记:人工智能+,从“点”上开花到“链”上结果
新华社· 2025-09-19 01:36
跨境电商、文旅、汽车、农业……今年7月以来,为配合第22届东博会和峰会所举办的AI赋能千行百业 超级联赛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东盟的3300多支队伍参赛,在智慧口岸、智能座舱、数字果园等跨境特色场 景应用上作出探索。 新华社南宁9月18日电 题:东博会手记:人工智能+,从"点"上开花到"链"上结果 新华社记者邹雨沁、农冠斌 一张贴在手机背后就能进行录音和多语种翻译的卡片式录音设备,一只敲击空气发出美妙音乐的感音空 气架子鼓,一款能测量甲状腺结节并由AI生成诊断报告的超声设备……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现 场,记者看到人工智能纷至沓来的应用场景,更丰富的对接平台、更协同的产业链条,人工智能的未来 引人思考。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既需要算力、算法的投入和突破,也需要高质量、高相关性的场景数据这 一"优质食粮"。 智能制造的进化,需要感知技术、决策模型的提升;智慧医疗的进展,离不开影像数据、病理知识的融 合;中国—东盟合作的创新,依托于语言互译、文化理解的突破……也正是一次次向真实场景、具体问 题的攻坚,锻造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积累着人工智能赋能百业的能力。(完) "我们虽然难以在算力上与一线城市竞争,但广西拥有 ...
开立医疗(300633):Q2收入增速回正,全年增长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9-15 17:26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核心观点 - 2025年H1收入9.64亿元同比下滑4.8% 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滑72.4% 但Q2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0.2% 显示增速回正 [1] - 2025年国内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恢复 叠加新品放量和海外市场拓展 全年收入增长可期 [1][2][3] - 股权激励草案设定2025-2028年净利润目标分别为1.77/2.32/3.41/4.91亿元 对应2024-2028年CAGR 38% 彰显长期利润增长信心 [4] 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超声设备 - 2025年H1收入5.5亿元同比下滑9.9% [2] - 国内推动因素:招投标恢复 高端产品替换(如S80、P80、X11、E11系列) 下沉需求增长 [2] - 海外推动因素:覆盖全球近170个国家 依托凤眼S-Fetus相关产品逐步突破中高端市场 [2] 消化内镜 - 2025年H1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0.08% [3] - 国内推动因素:招投标恢复 国产替代加速 产品迭代(HD-580上市、HD-650获批) 三级医院渠道拓展 [3] - 海外推动因素:超声内镜系统(EUS)在多个国家销售和装机 构建新增长曲线 [3] 外科及血管介入产品 - 2025年H1非超声及内镜收入同比增长76.5% [4] - 外科新品:SVM4K100系列4K摄像系统、X-2600一体式内镜平台、4K三维荧光内窥镜系统获批 [4] - 血管介入:血管内超声导管在集采中选 进入数百家医院 [4] - 新品商业化有望形成长期收入增长拉动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3.18/27.62/32.86亿元 同比增长15.12%/19.14%/18.97% [9][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3.03/4.15亿元 同比增长41.34%/50.52%/37.08% [9][10] - 对应EPS分别为0.47/0.70/0.96元 2025年PE为78倍 [9][10]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H1毛利率62.1%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主因招标影响和县域带量采购导致终端价下降 全年毛利率或略降 [5][9] - 2025年H1净利率4.8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但预计H2在低基数、招投标恢复、新品放量拉动下 净利率同比有望较大提升 全年净利率或也有所回升 [5][9]
Bioventus (NasdaqGS:BVS)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1 02:07
Bioventus (NasdaqGS:BVS) FY Conference September 10, 2025 01:05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Mark Singleton - CFO[Analyst]Thanks, everyone, for joining us. Before we begin, just a disclaimer. For important disclosures, please see the Morgan Stanley Research Disclosure website at morganstanley.com/researchdisclosure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reach out to your Morgan Stanley sales representative. Thank you, everyone, for joining us. We're here with Mark Singleton, CFO of Bioventus. Thanks for being wit ...
国产医械企业半年报:盈利模式承压,加速“走出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2:09
行业整体表现 - 全国医疗器械招投标规模超过800亿元 同比增长62.75% 显示需求端正逐步回暖[1] - 行业整体呈现承压与缓慢修复并存格局 企业需应对价格压力加大及利润空间收窄等挑战[1] - 随着医疗设备更新项目逐渐启动 国内市场招标活动开始回暖 政策端提供积极支撑[2] 企业财务表现 - 迈瑞医疗国内业务同比下滑逾三成 海外业务收入83.32亿元同比增长5.39% 占整体营收比重首次达50%[1][5] - 开立医疗上半年营收9.64亿元同比下降4.78% 净利润大幅下滑72.43% 研发投入占比高达25.31%[1][3] - 联影医疗上半年营收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48%占比18.99%[1][5] 政策环境影响 - 分级诊疗、医联体建设、阳光采购及医保控费等政策持续推进 使终端采购更注重性价比 行业降价趋势加剧[2] - 国家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与《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明确支持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等设备更新[2] - 医保局在集采规则中明确不再以简单最低价作为参考 报价最低企业需公开说明报价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3] 市场空间与趋势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接近110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3%[2] - 以DSA设备为例 中国每百万人口保有量仅6.4台 美国45.5台 国产品牌占有率不足一成 未来增量空间巨大[3] - 迈瑞医疗布局业务对应国际可及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是国内市场容量4-5倍 2024年国际收入约164亿元 整体市场占有率不足3%[5] 企业战略转型 - 医疗器械供给呈现体系化与方案化特征 能够覆盖多业务线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将打开未来市场空间[2] - 低水平价格竞争难以为继 差异化创新成为企业突围关键 头部企业持续加码技术与创新[3] - 海外市场成为重要支撑 企业通过本地化布局化解风险 迈瑞在40多个国家建立64家境外子公司 14个国家布局本地化生产项目[5] 国际化进展 -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海外市场呈现分化格局 欧美传统市场稳步增长 中东、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增长迅速[6] - 国家层面明确鼓励医疗企业国际化发展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鼓励企业"走出去"[6] - 迈瑞进入美国八成IDN医疗系统 覆盖超2700家医院 拓展42家国际重点战略客户 联影新一代磁共振系统获FDA批准打入国际高端市场[6] 未来展望 - 政策延续、更新需求释放及国际化战略深入背景下 行业格局将持续重塑[7] - 竞争焦点从价格博弈转向技术创新、方案交付与全球化能力综合比拼[7] - 企业第三季度整体营业收入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 延续营业收入金额逐季度环比改善趋势[3]
跨山海 竞全球:迈瑞引领高端器械走出国门,2025上半年国际业务占比提升至50% —— 体外诊断业务乘风破浪,创新与并购筑牢全球竞争力
华夏时报· 2025-09-01 22:2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达83.32亿元 占整体营收比重首次达到50% 实现国内外市场平分秋色 [2] - 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收64.24亿元 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国际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20% [2][3] - 超声设备2025年1-5月累计中标金额达17.42亿元 同比增长116% 其中5月单月中标金额4.57亿元 同比增幅达151% 环比增长84% [7] 国际市场突破 - 在海外市场实现超210家高端客户突破 包括160家全新高端客户和50家已有客户的横向拓展 [3] - 客户涵盖多国教学医院、大型公立医院、政府医疗机构及顶级实验室 包括西班牙HM Group、意大利Policlinico Universitario SantAndrea-La Sapienza等知名机构 [3] - 在欧洲市场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 其中德国DiaSys贡献的本地化产品收入占比达40% [10] - 在泰国实现血球产品线全面突破 并成功在多家医院完成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装机 [4] - 在罗马尼亚最大省立综合医院完成流水线装机 样本检测时间缩短30% 案例辐射至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等周边国家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6230亿美元 预计以5.7%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2030年将突破8697亿美元 [6] - 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突出 东南亚和拉美地区对中高端体外诊断设备需求年均增长超过10% [6] - 国产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不足20% 存在显著增长空间 [6] - 国内医疗设备投资规模要求到2027年较2023年增长25% [7]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心肌标志物检测试剂实现高灵敏度和快速出结果 抗干扰能力提升20倍 误诊风险从每周2-3例降至每年2-3例 [9] - 超高端超声系统Resona A20在国内高端市场收入占比超六成 [7] - 化学发光、生化、凝血等核心领域国内平均市占率仅10% 高端市场国际品牌份额仍超70% [7] 战略布局与并购整合 - 收购海肽生物实现化学发光原材料自主可控 5个化学发光试剂产品获NMPA批准上市 [9][11] - 收购德国DiaSys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 生化试剂和凝血试剂已供应欧洲市场 [10][11] - 通过并购完善海外供应链平台 加强本地化生产、仓储、物流及服务能力建设 [11] - 未来将加速并购步伐 围绕主营业务补强和核心技术突破开展投资 [12]
迈瑞医疗引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全球化发展,2025上半年国际业务占比提升至50%
财经网· 2025-09-01 19:57
公司财务表现 - 国际业务收入达83.32亿元 占整体营收比重首次达到50% [1] - 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收64.24亿元 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 国际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20% [1] - 欧洲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 其中DiaSys贡献的本地化产品收入占比达40% [10] 海外市场突破 - 在体外诊断领域实现超210家高端客户突破 包括160家全新高端客户和50家已有客户的横向拓展 [2] - 在西班牙与排名前二的私立医疗集团HM Hospitales合作 实现首个大型项目突破 [2] - 在泰国实现血球产品线全面突破和生化免疫中低端市场进展 聚焦TLA业务并实现多家医院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装机 [3] - 在罗马尼亚样本量最大的省立综合医院完成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装机 成功替换竞争对手产品 [3][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MT 8000流水线将样本检测时间缩短30% 大幅提升急诊患者诊疗效率 [4] - 心肌标志物检测试剂实现高灵敏度和快出结果优势 其中hs-cTnI抗干扰能力提升20倍 误诊风险从每周2-3例降低至每年2-3例 [4][9] - 超高端超声系统Resona A20在国内高端市场收入占比超六成 [7]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6230亿美元 预计以5.7%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2030年将突破8697亿美元 [6] - 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突出 东南亚和拉美地区对中高端体外诊断设备需求年均增长超过10% 国产企业市场份额不足20% [6] - 公司未来3-5年在发展中国家可能实现15%-20%的年均增长 [6] 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推出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企业出海发展举措 完善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政策 [1] - 国务院要求到2027年医疗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 [7] - 国内医疗新基建推进加速体外诊断设备更新换代 [7] 并购战略 - 2021年收购海肽生物实现化学发光原材料自主可控 已获得5个化学发光试剂产品NMPA批准上市 [8][9] - 2020年收购德国DiaSys公司 实现生化试剂和凝血试剂欧洲本地化生产 供应欧洲市场 [9][10] - 并购逻辑注重研发-生产-市场协同效应 通过并购提升现有业务综合竞争力 [11][12] 国内市场表现 - 2025年1-5月超声设备累计中标金额达17.42亿元 同比增长116% 其中5月单月中标金额4.57亿元 同比增幅151% [7] - 在化学发光、生化、凝血等核心体外诊断领域国内平均市占率仅为10% 高端市场国际品牌份额仍超70% [7]
深圳生物医药产业45年:从“零起步”到2780家企业集聚,千亿元创新高地如何炼成?
搜狐财经· 2025-08-27 16:07
产业规模与结构 - 深圳市累计拥有生物医药企业2780家 其中医疗器械企业2468家 保健品企业133家 生产化药的企业114家 [1] - 规上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499.22亿元(2022年) 产业规模正向千亿元目标迈进 [1] 龙头企业与创新成果 - 涌现迈瑞医疗等全球医疗器械巨头和华大基因等生物技术领军企业 [4][6] - 药品申报与临床试验量 优先/特别审批医疗器械量位居全国前列 [4] - 在AI+医疗等前沿领域加速构建创新集群 [4] 政策支持与创新生态 - "20+8"产业集群战略提供精准指引 生物医药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4][7]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4] - 政府牵头创新孵化器 为中小企业协调场地和处理杂务 [7] 空间布局与产业集聚 - 形成坪山"核心集聚" 南山 福田 龙岗 光明和大鹏协同创新发展的"一核多中心"格局 [8][10] - 坪山区 光明区 龙岗区布局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 [10] - 南山区 福田区 大鹏新区布局研发设计环节 [10] 医疗基础设施与应用场景 - 社康机构总数达975家 构建"15分钟社康圈" 近三年本市就诊率超98% [11] - 社康机构完成全市38.7%诊疗量 管理72万高血压患者和30万糖尿病患者 [13] - 三甲医院总数达33家 7家入选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 拥有2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4] 人工智能与医疗融合 - 建立市"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13个医学AI应用场景纳入城市应用清单 [13] - AI技术在医疗影像诊断 辅助决策 疾病预测等多环节应用 [13] - "深小卫"AI健康助手和"华佗GPT"等AI导诊系统在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13]
非药行业研究框架培训
2025-08-18 09:00
医疗器械行业 **国产化率提升** - 2018-2020年国产化率显著提升 但电生理设备等领域仍有提升空间[1] - 集采政策未影响出厂价 但压缩中间商利润 终端价格下降 行业经历量价双杀后接近尾声[1][4] **DRG支付方式影响** - DRG打包付费模式影响设备使用年限:普通X射线、超声设备3-4年 核磁共振、CT超10年[5] - 医疗新基建2021-2022年采购高峰 2023-2024年下滑 预计2025年下半年报表业绩体现[1][5] **体外诊断市场** - 设备与试剂并重 集采主要针对试剂 生化分子基本国产替代 免疫发光技术国产化率仍低[6] - 市场处于成长阶段 出海容易 需关注仪器装机量及单台产出预测试剂使用量[6] **耗材领域** - 与手术量、诊疗量强相关 高值耗材(骨科、心脏支架)和低值耗材(穿刺器、针头)受疫情影响增速波动[7][8] - 电生理耗材采用封闭式系统绑定销售模式 消化内镜耗材随胃肠镜起量增长[8] --- 中药行业 **分类与产业链** - 分类: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饮片)、中成药(含注射剂等特殊形式)[9][10] - 产业链上游为中药材及设备 中游为饮片/颗粒/中成药 下游销售渠道与西药无显著差异[10] **政策支持** - 供给端优化中药新药审批 加速创新上市 分四类注册管理(创新型、改剂型、古代经典名方、同名同方仿制品)[11][12] - 支付端集采降幅温和(独家品种10%-20% 续约不降价) 医保支持创新中成药 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必备品种[11][13] **发展趋势** - 2012年后中医现代化加速 政策文件推动临床注册与创新(如《促进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意见》)[12] - 企业通过健康产品延伸至消费领域(如云南白药牙膏、马应龙湿厕纸)形成第三成长曲线[15] **集采政策影响** - 中成药集采平均降幅40%-50% 独家品种维持10%-20%降幅 企业通过不同规格应对院内外市场稳定价格[13][14] --- 行业交叉要点 - 医疗器械与中药均受政策驱动 前者聚焦国产替代与集采 后者受益于审批优化与支付支持[1][11][12] - 耗材与中药试剂均受集采影响 但中药独家品种降价压力更小[4][13]
中国医疗保健:7 月医院设备中标同比增速仍为正,国内品牌表现好于外国品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23:15
医院设备市场趋势 - 7月份医院设备中标金额环比下降11%,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但同比仍增长23% [1] - 剔除政策影响后,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增速预计维持在20-25%区间 [1] - 8月份同比增速预计保持正值,9月或10月可能出现环比改善 [1] - 2025年设备更新刺激政策效果可能不如2024年显著 [1] 国产替代趋势 - 7月份四家中国公司均实现同比增长,五家外国公司均同比下降 [3] -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可能受全球贸易摩擦和低端设备需求集中驱动 [3] 集采影响 - 超声设备价格因集采大幅下降,CT扫描仪价格在政策刺激减弱后回升 [7] - 7月份无CT扫描仪集采,但超声设备在河北、山西、福建等多省持续集采 [7] - 截至7月底,10个省级行政区完成超声设备集采,占全国总量30% [10] - 集采覆盖约9%的超声设备采购量,终端市场平均降价50%-60%,出厂价下降10%-20% [10] 联影医疗 - 管理层对2025年设备更新政策规模和进度持乐观态度 [11] - 收入确认周期延长,2024年四季度中标数据可能延迟至2025年二季度体现 [11] - 预计2025年二/三/四季度中国区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0%/+45%/+26.8% [11] - DSA产品市场份额快速增长,经常性收入(维护和软件)将保持增长 [11] - 当前市盈率接近上市中值水平,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21] 迈瑞医疗 - 7月份监护仪同比增长21%(6月为50%),超声设备同比增长24%(6月为48%) [14] - 超声设备均价受集采压力,预计其余省份将进一步开展集采 [14] - 预计2025年二季度库存周转率恢复正常,三季度中国业务恢复同比正增长 [14] - 国内医疗新基建和国产替代势头强劲,海外收入预计上升 [20] - 当前股价隐含预期市盈率低于五年均值,主要受政策风险影响 [20] 投资观点 - 迈瑞医疗受益于采购活动复苏、设备更新政策进展及新产品上市,评级为买入 [20] - 联影医疗受益于国内采购数据回暖及超声产品线推出,评级为买入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