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山区也能跑出“独角兽”|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6:04
公司发展历程 - 微容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高端MLCC自主研发生产,已实现车规类和消费电子类高端MLCC国产化[1] - 公司年产能突破6000亿片,2023年销售额达15亿元,同比增长50%[2] - 2024年6月向广东证监局提交IPO辅导备案,当前估值接近100亿元[6] 产品与技术突破 - 在超微型MLCC领域实现突破,008004规格产品印刷1000多层,该品类产销量全国第一、全球市占率第三[6] - 01005规格超微型MLCC填补了5G手机射频模组制造的市场空缺[6] - 正在攻克车规和AI算力领域的大尺寸高端MLCC技术,包括高可靠、高温、高压、高容等方向[8] 研发投入与人才战略 - 每年将营收10%投入研发,远超行业5%的平均水平[5] - 全球高薪招聘MLCC高端人才增强研发能力[5] - 通过AI技术提升自动化程度,当前良率已达97%[8] 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成为国内头部新能源汽车和昇腾服务器供应商[1] - 客户包括小米、联想、中兴、华为、松下等全球头部企业[10] - 每月向全球输送约500亿片MLCC,消费电子需求占比最大[7] 产能扩张计划 - 投资30亿元建设智慧工厂,目标2030年成为全球前三MLCC制造商[10] - 成立第二年通用类MLCC月产能达120亿片[6] - 目前008004规格超微型产品已实现量产[7] 行业背景 - 中国MLCC消费量占全球70%,但高端国产化自给率不足10%[3] - 高端MLCC长期被日韩企业垄断,微容科技致力于打破这一局面[1] - AI技术发展推动高端MLCC需求增长,为公司带来新机遇[8]
研判2025!中国航空产业园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行业现状分析:产业园数量激增彰显政策红利效应,市场需求复苏与低空经济崛起共推产业景气攀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0 10:37
行业概述 - 航空产业园是以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特定区域,集中航空制造、研发、维修、运营等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链协同发展 [1] - 按功能定位分为制造型园区、服务型园区和综合型园区三大类 [1] - 2024年中国航空产业园数量达128个,同比增加14个,直接呼应国家战略支撑 [1][12] 行业发展历程 - 2003-2008年为起步阶段,首个通用航空产业园山东大高通用航空城建成,2008年底产业园数量仅8个 [3] - 2009-2014年为平稳增长阶段,各地出台通航发展规划,2014年底产业园数量增至44个 [3] - 2015年至今为快速增长阶段,国家政策引导下产业园数量年均增加10个,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3]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航空煤油、钛合金等)、零部件(航空发动机、传感器等)及基础装备与服务 [5] - 中游为航空产业园运营和服务环节 [5] - 下游为航空公司、维修企业、通航服务商等 [5] 相关政策 - 2024年工信部等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2027年实现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装备商业应用 [9][11] - 民航局《"十四五"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规划》设定2025年通用航空器在册数达3500架目标 [1][12] - 上海临港大飞机产业园规划2026年新增投资700亿元,贵州安顺航空产业城连续5年每年获5亿元财政支持 [1][12] 行业现状 - 2024年民航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同比增18.1%,货邮量同比增22.1%,低空经济崛起推高产业景气度 [1][12] - 国防支出1.67亿元同比增5.36%,重点投向航空技术创新与装备升级,与航空产业园形成深度协同 [7] - 东部沿海产业园主攻大飞机制造,内陆军工重镇形成集群优势,新兴区域聚焦无人机等突破 [14] 部分产业园情况 -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聚集400余家配套企业,覆盖整机制造、航空新材料等全产业链 [16] - 沈阳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127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重点发展飞机机体等产业 [16][18] - 珠海航空产业园总投资3100亿元,覆盖核心区、加工区和配套区总计5171公顷 [16]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成为核心方向,无人机物流、新能源飞机等加速应用 [21] - 产业集聚:东部形成高端制造集群,中西部打造特色产业,低空经济试点推动生态多元化 [22] - 国际合作: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扩建,C919拓展海外市场,中国标准加速国际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