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Mo
icon
搜索文档
AI筛药新突破:老药新用治疗儿童罕见遗传病Rett综合征,将在今年进行临床试验
生物世界· 2025-07-07 17:11
该研究以: AI-enabled drug prediction and gene network analysis reveal therapeutic use of vorinostat for Rett Syndrome in preclinical models 为题,于 2025 年 7 月 1 日,发表在了 Communications Medicine 期刊。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开发出一种有效的 Rett 综合征 疗法一直极具挑战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罕见的遗传疾病 ( 每 10000 名女孩中就有 1 名患病 ) 所伴有的认知和身体 损伤十分复杂,患者因 X 染色体上的 MeCP2 基因突变,导致出现重复的手部动作、语言障碍和癫痫发作,同时还伴有非神经系统器官 ( 包括消化系统、肌肉 骨骼系统和免疫系统 ) 的问题。 而现在,哈佛大学 Wyss 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利用人工智能 (AI) 驱动的药物发现流程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发现,一种名为 伏立诺他 ( Vorinostat, 一种 已获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皮肤 T 细胞淋巴瘤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的药 ...
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医疗行业,港股互联网ETF(159568)回调蓄势,盘中交投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3:45
流动性方面,港股互联网ETF盘中换手12.93%,成交4166.9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1日,港股互联网ETF近1年日均成交1.73亿元。 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医疗行业。国内公司:京东,2023年7月京东健康发布自研医疗模型"京医千询"。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健康即时零售 已与全国超15万家药店门店建立合作。字节跳动,2020年通过收购医学科普平台"百科名医网"、互联网医疗公司幺零贰四进入医疗行业,并布局AI+生命科 学上游技术,组建AIDD(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部门。腾讯:推出"腾讯觅影"AI影像平台,用于肺炎、肺癌、眼底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开发"AI辅助诊断 系统",提升医生诊断效率。推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新药研发。海外公司:谷歌,2024年11月11日宣布开源AI蛋白 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3的源代码和模型权重。英伟达,2024年11月19日宣布开源AI制药框架BioNeMo,超200家药企采用。微软,2025年3月4日发布医 疗界首个用于临床工作流程的AI助手Microsoft Dragon Copilot。 截至7月1日 ...
C端AI医疗应用推出行业生态逐步整合
华金证券· 2025-07-01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医疗相关应用伴随技术发展逐步由B端向C端渗透,各科技互联网公司基于技术与数据优势推动行业发展,建议关注阿里巴巴 - W、腾讯控股、京东健康、美团 - W、水滴公司等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6月26日,蚂蚁集团发布AI健康应用「AQ」,应用内提供上百项AI功能,连接全国超5000家医院、近百万医生、近200个名医AI分身等专业医疗服务,且已与健康管理设备合作,与可穿戴设备打通,可提供专属健康建议 [5] 模型发展与政策指引助力AI医疗行业 -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AI + 医疗”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88亿元激增至2033年的3157亿元,十年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3.1% [5] - 截止2024年底,对外提供医疗领域AI应用的产品和服务且已备案的模型和算法数量已达101个,分布为问诊对话占比48%、健康评估与咨询占比24%、病历生成与结构化医学报告生成占比14%、辅助诊断占比5% [5] - 2017 - 2024年中国AI + 医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从早期推动“互联网 + 医疗健康”和医学影像标准化,到2024年细化84个场景应用,覆盖诊疗全流程,强化基层医疗能力建设与数据互通共享 [5] - 2024年以来,对AI医疗技术的政策导向以“场景驱动、规范先行”为核心,地方政府与医疗机构普遍持开放态度 [5] 国内外科技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医疗行业 国内公司 - 京东2023年7月京东健康发布自研医疗模型“京医千询”,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健康即时零售已与全国超15万家药店门店建立合作 [5] - 字节跳动2020年通过收购医学科普平台“百科名医网”、互联网医疗公司幺零贰四进入医疗行业,并布局AI + 生命科学上游技术,组建AIDD部门 [5] - 腾讯推出“腾讯觅影”AI影像平台用于疾病早期筛查,开发“AI辅助诊断系统”提升医生诊断效率,推出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云深智药”加速新药研发 [5] 海外公司 - 谷歌2024年11月11日宣布开源AI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AlphaFold3的源代码和模型权重 [5] - 英伟达2024年11月19日宣布开源AI制药框架BioNeMo,超200家药企采用 [5] - 微软2025年3月4日发布医疗界首个用于临床工作流程的AI助手Microsoft Dragon Copilot [5]
一位清华95后火了
投资界· 2025-06-30 11:19
核心观点 - 英伟达近期招募两位华人AI专家Banghua Zhu和Jiantao Jiao,可能预示其在企业级智能体领域的战略布局[1][2][11][23][58] - 两位专家均具有顶尖学术背景和产业经验,共同创办Nexusflow公司专注企业智能体解决方案[11][12][18][19][25][49][50] - 英伟达可能通过Nemotron系列产品构建端到端智能体解决方案,实现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链条覆盖[58][59][60] 人才背景 Banghua Zhu - 华盛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兼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职[12][25] - 2023年联合创立Nexusflow AI,专注企业级AI智能体解决方案[13][26] - 研究成果包括Starling-7B模型(Chatbot Arena中Mistral 7B类榜首)和Athene系列模型(部分性能超越GPT-4o)[37][38][40] - 开发LMArena评测体系,在模型训练/评估/服务领域有系统性贡献[35][41][42][47][48] Jiantao Jiao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和统计系助理教授,兼任多个实验室管理职务[18][50] - Nexusflow联合创始人兼CEO,研究覆盖生成式AI全技术链条[19][51][54] - 具有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在统计机器学习和AI安全领域有深厚积累[52][54] 英伟达战略动向 - 新成员加入Star Nemotron团队,该部门专注企业级智能体构建[14][16] - Nemotron产品线已形成Nano/Super/Ultra三档算力梯度,瞄准业务级Agent需求[60] - 公司可能从GPU供应商转向提供包含模型/工具链的完整智能体解决方案[58][61] - 行业出现AI人才争夺趋势,英伟达积极吸纳顶尖华人研究者[23][62][63][66][67] 技术成果 - Starling-7B模型使用Nectar数据集训练,在7B参数级别表现优异[37][38] - Athene系列包含70B/72B参数模型,在函数调用等场景超越GPT-4o[40] - 开发Arena-Hard-Auto等自动化评估体系,推动模型性能量化[42] - 提出S-Lora框架支持数千个LoRA适配器并行服务[48]
德国要求下架DeepSeek;英伟达聘中国AI专家;小米回应YU7刹车片起火
观察者网· 2025-06-30 09:20
【观网财经丨智能早报 6月30日】 德国要求苹果与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 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27日在一份声明中声称,已要求苹果和谷歌公司从其在德国的应用商店下 架中国初创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应用,理由是所谓数据 安全担忧。坎普指控DeepSeek"非法将用户个人数据传输至中国",并声称苹果与谷歌需尽快审查这一要 求并决定是否在德国封禁该应用,但未设定具体处理时限。谷歌证实已收到通知正在进行评估,苹果公 司暂未回应。(环球网) 英伟达聘请两名中国年轻AI专家 近日,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AI科学家朱邦华(Banghua Zhu)和焦剑涛(Jiantao Jiao)分别在社交媒 体发布和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合照,宣布加入英伟达。朱邦华表示:"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 我即将加入英伟达公司,担任首席研究科学家一职!"焦剑涛也宣布加入英伟达,在评论区,他介绍自 己将加入英伟达的Star Nemotron团队,负责应用研究。 英伟达高管套现逾10亿美元股票 据报道,英伟达内部人士在过去12个月内出售了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其中本月的套现金额超过 5 ...
韩松贾扬清之后,又一家清华系AI公司卖给英伟达,黄仁勋亲自招募95后联创
量子位· 2025-06-29 15:43
核心观点 - 华人AI创业公司Nexusflow被英伟达收购,其联合创始人加入英伟达担任重要职位 [1][4][6] - 英伟达近期在AI领域收购活跃,2024年投资总额达10亿美元,超过2023年的8.72亿美元 [34][35] - 清华校友在AI创业和英伟达收购中扮演重要角色,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13][14][16] 公司收购与人才流动 - Nexusflow由焦剑涛、朱邦华、Jian Zhang和Kurt Keutzer于2023年创立,专注于生成式AI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24][25] - 公司成立几个月后完成10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后估值5300万美元 [25] - 公司转型为企业生成式AI Agents方向,推出NexusRaven-V2和Athene系列开源模型,性能媲美GPT-4o和Claude 3.5 [26][28] - 焦剑涛加入英伟达任研究总监及杰出科学家,朱邦华任Principal Research Scientist [6][39] - 此前韩松创办的OmniML也被英伟达收购,团队加入英伟达担任要职 [11] 技术实力与生态整合 - Nexusflow的Athene-70B模型基于Meta Llama-3-70B微调,在Arena-Hard评测中接近顶级专有模型 [32] - 公司是Together AI主要客户,英伟达曾参与Together AI的A轮和B轮融资 [32] - 被收购公司技术将被整合到英伟达产品线,如Lepton AI成为NVIDIA DGX Cloud Lepton [37][38] - 焦剑涛表示将继续推动开源研究成果,构建开放AI社区 [33] 英伟达收购策略 - 2024年英伟达收购数量超过过去四年总和,参与50轮融资 [34] - 对业务相关性强公司直接收购,对生态相关企业参与投资 [35] - 近期收购包括Run:ai、Deci、OctoAI、Lepton AI和加拿大公司CentML [35][36] 清华校友网络 - 被收购公司创始人贾扬清、韩松、吴迪、毛慧子、焦剑涛、朱邦华均为清华校友 [13][14][16] - 按入学时间可分为三批:2002年、2007-2008年、2012-2014年 [15] - 焦剑涛为2011年清华特等奖学金得主(每年仅10人) [18]
NVIDIA's AI Factory Buildouts Double: Can Rivals Still Compete Now?
ZACKS· 2025-06-26 21:51
核心观点 - NVIDIA的AI工厂业务正在快速扩张 目前有近100个在建项目 是去年同期的两倍 每个工厂使用的GPU数量也在增加 显示大规模AI计算基础设施需求强劲 [1] - 公司提供从芯片到网络工具(NVLink Spectrum-X)和软件平台(CUDA NeMo)的全栈解决方案 客户粘性高 难以转向其他供应商 [2] - 沙特阿拉伯 台湾 阿联酋 欧盟等政府及微软 谷歌等超大规模企业正在与NVIDIA合作建设主权AI基础设施 [3] - 竞争对手AMD和英特尔缺乏全栈解决方案 短期内难以缩小与NVIDIA的差距 [5][6][7] 业务发展 - AI工厂数量同比翻倍至近100个 单厂GPU使用量提升 反映AI基础设施需求增长 [1] - 网络工具与软件平台形成技术壁垒 客户采用全栈系统后转换成本高 [2] - 全球多国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基于NVIDIA技术的AI基础设施 [3] 竞争格局 - AMD推出Instinct MI300X芯片获微软 Meta测试 但缺乏网络硬件和CUDA级软件生态 [6] - 英特尔主打Gaudi 3芯片性价比优势 但AI生态系统尚不成熟 市场份额较小 [7] - 竞争对手均未提供芯片-软件-网络整合方案 追赶NVIDIA存在系统性难度 [5][7] 财务表现 - 年内股价上涨15.1% 跑赢计算机与技术板块4.4%的涨幅 [8] - 前瞻市盈率32.25倍 高于行业平均26.91倍 [10] - 2026财年盈利预期同比增42.1% 2027财年增31.8% 近30日/7日内预期分别上调 [11] - 当前季度(2025年7月)每股收益预期0.99美元 较90日前1.03美元下调 [12]
英伟达GTCParis:主权AI、物理AI与软件生态全面开花
华泰证券· 2025-06-12 18: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科技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巴黎大会发表演讲或体现其欧洲战略布局,行业启示包括主权AI驱动增量市场开启、物理AI落地应用加速、软件生态粘性成关键;英伟达股价近期回暖,投资者对中国芯片出口限制影响和产业链瓶颈疑虑减轻,建议关注主权AI和物理AI应用落地及英伟达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 [1] 主权AI:以全栈解决方案参与欧洲AI基建 - 欧盟4月宣布拓展AI工厂网络,投入200亿欧元建设多达5个AI Gigafactory,每个配备约10万个先进AI处理器;英伟达宣布在欧洲部署超3000 exaflops的AI算力,包括在法国、英国合作项目及与欧洲电信服务提供商合作开发自主AI基础设施 [2] - 英伟达具备全栈式AI解决方案护城河,GB200机柜量产,新产品组成完整产品线,或增加其在AI生态价值量 [2] 企业合作:AI赋能欧洲工业与医药创新 - 英伟达为欧洲制造商构建全球首个工业AI云,由10000个GPU支持,Omniverse等平台广泛应用于欧洲工业领域,运行AI加速应用可赋能企业产品生命周期 [3] - 在医药领域,英伟达为诺和诺德提供AI工厂,支持其与DCAI合作,专注预测药物反应、构建分子和生物医学大语言模型,加速药物发现进程 [3] 软件生态:提升全球开发者粘性的关键 - DGX Cloud Lepton是多云部署平台,此次宣布拓展合作并可在多平台集成,还与欧洲风投合作,或锁定开发者和企业工作流,若适配云体验成功,可能使部分新云厂商利润承压 [4] - 英伟达与欧洲和中东模型厂商、云服务商合作,提供支持24种官方语言的开源LLM,通过Nemotron优化后训练降低成本,打包成NIM微服务或集成到企业端;面向自动驾驶汽车推出全栈DRIVE AV平台 [4]
英伟达(NVDA.US)加速欧洲AI生态布局:扩展Lepton云平台以接入当地开发者
智通财经· 2025-06-11 21:42
公司动态 - 英伟达宣布扩展Nvidia DGX Cloud Lepton平台,该平台集成全球计算市场功能,连接开发者构建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 [1] - 平台GPU现可通过一系列云服务提供商网络获得,包括Mistral AI、Nebius、Nscale等公司 [1] - 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成为首批参与DGX Cloud Lepton项目的大型云服务提供商 [1] - CoreWeave、Crusoe、Firmus、富士康等公司也入驻该平台 [1] 合作伙伴与生态系统 - 英伟达与欧洲风险投资公司Accel、Elaia、Partech等合作,为初创企业提供DGX Cloud Lepton平台的信用额度 [2] - 平台整合英伟达软件套件(如NIM、NeMo微服务和Cloud Functions),简化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和部署 [2] - Hugging Face推出"训练集群即服务",与DGX Cloud Lepton平台整合,连接AI研究人员和开发者 [2] 战略愿景 -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公司正与欧洲合作伙伴构建人工智能工厂网络,推动本地突破成果转化为全球创新 [2]
NVIDIA Partners With Novo Nordisk and DCAI to Advance Drug Discovery
Globenewswire· 2025-06-11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NVIDIA与诺和诺德合作通过创新AI用例加速药物发现工作,同时DCAI的Gefion超级计算机助力丹麦医疗生态系统发展 [1][5] 合作加速药物发现 - NVIDIA与诺和诺德合作加速药物发现,支持诺和诺德与DCAI使用Gefion主权AI超级计算机的协议 [1] - 双方旨在创建定制AI模型和代理,用于早期研究和临床开发,并应用先进模拟和物理AI技术 [2] - 诺和诺德将使用NVIDIA多个平台和服务进行药物发现、构建定制工作流和创建模拟环境 [3] - 诺和诺德研究人员聚焦多个AI研究项目,还将合作利用科学文献构建生物医学大语言模型 [4] 助力丹麦医疗生态系统 - DCAI拥有并运营丹麦旗舰AI超级计算机Gefion,降低先进计算能力获取门槛 [5] - 丹麦初创公司Teton利用Gefion加速AI护理伴侣开发,早期试验夜间接班职责最多减少25% [7] - 有制药公司用Gefion加速神经和精神疾病药物研发,还有公司用其加速口服替代药物开发 [8] - 丹麦卫生组织将用Gefion整合健康数据,方便分析数据、识别疾病模式和开发个性化治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