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行业大模型

搜索文档
计算机行业深度分析:24年需求筑底结构差异较大,经营效率提升
广发证券· 2025-05-07 09: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买入,前次评级也是买入,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3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计算机行业下游需求筑底,各行业下游IT建设需求疲软,ToG类公司拖累全行业增速,但行业内公司通过精简人员提升经营效率,预计2025Q1业绩指标改善 [6] - 行业内不同板块及板块内差异明显,ToG板块弱于ToB及ToC板块,IT硬件、信创、智能车载增长趋势较好 [6] - 计算机行业市盈率为46倍,ToB领域展现出成长韧性,建议关注AI应用、信创、智能驾驶、金融IT、芯片国产替代等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6][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收入增速企稳,利润端有回暖信号,2024年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下滑但态势放缓,行业受ToG类公司拖累,公司精简人员提升效率,预计25Q1业绩改善 [14][15] - 不同板块比较,ToG板块明显弱于ToB板块,板块内公司业绩增速差异大,IT硬件、信创、智能车载增长趋势好,ToG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长趋势下滑 [16] - 重点领域有布局价值,计算机行业市盈率46倍,软件行业PE提升,建议关注AI应用、信创、智能驾驶、金融IT、芯片国产替代等领域机会 [19][20] 研究方法说明 - 采用中位数法(样本208家公司)和整体法(样本159家公司)分析计算机行业2024年报业绩,中位数法对概括行业内公司整体变化更有意义 [21] 2024年年报:下游需求筑底,行业内公司提升经营效率 分板块表现比较 - 细分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企业云服务等,板块内公司业绩增速差异大,内部因素成胜负手 [22] - 单季度业绩增速趋势上,IT硬件、信创、智能车载增长趋势好,IT硬件利润端表现好,ToG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长趋势下滑 [28] - 合同负债+预收账款方面,IT硬件、信创、能源IT和政务IT表现好,预示25Q1业绩改善,金融IT、企业云服务24Q2开始环比增长,信息安全、医疗IT板块季度间波动小 [30] 行业整体:收入增速企稳,利润端已有回暖信号 - 成长性方面,中位数法下2024年行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下滑但高速增长公司占比提升,整体法下收入增速提升、归母净利润增速下降趋势放缓、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上升,行业受ToG类公司拖累,公司精简人员提升效率,预计25Q1业绩改善 [49][50][57][58][67][68][86] -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行业毛利率、净利润率下降,综合费用率上升,非经常性损益规模减少但占净利润比例上升,行业盈利能力弱化但费用增长趋势变化,公司通过精简人员和增加非常规收入等方式弥补 [87][91][93][96][99] 科创板公司情况 - 34家主要科创板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高于行业水平,收入体量小、增速有弹性,毛利率水平高 [101][105] 需求筑底,合同负债平稳,应收账款增速下滑 - 需求筑底,合同负债开始改善,中位数法下2024年合同负债加预收账款中位数增速下降,整体法下规模同比增速上升,行业需求筑底或结束,合同负债改善将在25年业绩端兑现 [110] - 应收账款增速下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上升明显 [10][23] 投资活动现金流增加,反映扩张态势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增加,商誉减值风险方面,行业商誉总规模有所缩减 [10][26] 行业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收盘,计算机行业市盈率(中信分类 - TTM整体法 - 剔除负值)为46倍,2025年年初以来软件行业PE提升幅度大于设备行业 [19]
赛意信息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赛意信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 23.95 亿元,同比增长约 6.3%,净利润约 1.4 亿元有所下降,主要因市场需求波动、对手低价策略、成本结构变化及部分客户订单收缩[3] - 2025 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20%,公司计划通过跟踪、拓展、优化策略经营,在存量和新增市场发力并优化项目管理[2][12] 2. **客户情况** - 总客户数突破 1120 家,同比增长 22.9%,新增 200 多个新客户,但部分主要客户订单因 ERP 国产替代周期变化收缩,如某客户订单从 6.2 亿元降至 5.1 亿元[2][3] 3. **泛 ERP 业务趋势** - 核心 ERP 系统正在重构,许多大型企业包括国企和民企都在重建 ERP 系统[2][5] - MCP 协议逐步成行业标准,半压片业务将利用 AI 智能体嵌入客户业务流程,为公司带来连接模型厂商与客户的机遇[2][5] 4. **智能制造成就** - 2024 年收入同比增长近 20%,占总收入 41.34%,通过与工信部门和华为合作提升产品力,获市场认可[2][6] - 聚焦 GTP 行业工艺大模型,在工艺优化、物流调度智能体、视觉 CV 视觉模型方面有进展,预计今年商业订单以亿为单位[11] 5. **AI 研发与应用** - 持续投入 AI 研发,发布善谋 GPT 平台,在模型管理等方面取得进展,与华为等大模型公司深度合作[2][8] - AI 在制造业应用场景化,需平台工具链与模型厂商合作贴近客户掌握主导权[9] - 泛 ERP 领域 AI 业务有三种盈利方式,低成本冷启动、与客户共建场景化应用、与模型厂商生态连接提供交付服务[10] - 计划两到三年内使 AI 在营业收入中占比达 30%-50%,长期预计五至八年后所有应用 AI 化[16] 6. **现金流管理** - 财务部门将建立客户信用管理模型和动态预警系统,联合运营部门加强项目交付精细化管理,优化交付质量和回款挂钩机制,目标将现金流与净利润比例提升至 50%以上[4][13] 7. **业务发展规划** - 内外结合提升运营效率,对外用 AI 技术,对内用于运营流程[15] - B 端管理和制造领域 AI 应用方式不同,管理领域用生成式 AI 加智能体实现自动化,制造领域结合工业机理等形成垂类小模型产品化交付[16][18] - 今年加大研发投入,聚焦 AI、基于华为的 IMC、公司的 NBMX 模型制造执行平台升级[24] 8. **毛利率相关** - 2024 年毛利率下降因行业竞争、主要客户订单减少及对手低价合同[20] - AI 产品商业化落地对毛利率有正向影响,在智能制造领域与客户共创共研提升利润毛利率,将扩展应用场景[26][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PCB 行业表现** - 2024 年在 PCB 行业实现约 1300 万人民币收入,2025 年已签胜宏科技合同,计划落地伊顿电子及名扬电路项目,通过 AI 解决垂直场景问题并产品化交付提高毛利率[19] 2. **研发费用与人才梯队** - 未来研发费用可能提升,更注重投入聚焦和优化,进行代码工厂人员收缩,优化人才梯队支持新盈利模式[21] 3. **管理费用趋势** - 未来管理费用可能增长,因人才优化举措,非人员数量大幅增加,而是薪酬结构调整及其他管理成本上升[22] - 2025 年母公司人员减少 300 - 400 人,亿美科和机电业务扩张带来新员工,管理费用质量改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25] 4. **大模型应用** - Deepseek 大模型在工业领域成本下降效果显著,华为盘古大模型集成多种技术适合复杂工业场景,公司采用“大模型无关性”策略根据客户需求选模型[31] 5. **市场占有率** - AI 技术发展为公司提升市场占有率提供契机,未来一年传统 ERP 实施厂商将面临淘汰,公司通过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提高竞争力[32][33]
赛意信息:稳健经营与开拓市场齐发力,2024年营收增长6.27%
证券时报网· 2025-04-25 09:58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3.95亿元,同比增长6.27% [1] - 全年订单同比增长16.65%,总客户数突破1120家,同比增长22.87% [1] - 新客户签单占总订单比例32%,自主软件许可销售订单超过2.3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智能制造领域收入9.90亿元,同比增长19.33%,占总营收41.34% [6] - 智能制造领域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7.5% [6] 市场拓展 - 国央企市场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00% [2] - 华南、华东市场逐步恢复,北方国央企市场增长突出 [2] - PCB行业AI大模型订单突破1300万元,客户订单规模同比增长35% [3]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支出3.65亿元,占营收15.24%,研发人员2178人 [3] - 拥有679项软件著作权和34项发明专利授权 [3] - 自主研发工业软件产品矩阵加速市场渗透,智能制造订单规模超过1.38亿元 [2] - 善谋GPT平台支持MCP协议,解决AI应用落地难题 [6] 产品与技术 - 围绕"产品转型+服务深耕"双轮驱动战略深化布局 [2] - 自主研发的PCB行业大模型结合工业机理,提升客户作业效率 [3] - 生成式AI与泛ERP系统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售后、招聘、投标等场景 [4] - 智能制造领域提供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服务 [5] 行业趋势与战略 - 软件行业面临需求结构性分化、技术迭代提速的双重压力 [1] - 聚焦主业提高传统业务市场占有率,同时开拓增量市场 [1] - 国产信创政策支持推动业务增长 [2][6] - 从ERP实施服务公司转型为工业软件践行者和企业数智化赋能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