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ophone F7系列

搜索文档
 2025小米手机观察:来自Counterpoint研究的10篇报告数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10-28 12:26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亚太地区是主要增长动力 [5]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增长主要由发达市场驱动 [32] - 三星和苹果在2025年第三季度领跑全球市场,小米以14%的出货份额稳居第三,同比增长2% [5]   小米全球市场表现 - 小米在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持平,市场份额位列第三 [32] - 公司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2025年第二季度在印尼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21%,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第一 [11] - 在拉美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尤其在智利、哥伦比亚等市场地位巩固 [17] - 在中东非地区,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9%,但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滑8%,反映出对廉价机型的依赖 [25] -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是中国市场增长速度第二快的品牌,市场份额为15.7% [28]   小米高端化战略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超过600美元)销量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 [9][20] - 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在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幅增长55%,主要增量来自中国市场 [9] - 公司通过推出小米17系列等举措加码高端市场,其电动汽车业务的高端光环效应正反哺手机业务 [8][21] - 人工智能集成高端设备的成功以及HyperOS的广泛采用推动了公司业绩增长 [32]   产品与技术创新 - 在印尼市场,小米15系列和Pocophone F7系列在性能和电池续航方面的升级为整体增长做出贡献 [11] - 在越南市场,公司推出了支持5G的Redmi Note 14,相较于仅支持4G的Redmi Note 13实现显著升级 [13] - 公司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应用处理器Xring O1,并已搭载于小米15S Pro机型中 [28] - 公司通过精简产品组合应对市场,在中东非地区在售机型从95款减少至75款 [25]   渠道与市场策略 - 公司在东南亚、中东非及拉美市场份额的提升,得益于运营商合作、促销活动及线上线下渠道的同步强化 [5] - 在印尼市场,公司继续加码线下渠道建设并丰富产品组合,凭借有竞争力的定价和持续促销活动巩固市场地位 [11] - 在拉美市场,公司通过与其他产品(如智能手表、耳机)捆绑销售的方式,以区别于灰色市场机型 [17] - 在中国市场,尽管未推出新的中端产品,但通过对Redmi K80和小米15等热门机型进行降价维持了增长态势 [28]   财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出货量增长被平均销售价格下降所抵消 [35] - 受内存价格超预期上涨及电池材料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智能手机毛利率环比下降 [35] - 公司已将全年智能手机出货目标调整至约1.75亿部,预计同比增长5%-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5]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30.5%,汽车及其他消费电子业务板块分别实现三位数和两位数增长 [40]
 Counterpoint:Q2印尼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7%
 智通财经· 2025-09-04 09:31
 行业整体表现 - 印度尼西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5年Q2同比下降7% 主要受需求低迷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 [1] - 150美元以下入门级机型出货量同比增长3% 而中高端市场出货量大幅下降 [1] - 5G智能手机出货占比升至35% 创历史新高 其中150美元以下入门级机型占整体市场13% [4]   品牌竞争格局 - 三星出货量同比增长20% 市占率位列第二 主要通过A系列全面布局5G 辅以营销表现 以旧换新推广和分期付款方案 [3] - 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10% 以21%市场份额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第一 主要通过线下渠道建设和产品组合丰富实现增长 [3] - OPPO出货量同比下降14% vivo出货量同比下降29% 因战略重心转向更高价位段但缺乏入门级新产品 同时受高端市场需求低迷影响 [3]   市场驱动因素 - 政府推动XLSmart新建8,500座基站 Telkomsel新增112座基站 进一步扩展5G覆盖范围 [4] - 消费者支出更加谨慎 节日期间需求弱于往年 购买集中在入门级机型 [1] - 政府消费刺激政策主要聚焦基本民生领域 对智能手机市场提振有限 [1]   未来展望 - 印尼宏观经济信心已改善 政府宣布特朗普关税问题得到积极解决 并加大消费激励政策力度 [4] - Counterpoint预计市场环境将持续改善 印尼智能手机市场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增长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