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ukuk(沙特伊斯兰债券)ETF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港交所CEO陈翊庭:“手牵手”解决,中概股回港“肯定吃得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22:58
中概股回港上市趋势 - 自2018年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已有33家中概股赴港上市,总市值占美国上市中概股超70% [1] - 2025年香港IPO市场回暖,27家市值超10亿美元的美国上市中概股中,22家股权结构不符合港交所现行规定 [1] - 港交所正研究放宽中概股回港上市的市值门槛及双重股权架构限制,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 [1][28] 香港市场流动性表现 - 2025年前5个月港股IPO募资总额达77346亿港元,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 - 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金额从2024年同期的1102亿港元升至2423亿港元,增幅超100% [4] - 2025年6月数据显示港股再融资规模达259亿美元(约2033亿港元),为同期IPO募资额的两倍多 [4] 港交所创新举措 - 推出"FINI"系统将新股结算周期从T+5缩短至T+2,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5] - 设立"科企专线"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上市前辅导,已有超20家企业表达意向 [14][16] - 优化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及审批流程,推出"科企专线"等便利措施 [7][14] A+H股联动效应 - 2024年9月以来已有8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募资9811亿港元,包括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 [8] - 近50家A股公司计划赴港上市,其中23家已通过备案或递交材料 [8] - A+H模式可为企业提供海外并购对价工具及股权激励平台,并带动两地市场交易量联动 [7][34] 外资配置偏好 - 国际投资者2025年显著增配港股科技与新消费板块,中东主权基金等23家机构参与宁德时代H股认购 [12][15] - 港股5月日均成交达210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0%,外资持续流入推高市场活跃度 [11]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下,港股成为国际资金分散配置的重要选择,吸引中东及欧美长线基金 [11][20] 大宗商品生态布局 - LME香港仓库将于7月中旬运营,首批获批7家仓库将带动周边物流及贸易融资服务 [21][23] - 港交所研发锂/镍/钴等电池金属期货产品,精准对接内地市场需求 [23] - 构建"人货场"体系,通过优化交易机制(如恶劣天气交易、人民币柜台)提升用户体验 [22]
对话港交所CEO陈翊庭:中概股回港“手牵手”解决,香港“肯定吃得下”丨湾区金融大咖说
搜狐财经· 2025-06-17 20:26
中概股回港上市趋势 - 自2018年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以来已有33家中概股到香港上市,总市值占所有在美上市中概股超七成 [1] - 2025年香港IPO市场回暖,在中美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更多中概股考虑回港上市 [1] - 目前27家于美国上市、市值超10亿美元的中概股中,有22家股权结构不符合港交所规定 [1] - 港交所CEO表示会与企业"手牵手"解决上市障碍,体现"人货场"服务精神 [1][20] 香港市场流动性表现 - 2025年前5个月27家港股通过IPO上市募资773.46亿港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2] - 过去十年香港累计融资额超3000亿美元(约2.35万亿港元),位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前5个月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金额24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102亿港元上升超一倍 [2] - 2025年6月6日港股再融资规模达259亿美元(约2033亿港元),是同期IPO募资额两倍多 [3] 上市机制创新举措 - 港交所2023年推出FINI系统,将新股结算周期从T+5缩短至T+2 [3] - 下调特专科技公司市值门槛,优化新上市审批流程,推出"科企专线" [4][11] - "科企专线"推出后已有超20家企业在18A、18C章节下表达上市意向 [11][12] - 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正进行上市规则全面检讨,考虑放宽同股不同权限制 [20] A+H上市模式发展 - 2024年以来8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募资981.1亿港元,包括美的、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 [5] - 后续仍有近50家A股计划赴港上市,其中23家已通过备案或递交材料 [5] - A+H模式可为企业提供海外融资平台,便利海外并购和股权激励 [4][23] - 深交所拟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回深上市,形成H+A新模式 [6][24] 外资配置趋势变化 - 2025年港股涨幅超20%领跑全球,南下资金和国际资金持续流入 [7][8] - 宁德时代H股国际配售占比达92.5%,吸引中东主权基金等23家国际基石投资者 [9] - 国际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国科技和新消费板块,如奶茶、Labubu等 [12]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推动资金重新配置非美元资产,港股受益明显 [8][22] 大宗商品生态布局 - LME香港仓库7月中旬运营,已批准7家仓库服务内地用户需求 [14][16] - 正研发与电池相关金属(锂、镍、钴)的期货合约产品 [16] - 通过建立仓库、物流、贸易融资等逐步构建大宗商品生态圈 [14]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港交所上市规则持续演变,从国企、民企到新经济、生物科技企业 [17] - 18C章节为私募和风投提供退出渠道,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17] - 通过优化"人货场"要素提升用户体验,包括恶劣天气交易、人民币柜台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