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witch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Switch芯片研究框架(一):GPU-GPU互连,从Scale-Up到Scale-Out的格局如何?
东吴证券· 2025-09-30 14: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聚焦于AI算力基础设施中的Switch芯片,特别是GPU互连技术从Scale-Up到Scale-Out的格局演变 [1] - 国际厂商如NVIDIA、博通、Marvell等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领先,但国内厂商在国产替代路径上已实现多点突破,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6] -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在国产替代生态中卡位优势显著的公司 [6] Switch芯片厂商格局 - NVIDIA凭借其私有协议NVSwitch占据主要市场份额,NVSwitch是业界带宽最高、部署最成熟的私有方案,经历了六代演进 [6][11] - 博通在云端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市占率达九成,推出基于以太网络的SUE开放架构,其Tomahawk Ultra芯片带宽为51.2 Tbps,Tomahawk 6芯片带宽达102.4 Tbps [6][13][16] - Astera Labs是唯一同时掌握交换芯片、延长线、软件管理平台的厂家,其Scorpio X系列已通过NVIDIA Blackwell平台验证,并布局PCIe/UALink双模 [6][20] - Marvell提供51.2Tbps的Teralynx 10交换芯片,延迟低至500纳秒,运行功耗低至1W/100G端口 [6][31][33] - 博通产品线覆盖全面,拥有高端的Tomahawk、中端的Trident和低端的Jericho三大系列,其中Tomahawk 5支持51.2Tbps容量,较早期产品实现80倍带宽提升并降低90%以上能耗 [26][30] 国产替代路径:独立交换芯片厂商 - 盛科通信是国内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的领先企业,产品覆盖100Gbps-25.6Tbps交换容量及100M到800G端口速率,其12.8T/25.6T高端芯片已进入客户推广阶段 [6][35] - 盛科通信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1.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82亿元,以太网交换芯片业务占比不断提升 [37] - 数渡科技在PCIe 5.0交换芯片领域率先进入客户导入和小批量阶段,预计2025年底有望实现国产替代突破 [6][39][41] - 澜起科技以Retimer为切入点,正构建完整的PCIe/CXL互联产品族,其PCIe 6.x/CXL 3.x Retimer已送样,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6][42] 国产替代路径:大厂自研交换芯片 - 海光信息已开放其CPU互联总线协议(HSL),布局CPU、GPU、Switch互联,初步形成算力基础设施全覆盖 [6][43] - 华为发布单芯片51.2T数据中心盒式液冷交换机,并开放“灵衢”互联协议2.0技术规范,其超节点产品支持8192卡及15488卡规模 [6][45][49] - 中兴通讯已形成自研交换/NP芯片全栈布局,其第五代自研交换芯片支持GPU间通信带宽达400GB/s至1.6TB/s [6][50] - 新华三自主研发智擎系列可编程NP芯片,智擎660芯片接口吞吐能力达1.2Tbps,集成度超过180亿晶体管 [6][51]
再谈国产算力预期差
2025-08-19 22:4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国产算力板块(GPU、ASIC、Switch芯片、晶圆制造、先进封装)[1][3][10][13] - 涉及公司: - **寒武纪**(GPU/ASIC龙头)[1][5][19] - **新元股份**(与阿里巴巴合作)[1][8] - **盛和通信**(Switch芯片)[3][10][12] - **中兴通讯**(N+2制程技术、MATE 80手机)[1][14] - **华虹半导体**(收购华力五厂)[14][15][16] - **永新电子**(国产GPU潜在供应商)[17][18][21] - **中芯国际**(晶圆制造)[19] - **碳新股份**(SMIC背景)[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国产算力板块趋势** - 政策推动+海外算力行情带动,下半年大厂KPI指引和中报季法说会或催化新预期[1][7] - 2025年寒武纪目标市值保守估计6,000亿(假设n+2扩展顺利、良率提升)[1][5] - GPU与ASIC共享增量需求,短期均紧缺,长期共振发展[6] 2. **细分领域机会** - **Switch芯片**:2026年非英伟达系算力芯片对应市场规模38亿美元(750万颗交换芯片)[11] - **先进封装**:永新电子主业测算50亿收入/5亿利润,国产GPU份额提升后市值或达400亿[18][21] - **晶圆制造**: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扩产,华虹收购华力五厂强化布局[14][16][19] 3. **公司动态与催化剂** - **寒武纪**:供应链问题解决是关键,政策支持明确[5] - **新元股份**:与阿里巴巴合作及影片进度超预期或引爆股价[8] - **中兴通讯**:Q4推出N+2制程技术和MATE 80手机,带动N+3预期[14] - **永新电子**:验厂通过后产能将快速扩张,市值空间显著[17][18] --- 其他重要内容 1. **市场数据** - PCIe 5.0交换芯片价格450美元,PCIe 6.0约1,000美元[11] - 2027年PCIe 7.0交换芯片市场规模或翻倍[11] 2. **港股机会** - 华虹半导体调整后提供布局机会,复牌后或释放乐观预期[15][16] 3. **风险与关注点** - 国产算力板块需持续资金关注,海外算力估值阶段性高点或引资金切换[19] --- 引用文档索引 - 行业趋势:[1][7][19] - 寒武纪:[1][5] - Switch芯片:[10][11][12] - 中兴/华虹:[14][15][16] - 永新电子:[17][18][21] - 市场数据:[11]
东吴证券:AIScale-Up趋势下 交换芯片迎千亿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4:17
行业趋势 - 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在2022–2029年复合增速约为27.2% [1][4] - 推理时代性能瓶颈从算力转向运力 行业互联方式从Scale-Out网络转向Scale-Up网络(NVLink、UALink、PCIe等)以提升吞吐效率 [1] - Scale-Up网络中Switch芯片分为CPU-GPU连接与GPU-GPU互联两类 后者是实现高带宽低延迟的核心 [2] 技术演进 - PCIe Gen5 Switch芯片ASP为450美元(约3500元人民币) 迭代产品PCIe Gen6/Gen7 ASP假设为7000元人民币 [1][4] - 开放标准PCIe6/7、UALink、NeuronLink为第三方互联厂商创造机会窗口 [3] - Astera Lab深度参与AMD UAlink和AWS NeuronLink生态 占据非NVIDIA阵营核心互联地位 [3] 市场规模 - 2025年Switch芯片市场规模测算约491.39亿元 2027年扩大至1022.23亿元 两年实现翻倍增长 [1][4] - 测算基础为2023–2027年AI服务器出货量 单机配置假设为8颗GPU+2颗CPU [4] - GPU与Switch配比采用2:1 CPU-Switch配比采用1:1 推算出两类Switch芯片需求量 [4] 重点公司 - 盛科通信-U推进800G端口速率与12.8T/25.6T交换容量产品 2024年实现小批量交付 [5] - 海光信息开展先进封装与Chiplet互联研发 支持PCIe/CXL高速I/O协议 [5] - 澜起科技发布PCIe 6.x/CXL 3.x Retimer并向客户送样 PCIe 5.0/CXL 2.0产品已量产 [5]
广发证券:Scale up成为AI时代算力扩展核心趋势 建议关注产业链核心受益标的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1:47
Scale up网络成为AI算力扩展核心趋势 - AI训练与推理需求推动单节点计算密度、带宽与低延迟互连需求攀升 提升单机性能成为数据中心投资优先选项 [1] - Scale up通过提升超节点计算密度扩展算力 实现GPU间高效协同 带来带宽、延迟等性能提升及内存共享特性 [1] - Scale up计算密度更高、数据访问效率更快 GPU互连先Scale up再Scale out 成为AI时代算力扩展核心趋势 [1] Scale up协议多样化发展路径 - 各大厂商推出自研或深度定制交换芯片与互连协议 典型协议包括PCIe、NVLINK、UALINK、SUE等 从NVLINK加速走向多样化 [2] - 单机柜高密度路径通过提升供电与热设计能力实现GPU高密度集成 代表厂商NVIDIA从GB200 NVL72、Vera Rubin NVL144演进至Vera Rubin Ultra NVL576 [2] - 多机柜光互连路径通过高带宽低延迟光互连编织多机柜GPU为统一算力域 代表方案包括Google TPU v4 pod和华为Cloud Matrix 384多机柜超节点架构 [2] 产业链环节需求爆发 - Scale up网络快速发展直接推动Scale up交换机、Switch芯片、互连芯片、PCB、ODM等环节需求爆发 [1][2] - 当GPU互连跨越单柜或多柜时 电互连逐步逼近物理极限 光互连成为实现高效连接的必然方案 [2] - 上游产业链将直接受益于大规模单节点算力需求爆发 从AI的iPhone时刻到裂变时刻再到进击时刻 产业链核心标的值得关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