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产品

搜索文档
AI时代催生eSIM新机遇:紫光同芯发布新一代芯片技术路线图
半导体芯闻· 2025-06-25 18:24
eSIM产业发展现状 - 全球eSIM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已有超过240个区域运营商部署eSIM服务 [1] - 消费者认知度显著提升:50%知晓eSIM技术,20%了解手机端使用方法,30%拥有实际使用体验 [2] - 国际旅游场景潜力突出:50%受访者愿意尝试eSIM旅游通信服务 [2] eSIM技术价值分析 - 环保优势:消除传统SIM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环节的碳排放 [3] - 用户体验升级:支持运营商和套餐的在线远程切换,解决物理SIM卡操作繁琐问题 [5] - 设备设计革新:无需物理卡槽提升空间利用率,支持IP69级防水,适配智能穿戴等小型化AI终端 [5] 紫光同芯技术突破 - 实现多品类全球化商用:覆盖手机/智能POS/可穿戴/CPE/Pad等终端 [6] - 新一代技术特性:支持MEP多Profile同时激活(双卡双待)、OS在线更新、中欧证书兼容 [6][7] - 前瞻性规划:集成卫星通信/WiFi认证能力,构建"全时空连接"生态 [9][10] 中国市场创新方向 - 多应用集成:通过SWP接口支持支付/身份识别/交通等传统SIM增值服务 [9] - 安全升级:集成国密算法和后量子算法应对信息安全挑战 [9] - 产业协同: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首款5G SA/NSA双模eSIM产品,共建联合实验室 [12] 产业链生态建设 - 中国联通牵头行动:联合50余家产业链企业发起"AI+5G+eSIM产业合作" [12] - 生态覆盖:运营商/芯片商/卡商/系统商全链条参与 [12] - 商业化里程碑:与40多个品牌、150多款终端建立合作 [12] 行业战略定位 - eSIM被定义为"智能连接的安全基石",承担设备认证/安全防护/全时空连接三重使命 [14] - 技术演进路径明确:从通信连接向AI时代万物互联基础设施转型 [14]
紫光国微: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79亿元,同比-53.43%-20250502
国盛证券· 2025-05-02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单季度数据也不佳,但随着特种集成电路行业复苏和公司业务拓展,未来2 - 3年业绩有望高增长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5.11亿元,同比-27.26%,归母净利润11.79亿元,同比-53.43%;2025Q1营收10.26亿元,同比-10.05%,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61.11% [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2、21.75、25.94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X、25X、21X [5] 业务板块 特种集成电路 - 2024年深圳国微电子收入25.77亿元,同比-42.57%,净利润10.85亿元,同比-52.21%,因订单量和价格下滑;2025年订单有较大变化,中长期行业发展乐观 [2] - 2024年毛利率71.69%,同比-1.38pct,净利率42.08%,同比-8.49pct;公司采取优化过程控制、挖掘产品潜力等措施应对价格下行 [2] 智能安全芯片 - 2024年紫光同芯收入24.87亿元,同比+3.69%,净利润2.93亿元,同比+11.38%;eSIM产品商用,防伪产品出货,发布安全芯片E450R [3] - 积极布局汽车电子等高安全芯片业务,在国产汽车芯片领域有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年出货量数百万颗,汽车域控芯片有产品上车量产和导入主机厂 [3] 行业与公司发展 行业端 - “十四五”末军工电子行业普遍业绩高增长,2025年类似2020年位置,上游环节牛鞭效应显著,未来2 - 3年军工电子有望高弹性增长 [4] 公司端 - 2024年研发支出12.86亿元,占收入比23.34%,深圳国微电子和紫光同芯分别占50%左右,推动特种芯片品类扩张 [4] - 未来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特种芯片种类有望持续扩张,如特种AI芯片、宇航领域芯片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