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种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紫光国微: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收入49.04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1-20 18:44
证券日报网讯紫光国微11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亮 眼,实现营业收入49.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3亿元,较 上年同期增长25.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 32.34%;与去年全年(9.26亿)相比,今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提 高2.37亿(增幅26%),业绩增长主要是特种集成电路业务销售量增加的结果。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 一方面全力推进在手任务交付,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明年订单及新市场开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相关表述,将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紫光国微跌2.01%,成交额7.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597.3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2 11:3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75.71元/股,总市值643.25亿元,成交额7.59亿元,换手率1.17%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597.34万元,特大单净卖出4125.26万元,大单净卖出340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8.00%,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5.11%,近20日下跌11.48%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9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3.57亿元,买入总计7.09亿元(占总成交额17.88%),卖出总计3.53亿元(占总成交额8.89%)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及LED蓝宝石衬底材料,收入构成为特种集成电路48.20%、智能安全芯片45.78%、石英晶体频率器件4.96% [2]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9.04亿元,同比增长15.05%,归母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25.0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1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50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10月31日股东户数为18.38万户,较上期增加2.27%,人均流通股4620股,较上期减少2.22%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388.43万股,较上期大幅增持1709.00万股 [3] - 多家指数ETF持股出现减少,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减持50.53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减持27.44万股,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减持307.39万股 [3] - 易方达国防军工混合A减持201.44万股,华夏沪深300ETF减持9.02万股,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eSIM、IGBT概念、EDA概念、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 [2]
紫光国微多款核心产品实现突破并落地应用
巨潮资讯· 2025-11-06 22:34
产品研发进展 - 新一代防伪芯片T91-506支持超低电压通信且具备极致能效,已进入电子设备与电池安全领域[1] - 全球首款开放架构安全芯片E450R于今年6月商用,在银行卡领域率先量产[1] - eSIM解决方案已被多家知名设备商采纳,广泛覆盖移动通信、可穿戴、汽车电子、物联网终端[1] 市场拓展与客户进展 -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正持续拓展海外市场[3]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包括高端FPGA、时钟、NFZ、电源等产品)已引入多家新客户[3] - NFZ产品已推进至航天级目录准入阶段[3] - 公司参与制定国内首个《汽车安全芯片应用领域白皮书》,推动行业标准建设[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49.04亿元,同比增长15.0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63亿元,同比增长25.04%[3] - 扣非后净利润约11.63亿元,同比增长32.34%[3]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占比超40%[3] 行业发展与机遇 - 公司在"国产替代""高可靠安全芯片""行业标准化"三大方向均取得实质性进展[3] - 产品有望在汽车电子、金融安全、物联网等多个终端应用中进一步放量[3]
紫光国微财报: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9亿元同增15%
经济网· 2025-11-04 17:16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57亿元,同比增长33.60%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109.55%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49.04亿元,同比增长15.05% [1]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25.04% [1] 主营业务结构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龙头之一,在特种集成电路和智能安全芯片两大主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 前三季度收入结构: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占比50%以上,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占比40%以上,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占比5%-6% [2] - 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产品涵盖七大类800多款,其中模拟芯片收入占比40%-50%,数字芯片收入占比50%-60% [2] - 在智能安全芯片领域,SIM卡芯片全球市占率名列前茅,金融IC卡芯片、身份证读头、POS机SE芯片市场份额国内领先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特种集成电路专业领域涉及AI+视觉感知、处理器、可编程器件等,并拓展至商业航天等新应用场景 [2] - 全球首款开放式架构安全芯片E450R于6月成功商用,实现银行卡领域首发 [3] -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eSIM全球商用的芯片供应商,公司eSIM解决方案已导入多家知名设备商及手机厂商 [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2025年上半年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预计全年规模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4] - 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为主要增长驱动力,预计2025年分别增长29%和17% [4] - 公司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抓国产替代机遇,深耕网络通信、车用电子、工业控制等重点市场 [5] - 公司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提升重点领域市占率及新兴市场渗透率 [5] - 2026年公司将持续推进自主研发,结合资本手段,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业务规模 [5]
紫光国微:2025年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在各下游客户领域的增速呈现齐头并进的态势
证券日报· 2025-11-03 17:11
公司业务展望 - 2025年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在各下游客户领域呈现齐头并进的增长态势 [2] - 各下游客户领域增长步调基本一致 [2] 客户结构 - 客户结构较往年未发生重大变化 [2] - 客户结构比较稳定 [2]
紫光国微: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特种集成电路订单,有较大一部分在Q3确认收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3 16:44
公司订单与收入确认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特种集成电路订单有较大一部分在2025年第三季度确认收入 [1] 公司市场策略与展望 - 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将全力完成当前任务并为明年订单积极准备 [1] - 2025年第四季度公司将积极开拓新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 [1] - 2026年公司将持续积极拓展市场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市场占有率 [1]
紫光国微:2025年初至今公司特种集成电路订单同比增长
证券日报· 2025-11-03 16:43
公司订单表现 - 2025年初至今公司特种集成电路订单同比增长 [2] - 2025年第三季度订单同比保持增长态势 [2] - 2025年第三季度订单环比有所下降 [2]
紫光国微的前世今生:陈杰掌舵下数字芯片设计领先,2025年Q3营收49亿超行业均值,扩张正当时
新浪证券· 2025-10-31 18:3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17日,2005年6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为河北省唐山市 [1] - 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先企业,核心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并涉及压电石英晶体元器件及LED蓝宝石衬底材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数字芯片设计,涉及IGBT概念、大飞机、MCU概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 公司控股股东为西藏紫光春华科技有限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4] - 董事长陈杰,1963年9月出生,2024年10月上任;总裁李天池,1968年7月生,2025年2月上任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04亿元,在48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10位,高于行业平均数29.12亿元和中位数11.5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2.62亿元,行业排名第5/48,高于行业平均数3.48亿元和中位数1.07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04% [6][7] - 公司销售毛利率维持在高水平,销售净利率有所提升 [6]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7.02%,高于行业平均的24.46%,较去年同期微升0.18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6.60%,高于行业平均的36.52%,较去年同期微降0.38个百分点 [3] - 公司在建工程同比增长318.44%,固定资产增长9.98%,正有序推进产能建设 [6] - 资产负债结构稳健,期间费用率维持稳定 [6][7] 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8.24万,较上期减少0.53%;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4656.58股,较上期增加0.54%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388.43万股,较上期增加1709.00万股 [5] - 多家指数ETF及主题基金位列十大流通股东,部分持股数量有所减少 [5] 业务前景与机构观点 - 公司业绩增长受益于特种集成电路等核心业务需求稳健及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6] - 公司FPGA及系统级芯片领跑行业,在宇航领域发展顺利,构建了安全芯片与控制芯片的完整布局 [7] - 汽车电子、eSIM业务被视作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7] - 订单持续交付,生产交付节奏加快,下游需求向好,股权激励落地为公司未来增长提供支撑 [7] - 东吴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75/19.26/26.13亿元,对应PE分别为44/39/28倍,维持"买入"评级 [6] - 银河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7.10/20.83/27.14亿元,对应PE分别为42/35/27倍,维持"推荐"评级 [7]
紫光国微第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特种IC业务驱动高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9:46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04亿元,同比增长15.05% [2] - 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25.04% [2] - 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32.34% [2]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8.57亿元,同比增长33.60% [2]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109.55% [2]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5.10亿元,同比增长101.46% [2] - 业绩增长主要系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下游需求增加,产品销售量增加所致 [3]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年初增长39.56%,反映销售规模快速扩张 [4] 业务驱动因素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一,货架产品超过800款 [3] - 业务覆盖AI+视觉感知、处理器、可编程器件、存储器、网络与接口、模拟器件、ASIC/SoPC等专业领域 [3] - 公司以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为两大主业,同时布局石英晶体频率器件领域 [3] - 产品服务于移动通信、金融、政务、汽车、工业、物联网等多个行业 [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34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 [3] - 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主要由逻辑芯片(增长37%)和存储芯片(增长20%)驱动 [3] - 行业增长得益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及初始AI边缘应用的兴起 [3] -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280亿美元,同比增长15.4% [3] 公司治理与激励 - 2025年前三季度管理层平稳交接,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李天池接任总裁 [5]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取消监事会,增选两名非独立董事,使董事会成员增至九名 [5]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职权,形成更精简高效的决策监督体系 [5] - 公司推出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并经股东会审议通过,结合股份回购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6] - 在孙子公司层面引入员工跟投模式,核心员工通过合伙企业参与无锡紫光集电科技有限公司增资 [6] - 增资完成后,深圳国微电子对紫光集电的持股比例降至92.60%,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6]
紫光国微(002049):需求加速释放叠加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Q3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19:1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营收同比增长33.6%至18.57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9.6%至5.71亿元 [4]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下游需求增加是营收增长主因 民品市场稳健发展 eSIM及汽车安全芯片加速拓展 [7] - 产品结构优化带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58.32% 同比增加3.86个百分点 净利率为30.71% 同比增加11.11个百分点 [7] - 存货及应付账款维持高位 反映行业高景气和下游需求饱满 支撑未来业务成长 [7] - 公司为特种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国防信息化提速 eSIM方案转型 车规级芯片布局及股权激励落地将驱动业绩长期稳定增长 [7]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9.04亿元 同比增长15.1% 实现归母净利润12.63亿元 同比增长25.0% [4] - 报告上调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3亿元 24.60亿元 34.95亿元 [7]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5% 29.1% 31.5%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6.1% 42.8% 42.0% [6]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56.8%提升至2027年的57.5% 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5年的12.7%提升至2027年的20.0% [6] 业务驱动因素 -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受益于国防信息化提速 航空航天及无人装备需求加速释放 带动FPGA RF-SoC等芯片放量 [7] - eSIM方案加速传统IC业务转型 下游消费电子 物联网配套市场空间广阔 [7] - 领先布局车规级芯片 岳阳晶振试投产后将强化整车电子配套能力 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成为民品新增长曲线 [7] - 高端AI视觉感知 中高端MCU等新品定型量产 将推动营收加速增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