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博集团(03738)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4-02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总收入达到14.4亿港元,同比增长110% [1][2] - 经调整的EBITDA占收入比达到20.8%,连续两年有持续提高 [1] - 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5810万元,净利率为4% [1][5] - 经营费用占比从2021年的49%下降到2022年的31%,有18.3个百分点的下降 [1][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订阅业务收入为5.5亿港元,占比38%,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2] - 增值业务收入为8.9亿港元,占比62%,同比增长86% [2] - 中国地区收入达到7亿港元,同比增长320%,占比提升至48% [2][3] - 美国地区收入达到7.4亿港元,同比增长44% [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24%提升到2022年的48% [2][3] - 美国市场收入达到7.4亿港元,同比增长44% [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数字文化创新技术服务商,未来5年内要成为中国数字文化赛道的排头兵、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者和中国文化出海战略的旗舰队 [12][13] - 在文化数字化、数据要素、文化出海和AIGC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提升公司在内容确权、智能运营、文化出海等方面的能力 [14][15][16][19] - 公司在美国佛罗里达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与佛罗里达大学在AI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合作 [23][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中国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公司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去发展 [41][42] - 管理层认为AIGC等新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凸显内容版权保护的重要性,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 [28][29][30][31] - 管理层表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现有业务的规模效应,具有较强的确定性 [33][34][3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周良九提问** 提问了AIGC对公司中长期业务的影响,以及2023年公司增长的确定性 [27] **王杰回答** 认为AIGC短期可能被高估,长期会推动创意价值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发展 [28][29][30][31][32] 表示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增长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在中国市场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3][34][35][41][42] 问题2 **朱良提问** 提问了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发展空间和占比情况,以及在中国数字资产变现方面的规划 [36][37] **李青回答** 表示公司在海外市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通过多种渠道和模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49][50][51][52] 公司在中国市场将着重于数字资产的确权、流通和定价,帮助内容创作者实现更好的变现 [45][46][47][48] 问题3 **杨斌补充回答** 强调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方向非常重要,团队执行力也是关键因素 [51][52][53] 表示公司在地缘政治等方面不存在重大风险,业务发展符合国际共识 [54][55]
CANBRIDGE(01228) - 2022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4-01 0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头寸约为4.631亿元人民币 [24] - 2022年公司收入从2021年的3120万美元增至7900万美元,增长4780万美元,增幅达153%,主要归因于Hunt Rays和NERLYNX销售额的增加 [24] - 2022年研发费用从2021年的4.277亿美元降至3.112亿美元,减少约1.165亿美元,降幅为27%,主要是由于支付给许可合作伙伴的前期和里程碑付款减少,不过测试和临床试验费用的增加部分抵消了这一减少;不包括里程碑付款的研发费用从2021年的2.139亿美元增至2.517亿美元,增加了3780万美元 [25] - 2022年行政费用从2021年的1.45亿加元降至1.089亿加元,减少了3660万加元,主要是由于上市费用减少和专业费用的成本控制 [25] - 2022年报告期内亏损从2021年的10.77亿美元降至4.835亿美元,减少约1.935亿美元,降幅为55%,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亏损和公允价值变动以及研发成本的减少;经调整后的年度亏损从2021年的5.813亿美元降至5.567亿美元,减少了1.246亿美元,降幅为21%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药物管线业务 - 公司拥有领先的管线,包含14种针对罕见病且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药物资产,其中3种已上市,5种处于后期临床试验阶段,1种处于IND启用阶段,2种处于临床前阶段,另外3种基因治疗项目处于先导物识别阶段 [5] - CAN - 108(Live Marley):是一种口服、吸收极少的药物,旨在选择性抑制大中华区患者的回肠胆汁酸转运体(IBAT),用于治疗包括阿拉吉勒综合征、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FIC)和胆道闭锁等在内的罕见胆汁淤积性肝病,该药物已获得美国和欧洲FDA批准用于治疗阿拉吉勒综合征,公司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内地获得批准 [10][12] - CAN - 106:是一种新型长效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重症肌无力和其他补体介导的疾病,已获得美国FDA授予的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孤儿药称号,2022年公布了健康志愿者一期研究的积极顶线结果,目前正在中国开展PNH患者的Ib/II期研究,计划于2023年年中公布Ib期试验的顶线数据 [13][15] - CAN - 8:是一种糖基化CD95 Fc融合蛋白,处于II期临床,作为中国内地一种罕见脑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潜在一线治疗药物,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患者招募,预计年中进行中期分析 [17][19] - CAN - 103:是一种重组人葡萄糖脑苷脂酶,是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戈谢病的酶替代疗法,公司拥有其在中国和全球的开发和商业化专有权利,2022年7月对戈谢病1型和3型患者进行了首次给药,目前已启动II期注册试验的B部分,预计2024年年中提交新药申请(NDA) [19][21] 基因治疗业务 - 公司在基因治疗的下一代技术方面取得进展,2022年7月开设了下一代创新和工艺开发设施,2023年1月宣布从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获得许可协议,并与LogicBio签署了全球许可协议,获得了包括庞贝病、法布里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和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在内的多种高价值基因疗法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7] - 公司展示了用于治疗SMA的下一代基因疗法项目的初步数据,该疗法具有更高效、更安全和更易于制造的潜力,计划2024年提交SMA的IND申请 [8][3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罕见病患病率几乎是美国或欧洲的四倍,但收入占比不到1%,公司认为这为其在中国开发罕见病产品并推向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 [4] - 2020年,全球罕见病治疗领域市场机会价值超过1350亿美元 [3] - 胶质母细胞瘤(GBM)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45%,中国每年约有5万例GBM新发病例 [17][4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愿景是打造一家以中国为基地的全球领先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罕见和难治疾病的药物,针对中国和全球庞大且未得到充分满足的市场 [3] - 采用全球合作与内部研发能力相结合的商业模式,降低开发风险,同时组建了一支在关键市场开发和商业化罕见病疗法方面有成功经验的管理团队 [4] - 未来五年计划扩大大中华区的内部商业化团队,以支持新产品的推出 [7] 行业竞争 - 在GBM治疗领域,目前标准治疗方法是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联合放疗,此外还有一种名为肿瘤治疗场的设备,但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公司的CAN - 8作为现有标准治疗的附加疗法,目前没有明显的竞争威胁 [42][43] - 在抗C5产品市场,公司的CAN - 106与现有获批的抗C5抗体不同,获得了FDA的孤儿药认定,具有市场排他性,与未来可能上市的依库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相比,CAN - 106具有更长的给药间隔优势 [46][4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中国罕见病市场存在巨大且切实的机会,过去一年在业务建设和管线推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未来充满信心 [4] - 2023年有望迎来多个重要里程碑,包括CAN - 108的批准、CAN - 106的Ib期研究顶线数据、CAN - 8的中期分析数据以及CAN - 103的II期注册试验进展等,这些将为股东带来短期和长期价值 [5][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大部分后期项目已被列入中国首批罕见病目录,这不仅验证了公司的开发战略,也为产品获批后的商业机会提供了支持 [5] - 公司的首个产品Huntress用于治疗亨特综合征MPS II,其大中华区的商业团队在2022年实现了7900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较上一年增长153% [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短期至中期的关键增长驱动力是什么,对来年的收入和利润有何预期? - 短期内公司将继续推广Hunt Rays以实现适度增长,预计CAN - 108(Lift Marley)将在一个月左右获批并于年底推出,有望在中期带来良好增长,长期来看,公司还有多个临床数据读出和基因治疗项目 [33][34] - 此外,CAN - 8的成功与否也会影响公司的增长,取决于其GBM II期潜在注册研究的结果 [35] 问题: 公司今年最期待的关键数据读出和批准有哪些? - 2023年公司期待的高价值里程碑包括:CAN - 108(Libermarly)治疗阿拉吉勒综合征获得AMPA批准;CAN - 106在PNH患者中的Ib期研究顶线数据读出;CAN - 8用于GBM一线治疗的II期潜在注册研究的中期分析数据,该数据可能支持提前提交NDA;CAN - 103治疗戈谢病的注册研究进展,有望在2024年年中提交NDA [37][38] 问题: CAN - 8在GBM治疗中的市场潜力如何,与现有治疗方法有何区别? - 中国约有5万例GBM新发病例,该疾病在过去十年左右没有新的产品获批,假设按常规靶向疗法定价,CAN - 8可能带来4 - 5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40][41] - 目前GBM的标准治疗是TMZ联合放疗,CAN - 8是在此基础上的附加疗法,且公司公布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其具有较好的疗效 [42][44] 问题: 公司的抗C5产品CAN - 106与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相比有何优势? - CAN - 106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设计和反向工程,抗体序列与现有获批的抗C5抗体不同,获得了FDA的孤儿药认定,具有市场排他性,且与未来可能上市的依库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相比,具有更长的给药间隔优势 [46][47] 问题: 请提供公司SMA基因治疗项目的最新情况,包括与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的许可协议和潜在市场机会? - 通过与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的合作,公司获得了第二代SMA基因治疗产品的全球开发权,该产品具有更高效、更安全和更易于生产的特点,计划2024年提交IND申请 [49][50] - 与现有获批的基因疗法相比,公司的产品在小鼠模型中消除了肝脏毒性,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更好的表达,有望成为SMA的同类最佳基因疗法 [55][56] 问题: 除SMA外,公司基因治疗管线的情况如何,有哪些有前景的候选药物或合作项目? - 公司还关注神经肌肉疾病和溶酶体贮积症领域,在神经肌肉疾病方面,正在开展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研究,与华盛顿大学的Jeffrey Chamberlain博士和Scripter公司有合作;在溶酶体贮积症方面,计划用基因疗法替代外源性酶替代疗法,重点关注法布里病和庞贝病,在法布里病的小鼠模型中已看到良好的底物减少效果 [58][59][64]
希玛医疗(03309)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1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总收入增长55.7%,从110亿港元增加到170亿港元 [7][8] - 香港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超过90%,其中眼科服务收入增长48.1% [8] - 2022年亏损2190万港元,主要受内地业务受疫情影响 [10][11] - EBITDA增长22.5%,从18亿增加到22.5亿 [10] - 调整后利润从21亿增加到13亿,增长超过20% [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业务平均增长38.7%,未受疫情太大影响 [9] - 内地业务2022年受疫情影响,增长放缓至24.2% [9] -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收入下降超过20%,二线城市如珠海、惠州反而增长50%以上 [9][10] - 香港业务以整形、其他医疗和手术为主,内地业务以城市手术和销售产品为主 [9] - 香港手术量增39%,平均价格增5%;内地手术量减20%,平均价格增12%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业务占总收入63.7%,增长较快 [9][10] - 内地业务占总收入36.3%,受疫情影响较大 [9][10] - 香港手术量和平均价格均有较大增长 [10] - 内地手术量下降20%,但平均价格上涨12%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未来3年目标收入增长25%,2025年达到30亿元 [15][16] - 未来3年计划新增100家医院,主要集中在大湾区 [11][12][13] - 计划在2025年前在平山建立3家医院,包括2家眼科和1家口腔专科医院 [20][21] - 未来将重点发展眼科和口腔两大业务线,并在一个地点提供两种服务 [21] - 与香港和内地高校建立合作,引进国际专家团队,提升服务水平 [20][21][23] - 通过收购芯片设计公司等,向上游产业链拓展,提升自身竞争力 [13][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疫情影响已基本消除,2023年整体业务反弹势头良好 [16][17] - 香港和内地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16][17][18] - 公司在大湾区的品牌和规模优势明显,有望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 [19][20][23] - 未来将加强香港和内地医疗资源的协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21][22] - 公司管理层对未来3年的发展目标充满信心 [15][1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公司未来在医疗消费领域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22] **管理层回答** - 目前主要集中在消费能力较强的深圳市场 [22] - 随着口腔和眼科业务规模扩大,未来将逐步向中高端客户群体拓展 [22][23] - 公司将根据当地医疗需求情况,适当调整服务定位和发展重点 [22][23]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赢得患者的信任? [23][24] **管理层回答** - 在大湾区拥有10年以上的业务积累,在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优势 [23][24] - 与香港、广州、深圳等地高校建立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24] - 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获得政策支持,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24] - 引进国际专家团队,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患者的信任度 [21][24]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未来3年公司的现金流和资本支出预测如何?未来融资方式有哪些考虑? [25] **管理层回答** - 未来3年公司现金流和利润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25] - 公司目前尚有2亿元银行贷款额度未使用,利率较低 [25] - 未来将根据发展需要,灵活选择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方式 [25] - 公司的目标是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收益 [25]
浦林成山(01809)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16:30
管理层介绍 - 会议管理层包括副总裁蒋西周、高级财务总监黄晓磊以及投资者关系秘书曹雪玉 [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无相关内容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无相关内容 其他重要信息 - 无相关内容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 无相关内容
优趣汇控股(02177)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入同比下降超过20% [4] - 毛利率从2021年的29.7%下降至23.9% [6][15] - 净利润从2021年的3000万元转为较大亏损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B2B业务增速略快于B2C业务 [4] - 一般贸易占集团整体营收约60%,与2021年相近 [4] - 抖音业务年度增加值超过148%,拼多多业务增长超过23% [4] - 飞诺抖音海外旗舰店在跨境品牌排名第一,单场销售增速达30倍 [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抖音和拼多多等社交电商渠道的销售占比和增长情况良好 [4][18][20][21][22][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制定了以下未来发展策略 [9][10][11] 1) 夯实现有TP、JDP、DP等代运营业务,发展反向定制品牌、自有品牌等 [9] 2) 传统电商平台与社交电商平台并重发展 [9] 3) 在母婴、美妆等现有类目基础上,重点发展大健康OTC等新兴类目 [10][11] - 公司计划在2023年进一步加强抖音业务,预计完成28亿元目标 [11] - 公司将通过品牌共创、定制等方式向产业上游拓展 [11] - 公司将优化库存结构、压缩成本等防守措施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是不太容易的一年,但公司采取了多项减脂瘦身措施 [1][2][3] -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方面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3][7] - 公司认为2023年毛利率有望提升,将继续优化库存 [15][16] - 公司看好抖音等社交电商渠道的发展前景,将持续加大投入 [18][20][21][22][23] - 公司将通过品牌共创、定制等方式拓展上游,并重点发展大健康OTC等新兴品类 [9][10][1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与品牌合作策略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终止了一些品牌合作,未来在品牌合作策略上有何考虑? [12] **管理层回答** 1) 公司主动终止了一些不盈利品牌,同时增加了一些高毛利、有技术含量的新品牌 [13] 2) 公司将重点发展大健康OTC等新兴品类,预计2022年该领域业务增长20% [14] 问题2: 公司毛利率下降 **投资者提问** 公司毛利率从29.7%下降至23.9%,未来如何改善毛利率? [14] **管理层回答** 1) 2022年毛利率下降主要是公司主动清理库存、计提跌价准备等所致,属主动调整 [15][16] 2) 2023年公司将继续优化库存结构,预计毛利率将有所提升 [16][17] 问题3: 公司抖音业务发展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抖音业务发展上有何独到见解和侧重点? [19] **管理层回答** 1) 公司已深入理解抖音的内容驱动特点,注重内容生产能力建设 [20][21][22][23] 2) 公司在抖音业务取得了不错成绩,如资生堂海外旗舰店ROI达10倍以上 [23] 3) 公司预计2023年抖音业务将占集团营收10%以上 [18]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14: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实现营收431.39亿元,同比增长9.57% [2] - 2022年实现毛利42.75亿元,同比下降22.7% [8] - 2022年实现规模净利润18.55亿元,同比下降29.02% [7] - 2022年总资产收益率4.49%,同比下降4.02个百分点 [7] - 2022年净资产收益率15.32%,同比下降8.51个百分点 [7] - 2022年末总资产461.03亿元,同比增长25.34% [7] - 2022年末负债率73%,同比上升2.84个百分点 [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焦炭业务 - 2022年焦炭分部收入163.68亿元,同比增长2.9% [8] - 2022年焦炭分部毛利24.76亿元,同比下降33.1% [8] 化工业务 - 2022年化工分部收入154.3亿元,同比增长14.1% [8][9] - 2022年化工分部毛利10.72亿元,同比下降11.4% [9] 运营管理业务 - 2022年运营管理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55.2% [9] - 2022年运营管理业务毛利0.18亿元,同比下降51% [9] 贸易业务 - 2022年贸易业务收入112.24亿元,同比增长15.8% [9][10] - 2022年贸易业务毛利7.09亿元,同比增长22%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焦炭总服务量1524.31万吨,市占率达到5% [3][4] - 2022年化工业务总量552.3万吨 [4][6] - 2022年轻能业务量395万方,同比增长163% [4] - 2022年贸易业务完成6.87万吨,焦炭出口580万吨 [13][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持续巩固焦炭行业龙头地位,化工业务稳步提升,轻能业务快速增长 [3][4][12]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印尼项目将于2023年投产 [31][32][33][34] -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运营效率 [55][56][57]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 [56][57][58] - 公司注重ESG,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5][16] 行业竞争 - 公司在焦炭、化工等行业保持领先地位,产能和市占率持续提升 [3][4][1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措施提升竞争力 [48][49][50][51] - 行业整体受到钢铁行业利润下滑和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业绩表现优于同行 [7][8][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中国经济和行业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态度 [58][59][60][61][62] - 管理层认为公司具备持续增长的能力,将通过创新驱动、成本控制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90][91][92][93][94][95][96][97] - 管理层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分红政策,并积极回购股票以提升股价 [92][9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印尼项目的销售和盈利预期 **翟坤 提问** 印尼项目的销售和盈利预期如何 [30][31][32][33] **王鳳山 回答** 印尼项目具有区位优势,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较低,预计盈利能力将高于国内项目 [31][32][33] 问题2: 几内西安项目的盈利情况及发展策略 **翟坤 提问** 几内西安项目的盈利情况及未来发展策略 [30][34][35][36] **杨璐 回答** 几内西安项目通过优化系统降低成本,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4][35][36] 问题3: 公司在新能源氢能领域的规划 **梁笑 提问** 公司在新能源氢能领域的规划和布局 [67][68][69][70][71] **李永军 回答** 公司已建成3条氢气生产线,产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加大在制氢、储氢、加氢等领域的投入 [67][68][69][70][71]
农业银行(01288)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14: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实现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长6.9%[2][3] - 营业收入7249亿元,同比增长0.7%[2][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为1.2%[2][3] - 总资产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2][3] - 贷款新增2.59万亿元,增速15.1%[2][3] - 贷券投资新增1.3万亿元,余额9.32万亿元[2][3] - 全口径客户存款新增4.2万亿元,增速17.7%,余额达到28.2万亿元[2][3] - 对公客户存款余额9万亿元,新增1.03万亿元,个人客户存款余额15万亿元,新增超过2万亿元[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制造业贷款余额2.3万亿元,增速31.8%,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52.8%[3][4]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24万亿元,新增3828亿元,增速44.6%[3][4]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3.04万亿元,新增5733亿元,增速23.3%[3][4] - 绿色信贷余额2.7万亿元,新增超7000亿元[4][5] - 现预贷款余额7.3万亿元,新增1.1万亿元,增速17.9%[3][4] - 个人贷款新增4281亿元,贷款余额7.55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043亿元,余额5.35万亿元[4][5]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8414亿元,新增389亿元,信用卡贷款新增209亿元,余额6477亿元[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际结算量、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对客贸易融资分别增长15.3%、9.6%和20.4%[4] - 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数量达到1.72亿户,新增1988万户[5][6] - 数字化渠道优势进一步增强,农营一贷余额达到3万亿元,增速42.3%[5][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初心使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迈出新步伐[2][3] - 公司定位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持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3][4] - 公司加大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3][4] - 公司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内生发展动力[5][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2023年经济形势整体向好,为银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9][10] -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和有效性[10][11] - 公司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新动能[62][63][64] -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确保资产质量稳健向好,提升抗风险能力[35][36][37][3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于勇 提问** 询问公司一季度营收增长情况及全年增长动力[8][9] **万钧 回答** 公司一季度营收增长受LPR重定价、市场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预计全年营收增长中枢将有所下降,但公司将采取多措并举,努力保持经营业绩健康发展[9][10][11] 问题2 **叶小熊 提问** 询问公司信贷投放情况,包括一季度投放情况、全年投放计划及重点领域[12][13][14][15] **张旭光 回答** 公司一季度信贷投放保持高增长态势,全年将继续加大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确保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优化信贷结构[13][14][15] 问题3 **林圆圆 提问** 询问公司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变化、提前还款情况,以及今年住房贷款投放计划[16][17][18] **张旭光 回答** 公司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呈下降趋势,提前还款情况与同业基本一致,今年将继续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力度[17][18]
星盛商业(06668)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1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微跌1.8% [1][2] - 2022年毛利润3.13亿元,同比下降5.3%,毛利率55.7% [1][6] - 2022年规模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16.6%,核心规模净利润率为35.4%,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 [6] - 2022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62亿元,净现比为1.05,现金充沛 [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入来源:67.9%来自委托管理模式,24.6%来自品牌持管理输出模式,7.5%来自整租模式 [6] - 2022年81.4%收入来自大湾区,74.9%来自深圳湾区 [6] - 2022年69%收入来自第三方客户 [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底公司已进入24个城市,为65个项目提供服务,其中26个已开业,26个筹备中,13个为咨询顾问项目 [3][4] - 公司约63%项目集中在大湾区和长三角 [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成立于2004年,已成为大湾区领先的商业运营服务供应商,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3][4] - 公司构建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包括城市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等 [3] - 公司坚持深耕大湾区并不断开拓全国市场,形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3][4] - 公司依托成熟的外托机制和灵活的合作模式,获得业主方的广泛认可,第三方项目占比较高 [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面临疫情反复和行业环境变化,但公司仍取得了较为平稳的经营业绩 [1][2] - 2023年公司将重点打造高质量运营,强调品质和效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8][9] - 公司将坚持长期价值主义,聚焦大湾区、长三角等优质区域,严格把控项目和合作方,确保项目质量 [9][10] - 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双位数利润增长,确保5-7个项目顺利开业 [2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中金公司陈奇然提问** 关于2023年外拓计划,包括数量和物业类型的要求 [12][13][14][15] **陶牧民回答** 2023年外拓计划不低于4个项目,总面积不低于28万平米,重点关注大湾区、长三角和中西部一二线城市的优质项目,严格把控项目条件和合作方 [14][15] 公司也在研究社区商业这一细分领域,未来会把它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15] 问题2 **Sun Zhonglian 提问** 关于公司2023年的运营提升措施,以及控股股东新和控股2022年的整体表现 [17][18][19][20][21][22] **文毅回答** 2023年公司将以消费者为中心,从品牌、营销、会员等多方面提升运营水平,提高出租率和销售业绩 [18][19][20] 新和控股2022年整体经营稳健,销售规模和回款情况良好,三道红线指标均达标,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1][22] 问题3 **胡玉提问** 关于公司会员体系的升级情况,以及REITs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30][31][32][33][34] **陶牧民回答** 公司高度重视会员运营,2022年底会员数达310万,高端会员增速超33.5%,正在升级会员小程序和社群运营 [30][31][32] REITs政策出台对公司来说是利好,有助于降低资金成本,公司正在积极研究相关业务 [33][34]
赢家时尚(03709)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1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入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同行中较少,约10%左右 [1][2] - 2022年毛利率略有上升,增加不到1% [2] - 2022年每股派息4毛,派息率63% [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增加40%,达到17亿 [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主要品牌克莱迪尔、纳尔斯纳、耐康占比约70% [9] - 其中克莱迪尔和纳尔斯纳收入下降约15% [9] - 卡迪戴尔和仿佛品牌收入有所增长 [4][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直营门店比年初净减3家,经销门店净减32家 [11] - 线上收入增长约18% [3] - 线上渠道主要包括微品会、天猫、抖音等,抖音增长较快 [11][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提出"领先的中国轻奢品牌管理集团"的新定位 [19][20] - 计划在品牌、产品、渠道、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20][21][22][23][24] - 未来3年目标零售额100亿、150亿,增长空间较大 [27][28] - 公司认为目前国内还没有做得很好的本土轻奢品牌管理集团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整体环境非常艰难,但公司仍保持较好的经营表现 [1][2] - 2023年经济形势有望好转,公司有信心实现快速增长 [27][28] - 公司认为未来产品力和品牌力的提升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32][33][34][3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米涵洁 提问** - 询问公司存货周转天数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 [35] - 询问公司一季度零售业绩恢复情况 [36][37] - 询问公司线上渠道未来规划 [38][39] - 询问公司未来多品牌和品类拓展计划 [39][40] **徐志强 回答** - 存货周转天数预计上半年可恢复正常水平 [35] - 一季度零售业绩呈现逐步改善态势,有中个位数到低双位数增长 [37] - 线上渠道将继续重点发展抖音等新兴平台,传统平台成本可控 [38][39] - 未来将在现有女装品类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考虑拓展其他品类 [39][40] 问题2 **王逢来 提问** - 询问公司提出"轻奢品牌管理集团"定位的最大挑战 [41] - 询问公司未来是否会对现有两大主品牌进行升级或引入新品牌 [42][43] **金明 回答** - 最大挑战在于需要积累新定位的相关knowhow,特别是供应链的调整需要时间 [41][42] - 公司目前无需对现有主品牌进行大规模调整,而是要在产品、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化 [43][44][45][46] 问题3 **刘沛 提问** - 询问公司卓越商品体系改革的具体执行方式和带来的效果 [51][52] **金明 回答** - 卓越商品体系的核心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洞察,建立产品结构的黄金三角 [51][52][53][54][55] - 新体系下主销款占比已达60%以上,部分品牌达70%,效果较好 [57][58][59]
创梦天地(01119)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1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游戏内购收入增长10.2% [6][7] - 2022年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计提了一些减值损失,但剔除这些影响后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7][8] - 2022年管理费用和运营成本下降20%,主要得益于业务聚焦和主动降本增效 [8][9] - 2022年研发投入3.2亿元,主要投入在核心游戏和Fanbook上 [9][10] - 2022年确认了较大的会计亏损,主要是一些一次性和非现金性的减值损失 [10][11][12] - 2022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9000万元,剔除IP衍生品业务影响后为1.6亿元 [14] - 2023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达2亿元,现金流状况良好 [14] 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游戏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不到50%提升到2022年的70%,体现了业务聚焦 [6][7] - 地铁跑酷、梦幻花园/家园、荣耀全明星等核心游戏表现良好,在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6] - 通过IP联动、内容更新等方式持续提升核心游戏的用户付费转化率和单用户价值 [29][30] 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国内游戏市场整体有所下降,但公司仍实现总体营收增长 [6] - 公司在休闲游戏、RPG游戏、竞技游戏等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6][20] - 预计2023年下半年推出的新游戏卡拉比丘和阿兹博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20][2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精品游戏发行和运营,力争在各细分领域成为龙头 [6][7] - 通过内容更新、IP联动、社区运营等方式持续提升核心游戏的商业化价值 [29][30] - 加大Fanbook在用户运营、内容创作、AI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 [22][23][24][25] - 2023年将重点聚焦在现有游戏的商业化深化和新游戏的上线,预计将实现扭亏 [31][32][3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国内游戏市场整体有所下滑,但公司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 [6] - 公司通过业务聚焦、成本控制等措施,经营状况和现金流持续改善 [14][15][32][33] - 新游戏卡拉比丘和阿兹博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上线,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20][21] - 公司将持续加大Fanbook在AI应用、内容创作等方面的创新,提升用户体验 [22][23][24][25] - 整体来看,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扭亏,未来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31][32][33] 问答环节 问题1: 关于卡拉比丘游戏的情况 **提问者: Ellie Jiang** 卡拉比丘这款游戏已经拿到版号,公司计划在今年内上线,能否分享一下产品目前的测试情况和面向的用户群体,以及对这款游戏未来1-2年的收入贡献预期?[19] **回答: Jiazhen Zhao** - 卡拉比丘是公司在竞技游戏领域的重点产品,结合了二次元和TPS射击元素,主要面向X元和FPS爱好者用户群体[20] - 目前已经完成了万人测试,玩家反馈良好,预计在今年内正式上线[20] - 竞技游戏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卡拉比丘未来1-2年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增长点之一[21] 问题2: 关于Fanbook在AI应用方面的规划 **提问者: Yang Bai** 关注到行业内像Discord等产品在AI应用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司在Fanbook上的AI布局和竞争策略是什么?[34] **回答: Jiazhen Zhao** - Fanbook作为基于频道的即时聊天工具,与Discord等产品有相似的优势,可以很好地支持AI对话式应用[35][36] - 公司已经在Fanbook上应用了AIGC技术,包括内容创作、客服机器人等,未来还会进一步拓展AI在社区运营、用户交互等方面的应用[22][23][24] - Fanbook积累了一定的运营和技术基础,加上公司在游戏领域的深厚积淀,有信心在AI社区应用领域与同行竞争[35][36] 问题3: 关于公司2023年业绩展望 **提问者: Joyce Ju** 公司在2022年确认了较大的会计亏损,能否具体说明2023年扭亏的主要来源和措施?[31] **回答: Lei Chen** - 2023年扭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现有游戏的商业化深化,提升用户付费转化率和单用户价值;二是新游戏卡拉比丘和阿兹博的上线贡献[31][32] - 同时公司还将持续推进成本控制措施,如研发投入聚焦、Fanbook提升利润率等,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32][33] - 综合来看,公司有信心通过收入增长和成本管控在2023年实现扭亏,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3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