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售物业
icon
搜索文档
受香港写字楼租金低迷拖累,太古地产十五年来首次出现亏损
新浪财经· 2025-08-08 13:5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7.23亿港元,同比增长20%,基本盈利增长15%至44.2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0.76港元,第一次中期息每股0.35港元 [1] - 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同比减少4%,由2024年上半年35.7亿港元减至2025年上半年34.2亿港元 [1] - 股东应占呈报亏损12.02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17.96亿港元溢利形成对比,为2010年以来首次中期亏损 [1] 亏损原因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46.8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收益8.79亿港元,主要受香港办公楼市场低迷影响 [3] - 香港办公楼租金收入26.36亿港元,同比下滑4.7%,租用率88% [3] - 内地办公楼租金收入下跌4%至1.81亿元,撇除汇率影响下跌3% [3] 香港办公楼市场 - 市场竞争激烈,新增供应持续,需求增长不稳定,短期内租金压力可能持续 [5] - 香港中环片区甲级写字楼租金较2019年高峰期下跌近45% [5] - 香港写字楼市场整体空置率上升至13.6%,湾仔/铜锣湾及尖沙咀空置率分別降至9.5%及7.9% [5] 零售市场表现 - 香港零售物业租金收入11.69亿港元,同比微跌2%,部分商场出租率达100% [5] - 内地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上升2%至22.72亿港元,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1%,较2019年同期高出70% [6] - 上海兴业太古汇确立为城市新地标,内地商场表现优于整体市场 [6] 投资策略 - 未来10年计划在核心市场投资1000亿港元,其中500亿港元投向中国内地 [7] - 内地投资进度已达92%,涉及西安太古里、三亚零售项目、上海陆家嘴太古源等项目 [8] - 专注于一线和新兴一线城市的零售主导多用途项目,预计2032年中国内地和香港总建筑面积增加一倍 [8] 住宅市场 - 香港已建成两个可售住宅项目,预计年内推向市场 [9]
太古地产(01972) - 2025 Q2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07 16:45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基础利润为HK$4,420百万,同比增长14.6%(1H 2024: HK$3,857百万)[10] - 每股基础利润为HK$47.01,较2024年12月有所增长[10] - 股东应占权益为HK$3,420百万,同比下降4%(1H 2024: HK$3,570百万)[10] - 每股股息为HK$0.35,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15%(1H 2024: HK$0.34)[10] - 2025年上半年,整体可归属零售销售与2024年上半年持平[6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租金收入为1490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13] - 2025年上半年报告的损失为12.02亿港元[162] 用户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大陆的零售组合的应占租金收入同比增长,成为公司增长的关键推动力[41] - 2025年上半年,太古里千潭的零售销售同比增长13.5%[58] - 太古里三里屯的零售销售同比增长6.8%[58] - 2025年6月30日,太古汇的入住率为94%[58] - 2025年6月30日,太古里三里屯的入住率为99%[58] 未来展望 - 预计到2026年和2027年,多个项目将分阶段完成,增加总建筑面积[67] - 2025年下半年,预计在太古里三里屯进行租户组合提升和装修工作[52] - 2025年预计中国大陆投资组合中92%的电力消费将由可再生电力提供[14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完成第二波租户升级[45] - 2025年香港和中国大陆的绿色绩效承诺计划中,超过150个租户参与,覆盖超过60%的办公可租赁楼面面积[15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Brickell City Centre购物中心的75%零售权益和100%停车位以US$548.7百万的价格完成出售[13] - 公司的HK$1000亿投资计划已承诺67%用于长期增长[26] 财务状况 - 2025年6月30日的净债务为428.53亿港元,同比下降2%[162] - 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余额为13,254百万港元[129] - 2025年6月30日可用的承诺融资为66,807百万港元,已提取的承诺融资为55,782百万港元[129] - 2025年预计保持15.7%的杠杆率[124] - 2024年的基础利息覆盖率为8.9倍,2025年预计为11.5倍[124] - 2024年的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4.0%,2025年预计为3.6%[124] 负面信息 - 物业交易的基础损失为282百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损失增加[109] - 酒店业务的基础损失为450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损失减少[109]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的净资产值(NAV)为2706.70亿港元,同比下降2%[162]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NAV)为47.01港元,同比下降1%[162]
2025中国物业投资市场年中回顾与展望
世邦魏理仕· 2025-08-07 14: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全年大宗物业投资额同比增长5-10%的年初预测 [8] 核心观点 - 上半年全国大宗物业投资交易额达1321亿元,同比增长19%,但交易宗数下降29% [3][5] - 机构型买家重点布局消费和居住领域资产,零售物业与租赁住宅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166%和200% [3][5] - 数据中心关注度显著上升,人工智能应用爆发将推升一线城市及周边区域投资热度 [8] - 一线城市核心办公楼资本价值自2022年累计下跌43%,具备安全边际的资产受长期资本青睐 [8] 市场回顾 交易表现 - 险资和基金交易额占比升至63%,太盟联合体500亿元收购万达广场资产包贡献上半年交易额的38% [5] - 办公楼交易额66%来自一线城市核心区位项目,核心板块出租率高于全市平均5-8个百分点 [5] 资本化率动态 - 一线城市甲级办公楼、零售物业、高标仓资本化率较2024年末扩大近20个基点,升幅较2024年下半年收窄 [5] - 资本化率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创历史新高,超过400个基点 [5] 2025年预测更新 投资策略 - 仓储物流受关税战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寻求更高风险溢价,华东和华南为重点关注区域 [8][9] - 消费和居住领域仍是投资主线,零售物业与租赁住宅保持增长潜力 [8] 资本化率展望 - 高标仓资本化率预计下半年上升20-30个基点,较年初预测调升10个基点 [9] - 办公楼与零售物业资本化率年底预测值基本不变,核心资产上行空间有限 [9]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甲级办公楼资本化率预计年底升至6.15%、6.05%、6.10%、5.50% [9]
香港房地产_与仲量联行香港主席专家会议的要点-Hong Kong Property_ Takeaways from expert meeting with JLL HK chairman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香港房地产(住宅、写字楼、零售)[1][4][7][13][18] - **涉及公司**:太古地产(Swire Prop)、领展(Link REIT)、九龙仓置业(Wharf REIC)、恒基地产(Henderson)等[1][4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住宅市场** - **价格预测**: - **2025年**:JLL预计整体住宅价格下跌5%(大众住宅-5%,豪宅-5%至-10%),主要因供应过剩、开发商财务压力(18%新盘由高风险开发商推出)及商业地产(CRE)流动性危机传导至豪宅市场[4][7] - **2026年**:若HIBOR维持低位且无地缘政治冲击,价格或趋稳(±1-2%);JPM更乐观,预计反弹3-5%(需满足四条件)[1][8] - **租金**:2025年预计增长0-5%,因新人才与学生流入[4] - **内地买家作用**:占部分城区50%交易(如旺角/北角),新界约20%;资金跨境限制阻碍超豪宅交易[10][12] **写字楼市场** - **租金与资本值**: - **2025年**:甲级写字楼租金-5%,资本值-5%至-10%,因空置率创纪录(13.6%)及新供应压力[4][13] - **需求疲软**:租户偏好ESG合规新楼,旧楼面临淘汰;长期租约限制区域回流(如中环)[14] - **政府支持**:暂无全面CRE救助计划,相关债务风险超4000亿港元[16] **零售市场** - **租金与资本值**: - **2025年**:高街商铺租金/资本值-5%至-10%,因消费北流(深圳成本优势)及电商冲击[18][21] - **拐点预期**:2026年或企稳,因租金已大幅回调(高街商铺较峰值-72%,核心零售-42%)[4][18] - **投资机会**:收益率>6%的零售资产吸引长期投资者(如教育/宗教机构),买家兴趣强劲[5][20] --- 其他重要内容 1. **CRE风险传导**: - CRE业主或被迫抛售豪宅(个人担保压力),银行可能在2025下半年收紧贷款[4][12] - 零售资产估值底已现(6%收益率支撑),但写字楼需更高折扣(如蒙地卡罗旧楼>5%)[19][20] 2.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政府拟扩大内地游客免签政策,但短期内难逆转消费北流[18][21] - 11 SKIES项目因预租进度慢或需调整条款[22] 3. **数据参考**: - 香港二手楼价指数(CCL)较2021年峰值-28%[25] - 写字楼租金指数较峰值-39%,资本值-48%[29][33] --- 被忽略的细节 - **零售租赁活跃领域**:中低端餐饮(F&B)[18] - **HIBOR影响**:若维持<1%,或支撑2026年住宅市场[7][8] - **开发商折扣策略**:新盘定价达十年低点,加剧二手市场压力[7] (注:部分文档为免责声明或重复内容,未纳入摘要[2][3][6][44]等)
Federal Realty to Report Q2 Earnings: What to Expect From the Stock?
ZACKS· 2025-08-04 23:21
公司业绩与预期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6日盘后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市场高度关注其表现[1] - 上一季度FFO每股1 70美元 超出预期1美分 同比增长3 7%[2] - 过去四个季度中两次超预期 一次符合 一次未达 平均超预期幅度0 15%[3] - 第二季度FFO预计为每股1 73美元 同比增长2 4% 租金收入预计增长3 4%[10] 行业环境分析 - 美国购物中心市场净吸纳量连续两季度为负 Q2达-650万平方英尺 但较Q1的-710万略有改善[5] - 全国空置率同比上升50个基点至5 8% 但仍低于2017-2019年的6 4%水平[6] - 购物中心平均租金同比上涨2 3%至每平方英尺24 99美元[7] - 2025年新竣工购物中心面积仅460万平方英尺 在建面积1090万平方英尺[6] 公司竞争优势 - 80%物业包含提供必需品的超市业态 支撑稳定收入[9] - 高端地理位置资产和多元化租户基础构成优势[8] - 城市混合用途资产开发策略增强竞争力[9] - 预计出租率为95 4% 每平方英尺租金同比增0 7%[9] 财务数据预测 - 季度总收入预期3 107亿美元 同比增长4 95%[11] - 租金收入预期3 0589亿美元 商业最低租金预期2 0156亿美元[11] - 成本补偿租金收入预期6046万美元 高于去年同期的5565万美元[11] - 利息支出可能对季度表现产生轻微压力[12] 同业比较 - Lamar Advertising(LAMR)同样被预测可能超预期 ESP为+4 33%[15] - Kimco Realty(KIM)Q2 FFO每股0 44美元 超预期并同比增7 3%[16]
大行评级|大摩:恒隆地产上半年每股盈利逊于预期 予其“与大市同步”评级
格隆汇· 2025-07-30 17:2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每股盈利按年跌13%至0 33港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0 35港元 [1] - 净收入按年下降9% 低于预期的6%跌幅 [1] - 股本基础扩张6% [1] - 中期股息维持0 12港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 过去12个月股息收益率达6 7% [1] 业务运营 - 内地零售销售额按年跌4% 香港零售销售额下降2% [1] - 内地办公室租金收入按年跌5% 表现疲弱 [1] - 武汉与沈阳以外地区的零售租赁表现相对稳健 [1] 财务状况 - 净负债比率稳定于33 5% [1] - 融资成本改善至3 9% [1] 市场评级 - 摩根士丹利予目标价6 5港元及"与大市同步"评级 [1]
深圳零售物业持续扩容,年末总存量将突破800万㎡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2:39
市场供应与存量 - 上半年二季度市场集中迎来42万平方米新增供应入市 [1] - 期末全市总存量环比增长5.7%至778.3万平方米 [1] - 2025年下半年预计新增45万平方米供应 年末总存量将同比扩容11.8%突破800万平方米 [3] - 第三季度预计两个新项目开业 合计带来22.5万平方米供应面积 [3] 需求与净吸纳量 - 二季度净吸纳量显著回升至过去五年季均水平三倍 [1] - 餐饮仍为主要需求来源 但二季度餐饮新店占比较一季度下降近5个百分点 [2] - 优质存量项目持续升级引入多个区域首店 涵盖餐饮、珠宝、化妆品、户外运动等业态 [2] 空置率与租金 - 全市平均空置率环比微升0.4个百分点至7.1% [1] - 专家认为空置率维持在10%以下属于有机良好水平 [2] - 全市租金指数环比持平 但同比下降1.6% [2] - 平均租金降至523.6元/平方米/月 [2] 项目表现与趋势 - 深圳新开业商场如K11和花园城在动线、客流和业态调整方面表现成功 [2] - 深圳零售物业表现优于广州 华南区首店在重要商场中表现瞩目 [2] - 预计更多新兴热门品牌将进驻市场 受益于存量项目品牌落位和业态升级 [3]
上海二季度零售物业租赁需求小幅改善 净吸纳量达15.6万平方米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22:53
零售物业市场 - 二季度上海零售市场净吸纳量达15.6万平方米,租赁需求边际改善[1] - 核心商圈空置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9.6%,非核心商圈空置率环比微升0.3个百分点至14.1%[1] - 核心商圈首层平均租金环比下降1.1%至每平方米每天43.1元,非核心区域租金环比下降1.8%至每平方米每天15元[2] - 头部奢侈品品牌、运动品牌、潮玩杂货及本土服饰品牌在核心商圈开设旗舰店意愿增强,路易威登全新概念地标"路易号"巨轮成为南京西路商圈新焦点[1] - 业主方持续提供租金优惠及激励政策吸引品牌入驻[2] 消费业态趋势 - 潮玩杂货、运动服饰、娱乐体验及平价餐饮等业态租赁表现活跃[1] - 健康生活、娱乐体验和理性消费趋势推动运动服饰、潮玩及二次元、宠物产品及服务、VR娱乐体验和平价餐饮等业态需求增长[2] 住宅市场 - 二季度上海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增长14.0%至170万平方米,高端一手住宅成交820套环比下降21.2%[2] - 一手商品住宅新增供应167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14.5%,十个高端住宅项目入市共计859套房源,新项目平均售价每平米13.8万元至19.5万元[2] - 高端一手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上涨0.6%至每平方米14.79万元,高端二手住宅成交均价环比下跌2.0%至每平米13.28万元[3] - 核心区位优质住宅项目因稀缺性和产品力受追捧,非核心项目去化速度可能放缓[3]
仲量联行:消费复苏预期持续强化 上海零售物业交易活跃
新华财经· 2025-07-10 21:13
上海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 - 2025年第二季度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录得23宗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达82亿元 [1] - 单体项目平均成交金额为3.6亿元 1至3亿元规模区间交易占市场成交宗数的61% [1] - 中小体量资产流动性增强 高净值投资者及企业买家贡献总成交金额的88% [1] 资产类别表现 - 办公资产以38%成交金额占比稳居首位 长租公寓以27%占比跃居第二 [1] - 零售物业成交宗数占比35%成为最活跃板块 1至3亿元区间街铺式商业资产受青睐 [1] - 零售物业成交金额占比18% 工业7% 酒店4% 住宅3% 产业园区3% [1] 市场驱动因素 - 投资者对核心区域资产布局持续加码 反映消费复苏预期强化 [2] - 投资性需求占比达66% 核心区域资产集聚效应显著 [2] - 核心地段资产稀缺价值和抗风险能力凸显 [2]
上海上半年零售物业市场净吸纳量13.4万平 餐饮品类需求占比45%居首
快讯· 2025-07-08 20:21
上海零售物业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净吸纳量达13 4万平方米 主要受新增供应入市及大体量项目优质商户入驻影响 [1] - 核心商圈零售物业日租金小幅下降至31 9元/平方米 [1] 零售业态需求结构 - 餐饮品类需求占比45% 位居各业态首位 [1] - 零售业态需求占比提升至41% 其中服饰品类占比23% [1] - 潮流服饰及户外运动品牌布局活跃 [1] 政策与市场影响 - 上海相关部门推动商旅文体跨界联动 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1] - 政策举措丰富了城市消费体验 为零售市场注入新活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