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抓拍镜头引发争议,绯闻视频全球疯传,美高管陷“出轨门”后辞职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50
公司动态 - Astronomer公司首席执行官安迪·拜伦和人力资源总监克里斯汀·卡伯特因婚内出轨行为被停职 [3] - 安迪·拜伦因"未满足公司道德规范"宣布辞职,董事会已同意其辞呈 [3] - 公司发布公告强调产品和服务未受事件影响,试图淡化负面舆论 [3] 行业现象 - 演唱会和体育比赛中随机拍摄观众互动的"接吻游戏"做法引发隐私争议 [4] - "酷玩乐队"宣布将在后续演唱会设置"无摄像头观众区"以回应舆论压力 [4] - 此前篮球比赛类似拍摄行为曾导致观众承受舆论压力 [4] 社会影响 - 事件引发网络模仿热潮,包括棒球比赛吉祥物、演唱会工作人员及体育节目主持人的行为复刻 [5] - 网民使用AI生成虚假名人出轨视频进行恶搞,涉及克林顿、特朗普等公众人物 [5]
观光船倾覆事故致38人遇难,越南总理哀悼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50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越南知名旅游景区下龙湾19日发生翻船事故,一艘满载游客的观光船因不堪暴雨、强风侵袭在海面上倾覆。截至20 日晚,这起事故已造成38人不幸遇难,另有11人获救。 据越南快讯新闻网19日报道,当日下午1时许,一艘名为"海洋奇观"的观光船搭载着48名游客与5名船组人员,驶向下龙湾景区。航行途中遭遇风 暴,此时距离船只离港仅过了半小时左右。在强风侵袭下,观光船发生了倾斜、侧翻,最终整个船体倒扣在水面上。截至下午2时左右,"海洋奇 观"完全失去了GPS定位信号,事发地点距离海岸约5公里。据媒体了解,船上乘客大多数是来自河内的游客,包括20多名未成年乘客。 事发后,越南官方迅速组织了救援行动,当地警方、港口与海岸警卫队分别派遣了救援力量,越南海军派出了专业的潜水人员,附近海域的不少 渔民也主动加入救援。19日下午,少数幸存者被救援团队救上小船,遇难者的遗体也被陆续打捞出海面。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称,现场视频显示救 援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左摇右摆,天气状况显然十分恶劣。而到了晚间,海面上更是刮起大风、掀起一两米高的大浪,海面能见度进一步降 低,水下搜救作业也受到阻碍。 这起严重事故引发了越南政府高 ...
缺水危机日趋严重,阿富汗首都喀布尔5年后或无地下水可用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50
水资源危机现状 -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面临严重缺水危机 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无水可用的首都 [1] - 喀布尔长期依赖地下水 但开采速度远超自然回补 全城半数水井已枯竭 [1] - 过去10年地下水位下降30米 年开采量比自然回补量高出4400万立方米 [1] 居民生活影响 - 当地家庭三成收入用于买水 超2/3家庭因买水负债 [1] - 部分家庭需攒半年钱(约4100元人民币)才能自挖水井 但多数家庭无力承担 [1] - 许多居民每日需携带水箱前往供水点排队取水 [1] 水质问题 - 喀布尔超八成地下水不安全 存在污水污染或砷/盐度超标问题 [1] - 水污染导致公共卫生隐患 居民频繁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1] 危机成因 - 人口激增叠加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气候变化 导致缺水持续恶化 [1] - 联合国预测若现状持续 喀布尔地下水将在2030年枯竭 [1] 国际援助影响 - 特朗普政府冻结美国国际开发署资金 可能加剧危机 [2] - 联合国计划投入2.64亿美元改善水卫生 但仅到位840万美元 [2]
机场附近放风筝,多个航班被干扰,印尼将严查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50
机场安全与风筝干扰 - 印尼政府和航司对机场附近放风筝行为发出严厉警告并强调将展开执法整治 [1] - 7月初苏加诺-哈达机场周边放风筝活动导致21个航班被取消或延误 [3] - 机场警察协同安全官员和印尼国民军开展执法检查收缴违规风筝并进行警告教育 [3] 航空法规与执法措施 - 印尼航空法规定在受限空域放飞风筝无人机等空中物体属非法行为违法者面临最高3年监禁或巨额罚款 [3] - 印尼航空导航公司已向飞行员发出航行通告提醒注意风筝干扰并积极与相关机构合作避免事件再次发生 [3] - 印尼交通部长强调需加强机场与地方政府协调确保放风筝活动不扰乱航班起降 [3] 社会文化与风筝活动 - 放风筝在印尼是常见娱乐活动因经济条件或运动场地限制成为民众特别是孩子们实惠方便的选择 [4] - 部分风筝由竹子和彩纸手工制作路边摊风筝价格低至1000印尼卢比约合04元人民币 [4] - 巴厘岛等地放风筝被视为感谢神灵祈祷丰收的方式也有人借此表达政治诉求和立场 [4] 长期挑战与公众意识 - 雅加达和巴厘岛间航班常因风筝活动受影响节假日期间尤为严重 [3] - 交通部长承认对居民安全教育是长期过程习惯无法短时间内改变 [3] - 专业人士指出针对风筝事件的公众担忧和行动往往短暂爆发后迅速消退 [4]
【环时深度】以色列想“重塑中东”,走得通吗?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50
叙利亚内部冲突 - 叙利亚苏韦达市在经历一周冲突后于7月20日恢复平静,叙安全部队封锁道路防止部落武装进入[1] - 冲突始于7月13日德鲁兹商人遭绑架,导致德鲁兹民兵与贝都因部落爆发冲突,已造成上千人死亡[2] - 以色列从7月14日介入冲突并于16日对叙总统府附近发动空袭,7月19日在美国斡旋下达成停火[2] - 德鲁兹武装派别在7月19日重新控制苏韦达市所有街区,贝都因部落人员撤离[2] 德鲁兹人与叙政权矛盾 - 叙利亚德鲁兹人口约70万(占全国2300万人口3%),主要居住在南部的苏韦达地区[4] - 德鲁兹人自2022年12月起抵制叙政权控制南部地区,拒绝被整合进叙政权军队[4] - 德鲁兹派与叙政权军队已发生多次冲突,包括2023年4月和5月的致命冲突[4] 叙利亚分裂现状 - 叙政权实际控制领土仅约1/3,其余由"叙利亚国民军"、"叙利亚民主力量"等控制[5] - 除德鲁兹人外,库尔德人和阿拉维派等少数群体也呼吁国家实行联邦化[5] - 2023年3月阿拉维派与叙政权部队冲突造成约1700名阿拉维派平民死亡[5] 以色列的介入 - 约15万德鲁兹人居住在以色列及戈兰高地,以色列自2022年12月起接触叙德鲁兹部落试图建立联盟[5] - 以色列在2023年5月对叙总统府附近发动空袭,警告叙政权不要攻击德鲁兹人[5] - 分析认为以色列更愿看到虚弱的叙利亚,部分以官员视此为"新中东"战略的一部分[6][7] "新中东"概念 - "新中东"战略旨在通过重塑边界和联盟为以色列获取安全[1][7] - 特点包括伊朗及其盟友衰落、以色列土耳其实力上升、海湾国家影响力提高[10] - 可能导致身份政治明显化、族群矛盾放大,为外部干预提供机会[10] 地区力量变化 - 哈马斯被削弱,真主党面临内外压力,什叶派民兵组织也面临挑战[9] - 未来中东主要矛盾可能从以伊矛盾转向以土博弈[11] - 沙特、阿联酋、埃及等国家试图避免卷入土以伊博弈,专注现实商业利益[11] 国际反应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将"改变中东",但学者认为地缘政治格局未实质改变[12] - 阿拉伯国家民众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支持率已降至13%以下[13] - 海湾国家对伊朗是"最大不稳定力量"的看法正在改变[13]
印媒:首款“印度制造”芯片今年问世,并计划实现量产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50
但印度政府是否会继续支持该行业,使其具备国际竞争力,还有待观察。报道称,印度制造商或许会后悔官员们对晶圆厂的热情;可以想象,未 来政府可能会要求印度企业使用本土芯片,即使这些芯片质量较差。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印度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消除阻碍印度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发展的障碍上。目前约有12.5万印度人从事半导体设计工作,其 中大多数人就职于大型国际芯片公司,这些员工约占全球芯片设计人员的1/5,但其中很少有人在本土公司工作。(苑基荣) 英国《经济学人》称,印度政府希望印度企业从半导体行业中获利。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可能翻一番,达到约1万亿美元。印度政府认 为,本土制造的芯片将有助于提振印度制造业。迄今为止,被批准的项目大部分是半导体"组装、封装和测试"设施:这是制造流程的最后阶段, 远非该行业最赚钱的部分。但与芯片生产其他环节相比,其技术含量较低且劳动密集程度更高,因此对印度来说是一个良好的起点。 新项目中,塔塔的工厂目前尚不能生产尖端半导体。它生产的主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如塔塔自己生产的汽车)和入门级智能手机上。 《经济学人》称,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印度对疫情后出现的芯片短缺感到担忧,认为疫情对其国 ...
罪名一长串!韩媒:尹锡悦被提起公诉,将在羁押状态下接受审判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42
报道称,在调查尹锡悦夫妇相关案件的三个特检组中,负责调查紧急戒严事件的特检组最先起诉尹锡悦。特检组指控尹锡悦涉嫌滥用职权妨害权 利行使、伪造公文、违反《总统档案法》、动用特殊手段妨害执行公务等。特检组6日提请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批捕尹锡悦,法院10日签发逮捕令。 尹锡悦被捕后,特检组多次要求尹锡悦到案受讯,但尹锡悦以身体不适为由拒不到案。由此,特检组试图对其采取强制到案措施,但首尔拘留所 方面以难以对前总统行使强制力量为由未能强制其到案。之后,尹锡悦向法院申请逮捕合法性审查,但被驳回。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据韩联社20日报道,韩国负责调查紧急戒严事件的特检组19日对前总统尹锡悦提起公诉,尹锡悦将在被羁押 的状态下接受审判。 去年12月3日,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同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尹锡悦总统职权随即停止。今年1月15日,尹锡悦首次 被捕,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个被逮捕的现职总统。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宣布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 韩联社称,虽然尹锡悦被逮捕后的羁押期限最长20天,但由于尹锡悦不配合调查且态度恶劣,特检组认为再度传唤的意义不大,因此在其被捕的 ...
菲总统马科斯访美,面临关税防务两大难题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42
菲律宾总统访美行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20日启程前往美国华盛顿进行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 [1] - 此次访问正值美国准备对菲律宾产品征收"对等关税"之际 [1] - 马科斯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首个受邀访美的东南亚国家领导人 [3] 关税议题 - 美方拟于8月1日对菲律宾出口产品征收20%的"对等关税",较4月宣布的17%进一步提高 [3] - 菲律宾贸易官员已尝试与美方协商此项政策但未成功 [3] - 菲律宾方面正在加紧谈判,希望在8月1日关税生效前争取有利协议 [3] 市场反应 - 菲律宾金融市场普遍表现出担忧情绪 [3] - 菲律宾证券交易所指数上周大部分时间走低 [3] 访问议程 - 马科斯将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国务卿鲁比奥举行会晤 [3] - 将与在菲律宾投资的美国商界领袖会面 [3] - 访问预计涉及南海争端等地区和国际问题 [3] 国内政治背景 - 马科斯阵营在5月中期选举中仅获得参议院12个改选席位中的6席 [3] - 专家分析称这意味着马科斯在剩余任期内将面临更多挑战 [3]
参议院选举牵动日本政坛,石破茂政府经历“艰难一战”
环球时报· 2025-07-21 06:35
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 - 执政联盟自民党和公明党可能难以确保参议院过半数席位所需的50席 这意味着战后首次在参众两院均成为少数派 [1][3] - 截至20日晚11时30分 自民党和公明党分别获得27席和4席 NHK预测自民党改选议席为27至41席 两党总改选议席可能创1999年联合政权以来最低 [5] - 执政联盟目前拥有141个参议院议席 其中75个为非改选议席 本次需在66个改选议席中拿下至少50个才能维持过半 [4] 反对党表现 - 最大反对党立宪民主党可能获18至30席 超过此前议席 国民民主党预计获14至21席 较此前大幅增加 [5] - 极右翼政党"参政党"可能获10至22席 远超此前1席 该党主张"日本人优先"和排外主义 其候选人街头演讲吸引大量支持者 [1][9] - 日媒调查显示79%选民赞成"强化限制外国人措施" 各政党政治方针均涉及外国人问题 [9] 石破政权前景 - 首相石破茂明确表示将继续任职 但内阁支持率跌至20.8% 创去年10月上任以来新低 低于30%被视为"危险水域" [6] - 自民党曾多次因参议院选举惨败导致首相辞职 若石破茂辞职 自民党将在一个月内举行总裁选举 [7] - 考虑到8月1日美国加征关税措施启动 为维持日美谈判连续性 石破茂可能继续执政 但政权基础将被削弱 [7] 经济与社会背景 - 6月日本核心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3.3% 远超央行2%目标 物价上涨对策不力是执政联盟选情低迷主因 [8] - 美国关税威胁给日本带来经济外交压力 自民党内无人愿接任首相职位 政治"混乱时代"可能开始 [10] - 日本社会保守化加剧 经济长期低增长与通缩动摇中产阶级社会结构 推动排外情绪升温 [10]
巴西、墨西哥两国总统与特朗普“隔空交锋”
环球时报· 2025-07-19 06:46
巴美贸易关系紧张升级 - 巴西总统卢拉将美国关税威胁称为"不可接受的勒索"并宣布将对美国数字公司征税 [1] - 卢拉在电视讲话中强调"没有哪个外国人能对巴西总统发号施令" [1] - 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致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公开信施压 [1] 美国对巴西的贸易调查 -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巴西展开"不正当贸易行为"调查涉及森林砍伐、科技企业监管、电子支付系统Pix等 [2] - 巴西政界人士认为美国调查内容包含"荒谬"指控如圣保罗街头盗版商品销售现象 [2] 墨西哥禁毒问题争议 -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反驳特朗普"墨西哥被毒贩集团控制"言论称芬太尼流入美国比例已下降50% [2] - 辛鲍姆强调美国需在毒品消费和武器走私问题上承担责任否则墨西哥禁毒努力将徒劳 [2] 巴美关税争端细节 - 美国威胁对巴西加征50%关税双方谈判数月后未达成一致 [1] - 卢拉指责美方提供关于巴美贸易的"虚假信息"并称关税威胁是对巴西制度的侵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