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新加坡媒体:禁学生电子烟,新加坡不止于重罚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4
 新加坡电子烟监管政策 - 新加坡政府自2023年9月1日起加强跨部门协作,全面加大对电子烟滥用者和供应商的执法力度 [1] - 依托咪酯被正式列为C级毒品,涉及电子烟的学生将面临卫生科学局更严厉处罚及校方纪律处分 [1] - 学生初犯者操行等级将下调,并可能被处以留堂、停学1天至3天,男生还可能被鞭打 [1]   电子烟行业趋势与风险 -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电子烟正引发新一轮尼古丁成瘾潮,全球电子烟使用者已超过1亿 [2] - 全球电子烟使用者包括至少8600万成年人及约1500万年龄在13岁至15岁的青少年 [2] - 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可能性平均比成年人高出9倍,烟草业利用新的尼古丁产品瞄准年轻人 [2]   新加坡教育体系应对措施 - 新加坡教育部采取双管齐下做法,在取缔处罚的同时,通过课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电子烟危害 [3] - 学校在科学课讲解电子烟对身心健康危害,在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帮助学生认识冲动与上瘾行为 [3] - 新加坡成年人每日吸烟率从2007年的13.3%降至2022年的9.2%,防止电子烟破坏现有成果 [3]
 财经观察:“核能时代落幕”,德国电力靠什么保障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4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编者的话:"当其他国家考虑核能发电的未 来时,德国却彻底告别核电时代。"据德国《图片报》报道,德国巴伐利亚州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的两座 高达160米、由5.6万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冷却塔于10月25日被爆破,这被看作德国"核能时代的落幕"。 核电支持者担心,德国消费者将面临日益昂贵的电费账单,德国能源密集型工业也将遭受打击。那么, 德国为何抛弃核电?这对德国的电力供给、能源转型、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挑战? " 第一个放弃核电的主要工业国家 " 比利时Euractiv网站称,德国成为第一个放弃核能发电的主要工业国家。核电已为德国提供了约60年的 电力。最初,德媒将核能发电称为一项重大创新。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出现了抗议核电的活 动。批评者认为,处理核废料十分棘手,而且没有合适的储存方案。 早在2000年,德国政府就计划逐步淘汰核电。该计划在默克尔担任总理时期被改变,当时德国运行的17 座核反应堆被允许继续运行数年。但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促使德国下定决心放弃核能。默克尔政 府最初计划在2022年之前关闭核电站。然而,俄乌冲突及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迫使 ...
 美媒:征服海外,韩流开始“去K化”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4
首尔艺术与唱片经纪公司DFSB Kollective总裁赵伯尼(音)表示,进入本世纪20年代后,"韩流"正式进 入"超越韩国制造"的阶段。内容依然扎根韩国文化,但创作者未必是韩国籍或具有韩国血统。 由于韩国本土人口减少、市场增长有限,韩国文化产业必须面向海外拓展。许多韩国娱乐公司主动将目 光投向全球80亿潜在观众,而非仅限于国内5000万人口。从音乐消费数据来看,K-pop已经走在全球化 的前列。按照YouTube等社交媒体的粉丝数量计算,K-pop粉丝最多的来自印尼,其次是美国和菲律 宾。韩国仅排在第4位,略高于泰国和巴西。 长期以来,全球只有美国、英国和瑞典三国的音乐出口持续大于进口。而根据相关分析,韩国已成为第 四个实现这一格局的国家。YouTube数据显示,韩国用户关注海外歌手与外国用户关注韩国本土艺人的 比例约为1∶17。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内容创作上。彭博社去年对K-pop歌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有近半数的K- pop歌曲采用英文歌词。HYBE公司创始人、防弹少年团的策划者方时赫多次提出,为征服海外市场, K-pop应当"去K化"。 这一观点让许多粉丝感到不安,但方时赫并不是要抹去K-pop独 ...
 印媒:英国高校扎堆在印度开分校,谁最受益?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4
 合作项目核心内容 - 印英两国签署《全面经济与贸易协定》(CETA),高等教育是合作重点领域 [1] - 英国计划在印度文化合作项目框架下设立9所大学分校 [1] - 南安普顿大学已率先在哈里亚纳邦古尔格拉姆开设分校,其余包括约克大学、阿伯丁大学等8所英国高校也将设立分校 [1] - 合作模式为“无需出国即可获得英国学位”,旨在提供高质量教育环境 [1]   英国高等教育行业动机 - 英国将高等教育视为最大的出口产业之一,2022年为英国经济贡献320亿英镑 [2] - 英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从印度高等教育市场获取商业利益 [2] - 英国政府目标是从印度高等教育市场额外获得5000万英镑的收入 [2] - 合作背景是印度政府正从高等教育领域撤资,并要求学校自行筹集资金 [2]   印度高等教育行业政策与影响 - 印度政府2020年启动新版《国家教育政策》(NEP2020),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 [3] - 国际大学的入驻可能挤压印度本土公立学校的生存空间,后者面临资金短缺和政府忽视 [3] - 印度私立大学及外国大学的学费远高于公立大学,只有少数阶层能够负担 [3] - 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商业化趋势可能导致大多数学生无力承担学费 [4]   印度高等教育市场结构变化 - 外国机构可能只提供流于表面的奖学金作为宣传,而非真正实现包容性 [4] - 低种姓人士、普通民众和部落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场变化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入学机会 [4] - 行业面临高等教育未来是融合还是分裂的关键问题 [4]
 特朗普:与加拿大总理卡尼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交谈”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0
美国"政治新闻网"称,加拿大驻美大使、首席谈判代表希尔曼在渥太华表示,贸易谈判"在被突然叫停 前已进入成形阶段",虽然仍存在分歧,但"那几周取得的进展,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要多"。希尔曼 称,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更倾向于自行决策,使贸易谈判难以预测。 同时,美国参议院29日以50票对46票通过一项决议,废除特朗普对加征收的关税,4名共和党议员倒戈 支持民主党。彭博社称,这凸显了共和党内部在关税问题上的分歧,这还是参议院今年第二次公开反对 特朗普对加征收关税。不过,该决议只是一次公开谴责,它仍需众议院通过并由总统签署才可生效,这 也显示出国会对白宫在贸易路线上的不满。分析认为,随着节日购物季临近,美国国内对高关税(引发 的物价压力)愈发担忧。 此外,美加官员摩擦仍在持续。CBC称,美国驻加拿大大使胡克斯特拉27日在渥太华的加美商业理事会 活动上,似乎因不满安大略省的广告,对安大略省贸易代表帕特森爆粗口。安大略省省长福特认 为,"这种行为绝对不可接受,不符合外交官身份"。胡克斯特拉此前还试图淡化特朗普关于"加拿大将 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说法,称这只是昵称。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李致】美国总统特朗普30日表 ...
 被传唤作证并遭猛烈抨击,西班牙首相:腐败调查是场“闹剧”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0
针对阿瓦洛斯、塞尔丹以及科尔多涉嫌违规,桑切斯重申,工社党已做出"强有力的"回应。他说:"事 实一经披露,工社党就采取果断行动。这与其他组织的做法截然不同。"彭博社30日提到,塞尔丹因涉 嫌有组织犯罪、受贿和权钱交易而被拘留。阿瓦洛斯也因类似指控以及挪用公款而接受调查。人民党议 员传唤桑切斯作证,认为他不可能对党内发生的事情或政府开支毫不知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西班牙首相桑切斯30日接受参议院"科尔多案"调查委员会的质询。据西班 牙《国家报》报道,该委员会正在调查所谓"科尔多案",案件牵涉前西班牙交通大臣何塞·路易斯·阿瓦 洛斯、其前顾问科尔多,以及桑切斯所属工人社会党前组织书记桑托斯·塞尔丹。上述人员均面临腐败 指控。反对党人民党指控桑切斯是主谋,并称针对他的指控不仅波及其所在的政党和政府官员,还涉及 他的妻子和兄弟。 美国彭博社30日称,这是西班牙近代史上在任首相第二次被议会调查委员会传唤。 "工社党的资金来源完全合法,完全合规",桑切斯在参议院调查委员会接受质询时表示。他还称,党内 确实存在现金报销,"但所有款项都始终有收据"。 《国家报》称,在参议院占据多数席位的右翼反对派,一开始就对桑切斯 ...
 印度国有炼油公司停购俄石油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0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周扬】据路透社30日报道,印度国有炼油企业印度斯坦石油公司29日发布声明 称,其已暂停购买俄原油。此前不久,《金融时报》称,印度斯坦石油公司购买了价值近2.8亿美元的 俄原油,而且这些原油是通过受美国制裁的船只运输的。法新社称,自8月美国决定将对印关税提高至 50%以来,美印关系迅速恶化,美官员指责印度通过购买俄折价出售的原油,助推俄的军事行动。 路透社称,上周美欧对俄石油出口实施一系列新制裁。美方将矛头指向了俄最大的石油生产商卢克石油 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因此,印度炼油商决定暂停购买俄原油,等待局势明朗。 《金融时报》29日称,印度斯坦石油公司位于旁遮普邦的一家炼油厂自7月以来至少收到4批俄罗斯原 油,这些原油大部分是从摩尔曼斯克用受到美国制裁的船只运输过来的。印度斯坦石油公司称,这批原 油是以目的地交货模式出售给该公司的,因此该公司不知道用于运输的具体船只是否受到制裁,也不知 道船只是否采取了掩盖其位置的行动。该公司还补充称,向其运送原油的船只在原油交付时尚未受到美 国制裁。 美媒称,在美国决定制裁俄两家石油公司后,印度最大的俄原油买家、私营企业信实工业上周已决定停 止购买俄原油。 ...
 德媒:中国成为“世界森林冠军”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0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当德国为森林担忧时,中国成为世界森林冠军。"德国《焦点》周刊29日报道 称,全球森林面积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但也有一些国家通过可持续发展项目和长期战略积极应对。尤 其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已发展成为植树造林领域的先行者。 报道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日前发布《2025 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对200多个国家 和地区在森林保护方面的成效与挑战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报告,2025年全球森林面积约为41.4亿公顷, 其中超过一半的森林位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5个国家。 报告称,自1990年以来,中国新增森林面积达7000万公顷,相当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面积。这一成果得 益于中国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程。俄罗斯、印度等国也在造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显示,俄罗斯目 前拥有全球最大的森林面积,自1990年以来新增森林面积约2100万公顷。这与其国土辽阔和人口密度较 低密切相关,森林生态系统为此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印度则通过造林计划与土地的高效利用,新增了 约890万公顷森林。 德国历来以森林茂密闻名,其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报告称,德国是少数自1990年以来森林面 积基本保 ...
 默茨呼吁德国“技术自主”,专家:缺乏说服力,凸显德国高科技领域的落后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0
 德国高科技议程战略目标 - 德国政府发布高科技议程聚焦六大关键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微电子 生物技术 核聚变与气候中和能源生产 气候中和型交通技术 [1] - 德国总理默茨强调德国和欧洲必须实现技术自主 不能让美国和中国单独决定科技未来 [1] - 德国计划到2030年实现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贡献国内生产总值的10% [2]   战略实施重点与挑战 - 德国政府计划吸引更多芯片 设备及原材料生产工厂落户德国并扩大现有产能 [2] - 战略文件提出重点支持初创企业与中小企业 加快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 [2] - 美国英特尔公司取消在德国马格德堡投资约300亿欧元建设大型芯片厂的计划 这一决定与德国政府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2]   国内外评价与现状 - 德国联邦研究部长表示德国在基础研究方面领先 但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上仍有明显追赶空间 [1] - 德国反对党绿党和左翼党批评政府高科技议程未能就紧迫问题给出具体方案 缺乏可操作性规划 [2] - 专家观点认为德国和欧盟多次提出高科技自主但缺乏配套政策 实质投资与明确路线图 推进速度缓慢 [3]
 中方批G7“小圈子”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0
报道称,加拿大在本周多伦多召开的G7能源部长会议上推动成立该联盟,声称要"打破中国的供应控 制",确保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国防工业等领域拥有"更可靠的资源渠道"。加拿大能源与自然资源部 部长蒂姆·霍奇森表示,该联盟旨在减少某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目的对供应的限制",虽未直接点名, 但明显针对中国。 据报道,G7计划在本次会议结束前公布若干合作协议,内容涉及投资稀土矿产项目、签订承购合同以 及建立国家储备机制等。加拿大政府称,此举将"增强绿色科技和国防供应链的安全性",并通过"股 权、债务及价格支持机制"等方式推动相关矿山与加工设施的建设。 然而,G7内部在关键矿产政策上并非铁板一块。法新社30日报道称,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关键矿产战略 中心"执行主任阿比盖尔·亨特认为,对于现任美国政府来说,对能源转型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此外,美 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可能削弱G7在关键矿产问题上的团结。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据彭博社29日报道,加拿大近日牵头七国集团(G7)成立关键矿产生产联 盟,以对抗中国在该市场的主导地位。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30日敦促七国集团停止以"小圈子"规则 破坏国际经贸秩序。 商务部新闻发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