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美候任驻阿大使涉华论调惹恼阿根廷,阿方多位政客表态,中使馆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奉劝有关人士不要以自己的霸权逻辑'镜像'中国。"7月23日,中国驻阿 根廷使馆发言人就美国候任驻阿大使彼得·拉梅拉斯涉华谬论发表谈话,批评美方有关人士的言论充斥 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零和思维,让人不禁感到"门罗主义"卷土重来的阵阵寒意。22日,拉梅拉斯在提名 确认听证会上污名化中国与当地的合作,并扬言将利用大使职位,遏制中国在阿根廷的影响力。此番言 论在阿引发强烈批评。 "美国驻阿候任大使尚未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已引发激烈争议。"墨西哥《千禧年报》报道称,拉梅拉 斯在听证会上不仅攻击中国,还声称将支持阿右翼总统米莱、推动左翼前总统克里斯蒂娜受到审判等, 这引发这个南美国家政界的强烈反应,多名省长、议员等接连发声,批评拉梅拉斯的言论"充满傲慢和 干涉主义"。 据报道,拉梅拉斯声称,"阿根廷有23个省,每个都有自己的政府,可能会与外部势力比如中国或其他 国家谈判,在当地开展项目。而这也可能导致中国方面的腐败问题。"他宣称,"我作为大使的职责之一 就是走访所有省份,与省长们建立真正的对话和伙伴关系。" 此番言论迅速引发阿根廷火地岛省省长梅莱拉的强烈批评。他率先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一名 ...
【史海回眸】1947年,稀土家族“集齐”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伊特比的采矿活动始于17世纪,那里本是石英矿场,当时欧洲人追捧瓷器,于是在此开采烧制陶瓷的原料,一直持续到1933年矿场关闭。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开栏的话:近日,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了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稀土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 工领域,有"新材料之母"之称。在全球科技革命加速的大背景下,各国对稀土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那么,历史上稀土是如何进入人类视野的?从本期开 始,史海回眸版将推出"当人类发现稀土"系列报道,回溯人类发现稀土元素的过程,稀土在工业、军事方面的早期应用,及其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稀土指的是镧系元素和钪、钇共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包括钷、钆、镥,等等。如今,手机屏幕、数码相机,甚至导弹、雷达、潜艇 中都有稀土元素的身影。而稀土元素最早被发现,源于1787年的一次偶然。 瑞典军官在采石场的意外发现 人类"稀土之旅"的开启与一名瑞典军官在采石场的意外发现有关。瑞典陆军中尉卡尔·阿克塞尔·阿伦尼乌斯当过炮兵军官,曾被指派前往瑞典皇家铸币厂实 验室研究火药特性,化学家指导他进行火药测试,激发了他对化学和矿物学的兴趣。也是因为对化学的兴趣,阿伦尼乌 ...
美媒:神经太紧张?来一场“数字SPA”吧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美国《华尔街日报》 7 月 18 日文章,原题:最新水疗潮流? " 沉浸式数字疗法 " 专为神经紧张人士设计 在 占地超过600英亩的加州水疗中心,富有的顾客们对一项名为"循环"的全新高科技健康疗法赞不绝口 ——360度的视频屏幕环绕着客人,会呈现各种画面,例如游动的小鱼或盛开的樱花,并伴以同步的灯 光效果,同时大提琴手、太鼓手和小提琴手会现场演奏小夜曲。该中心负责人凯西·尼斯说:"有些客人 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完全放松下来。" 在世界各地的水疗中心和度假村,"沉浸式数字健康体验"风头正盛。这些机构通过视频流、同步灯光、 音乐甚至气味等,吸引那些焦虑的客户,舒缓他们的神经。一家仓库大小的"梦幻澡堂"即将于明年在美 国得克萨斯州开业。它将数字梦境与土耳其浴结合,提供多种理疗服务,并配有梦幻般的数字视频、灯 光和音效,这些效果会随着用户的心率等生物特征数据而变化。"每个房间的设计都旨在营造不同的状 态,让你从惊叹到深度放松。"澡堂创始人布林克霍夫说道。 然而,一些专业人士仍然持怀疑态度。纽约布鲁克林一家疗愈工作室的创始人丽莎·莱文说道:"这种疗 法就像只给破损的家具刷上一层油漆。科技或许能帮助我们放松大脑的某些部分 ...
英媒:研究发现,乐观者大脑活动模式惊人相似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英国《卫报》 7 月 21 日文章,原题:扫描显示,乐观主义者在思考未来时有相似的大脑模式 面对考试、 航班或体检,有人总能保持乐观,而有人则倾向预设最坏结果。日本神户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乐观 者在想象未来时,其大脑活动模式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乐观者似乎共享一种神经框架来组织关于未来的思考,这反映的不是具体想法的一致,而是一种相似 的心理处理方式。"该研究第一作者柳泽邦昭表示。研究团队指出,这种大脑"同频"的现象,或许能解 释为何乐观者更容易在社交中取得成功。"这不仅是心态积极的问题,他们的大脑真的在'同步运行', 这可能促成更直觉、更深入的人际连接。"这项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研究人员邀请87 名参与者完成乐观程度问卷,并在接受核磁共振(MRI)扫描时,想象一系列未来情境——包括积极的 (如"环球旅行"),中性的,或负面的(如"被解雇"),还有一组人需设想与死亡相关的情景。结果发 现,那些更乐观的参与者在涉及"未来导向思维"的内侧前额叶皮质区域,表现出更一致的大脑活动模 式。 相比之下,悲观者在该区域的脑活动差异更大。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悲观者在面对负面情境 时,考虑的问题更复杂、更 ...
美国反捕鲸人士“红色通缉令”解除,日本政府表示“极其遗憾”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知名反捕鲸人士保罗·沃森22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帖称,国际刑警组织已经解除了 对他的"红色通缉令"。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4日报道,国际刑警组织23日通过电子邮件证实了这一消 息。沃森称,国际刑警组织的决定结束了他遭受的长达14年的政治迫害,凸显日本在南极海域鲸鱼保护 区存在违法捕捞行为,"于我而言这只是小小的胜利,但是对鲸鱼保护事业却意义重大"。 现年74岁的沃森是美、加双重国籍人士,作为"海洋守护者协会"的创始人,他常年致力于鲸鱼保护事 业。由于其行事风格偏激,且牵涉暴力活动,沃森在很多国家都吃过官司。1972年,他与合伙人共同创 办"绿色和平"环保组织,沃森因为提倡"正面对峙"、违反"非暴力"的行事原则被该组织驱逐。1980年, 他在加拿大捕杀海豹的抗议活动中出手攻击该国渔业官员,被判入狱10日。1992年他甚至因试图"击 沉"一艘挪威的捕鲸船,被判处120日的监禁。 2010年,沃森涉嫌在南极海域阻挠日本捕鲸船作业,并被指控投掷"爆炸性物质",遭到日方通缉,但沃 森及其团队否认存在违法暴力行为。应日方要求,国际刑警组织于2012年对其发布"红色通缉令"。根据 该通缉令,沃森于去年7月在 ...
国际法院: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能违法国际法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国际法院气候变化咨询意见 - 联合国国际法院裁定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能违反国际法并需承担法律后果 [1] - 咨询意见由15名法官一致通过,文件超500页,虽无约束力但可作为追责依据 [1] - 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环境被视为基本人权,各国有法律义务遏制温室气体排放 [1] - 未采取行动的国家可能面临停止错误做法、整改、赔偿等法律责任 [1] - 意见可能影响COP30议程并为气候诉讼提供基础 [1] 气候变化数据与政策背景 - 2013-2023年全球海平面上升4.3厘米,气温升高1.3摄氏度 [2] - 瓦努阿图发起的气候倡议获130国支持,促成联合国提请国际法院意见 [2] - 美国环保署拟废除2009年温室气体危害声明,可能削弱排放监管法律依据 [2] - 新提案若通过将限制汽车能源行业排放管控并面临法律挑战 [2]
日媒:GDP超全球一半,欢迎来到“亚洲世纪”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日本经济新闻》 7 月 23 日文章,原题:欢迎来到 " 亚洲世纪 " 当亚洲开发银行在2011年提出"亚洲世 纪"的构想时,曾预测到2030年亚洲将贡献全球约40%的GDP,2050年达到52%。然而,现实超越了预 期——2024年,亚洲的GDP全球占比就已接近55%。曾几何时,"亚洲世纪"是一种关于快速工业化、出 口导向型增长和深度全球化的单一叙事,往往由少数"明星经济体"主导。但如今,这一叙事正悄然演 变。亚洲的崛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再关乎统治地位,而更关乎平衡——在全球整合与本地适应 之间,在规模扩张与包容普惠之间,在借鉴他人与引领原创之间寻求新的坐标。 其中最具象征性的转变之一,是人们对"加拉帕戈斯症候群"的重新评估。这一源自日本的商业术语,原 意是批评那些只服务于本土市场、难以全球推广的技术和产品。然而在今天,随着本地化需求变得更加 重要,这种"特定语境下的创新"反而成为优势。换句话说,曾经的"反面教材"如今正成为全球学习的样 本。 这种"在地创新"的模式正在亚洲各地蓬勃发展:从以移动端为核心的平台设计,到面向全民的金融科技 基础设施。在移动电话取代传统电脑成为主要上网设备的市场里,超级应 ...
法媒:马克龙夫妇起诉美国网红诽谤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50
坎迪斯·欧文斯是一名活跃于各社交平台的网红博主,拥有数百万粉丝,被认为是美国极右翼舆论场的重要推手 之一。马克龙夫妇指控欧文斯在其自制的八集系列片《成为布丽吉特》中发表虚假和诽谤性言论。马克龙夫妇 的起诉书长达219页,详细列举了欧文斯散布的22项"具有毁灭性、完全失实"的谣言,其中包括所谓"布丽吉特· 马克龙其实是由她哥哥让-米歇尔·特罗涅在变性后冒充"的阴谋论。该谣言可追溯至2021年3月,由一名自称"独 立记者"的法国女性在社交网络上首次提出,随后被欧美多国阴谋论者接力炒作,并逐渐演变为对法国总统家庭 的持续性政治攻击。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巴黎人报》23日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及其夫人布丽吉特当天向美国特拉华州高等 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网红坎迪斯·欧文斯长期散播针对布丽吉特的谣言,严重侵犯马克龙夫妇的名誉权和尊 严。 原告律师提交了大量事实证据,其中包括布丽吉特的出生文件、童年及成年照片、与前夫的结婚记录,以及布 丽吉特与其兄长让-米歇尔同时出席法国总统就职典礼的多张官方影像,证实其家庭背景与性别身份的真实性。 原告方面强调,欧文斯的恶意污蔑不仅严重伤害总统及家人名誉,更破坏了总统家庭与政界人士之 ...
【环时深度】美国大搞“交易外交”,影响几何?
环球时报· 2025-07-25 06:35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提名其铁杆粉丝、亲以色列网红亚当斯担任美 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在这个以穆斯林为主要人口的国家引发强烈反对。亚当斯不仅缺乏外交经验,其反 巴勒斯坦言论也极具争议性,而他并非唯一被批不合适的美国大使人选。实际上,美国很多总统在任命 大使的过程中"交易性"都很强,用大使职位回馈金主。然而,特朗普政府引发的争议尤其大,这不仅是 因为这位美国总统将其亲属任命为驻外大使,还因为其在国务院进行大规模裁员并对该机构进行重组。 有分析认为,这两点都与本届美国政府的"交易性"特点有关。 " 马来西亚不是美政治傀儡的试验场 " "特朗普提名的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亚当斯是谁?"据马来西亚《马来邮报》等媒体报道,1985年出生于 澳大利亚的亚当斯曾是澳自由党成员,他于2012年移民美国并在9年后获得美国国籍。亚当斯是"让美国 再次伟大"(MAGA)运动以及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并自诩"阿尔法男"。新加坡《联合早报》表示, 所谓"阿尔法男"是指在群体中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老大型"男性。 亚当斯没有外交经验,经常发表政治评论并参加支持特朗普的集会,对自由派政策和人士更是口诛笔 伐。他近 ...
中美下周在瑞典举行经贸会谈,外界期待双方达成进一步共识
环球时报· 2025-07-24 07:03
中美经贸会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 [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于28日、29日在斯德哥尔摩同中方代表举行第三轮贸易谈判 [1] - 谈判旨在延长"关税休战"并扩大讨论范围,涵盖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市场准入问题以及整体关税水平 [1] - 中美双方将继续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磋商 [1]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 -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暂停对美国化工巨头杜邦中国集团的反垄断调查程序 [1] - 美国撤销了对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的禁令 [1] - 中美5月和6月在瑞士日内瓦、英国伦敦分别举行了两次会谈,取得暂停征收高额关税、取消出口限制等成果 [1] 专家观点 - 此次会谈重要的是延续前两次会谈的成果,把中美达成的协议框架进一步具体化,并争取更多具体成果 [2] - 需要解决美方以芬太尼为名目征收的关税问题 [2] - 中美两国应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 [2] - 外界期待双方能在瑞典举行的新一轮会谈中达成进一步共识 [2] - 对话与接触有助于为两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营造更加可预测的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