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乌克兰多地爆发抗议活动,矛头指向泽连斯基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56
乌克兰反腐法案引发抗议 - 乌总统泽连斯基22日签署法案削弱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的独立性 [1] - 法案赋予总检察长干预NABU调查工作、移交案件、终止调查等权力 [3] - 法案允许总检察长将SAPO职权委托给其他检察官 [3] 抗议活动情况 - 基辅独立广场22日晚聚集大量示威者 包括年轻人和退伍军人 [3] - 抗议活动随后蔓延至第聂伯罗、利沃夫等城市 [3] - 这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全国性大规模抗议 [1] 事件背景 - 21日乌执法机构突袭搜查NABU和SAPO办公室 [3] - NABU一名员工因涉嫌"替俄从事间谍活动"被拘留 [3] - 另一名员工被指控参与毒品贩运并与亲俄团体有联系 [3] 各方反应 - NABU声明批评法案将"终结反腐机构独立性" 破坏2015年以来的反腐成果 [3] - 泽连斯基23日与反腐机构负责人会面 称进行了"坦诚有益的对话" [4] - 美国媒体称这是"反泽连斯基的抗议" [4] - 《纽约时报》称这是冲突以来首次大规模反政府示威 [4] - 《华尔街日报》警告法案可能影响西方对乌支持 [4]
教师偷拍学生事件频发,日本名古屋市颁布最严“校园禁拍令”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56
校园安全管理新规 - 名古屋市教育委员会推出全面规范校园拍摄行为的新规,禁止私人设备进入学生活动场所并严禁使用私人设备拍摄学生 [1] - 即使使用学校配备的拍摄器材也需经过谨慎评估,确保仅出于教学目的并严格把控拍摄时机 [1] - 发现违规行为必须立即向校长或教育委员会报告 [1] - 成立由两名律师和一名大学教授组成的专门调查偷拍事件的委员会,预计本月内启动工作 [1] 事件背景 - 新规出台缘于近期频发的教师偷拍学生事件,包括一名34岁男教师多次对女学生实施变态行为并进行秘密拍摄 [1] - 警方调查发现该男子手机中存在约10名教育从业者组成的共享女学生偷拍图片的聊天群 [1] - 该男子已被检方以未经同意的猥亵行为及器物损坏等罪名起诉 [1] 后续措施 - 名古屋市教育委员会教育长公开致歉并承诺彻底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2] - 今后教师招聘将严格执行《防止教师引起的儿童学生性暴力法》,严格限制因猥亵等行为被免职的教师再度上岗 [2] - 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有必要调查其他市教育委员会的招聘情况 [2] - 名古屋市的新举措可能引发日本其他地区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进一步重视与行动 [2]
为替换外国软件,俄罗斯“国民应用”即将上线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56
MAX应用概述 - MAX是由VK互联网公司研发的国产跨平台即时通信应用程序,集国家服务、数字身份与人工智能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多功能平台 [1] - 该应用将从2023年9月起在俄罗斯新销售的电子设备上进行预安装 [1] 功能特点 - 具备即时通信软件核心功能,包括发送私信、创建群聊、分享多媒体内容 [3] - 未来将深度整合国家服务系统,支持点餐、打车、缴税、缴罚款、数字身份识别等电子政务操作 [3] - 数据完全存储在俄罗斯境内,强调遵守俄罗斯规范 [3] 发展背景 - 项目最早于2025年3月由VK官方宣布,旨在满足俄罗斯市场替换外国通信软件、整合日常事务的需求 [3] - 2023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创建国家即时通信软件的法律,为MAX推广提供政策支持 [3] - 俄罗斯数字发展部长表示国家虽不是MAX倡议者,但会全力支持其争夺用户群体 [3] 市场定位 - 作为Telegram和WhatsApp的替代方案,聚焦俄罗斯国内服务 [3] - 主打合法、安全且便捷的日常交流工具,旨在成为本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 专家分析MAX将形成俄罗斯自己的数字通信生态系统,降低对外部互联网IT巨头的依赖 [3] 战略意义 - 是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与限制的重要举措 [3] - 将在俄罗斯数字发展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 [3] - 特别适合需要法律保护和信息控制确定性的企业用户 [3]
被爆曾深夜辱骂下属,韩国被提名女部长因职场霸凌“退选”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56
人事变动 - 韩国总统李在明提名的女性家庭部长官人选姜仙祐放弃提名,成为李在明政府第二位在听证阶段"落马"的部长级人选 [1] - 姜仙祐是韩国人事听证会制度自2005年修订以来首位在审查阶段辞职的现任议员 [1] 争议事件 - 姜仙祐被指控在担任国会议员期间对辅佐官采取压迫性管理手段,包括要求下属处理私人事务如清理住宅垃圾、协助搬家等 [3] - 2020年当选议员后,姜仙祐的议员室共任用辅佐官51人,解聘46人,人员流动率远高于正常水平 [3] - 前辅佐官匿名指控姜仙祐要求下属代购奢侈品、安排私人行程接送,并在深夜通过短信辱骂或电话施压 [3] - 前女性家庭部长官郑英爱作证称姜仙祐曾因选区未设立"向日葵中心"当众发怒,并以削减部门预算相威胁 [3] 后续处理 - 姜仙祐在社交平台宣布放弃提名并向国民致歉,承诺接受批评和反省 [3] - 总统室发言人表示将尽快物色新的女性家庭部长官人选 [3]
草案立场“截然相反”,两国官员淡化期待,俄乌在土耳其展开第三轮谈判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56
俄乌第三轮谈判 - 俄方代表团由总统助理梅金斯基率领 人员组成与上轮相同 计划23日晚在伊斯坦布尔同乌方谈判 主要讨论第二轮谈判中交换的冲突解决方案备忘录草案 以及战俘和遗体交换进程 [1]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 谈判将是"非常艰难的对话" 双方备忘录草案立场"截然相反" 强调需完成复杂工作后再筹备领导人会晤 [3] - 乌方代表团团长为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 成员14人较上轮增加2人 计划讨论战俘交换 归还儿童及筹备领导人会晤 [3] 双方谈判立场与外部压力 - 俄方表示将从国家利益出发谈判 不受特朗普50天达成协议要求的约束 乌方则认为伊斯坦布尔谈判模式"已失效" [4] - 分析认为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可能无实际意义 俄乌立场差异大 当前谈判形式难以推动和平进程 [4][5] - 乌副外长基斯利茨亚称俄方无意停止冲突 备忘录草案"无任何可取之处" 但乌方愿探索所有结束冲突的途径 [4] 谈判预期与人道主义议题 - 分析指出俄未展现真实停火意愿 乌方或尝试达成人道主义共识 但对谈判成果预期较低 [5] - 美国媒体认为双方可能通过谈判解决战俘交换等低级别议题 但在停火等核心问题上难妥协 [5] 军事冲突持续升级 - 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呼吁美国解除对打击俄本土的限制 请求提供更多防空系统和导弹以应对俄方夏季攻势 [6]
美日达成“大规模”贸易协议,特朗普夸耀成绩,日本国内情绪复杂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56
美日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日本输美商品关税从25%降至15%,钢铝关税仍保持50% [1][3][4] - 日本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涉及制药、半导体等关键领域 [1][3][4] - 美国将获得日本投资中90%的利润,预计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 [3] - 日本向美国开放汽车、卡车、大米及部分农产品市场,美国汽车进口日本免额外测试 [3][4] 行业影响分析 汽车行业 - 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关税从27.5%(原2.5%+25%附加)降至15%,但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厂产品仍面临25%关税 [4][5] - 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其总出口28.3%,但2024年6月同比暴跌26.7% [4] - 美国汽车制造商反对协议,认为对含高比例美国零部件的北美制造汽车不公平 [5] 农业 - 日本增加美国大米进口份额,农民担忧冲击本土农业 [4][6] - 日本稻农批评政府牺牲农业,可能进一步降低粮食自给率 [6] 能源与基建 - 美日将组建合资企业共建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项目 [3] - 附加协议涉及液化天然气贸易合作 [3] 宏观经济影响 - 协议推动日经225指数上涨3.5%,汽车股领涨 [6] - 野村研究所估算协议将导致日本GDP一年内下降0.55% [6] - 日本企业可能放缓对美投资,转向欧洲等其他地区 [6] 其他贸易动态 - 美国与菲律宾、印尼达成协议,对两国进口商品征收19%关税 [7] - 欧盟考虑对亚马逊、微软等美国服务企业采取投资限制等反制措施 [8] - 美欧谈判进展缓慢,德国法国主张强硬应对 [8]
美媒:北极高空,“史上最大火星降落伞”完成测试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49
火星探测技术进展 - 欧空局成功在北极高空测试"史上最大火星降落伞",为ExoMars项目未来在火星降落打下良好基础 [1] - 火星大气密度仅为地球1%左右,测试在距离地面30公里高空进行以模拟火星环境 [2] - 测试中探测器速度从每小时21000公里降至1600公里,与火星着陆条件完全相同 [2] - 降落伞系统由两级组成:第一级直径15米,第二级直径35米(史上最大火星降落伞) [2] ExoMars项目规划 - 该降落伞系统计划2028年用于重达310公斤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着陆 [2] - 项目目标是寻找火星生命痕迹 [2] - 项目由欧空局与美国宇航局合作实施,计划完成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3] 项目历史与挑战 - 降落伞系统曾多次测试失败 [3] - 原计划2022年与俄罗斯合作发射,因俄乌冲突导致合作终止 [3] - 系统被存放后重新测试以验证长期存放后的可靠性 [3] - 项目未来因美国可能削减科研拨款而存在不确定性 [3]
不满关税谈判,韩国果农忧心进口美国廉价苹果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49
韩美关税谈判对韩国农业的影响 - 韩国农民担忧在韩美关税谈判中成为牺牲品 尤其关注农产品市场开放问题 [1] - 韩国政府考虑开放美国产苹果进口作为谈判筹码 引发果农强烈反弹 [3] - 韩国苹果主产地庆尚北道年产额达8247亿韩元(约42.9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六成以上 [4] - 庆尚北道1.8万余农户分布在青松、荣州、安东等果业重镇 种植总面积达1.9万公顷 [4] 韩国苹果产业现状 - 韩国苹果零售价接近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 [4] - 今年春季霜冻造成苹果和梨减产近三成 [5] - 气候变化导致食物价格上涨 成为物价波动主要因素 [5] - 韩国农业产业结构脆弱性日益显现 价格波动性远高于其他国家 [5] 韩国农民反对进口美国苹果的原因 - 美国苹果价格低廉 韩国果农表示无法竞争 [3] - 庆尚北道议会警告放开苹果进口将对全国果树产业造成致命冲击 [4] - 全罗北道长水郡议会通过决议案 敦促中止进口美国产苹果讨论 [3] - 韩国苹果生产者协会表示苹果进口将动摇地方农业根基 [3] 韩国政府立场 - 韩国政府明确表示不会将大米和30个月以上月龄美国牛肉纳入谈判范围 [3] - 苹果和转基因作物被视为可推进品类 [3] - 韩国央行行长曾表示应考虑扩大农产品进口以缓解通胀压力 [4]
【环时深度】恢复种姓普查,印度要揭“最隐秘伤疤”?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49
印度种姓普查背景 - 印度将在2027年3月前完成近百年来首次全国性种姓普查 上一次成功进行种姓普查是在1931年英印统治时期 [1] - 种姓普查旨在了解印度的种姓分布及各个种姓民众的社会、经济和教育情况 但也被视为"印度拥抱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1] - 印度政府宣布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喜马偕尔邦、北阿肯德邦将于2026年10月1日启动普查 全印其余地区将于2027年3月1日举行 [2] 种姓制度历史与现状 - 印度种姓制度起源于3000多年前 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形成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以及被称为"贱民"的达利特人 [4] - 种姓制度具有职业世袭、内部通婚、等级森严等特征 尽管独立后被废除 但印度教徒仍被分为"先进阶层"和"落后阶层" [4] - 印度14亿多人口中 超过2/3处于种姓制度较底层 其中达利特人约占2亿 [5] - 自上世纪50年代起 印度实施预留制度 为弱势种姓在就业和升学方面保留一定比例名额 [5] 政治博弈与立场转变 - 莫迪总理此前反对种姓普查 称"印度只有4个种姓:妇女、青年、农民和穷人" 但近期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 [2] - 印人党传统上依赖高种姓与城市中产支持 但其核心选民基础仅占印度人口的15% 在2024年大选中因忽视低种姓诉求而遭遇"滑铁卢" [7] - 比哈尔邦2023年地方普查显示 该邦弱势种姓占比高达63% [7] - 印度最富有的5%人口掌握60%财富 达利特人中仍有24%的人日均收入低于2美元 [8] 实施挑战与社会影响 - 种姓统计复杂性极高 印度现存4000余种亚种姓 身份认定充满流动性 跨种姓通婚率不足5% [9] - 比哈尔邦此前进行的种姓普查耗时一年 动用27万名普查员才完成1.3亿人的数据收集 婆罗门群体中仍有17%拒绝申报种姓 [9] - 1990年"曼达尔方案"曾引发全国性辩论和种姓冲突 导致时任总理辛格下台 [10] - 2024年5月曼尼普尔邦因"表列部落"地位争议发生暴力冲突 造成至少54名平民死亡 [10] 潜在影响与专家观点 - 种姓普查可能成为推动社会公平的催化剂 也可能成为加剧分裂的导火索 [11] - 在政治语境下 可能演变为"配额竞价"和新的"选票杠杆" [11] - 如何在数据与民主、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 是对莫迪政府的重大考验 [11]
“星际之门”还未开启,美国又放“大招”?美媒:特朗普将公布“AI行动计划”
环球时报· 2025-07-24 06:49
报道显示,在基础设施方面,该计划强调改革许可规则以简化新建数据中心的建设流程,同时专注于电网现代化;在创新方面,强调美国需要在 创新方面领先全球,将专注于移除繁文缛节,并重新提出阻止各州监管AI的想法;在全球影响力方面,将强调向全球推广美国AI的重要性,以防 止其他国家依赖中国的AI模型或芯片。 美联社23日报道称,"AI行动计划"的核心框架源自支持特朗普竞选的硅谷科技领袖们在播客中反复探讨的构想。据彭博社近日报道,在竞选期 间,特朗普就对AI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承诺要解除前任政府设置的"繁琐"监管,以释放AI创新潜力。他在上任后立即废除了拜登政府于2023年发 布的一项行政命令,取而代之的是制定一套新的政策框架,即周三发布的"AI行动计划"。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1月特朗普宣布启动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旨在保持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上周,特朗普还在宾夕法尼亚 州宣布了来自谷歌、人工智能云服务公司Coreweave和黑石集团等公司总计920亿美元的能源和数据中心投资。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本届美国政府酝酿的"人工智能(AI)行动计划"终于走入大众视野。据美国《时代》周刊23日报道,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