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把人民至上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
环球时报· 2025-10-31 12:24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便利。个人医疗数据的确权与跨医院、跨地区数据共享将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改革内容之一。此 外,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推进分级诊疗、慢病管理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 健康养老事业发展,也将成为重要建设任务。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富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公共服务的区域与城 乡差距。加强区域和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动态监测,完善"监测—提供—评价"体系,有助于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针对特殊类型地区实施公共服务薄弱县提升工程,可在短期内缩小区域 差距。应优化中央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力均衡性转移支付,加大对革命老区、牧区县、陆地边境县、 民族县等薄弱地区的资金倾斜,缩小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推广基本公共服务"一张图""一网通 办"等数字化实践,推动公共服务流程再造和用户体验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回望过去,"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消除绝对贫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底线任务,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超大规模国家消除绝对贫困的 ...
中美可以携手多办大事实事好事
环球时报· 2025-10-31 08:48
在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下,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待中美两国发挥引领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 所说,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两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 实事、好事。这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从打击非法移民和电信诈骗、反洗钱、人工智能,到应对 传染疾病等,这些领域的中美合作都关乎两国乃至全球人民的福祉与未来,两国携手大有可为。 在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强调,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 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特朗普总统则表示,希望中国和美国的未来都更加美好,两国携手 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人们期待在两国元首强有力的战略引领 下,中美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 略性、长远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这场全世界"高度瞩目"的会晤,在第一 时间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和解读,外界普遍认为会晤对中美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也将"有助于 稳定全球市场情绪和贸易预期,从而缓解全球需求和供应链压力 ...
环球时报社论: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中美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
环球时报· 2025-10-31 08:17
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保持总体稳定。两 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现实的需要。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 有摩擦,这很正常。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我愿继续同特朗普总统一道,为中美关系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也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特朗普高度评价此次会 晤,称之为"一次巨大的成功",并表示美方将降低针对中方的关税。30日下午,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宣布中美近期磋商达成 的成果共识,包括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 措施一年等,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英国《泰晤士报》评论称,中美元首会晤避免了破坏性贸易 战,缓解了担忧,为全球各国政府和企业稳定了预期。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而不应陷入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 10月30日 ...
中美元首在釜山会晤,中美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
环球时报· 2025-10-31 07:24
中美高层会晤核心成果 - 中美两国元首在釜山举行会晤,双方同意为中美关系打下稳固基础,美方高度评价会晤为“一次巨大的成功” [1] - 美方承诺将降低针对中方的关税,双方宣布暂停一系列贸易调查和反制措施,为期一年 [1] - 国际舆论认为会晤避免了破坏性贸易战,缓解了全球担忧,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稳定了预期 [1][6] 具体经贸协议内容 - 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并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继续暂停一年 [7] - 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7] - 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中方相应暂停反制措施一年 [1][7] - 双方同意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并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 [7][8] 中国经济基本面与展望 -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前三季度增长率达5.2%,对全球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4% [3] - 中国经济被形容为一片大海,其规模、韧性和潜力较大,有信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3] - 中国坚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这是其成功的重要密码 [3] 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与影响 - 双方同意经贸应继续成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应着眼于合作带来的长远利益,避免陷入报复循环 [4] - 两国将在打击非法移民、电信诈骗、反洗钱、人工智能、应对传染疾病等领域加强对话与合作 [5] - 两国元首同意加强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并计划在明年进行互访 [5] - 分析认为协议为中美关系带来短期稳定,为中国争取了发展时间,并展示了其作为负责任全球大国的形象 [10]
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举行,从一座城看中韩多维度交往
环球时报· 2025-10-31 07:05
蔚山市政厅距离记者入住的酒店不足两公里,是这座110万人口城市的行政中枢。一层大厅的展柜里摆 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赠礼,其中来自长春的红色陶瓷花瓶以及来自哈尔滨的金色印章等展品,诉说着这 座城市与中国的友谊。 【环球时报赴韩国特派记者 邢晓婧 王聪】编者的话: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 抵达韩国,应大韩民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 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为了对相关活动进行报道,《环球时报》记者从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入境,经由 蔚山广域市(简称"蔚山")抵达会议主办地庆州。因为世界多国政府代表和媒体人士都涌向庆州,记者 一行很难在当地订到合适酒店,因此选择在临近的蔚山入住。初来乍到,这座城市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 像一座"桥梁"——既连接起釜山与庆州,又串联起韩国的现代与历史。在连日的密集采访中,记者通过 对话当地官员、企业和民间机构代表,近距离观察了中韩两国的多维度互动。 独家对话蔚山市行政副市长:韩中携手向未来 蔚山位于朝鲜半岛东南沿海,是韩国重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被誉为该国的"工业首都"。这里也是韩国 石化、造船和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区,现代重工集团 ...
韩媒:韩国送给特朗普的金冠手工做了20天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58
礼品规格与工艺 - 礼品为一顶以韩国国宝第188号天马冢金冠为原型的镀金王冠模型 [1][3] - 王冠以铜为胎、外层镀金,高约32.5厘米、直径20厘米,镶嵌约60颗曲玉和380颗宝珠,用金超1千克 [3] - 所有工序纯手工完成,金属工艺匠人金镇培与儿子花费20天,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进行制作 [1][3] 制作公司与匠人背景 - 礼品出自庆州民俗工艺村"三星坊"作坊的金属工艺匠人金镇培之手 [1] - 金镇培出身金属工艺世家,家族在庆州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逾40年 [3] - 制作过程中光是用金量就相当可观,因近期金价上涨 [3]
以“相互了解”为主,未涉及争议话题,韩日领导人“礼节性”会晤40分钟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58
会谈基本情况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举行首次会谈,此为李在明政府成立以来的第三次韩日领导人会晤 [1] - 会谈于10月30日在韩国庆州举行,原定20分钟最终延长至约40分钟,双方外长陪同出席 [3] - 会谈系礼节性会晤,以相互了解为主,未涉及争议性议题,双方未发表联合声明 [1][4] 双方会谈立场与表态 - 李在明提出应将分歧与合作议题区分处理,通过务实外交为地区稳定与共同利益创造空间,强调韩日关系未来不应被历史问题束缚 [4] - 高市早苗表示愿继续利用穿梭外交机制,与韩方保持高层及多层级交流,并对李在明的观点表示认同 [4] - 高市早苗主动提及应积极利用穿梭外交加强沟通,此举被视为打消了外界对韩日关系重趋紧张的担忧 [4] 外界对会谈及领导人的评价 - 日本评论认为,尽管李在明被视为反日派而高市早苗对韩国强硬,但政治运作复杂,此次会谈是改善关系的机会 [5] - 高市早苗以保守立场著称,曾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其上任初期引发韩国舆论担忧历史矛盾重现 [4][5] - 有韩媒分析指出,鉴于美国对贸易的强硬政策及东亚局势变化,观点认为高市早苗仍会重视韩美日三边合作 [6] 双边关系背景与动向 - 韩方多次强调将历史问题与经济、安全事务分开处理,以推进务实合作 [1] - 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在高市早苗就任后立即访问日本,紧急协调韩日领导人会谈,以传达韩国希望加强合作的意愿 [5] - 韩日都面临美方提出的加征关税与提高防卫开支的压力 [6]
新加坡媒体:禁学生电子烟,新加坡不止于重罚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4
新加坡电子烟监管政策 - 新加坡政府自2023年9月1日起加强跨部门协作,全面加大对电子烟滥用者和供应商的执法力度 [1] - 依托咪酯被正式列为C级毒品,涉及电子烟的学生将面临卫生科学局更严厉处罚及校方纪律处分 [1] - 学生初犯者操行等级将下调,并可能被处以留堂、停学1天至3天,男生还可能被鞭打 [1] 电子烟行业趋势与风险 -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电子烟正引发新一轮尼古丁成瘾潮,全球电子烟使用者已超过1亿 [2] - 全球电子烟使用者包括至少8600万成年人及约1500万年龄在13岁至15岁的青少年 [2] - 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可能性平均比成年人高出9倍,烟草业利用新的尼古丁产品瞄准年轻人 [2] 新加坡教育体系应对措施 - 新加坡教育部采取双管齐下做法,在取缔处罚的同时,通过课程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电子烟危害 [3] - 学校在科学课讲解电子烟对身心健康危害,在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帮助学生认识冲动与上瘾行为 [3] - 新加坡成年人每日吸烟率从2007年的13.3%降至2022年的9.2%,防止电子烟破坏现有成果 [3]
财经观察:“核能时代落幕”,德国电力靠什么保障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4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编者的话:"当其他国家考虑核能发电的未 来时,德国却彻底告别核电时代。"据德国《图片报》报道,德国巴伐利亚州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的两座 高达160米、由5.6万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冷却塔于10月25日被爆破,这被看作德国"核能时代的落幕"。 核电支持者担心,德国消费者将面临日益昂贵的电费账单,德国能源密集型工业也将遭受打击。那么, 德国为何抛弃核电?这对德国的电力供给、能源转型、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挑战? " 第一个放弃核电的主要工业国家 " 比利时Euractiv网站称,德国成为第一个放弃核能发电的主要工业国家。核电已为德国提供了约60年的 电力。最初,德媒将核能发电称为一项重大创新。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出现了抗议核电的活 动。批评者认为,处理核废料十分棘手,而且没有合适的储存方案。 早在2000年,德国政府就计划逐步淘汰核电。该计划在默克尔担任总理时期被改变,当时德国运行的17 座核反应堆被允许继续运行数年。但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促使德国下定决心放弃核能。默克尔政 府最初计划在2022年之前关闭核电站。然而,俄乌冲突及由此引发的能源危机迫使 ...
美媒:征服海外,韩流开始“去K化”
环球时报· 2025-10-31 06:44
首尔艺术与唱片经纪公司DFSB Kollective总裁赵伯尼(音)表示,进入本世纪20年代后,"韩流"正式进 入"超越韩国制造"的阶段。内容依然扎根韩国文化,但创作者未必是韩国籍或具有韩国血统。 由于韩国本土人口减少、市场增长有限,韩国文化产业必须面向海外拓展。许多韩国娱乐公司主动将目 光投向全球80亿潜在观众,而非仅限于国内5000万人口。从音乐消费数据来看,K-pop已经走在全球化 的前列。按照YouTube等社交媒体的粉丝数量计算,K-pop粉丝最多的来自印尼,其次是美国和菲律 宾。韩国仅排在第4位,略高于泰国和巴西。 长期以来,全球只有美国、英国和瑞典三国的音乐出口持续大于进口。而根据相关分析,韩国已成为第 四个实现这一格局的国家。YouTube数据显示,韩国用户关注海外歌手与外国用户关注韩国本土艺人的 比例约为1∶17。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内容创作上。彭博社去年对K-pop歌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首次有近半数的K- pop歌曲采用英文歌词。HYBE公司创始人、防弹少年团的策划者方时赫多次提出,为征服海外市场, K-pop应当"去K化"。 这一观点让许多粉丝感到不安,但方时赫并不是要抹去K-pop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