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信息网
icon
搜索文档
2019-2025年8月下旬硫酸(98%)市场价格变动统计分析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11:20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硫酸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化工产品类别下的硫酸(98%)2025年8月下旬市场价格为717.2元/吨,同 比上涨49.98%,环比下滑0.17%,纵观近5年同时期其价格,2021年8月下旬达到最大值,有917.1元/ 吨。 2019-2025年8月下旬硫酸(98%)市场价格变动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2019-2025年8月下旬苯乙烯(一级品)市场价格变动统计分析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11:20
2019-2025年8月下旬苯乙烯(一级品)市场价格变动统计图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液体化工产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化工产品类别下的苯乙烯(一级品)2025年8月下旬市场价格为7277.9元/ 吨,同比下滑22.93%,环比下滑0.11%,纵观近5年同时期其价格,2024年8月下旬达到最大值,有 9442.7元/吨。 ...
2019-2025年8月下旬烧碱(液碱,32%)市场价格变动统计分析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11:20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烧碱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化工产品类别下的烧碱(液碱,32%)2025年8月下旬市场价格为896.1元/ 吨,同比上涨5.68%,环比上涨3.04%,纵观近5年同时期其价格,2022年8月下旬达到最大值,有1035.1 元/吨。 2019-2025年8月下旬烧碱(液碱,32%)市场价格变动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2025年中国中成药贴膏剂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奇正藏药的消痛贴膏销售额稳居榜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9:59
行业概述 - 中成药贴膏剂具有无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破坏、毒副作用小、药效持久、使用方便等优点 更适合老年人和儿童等不宜口服药物的人群 [1][8] - 中成药贴膏剂分为凝胶膏剂和橡胶贴膏两类 凝胶膏剂具有载药量大、透气、耐汗、易于透皮吸收等特点 橡胶贴膏具有携带方便、不易污染衣物等特点 [3] - 行业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发展 属于中药现代剂型 以中药材为原料按国家药品标准生产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成药贴膏剂行业市场规模达140亿元 占药用贴膏剂整体市场的65.34% [1][8] - 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老年群体对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等贴剂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1][8] - 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和对天然草药治疗方法认可度提高 进一步拓宽市场需求 [1][8] 政策环境 - 国家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4][5] - 政策为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涵盖科学监管、传承创新、质量提升等多个方面 [4][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中药材、橡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商 [5] - 中游为中成药贴膏剂生产企业 [5] - 下游包括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网上药店等销售渠道 [5][7] 销售渠道 - 医疗机构是最主要销售渠道 占比超60% [7]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109.2万个 同比增长2.0% 其中医院3.9万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万个 [7] - 零售药店持续扩张 2024年底全国零售连锁药店企业6680家 下辖门店38.85万家 零售单体药店28.6万家 [7] 竞争格局 - 2025年一季度TOP5企业集团为奇正集团、云南白药、羚锐制药、希尔安药业和华润医药 [10] - 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奇正藏药消痛贴膏、云南白药膏、羚锐制药通络祛痛膏位居前三 [10] - 零售药店终端中奇正藏药消痛贴膏以超2亿元销售额领跑 云南白药膏、羚锐通络祛痛膏、亚宝药业丁桂儿脐贴均超1亿元 [11] 重点企业 - 奇正藏药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75亿元 贴膏剂业务收入8.24亿元 占比70.11% 拥有25个独家品种 [11] - 羚锐制药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99亿元 毛利润17.07亿元 毛利率81.33% 拥有"两只老虎"系列膏药年销超10亿贴 [12][13] 发展趋势 - 人口老龄化将推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加 带动贴膏剂需求增长 [13] - 健康观念转变使贴膏剂在慢性疼痛治疗和治未病领域需求扩大 [13] - 线上渠道成为重要销售方向 企业将加强电商合作提升线上销售占比 [13]
2025年中国裙带菜市场政策、供需现状、进出口贸易、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企业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等裙带菜资源丰富的省份[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9:53
内容概要: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富含碘、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的裙带菜,因其高营养价 值和低热量特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裙带菜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能加工成多种产品,如干 制品、即食产品、调味料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据统计,2024年我国裙带菜需 求量达23.13万吨,人均需求量达0.16千克/人,同年产量达23.13万吨,其中,辽宁占76.92%,山东占 22.73%,广东占0.35%。 上市企业:盖世食品(836826)、海宝股份(874353.NQ) 相关企业:大连旭顺达食品有限公司、方家铺子(莆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大连浩和食品有限公司、福 州海林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禾煜贸易有限公司、山东海之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时代海洋食品(大连) 有限公司、大连灵发食品有限公司 关键词:裙带菜市场政策、裙带菜产业链图谱、裙带菜供需现状、裙带菜进出口贸易、裙带菜竞争格 局、裙带菜发展趋势 一、概述 裙带菜(学名:Undaria pinnatifida Suringar)又名海芥菜,藻体呈棕褐色,一般长1-2米,宽50-100厘 米,总体外形为披针形,中间有显著的突起主肋,叶片很薄。其藻体 ...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左旋肉碱行业发展全景速览:生产工艺愈加成熟,应用领域持续扩宽,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9:53
左旋肉碱行业定义及生产工艺 - 左旋肉碱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类氨基酸物质 在脂肪酸运输和能量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主要功效包括提高运动耐力 控制体重 保护心脏健康 缓解慢性疲劳 抗衰老及支持男性生殖健康[2] - 生产技术包括直接萃取法 化学合成法 酶转化法和细菌发酵法 其中细菌发酵法因成本降低70%和纯度达99%以上成为主流[1][3] - 原料成本大幅降低得益于云南 山东等地生物发酵基地突破技术壁垒 实现菌种本地化替代进口[1][5]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左旋肉碱产量达10043吨 较2018年7643吨增长31.4% 出口量达6872吨 较2018年6300吨增长9.1% 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10800吨 出口量达7325吨[1][5] - 国内需求量从2018年1343吨增至2024年3171吨 增幅136.1% 市场规模从21165万元增至39060万元 增幅84.5% 预计2025年需求量达3485吨 市场规模达42691.5万元[4][5] - 行业从医疗领域扩展至减肥辅助和营养补充领域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5] 行业产业链 - 早期生产工艺依赖动物提取 成本高效率低 现主要采用化学合成(原料为环氧氯丙烷 三甲胺)和生物合成(原料为酵母 曲霉等微生物)[6] - 应用领域包括保健产品 功能性饮料 婴幼儿奶粉 药物(治疗心脏病 有机酸血症等)及饲料添加剂(促进动物生长 提高肉质)[6] - 特定需求人群包括剧烈运动者 素食主义者 肥胖者 老人 婴儿和疾病患者 需通过膳食补充满足需求[6] 行业竞争格局 - 主要企业包括广州龙沙制药 东北制药(000597) 开原亨泰营养科技 辽宁科硕营养科技和诚达药业(301201)[7] - 诚达药业为国内最大生产商 年产量约4000吨 2024年左旋肉碱系列产品产量3701.81吨 外销1261.55吨 营业收入14323.26万元[8][9] - 开原亨泰核心产品包括左旋肉碱及其衍生物(酒石酸盐 乙酰盐酸盐等) 持有食品添加剂生产资质[8]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和人口老龄化 左旋肉碱认知度不断提高 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11] - 未来产品类型将更丰富 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精准营养和个性化健康管理成为发展方向[11] - 全球市场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领先地位[9]
2025年中国化工催化剂行业产业链、发展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需求将达到51.7万吨,需求从“够用”向“高效”转变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9:53
行业定义及特点 - 化工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反应速率但自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 是化学工业的核心引擎 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加速反应 提高目标产物选择性 减少能耗与副产物生成[2] - 推动化工产业向高效化 绿色化 高端化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2][4] - 企业选择催化剂时更注重综合效益 包括催化效率 寿命 再生成本及工艺适配性 推动催化剂企业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型 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3] - 新型催化材料如纳米催化剂 酶催化剂的研发应用正拓展性能边界 为行业技术升级注入动力[3]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化工催化剂产量增长至49.9万吨 需求量增长至49.1万吨 市场规模增长至411.73亿元 预计2025年产量达52.5万吨 需求量达51.7万吨 市场规模达427.74亿元[1][4] - 需求量从2017年39.5万吨增长至2024年49.1万吨 市场规模从2017年260.03亿元增长至2024年411.73亿元[4] - 需求增长由传统石油化工领域稳定需求及氢燃料电池 生物燃料等新兴领域市场繁荣和技术要求驱动[1][6] - 化工催化剂市场规模增速较快 高于催化剂行业整体增速 高端化工产品领域对高性能催化剂需求更为迫切[4]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基础原料和材料 如化工原料 天然矿物 贵金属 金属化合物 以及生产设备[6] - 行业中游为化工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6] - 行业下游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 医药 环保 电子化学 生物技术等领域 下游需求多样性和产业景气度直接决定催化剂需求和市场容量[6] - 石油化工领域是主要应用领域 92%以上化工产品需采用催化剂 截至2024年底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2万家 全年营业收入16.28万亿元 利润总额0.79万亿元[8] 行业竞争格局 - 供应商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 本土企业崛起与国际化工巨头形成既竞争又互补局面 国际企业在高端市场占主导 本土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占份额并向高端迈进[8] - 国内本土企业包括凯立新材 中触媒 齐鲁华信 建龙微纳等[8] - 齐鲁华信2024年总营业收入4.37亿元 其中石油化工催化分子筛营业收入3.15亿元 占总营收72.02%[9] - 中触媒2024年特种分子筛及催化剂产量4748.32吨 销量3557.54吨 营业收入5.58亿元 占总营收83.76% 非分子筛催化剂产量493.46吨 销量631.4吨 营业收入0.95亿元 占总营收14.20%[10] 行业发展趋势 - 化工催化剂是化学工业的心脏和灵魂 实现原子经济性 提高反应选择性和推动绿色化学发展的关键 应用从石油炼制到药品生产 环境保护到新能源开发[10] - 环保法规严格和能源效率要求提高推动行业向绿色化 低碳化方向发展 促使开发高效环保新型催化剂[10] - 相转移催化剂作为工业生产基础原料能显著提高化学反应效率 在新产业新技术发展中拥有广阔市场前景[10]
研判2025!中国光伏汇流箱行业发展历程、发展背景、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展望:光伏累计装机容量持续扩大,利好光伏汇流箱行业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9:24
光伏汇流箱行业概述 - 光伏汇流箱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接线设备 核心功能在于将多路光伏组串产生的直流电流进行汇流并联 经内部直流断路器 防雷器及熔断器等保护元件处理后 统一输送至逆变器实现并网发电[1] - 光伏汇流箱在光伏系统中承担电流汇集与桥接的关键角色 显著减少电池组件与逆变器之间的布线复杂度 提升系统整体结构的简洁性与运维便利性[1] - 光伏汇流箱从功能上分为三种 第一种为基本型 不带防反和监控功能 第二种带防反功能 不带监控功能 第三种既带防反功能又带监控功能 是光伏汇流箱中功能最全 成本和价格最高的[2] 光伏汇流箱分类与结构 - 光伏汇流箱的组成结构包括箱体 直流断路器 直流熔断器 防反二极管 数据采集模块 保护单元 人机界面[3] - 光伏汇流箱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只有汇流 防雷的功能 第二代可以监控每一路的电流电压 还可以检测到光伏汇流箱的温度和湿度 第三代增加了失效报警 数据采集 无线数据传输等特性[4] 行业发展背景 - 光伏汇流箱主要应用在光伏电站中 可以实现电力并网 简化光伏发电系统连接线路 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可靠性[4] - 202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2.77亿千瓦 同比增长28% 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59亿千瓦 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18亿千瓦[4] - 2024年全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8.87亿千瓦 同比增长45.2% 其中集中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5.11亿千瓦 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3.75亿千瓦[4] - 2025年1-7月全国光伏新增装机2.23亿千瓦 同比增长80.73% 累计装机容量11.1亿千瓦 同比增长50.8%[4] 行业产业链 - 光伏汇流箱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和组件 主要包括不锈钢 铝合金 塑料 防雷器 直流断路器 直流熔断器 传感器 接线端子 防反二极管 监控单元 数据采集模块等[5] - 产业链中游为光伏汇流箱的生产制造环节 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 包括家庭光伏系统 工商业光伏系统 农业光伏系统 光伏电站等[5] - 直流断路器是整个光伏汇流箱的输出控制器件 主要用于线路的分/合闸 其工作电压高至DC1000V[5] - 2024年中国高压直流断路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58亿元 同比增长12.39%[5]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光伏汇流箱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2.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2.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6.12%[6] - 光伏汇流箱可迅速切断问题支路 避免系统整体瘫痪 同时有效抑制雷击 过流等风险 提供包括过载保护 防雷及绝缘状态监测在内的多重安全机制 保障电站稳定运行[6] 企业格局与重点企业 - 海外市场主要生产商包括法国施耐德 法国CITEL 德国汉森 芬兰菲宝斯 美国伊顿和日本Weidmuller等企业[7] - 中国光伏汇流箱行业代表企业包括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宏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追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7]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营业收入为225.13亿元 同比增长4.84%[8] -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63亿元 同比增长14.35%[9] 行业发展趋势 - 光伏汇流箱正朝着高度智能化和数字化方向不断演进 借助物联网 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集成更先进的数据采集 远程监控与智能诊断功能[10] - 提升效率与可靠性已成为汇流箱制造企业的核心目标 通过优化电路设计 选用高性能元器件以及强化散热与防护结构 新一代产品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11]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已全面融入光伏汇流箱的设计制造全过程 行业积极推行绿色设计 采用可回收材料及环保型表面处理工艺 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12]
研判2025!中国汽车修补涂料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经济跃升驱动汽车消费扩容,保有量激增赋能后市场繁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9:24
行业概述 - 汽车修补涂料用于修复汽车表面损伤 属于汽车涂料重要分支 按功能分为底漆 原子灰 中涂漆 色漆 清漆等 核心功能包括恢复车身外观 防腐防锈 保护基材及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2] - 需与原厂漆匹配 具备优异附着力 耐候性 耐化学腐蚀性及装饰性 同时需满足环保要求 [2]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树脂 颜料 溶剂 助剂等原材料 [4] - 产业链中游为汽车修补涂料生产制造环节 [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 [4] - 2025年1-7月中国汽车产量1823.5万辆 同比增长12.7% 销量1826.9万辆 同比增长12.0% 汽车产量增加意味着更多新车进入市场 未来更多车辆进入售后维修阶段 [5] - 消费者对汽车外观和质量要求提高 对汽车修补涂料性能和环保要求不断提升 [5] 市场规模 - 汽车修补涂料行业规模受汽车保有量 汽车使用率 交通事故率以及事故维修率等关键驱动因素影响 [7] - 2024年全球汽车修补涂料行业市场规模157亿美元 同比增长3.29% [7] - 2024年中国汽车修补涂料行业市场规模226.47亿元 同比增长11.98% [8]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国际品牌主导高端 本土企业崛起中低端竞争格局 [9] - 国际巨头如PPG Axalta 巴斯夫凭借水性漆技术 全球服务网络及品牌优势占据高端市场大量份额 [9] - 本土企业如雅图 东来技术 湘江漆通过性价比优势 数字化调色系统及本地化服务在中低端市场占比较大 [9]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东来技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亿元 同比增长12.22% 归母净利润0.44亿元 同比增长22.12% [10] - 东来技术AI智能调色系统实现2分钟精准修复 水性免中涂工艺将涂装工序简化 能耗降低40% [10] - 金力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7亿元 同比增长5.66% 归母净利润870.85万元 同比下降32.98% [11][12] - 金力泰通过收购安徽足迹新材料切入修补涂料市场 高固体份面漆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 [11]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低碳技术主导产业升级 行业加速向低VOC 水性化 高固体分化转型 [12] - 东来技术水性免中涂工艺能耗降低40% 金力泰低温固化技术减少碳排放30% [12] - 智能化与数字化重塑服务生态 智能调色系统 机器人喷涂 数字孪生车间将成为行业标配 [13] - 东来技术彩云网实现全球颜色配方共享 AI调色误差小于0.1毫米 修复效率提升50% [13] - 下游需求催生新增长极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对高附着力 耐候性涂料需求激增 [14] - 后市场服务钣喷中心连锁化率将提升至40% 本土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加速海外布局 [14]
2025年1-4月吉林省能源生产情况:吉林省发电量367.3亿千瓦时,同比下滑3.2%
产业信息网· 2025-09-19 09:20
附注 统计范围: 上市企业:ST金鸿(000669)、金冠股份(300510)、诺德股份(600110)、长春燃气(600333)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能源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2025年4月,吉林省发电80.7亿千瓦时,同比下滑7.1%。2025年1-4月,吉林省发电367.3亿千瓦时,同比 下滑3.2%。分品种看,2025年1-4月,吉林省火力发电量223.9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1%,同比下滑 7.5%;吉林省水力发电量2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6%,同比增长8%;吉林省风力发电量103.7亿 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8.2%,同比增长4%;吉林省太阳能发电量15.3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4.2%, 同比增长2.2%。 2018-2025年1-4月吉林省各品种发电量累计产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报告中的产量数据统计口径均为规模以上工业,其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 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 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