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证券

搜索文档
市场日报:两市缩量上行 创业板大涨逾1%
大同证券· 2024-06-05 18: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两市缩量上行,创业板大涨逾1% [1] - 申万I级行业过半上涨,电力设备、房地产、美容护理领涨;煤炭、电子、环保领跌 [3] - 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房地产等行业,净流出煤炭、电子等行业 [4] 报告内容总结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091.20点,涨0.41%;深证成指收报9469.32点,涨1.05%;创业板指收报1843.59点,涨1.33% [1] - 两市成交量为725.33亿股,两市成交额为7457.13亿元 [2] - 上涨家数占比37.86%,涨停家数42只,跌停家数76只 [2] 行业表现 - 申万I级行业中,电力设备、房地产、美容护理等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8%、1.74%和1.49% [3] - 煤炭、电子、环保等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78%、0.57%和0.54% [3]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房地产等行业,净流出煤炭、电子等行业 [4]
资产配置跟踪周报:寻找市场轮动效应加快后的稳定暗线
大同证券· 2024-06-05 10: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市场的轮动效应较为明显,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原因:1)企业盈利虽有改善,但缺乏明显的确定性业绩主线[7];2)二月强势反弹与春节前的大幅下跌加速了市场的收益兑现节奏,投资耐心进一步缩短[7];3)外围环境纷乱复杂,对市场的扰动效应加强,投资策略的选择难度加大[7];4)政策发布与执行较为密集,政策面的影响映射到不同行业进而加大轮动效应[7];5)市场增量资金不足,存量博弈依然是资金面的重要特点[7] - 在市场轮动效应增强的背景下,高质量策略是稳定的投资选择,红利与质量策略依然高效[9][10][11][12] 报告分类总结 权益市场分析 - 近期市场的轮动效应较为明显,主要有五方面原因[7] - 在市场轮动效应增强的背景下,高质量策略是稳定的投资选择,红利与质量策略依然高效[9][10][11][12] - A股回调趋势放缓,成交走弱,金融地产板块继续回调,科技成长板块相对较好[13][14][15][16] - 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出,主力资金净流入有所恢复,两融余额持续稳定[16][17] 债券市场分析 - 债券市场收益率走势分化,短期与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下行,长短期利差收窄[17][18][19] - 建议关注短久期债券[17] 商品市场分析 - 商品市场继续震荡,贵金属仍具优势,黄金的货币属性或继续占优[19][20]
市场日报:三大指数走势分化 两市赚钱效应较差
大同证券· 2024-06-04 16: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沪深指数下跌,创业板指上涨 [1] - 两市赚钱效应较差,上涨家数占比仅16.46% [2] - 申万一级行业半数上涨,通信、电子、家用电器领涨,综合、钢铁、有色金属领跌 [3][4] 行业和公司研究总结 行业表现 - 通信、电子、家用电器行业涨幅领先,分别上涨1.23%、1.20%和1.11% [4] - 综合、钢铁、有色金属行业表现较弱,分别下跌3.15%、2.37%和2.14% [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通信、电子、家用电器、公用事业、农林牧渔 [4]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为煤炭、交通运输、汽车、电力设备、食品饮料 [4] 其他要点 - 深交所将于6月17日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等指数进行样本股定期调整 [1] - 相关主管部门即将发布支持5G发展的政策 [1] -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7,为2022年7月来最高 [1]
市场日报三大指数翻绿 5月PMI数据出炉
大同证券· 2024-06-04 08: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1] - 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个百分点[1] - 习近平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 - 退市新规发布满月,一些上市公司因触碰红线而受到风险警示,5月以来已有54家公司被"披星戴帽"[1] 宏观经济分析 - 5月份制造业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1] -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0.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为49.4%和46.7%,比上月下降1.3和3.6个百分点[1] - 习近平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 市场表现分析 - 周五(5月31日),三大指数早盘短暂冲高,之后震荡回落,尾盘跌幅扩大,三大指数翻绿[1] -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0.16%)收报3086.81点,深证成指(-0.22%)收报9364.388点,创业板指(-0.44%)收报1805.11[1] - 两市量能再度回落,仅小幅突破7000亿[1] - 申万Ⅰ级行业过半下跌,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领涨;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农林牧渔领跌[3][4] 资金流向分析 - 主力资金净流入方面,计算机、国防军工等行业资金净流入较多,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农林牧渔等行业资金净流出较多[4]
市场日报:三大指数翻绿 5月PMI数据出炉
大同证券· 2024-06-04 08: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1] - 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1] - 退市新规发布满月,一些上市公司因触碰红线而受到风险警示,54家公司被"披星戴帽"[1] 指数表现 - 周五(5月31日),三大指数早盘短暂冲高,之后震荡回落,尾盘跌幅扩大,三大指数翻绿[3] - 上证指数收报3086.81点(-0.16%),深证成指收报9364.388点(-0.22%),创业板指收报1805.11点(-0.44%)[3] - 两市量能再度回落,仅小幅突破7000亿[3] 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过半下跌,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领涨;建筑材料、电力设备、农林牧渔领跌[3][4]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纺织服饰、社会服务;流出前五行业为建筑、电力设备、农林牧渔、基础化工、综合[4] 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五行业为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纺织服饰、社会服务[4]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行业为建筑、电力设备、农林牧渔、基础化工、综合[4]
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解读:经济温差或侵蚀盈利,补库开启仍需观察
大同证券· 2024-05-30 11: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企业利润同比转增,营收成本升至历史高位。4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实现由降转增,生产规模扩大是利润改善的重要支撑,产量的增加利于企业降低平均成本,营收利润率同比实现多增是盈利能力修复的重要原因。[4][6] - 出口回暖或是企业效益改善的背后因素,但仅凭外需驱动的利润改善存有白圭之玷,内外温差或通过原材料成本上涨增加企业生产变动成本,侵蚀整体盈利修复程度。[6] - 扩大内需基本盘才是企业整体盈利改善的可靠基石。[6] 行业利润分布总结 - 出口导向型行业的利润改善幅度更大,高附加值行业在政策支持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但部分高耗能行业在产业转型背景中举步维艰甚至持续亏损,结构性改革以及扩大内需仍需同步加力。[9] - 制造业利润分布不均,偏上游的原材料加工业利润增速较快但占比依然较低,中游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利润贡献最大的板块,消费品制造业中可选消费利润增长较快。[9] 补库周期分析 - 产成品库存同比连续上行,但在需求偏弱、基数扰动下我们认为当前库存周期仍属磨底阶段,企业补库意愿、累库幅度依然偏弱,补库周期的开启仍需观察。[11][12]
市场日报:三大指数齐跌 两市超4000只个股下跌
大同证券· 2024-05-29 19: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大指数早盘短暂触底反弹后冲高回落,午后跌幅扩大,尾盘齐齐收绿 [1] - 两市成交量维持在7000亿之上,申万Ⅰ级行业多数下跌,仅公用事业、煤炭、石油石化上涨,房地产、传媒、轻工制造领跌 [1][2][3] - 主力资金净流入公用事业、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流出房地产、传媒、轻工制造等行业 [4][5] 报告内容总结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109.57点,下跌0.46% [2] - 深证成指收报9391.05点,下跌1.23% [2] - 创业板指收报1806.25点,下跌1.35% [2] 市场表现 - 两市超4000只个股下跌,上涨家数占比21.09% [2] - 两市成交量718.19亿股,成交额7417.25亿元 [2] 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公用事业、煤炭、石油石化上涨,房地产、传媒、轻工制造领跌 [3][4][5] - 主力资金净流入公用事业、煤炭、石油石化等行业,流出房地产、传媒、轻工制造等行业 [4][5]
三大指数缩量上涨,沪指重回3100点
大同证券· 2024-05-29 09: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一(5月27日)三大指数早盘分化,沪指窄幅震荡,深指和创业板指大涨后趋稳,午后三大指数震荡攀升,沪指大涨逾1%,重回3100点[1] - 两市成交量再度回落,跌破8000亿元[1] - 申万一级行业多数上涨,电子、煤炭、交通运输领涨,仅建筑材料、房地产、综合下跌[1][2] 报告内容总结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124.04点,涨幅1.14%[1] - 深证成指收报9507.75点,涨幅0.88%[1] - 创业板指收报1830.96点,涨幅0.68%[1] 市场表现 - 上涨家数3,397只,平盘家数206只,下跌家数1,760只[2] - 涨停家数45只,跌停家数51只[2] - 上涨家数占比62.23%[2] - 两市成交量732.18亿股,成交额7,748.07亿元[2] 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煤炭、交通运输涨幅居前,分别为2.14%、2.05%和1.70%[3] - 建筑材料、房地产、综合等板块下跌,跌幅分别为-0.65%、-0.12%和-0.07%[3] 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较多的行业包括电子、煤炭、交通运输等[4] - 主力资金净流出较多的行业包括建筑材料、房地产等[4]
市场日报:三大指数缩量上涨 沪指重回3100点
大同证券· 2024-05-29 09:0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一三大指数缩量上涨,沪指重回3100点[1] - 申万Ⅰ级行业多数上涨,电子、煤炭、交通运输领涨[1] - 两市成交量再度回落,跌破8000亿[1] 报告内容总结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报3124.04点,涨幅1.14%[1] - 深证成指收报9507.75点,涨幅0.88%[1] - 创业板指收报1830.96点,涨幅0.68%[1] 市场表现 - 上涨家数占比62.23%[2] - 涨停家数45只,跌停家数51只[2] - 两市成交量732.18亿股,成交额7,748.07亿元[2] 行业表现 - 申万Ⅰ级行业中,电子、煤炭、交通运输等行业领涨[3] - 建筑材料、房地产、综合等行业下跌[3] - 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行业为电子、煤炭、交通运输[4]
4月份经济数据及517地产政策解读:扩内需重在稳地产,政策加码多管齐下240520
大同证券· 2024-05-28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国内经济恢复不尽如人意,虽有假期错位等阶段性影响,但消费动能疲弱、项目资金发行使用节奏偏慢、房地产仍在寻底等问题突出,内需不足症结待解,经济恢复高度依赖出口 [1][31] - 政府从促购房、保交楼和去库存多维度助力房地产走出供需双弱局面,本轮政策有望实现更大效果 [1][31] - 随着前期政策落实和增量政策显效,看好国内经济恢复前景,新一轮库存周期或开启 [2][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内生动能依然偏弱 - 4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至2.3%,为防疫转段后最低值且大幅低于预期 [4] - 假期错位使消费需求释放错配,是社零增长低于预期的外部推动因素,下月社零或因假期增多实现更高增长 [6] - 消费内生动能偏弱是本质原因,4月社零环比降8.5%,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不足,消费增长偏弱 [7] - 服务消费热度有望回升,4月餐饮收入增速回落,5月有望回升;商品零售增速回落,通讯器材类零售增速亮眼 [9][10] 投资需求扩张放缓 - 1 - 4月固投完成额累计同比增4.2%,增速低于预期,季调环比降0.03%,投资需求扩张减速 [15] - 稳基建亟需财政发力,4月狭义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回落,财政支持力度减弱限制项目推进,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16][18] - 部分传统制造业投资继续提速,4月制造业投资整体延续较高热度,农副食品等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速提升,电机器材和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 [18] - 房地产施工面积和自筹资金有所改善,但持续性待察,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回落,施工面积和自筹资金同比上升,但楼市销售等情况表明地产深度调整或仍将演绎 [20] 出口改善和假期错位支撑生产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7%,季调环比增0.97%,工业生产强劲,外需改善是支撑国内生产的关键因素,假期错位是供给端好于需求端的阶段性因素 [22][24] - 中游装备制造业生产更旺,8个行业增加值均回升,受出口带动明显;传统高耗能行业在需求端约束下生产较弱 [27] 地产组合拳有望实现更大政策效果 - 5月17日多部门发布多项地产支持政策,是4月底政治局会议相关要求的落实 [28][29] - 加码地产纾困政策从行业层面助力走出困局,从宏观层面稳经济、防风险 [29] - 本轮地产政策在“保交房”方面有助于打通房企项目融资堵点;需求侧刺激住房需求释放;“去库存”方面有助于减少库存、活化现金流,但存在一些问题需研究 [29] - 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回落进程或已过去,本轮政策多管齐下、力度十足,有望实现更大效果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