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con
搜索文档
动荡中的货币:探索自然灾害对汇率的影响(英)2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供行业投资评级。[1][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自然灾害会对汇率产生影响,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更为敏感。[9][10][11] 2.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采用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其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可能会在自然灾害后贬值达6%。而采用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其汇率可能会小幅升值。[13][17] 3. 小岛屿经济体的汇率对自然灾害的反应更为剧烈,可能会出现10%左右的名义贬值。而大中型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反应则相对温和和滞后。[46][47] 4. 大规模自然灾害对汇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导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名义汇率在两年内贬值15%,实际有效汇率贬值10%。[53][54] 报告内容总结 1. 自然灾害对汇率的影响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更为敏感,尤其是小岛屿经济体[9][10][11][46][47] - 采用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汇率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贬值[13][17] - 大规模自然灾害对汇率的冲击更为显著[53][54] 2.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 汇率贬值可能带来通胀压力,但短期内价格粘性较强,通胀反应较小[40] - 汇率贬值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复苏,但也可能带来债务和金融稳定方面的挑战[61][62] 3. 政策建议 - 采用浮动汇率制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当做好应对汇率大幅波动的准备[61][62] -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自然灾害对汇率的影响,设计适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支持经济复苏和稳定汇率[13][17]
巴西气候变化:主要脆弱性和机遇(英)2024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Changing Climate in Brazil Key Vulnerab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Chen Chen, Koralai Kirabaeva, Christina Kolerus, Ian Parry, and Nate Vernon WP/24/185 IMF Working Papers describe research in progress by the author(s) and are published to elicit comments and to encourage deba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IMF Working Papers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views of the IMF, its Executive Board, or IMF management. 2024 AUG 9A9 © 2024 International Monetar ...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生态系统的网络弹性(英)2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超100家央行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以升级支付系统,但CBDC生态系统复杂,会放大现有风险并产生新风险,需构建有弹性和安全性的基础设施 [14] - 报告分析CBDC面临的数字和网络风险,探讨设计选择的网络安全影响,提出构建有弹性CBDC生态系统的基础要求和最佳实践,强调人的因素及有效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9][156][1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 - 全球众多央行探索CBDC以升级支付系统,CBDC生态系统复杂,会放大现有风险并产生新风险,其设计选择有政策和安全影响,报告聚焦零售CBDC [14][17][18] 第一部分:网络风险:背景与概述 - 作为数字支付工具,CBDC面临数字和支付系统风险,网络安全遵循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核心原则 [20] - 网络攻击类型包括拒绝服务、系统入侵、恶意软件等,超80%网络攻击源于人为因素,99%网络攻击可通过基础安全措施和培训避免 [21] - 网络风险是操作风险的子集,与传统操作风险不同,具有独特特征,如攻击者动机强、损失难量化等,网络攻击由多种威胁行为者实施 [23][24][26] 第二部分:CBDC生态系统中的网络风险 - CBDC生态系统参与者众多、相互关联,边界模糊,央行对其安全和弹性运营负主要责任 [32] - CBDC网络风险范围包括货币本身、交易和敏感信息,与数字资产技术栈映射有助于理解漏洞和保护措施 [35][36] - CBDC面临与其他数字支付类似的网络威胁,也有独特风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保障CBDC生态系统安全方面面临更多挑战,网络风险的实现会对央行声誉和消费者信心造成损害 [38][39][43] 第三部分:设计和技术选择:网络安全影响 - **分发模式**:零售CBDC有直接和中介两种分发模式,多数国家排除直接模式,中介模式将部分活动委托给私营部门参与者 [47][48] - **基于代币或账户**:账户型CBDC需保护用户身份,代币型CBDC需保护数字代币生命周期,量子计算对CBDC加密构成威胁,可采取加强安全防御等缓解措施 [51][52][55] - **账本设计**:集中式账本技术(CLT)高效成熟,但存在单点故障风险;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有创新机会,但也面临节点故障、共识机制等问题,可采取使用许可型DLT等缓解措施 [60][65][68] - **软件代码和智能合约**:可编程性和智能合约可增加CBDC实用性,但代码缺陷会导致欺诈和操纵,可通过建立监管框架、促进最佳实践等缓解措施 [71][73][76] - **数字钱包**:数字钱包的设计和功能对安全和隐私至关重要,面临密钥泄露、身份验证管理受损等问题,可采取使用安全硬件钱包、明确授权协议等缓解措施 [77][80][81] - **离线功能**:离线功能可提高CBDC弹性和金融包容性,但面临伪造、双重支出等问题,可采取技术和政策措施缓解 [83][87][90] - **使用第三方提供关键服务**:依赖第三方会增加CBDC风险,如安全漏洞可见性低、风险传递等,云技术有可扩展性、弹性和安全等优势,但也存在网络连接依赖、安全漏洞等问题,可采取明确策略、选择可靠供应商等缓解措施 [94][95][98] 第四部分:构建有弹性CBDC生态系统的基础要求和最佳实践 - **高级原则**:CBDC生态系统的弹性应达到现有支付系统的最高标准,保护应与系统风险成正比,应最小化攻击面,弹性要求应全面 [110][114][120] - **基础要求**:包括监管、监督、组织、合作和技术能力等方面,如建立法律框架、具备监管和监督能力等 [127][128][129] - **最佳实践**:涵盖监管、监督和技术等方面,如制定金融部门网络安全战略、进行风险监督和测试等 [135][139][143] - **网络弹性与CBDC项目管理**:推荐采用五阶段方法实施CBDC,各阶段有不同的网络弹性关键活动,应尽早进行安全测试,试点阶段对全面弹性测试至关重要 [146][147][148] 附录1:数字风险解释 - 数字风险包括人员、流程、技术和供应链风险,人员风险主要源于内部欺诈或错误等,流程风险源于流程不足或失败,技术风险源于技术系统故障,供应链风险源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159][160][162] 附录2:不同数字支付方式的网络风险暴露比较 - 从恶意和非恶意事件可能性、攻击者吸引力和攻击面三个维度比较电子货币、加密/稳定币和零售CBDC的网络风险暴露,零售CBDC在某些方面风险较高 [164][165][166]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英)20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旨在为各国提供框架和工具,以平衡央行数字货币(CBDC)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权衡 [17] - 央行在管理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方面具有优势,可通过多种政策工具和技术实现更好的平衡 [62] - 应采用细致入微的方法,结合法律框架、隐私原则、政策和技术,以满足不同市场和场景的需求 [22] - 国际社会需协调跨境数据流动的标准,以促进CBDC的跨境使用,同时确保隐私保护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CBDC作为央行货币的数字形式,可收集和存储数据,具有经济价值,有助于央行实现政策目标 [11][12] - 许多央行已有处理个人数据和保护隐私的经验,但CBDC数据使用仍可能对隐私构成风险,影响公众信任和CBDC的采用 [13] - 央行在设计CBDC时需平衡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不同国家的权衡程度因文化、法律和公众信任而异 [17] 2. CBDC数据生成 - 支付数据可分为付款人/收款人的身份、假名标识符、交易数据、付款人额外交易数据和收款人额外交易数据等类别 [24] - 不同类型的数字支付(如信用卡转账、卡支付和电子货币)会生成不同类型的数据 [25][26] - CBDC数据生成取决于其设计和运营模式,包括一层和两层模式。两层模式下,PSP也会收集和存储数据 [30][31] - 高数据强度设计记录交易双方的身份和交易数据,低数据强度设计使用假名标识符,减少个人数据的收集 [32][33] 3. 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风险 - 一些央行选择不使用CBDC个人数据,而另一些央行则强调其经济价值 [39] - CBDC数据可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促进创新和竞争、金融普惠、监管合规和执法等方面 [41][43][44] - CBDC数据使用可能带来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网络攻击和跨境数据流动等隐私风险,损害公众信任 [47][48][49] 4. 平衡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的框架 - 该框架旨在解决CBDC数据使用中的外部性问题,塑造利益相关者的激励机制 [52] - 权衡取决于所需数据的类型(聚合或个人数据),处理聚合数据通常不会引发隐私问题 [53] - 央行可通过公开承诺、透明和问责机制以及开源代码来建立信任 [57] - 监管机构需平衡数据使用的公共利益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需求 [58] - 央行可通过政策工具和技术管理外部性和激励机制,提供多种CBDC设计选择 [62] 5. 管理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权衡的工具 - 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应遵循现有和新兴的数据保护法律框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框架存在差异 [68][70][72] - 重要的隐私原则包括完整性和保密性、目的限制、数据最小化、存储限制和合法性等 [75][76][77] - 应采用细致入微的方法制定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政策,明确数据收集、使用和共享的规则,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合规性 [80][81] - “隐私设计”理念强调在项目设计初期考虑隐私保护,通过七项原则和八项策略实现 [83][84][85] - 隐私增强技术(PETs)可用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实现隐私设计理念,但需要制度和法律框架的支持 [86][89] - 跨境CBDC数据流动需要协调监管标准和使用技术,以确保隐私保护,国际社会正在就此进行讨论 [93] 6. 结论 - 各国在平衡CBDC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决策取决于国家特定情况、政策目标和全球标准 [95] - 央行可通过提供多种CBDC隐私设置和管理外部性来实现更好的平衡 [96] - 应用法律、法规、精心设计的CBDC和PETs等工具可减少隐私担忧,促进个人数据的共享和使用 [97]
REPUBLIC OF ARMENIA Tax Compliance and Crypto Assets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具体的投资评级 [2][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美尼亚共和国(RoA)已承诺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ARF),并计划在2027年启动首次自动信息交换 [12] - 目前亚美尼亚的国内税法中没有针对加密资产的具体条款,导致加密资产交易的税收处理存在不确定性 [13] - 亚美尼亚政府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框架,以确保加密资产的税收合规和CARF的实施 [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I. 背景 - 亚美尼亚已承诺实施OECD的CARF,并计划在2027年进行首次自动信息交换 [20] - 目前亚美尼亚的税法中没有针对加密资产的具体条款,导致加密资产交易的税收处理存在不确定性 [21] - 亚美尼亚的加密资产市场尚处于初期阶段,市场规模较小,但有增长潜力 [29] II. 关键问题 - OECD的CARF要求亚美尼亚制定国内立法,要求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报告信息并实施相关尽职调查程序 [36] - 亚美尼亚需要进行加密资产的风险评估和差距分析,以确保税收合规 [39] - 亚美尼亚政府需要考虑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的报告范围,包括居民和非居民的交易报告 [49] III. 下一步 - 亚美尼亚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路线图,包括立法、风险评估、沟通策略、内部准备、培训和自动信息交换等步骤 [59] - 路线图应包括所有必要的活动,并明确责任和时间表 [59] - 亚美尼亚需要确保数据交换过程中的保密性,以维护公众对系统的信心 [59] 其他 - 报告提供了国际比较案例,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的加密资产税收和报告制度 [51][52][53] - 亚美尼亚需要考虑引入区块链分析工具和技术,以提高加密资产交易的透明度和税收合规性 [56]
财政R星:财政货币紧张关系及其对政策的影响(英译中)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更“积极”,对债务水平反应迟钝,引入“财政 r 星”和“财政货币缺口”概念探讨财政货币紧张关系 [3] - 分析 16 个发达经济体 140 多年数据表明,更大财政货币缺口与债务、通胀上升等有关,当前财政货币紧张关系处历史高位,需促进增长改革和财政整顿缓解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I. Introduction - 发达经济体财政前景具挑战性,债务上升、支出压力大,自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后,主要余额下降,公共债务比率激增 [9] - 大流行后通胀和利率飙升引发货币政策对财政可持续性影响的讨论,财政政策日益活跃使债务和利率影响财政可持续性,激发财政货币相互作用政策讨论 [11][12] - 引入“财政 r 星”衡量积极财政政策下债务可持续性,“财政货币缺口”衡量财政货币紧张关系,二者有助于理解财政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及对宏观经济影响 [13] II. 文献综述 - 本文涉及财政政策积极性理论文献、积极财政政策表征实证文献、财政货币相互作用及金融抑制理论和实证文献 [17] - 多数宏观经济模型倾向被动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以价格水平的财政理论为表征,以往实证研究描述不同背景下财政政策,本文从实证和理论对相关文献做贡献 [17][19] - 本文对财政货币互动文献贡献双重,理论上嵌入积极财政政策研究相互作用及影响,引入“财政货币缺口”测度紧张程度;经验上估算发达经济体财政 r 星和财政货币缺口,还为金融抑制文献做贡献 [22][23] III. 动机 - 若财政政策对债务存量变化无反应则为“积极”,此时非债务稳定主要平衡路径中期可考虑,债务积累方程中实际利率等变量与财政路径相关 [24] - 通过两次回归练习评估财政政策对公共债务水平反应程度,结果表明自全球金融危机,尤其是大流行期间,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更“积极” [25][29] IV. 定义财政 R - Star 和财政货币差距 - 财政 r 星是给定财政路径下稳定债务的实际利率,是衡量债务可持续性有用指标和评估财政货币紧张局势关键投入,财政货币缺口是财政 r 星与货币 r 星差额,衡量财政货币紧张关系 [30][31] - 财政 r 星有助于构建财政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目标和冲突,当货币 r 星高于财政 r 星,财政和/或货币政策需调整,否则无法实现目标 [35] - 财政货币缺口为正时,货币和财政当局面临政策权衡,可通过财政和货币当局调整立场、初级余额调整、金融抑制等方式弥补 [36][44] V. 财政 R - Star 与财政货币差距的估算 - 分析使用 16 个发达经济体过去 140 年年度数据,构建财政 r 星需长期基本平衡、潜在产出增长率、通胀目标、债务水平目标等数据,估算财政货币缺口需估计货币 r 星 [49][50] - 估算结果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财政货币缺口达顶峰,2020 年财政货币缺口是自 1950 年代初以来最高水平 [51]
蒂尔基耶的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鸟瞰(英译中)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尽管有所改善,但蒂尔基耶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低、非正式女工比例高,缩小性别差距可促进中期增长并使其更具包容性,本文将差距置于国际背景,探讨与财政政策联系并确定政策和研究重点 [3][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 引言 - 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是蒂尔基耶宏观关键问题,缩小劳动力参与性别差距可增加劳动力规模支持增长,虽有进展但仍需努力,后文将差距置于国际背景并确定政策和研究重点 [9] B. 国际背景下的蒂尔基耶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 - 蒂尔基耶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约 37%,绝对低于男性,LFP 性别差距是 G20 中最大之一且比许多新兴市场大 [10] - 蒂尔基耶妇女非正式就业比例高,女性非正式率比男性更普遍 [13] - 蒂尔基耶失业率和薪酬性别差距与其他国家相似,正规部门性别薪酬差距大但不比其他国家大 [14] C. 劳动力参与性别差距 - 程式化事实 - 蒂尔基耶 LFP 性别差距由低技能工人驱动,在高等教育水平上显著缩小,在 G20 中对中低技能工人差距最高 [18] - 25 - 34 岁人群中差距显著扩大,比年轻人上升约 20 个百分点 [20] - 已婚人士和母亲之间差距更大,已婚人士差距比单身人士扩大一倍,有年幼子女母亲 LFP 低于无年幼子女母亲 [22] - 蒂尔基耶 LFP 性别差距在城市地区更大,但所有地区都大 [25] D. 蒂尔基耶的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 税收政策 - 直到 2022 年蒂尔基耶个人所得税制度才有免税门槛,进入正规就业边际税率高,税收和“母亲工资差距”可能加剧劳动力供应不利因素 [26] - 引入儿童和老人护理税收抵免可支持蒂尔基耶女性劳动力供应 [27] - 蒂尔基耶自 1998 年征收个人所得税,所得税单位不会阻止女性劳动力供应 [27] 支出政策 - 蒂尔基耶育儿假规定与其他国家相当但可改进,可评估改善育儿假规定成本和收益 [29] - 向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低收入妇女提供现金转移可增加女性劳动力参与率 [31] - 蒂尔基耶儿童保育服务供应、针对性和可负担性需改善,有针对性增加公共支出可支持女性 LFP [31][32] - 蒂尔基耶教育性别差距与同龄人相当,支出政策可支持女性劳动力参与 [36] 性别预算编制 - 蒂尔基耶采取重要步骤开发 GB 框架,在议会监督和性别目标与计划联系方面表现相对良好 [37] - 蒂尔基耶缺乏性别预算立法框架和全面体制框架,需制定法律和体制规定 [37] - 性别影响评估可帮助缩小蒂尔基耶性别差距,可实施事前和事后评估 [39] - 将具体性别目标和指示纳入蒂尔基耶预算通知,可确保性别优先事项纳入预算编制过程 [40] E. 关键信息和策略优先级 - 缩小蒂尔基耶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可促进中期增长并使其更具包容性,财政政策可帮助缩小差距 [41] - 政策优先事项包括增加儿童保育和学前教育公共支出、支持低收入工人使用托儿服务、减少非正式性、加强性别预算编制框架、进行现行政策性别影响评估 [41] - 未来分析工作优先事项包括评估财政政策组合、减少非正式性政策、现有 PIT 对女性劳动力参与影响、育儿假政策成本效益分析 [41][42]
移民和汇款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参与的联合影响(英译中)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提供一致经验框架,估计移民和汇款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移民原籍国GDP增长和劳动力参与的净联合影响,用“转移份额”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 [4] - 平均移民对该地区原籍国同期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参与变化有负面和统计意义的影响,汇款部分减轻不利影响,导致较小负面净联合效应,各次区域估计数有显著差异,对最年轻人群负面影响更大,结果可靠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I. Introduction - 过去三十年全球移民人数增加,流入经合组织国家的国际移民和难民2022年达创纪录水平,多数移民原籍国汇款流入稳步增加,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移民流量1995 - 2020年增四倍,汇款增近五倍 [9] - 了解移民和汇款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动态的净联合影响至关重要,但文献未确定结果,因影响取决于诸多因素,且存在计量经济学挑战,本文解决相关差距 [11][12] II. 分析背景 - 移民通过对劳动力供给数量效应、工资和生产率影响GDP增长和劳动力参与,其最终影响不明确,取决于移民对劳动力参与率、失业程度、技能特征等的影响 [15] - 汇款引入使净联合影响更模糊,可能减少或增加劳动力参与,对长期增长影响也无定论 [15][16] III. Data - 主要关注1999 - 2019年31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使用1989/1990年数据获样本前移民存量和经济条件 [17] - GDP数据来自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劳动力参与率来自世界银行WDI;移民数据主要来自OECD国际移徙数据库和UNPD国际移民股票数据库,汇款数据来自世界银行WDI,还使用其他数据进行稳健性和进一步分析 [17][18][20] IV. 经验战略 4.1 初始模型规范 - 利用面板估计估计净联合效应,从简单模型开始,关键识别挑战是内生性,可能出现遗漏变量偏差 [24][27][28] 4.2 工具变量 - 依赖轮班份额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使用目的地国家历史/初始移民库存作为“份额”,目的地国家收入、失业率和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变化作为“冲击” [30] - 通过置换测试、过度识别限制和预趋势测试检查仪器有效性,结果支持IV有效性 [33] 4.3 模型估计 - 进行两阶段估计,第一阶段将移民和汇款分别回归拉动因素、控制变量及固定效应,第二阶段用第一阶段预测值作为主要解释变量 [36][38] V. 经验结果 5.1 轮班股/拉升因子 - 第一阶段回归结果显示三个IV对移民和汇款提供高信息,目的地国收入变化与移民率和人均汇款正相关,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与人均汇款更相关,目的地国失业率与收到汇款负相关 [42] 5.2 经济增长 - 2SLS估计表明移民率和人均汇款对原籍国经济增长有显著同期影响,前者使经济增长下降,后者使经济增长增加 [47] - 目的地国收入增加10%,移民和汇款对GDP增长净联合影响为 - 0.09%,加勒比国家净联合效应最大,经济增长净下降 - 0.19% [50][51] 5.3 劳动力参与的变化 - 2SLS估计显示移民对劳动力参与同期变化有负面影响,对年轻一代影响是总体的两倍,人均汇款对LFP变化影响不大 [52] - 移民和汇款净联合效应对劳动力参与率变化产生负影响,加勒比地区年轻一代劳动力参与率下降更严重 [55] VI. 鲁棒性 6.1 异质效应 - 各次区域异质效应:考虑移民和汇款异质次区域效应,结果显示异质性主要来自加勒比地区,移民导致最大负面影响,汇款影响微不足道 [59][61] - 按性别分列异质效应:移民人数增加与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相关,汇款效应不明确,移民对整个女性劳动力负面影响强,两种性别对年轻人群移民效应强且规模相似 [63] 6.2 动态效果 - 更长的地平线:使用1995 - 2019年估计值,结果与基线发现一致,移民与增长负面影响有关,汇款可缓解负面影响 [65] - 当前和过去的影响:过去的移民和汇款对经济增长影响更大、更持久 [69] - 5年影响:采用shift - share工具变量策略,使用1995 - 2020年五年数据,结果显示移民和汇款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参与有影响 [71][72]
欧洲央行对新兴欧洲的溢出效应:过去和当前的经验(英译中)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采用实证和基于模型的方法研究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对新兴欧洲经济体的溢出效应,发现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紧缩对新兴欧洲有强烈溢出效应,包括政府债券收益率变化超一对一、主权利差大幅增加、本国货币贬值和产出显著下降等 [3][8] - 常规紧缩政策(加息)比资产负债表紧缩(量化紧缩)在通胀 - 产出权衡上更有利,量化紧缩溢出程度取决于资产负债表缩减速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更大 [3][10] - 货币政策溢出通过货币政策反应、汇率、贸易、债券风险溢价和金融等渠道产生,溢出效应受受援国汇率制度、贸易开放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11][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引言 - 研究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对欧洲新兴经济体的跨境溢出效应,大量文献关注美国货币政策国际传导,对欧洲央行政策溢出效应研究较少且结果不同 [6] - 采用实证和基于模型的方法,分析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冲击传导,讨论传统和非常规政策溢出效应,模拟两国开放经济模型 [7] - 实证分析涵盖 16 个新兴欧洲经济体,研究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对其国内政策利率、政府债券收益率曲线等的影响 [8] 2. 货币政策溢出的渠道 - 货币政策溢出渠道包括货币政策反应、汇率、贸易、债券风险溢价和金融等渠道,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对新兴欧洲受援国的总体影响取决于这些渠道的相对强度 [11][14] - 不同受援国经济体的溢出效应不同,反映出汇率制度、贸易开放程度等特定国家特征,银行间货币市场流动性和结构、金融发展差异等也会影响外国政策利率传导 [14] 3. 数据与实证分析 3.1. Data - 检查包含 16 个新兴欧洲经济体的数据集,事件研究涵盖十二周高频金融变量每日数据,历史分析涵盖 1999Q1 至 2022Q4 季度数据 [18] -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冲击数据来自三个月 Eribor 期货利率,通过研究其意外波动代理政策立场意外变化,还纳入宏观经济和结构变量捕捉国家特征 [18] 3.2. 事件研究 - 进行事件研究评估欧洲央行 2022 年 6 月宣布货币紧缩的影响,选择该事件是因为其代表货币政策意外和外生转变 [19] - 使用每日数据进行“前后”分析,运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控制各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全球风险因素,结果显示欧洲央行货币紧缩预期变化使新兴欧洲汇率和政府债券收益率承压,不同国家影响不同 [20][26] 3.3. 局部投影法 - 用面板回归和当地预测方法估计新兴欧洲经济体宏观金融变量对欧元区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根据 Romer 和 Romer 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 [28] - 分析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新兴欧洲实际产出增长有持续负面影响,导致主权债务市场强烈溢出效应,特定国家基本面可放大或减轻溢出效应 [37][39] 4. 结构模型 - 通过基于 Erceg 等人的两国开放经济 DSGE 模型研究欧洲央行常规和非常规措施对新兴欧洲经济体溢出效应的规模和性质,以及在不同汇率制度国家的传递情况 [40] - 模型包含受限制和不受限制两种类型家庭,资产市场在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之间分割,中央银行干预长期债券市场影响不大 [40] 5. 模型结果 5.1. 替代紧缩策略下的溢出效应 - 比较仅提高利率和欧洲央行资产存量收缩更快两种紧缩策略下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纯利率策略对欧元区产出打击更大,但对本国产出溢出效应较小,收紧利率在国内外经济中产出 - 通胀权衡更好 [51][54] 5.2. 另类外汇制度下的溢出效应 - 比较不同外汇制度下传统和非常规货币政策收紧的溢出效应,发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带来的不利产出溢出效应往往更大,提醒固定汇率制度在面临巨大冲击时的潜在成本 [55] 6. 总结 -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对新兴欧洲国家有巨大金融和实际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程度受受援经济体经济基本面影响,强大基本面和稳健政策框架可减轻溢出效应 [57] -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紧缩的构成和速度在确定溢出效应幅度方面至关重要,常规紧缩政策比量化紧缩在通胀 - 产出权衡上更有利 [57]
所罗门群岛技术援助报告:中央银行风险管理(英译中)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所罗门群岛中央银行(CBSI)在开发企业范围风险管理框架方面取得进展,如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修订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职权范围、创建事故登记册等,但在风险偏好声明、综合风险报告、三道防线模型嵌入等方面进展缓慢 [6] - 需优先推进相关建议以支持有效监督,加强风险管理实践和流程,培养支持性风险文化,应对日益复杂的风险挑战 [6][8] - 建议通过后续技术援助任务监测执行进展,确保风险管理框架不断完善和成熟 [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 应CBSI要求,货币和资本市场(MCM)部门代表团于2023年8月7 - 11日提供中央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援助,目的是协助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审查建议执行进展,提供业务连续性管理指导 [5] 执行摘要 - CBSI在执行建议上有进展,成立RMC、修订BARC职权范围、创建事故登记册,但在风险偏好声明、综合风险报告、三道防线模型嵌入等方面进展慢 [6] - 现场任务验证原始建议,还提出补充建议支持CBSI继续执行 [6] 建议的执行情况 - 部分高优先级建议已完成,如成立RMC、明确风险管理角色和职责、修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职责、规范事件管理程序等 [11][13] - 一些高度优先建议未充分推进,如制定风险偏好声明、综合风险报告等 [11][13] - 其他重要建议部分完成,如采用三线模型、将风险监督列入议程、确定部门风险联络员等 [11][14] 风险治理 - 风险治理有改进,RMC成立,BARC职权范围修订,但需提供综合风险报告和见解以履行职责,RMU应保持独立 [19] - 制定风险偏好声明是高度优先事项,需RMU与部门合作,执行和理事会审查,建立年度治理审查进程 [19] 三线模型与风险文化 - 三线模型是有效风险管理关键推动因素,能促进风险所有权,培养健康风险文化 [21] - CBSI已采取初步措施培养风险文化,部门事件报告有进展,RMU可提取关键趋势和风险见解 [24] 业务连续性 / 突发事件管理 - 业务连续性管理方法不成熟,需监督安排、定义风险偏好、建立标准化事件管理方法、应用三线模型、提供定期更新 [26] - 有效业务连续性框架关键要素包括识别关键流程、风险评估、培训练习测试、监测更新报告等 [26] 其他观察 - 部门管理团队可定期向RMC提出风险,加强风险所有权和文化 [29] - 有机会促进综合保证,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效力,整合各行工作 [30] - 建议RMU使用电子表格或Microsoft Power BI等工具,而非现成风险产品 [30] 结束语 - CBSI正在加强和嵌入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但需进一步工作,建议将风险偏好声明和综合风险报告作为重点,开发自上而下方法识别战略风险 [31] - 需后续行动监测建议执行进展,通过季度虚拟审查和一年后现场审查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