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银行(00011)

搜索文档
恒生银行(00011) - 提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

2024-11-26 17:49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 提 名 委 員 會 之 職 權 範 圍 1. 宗旨 4. 會議及法定人數 1 2.1 委員會須由董事長、行政總裁及不少於三位非執行董事組成。 2.2 委員會主席須由董事長擔任。 2.3 董事會可不時增委董事為委員會成員,而委員會成員須以獨立非執行董事佔大多數。 2.4 委員會主席及每位成員最初的任期須與其擔任非執行董事的任期一致,隨後附加之委任 期須提呈董事會審議及通過。 4.1 委員會須在給予充分通知下,按其認為適合的次數及時間召開會議,而每年召開之會議 次數須不少於兩次。 4.2 會議的法定人數為二人,而其中一人須為委員會主席,如其因特殊情況未能出席會議則 除外。 4.3 委員會的秘書須由公司秘書及企業管治主管或其指定的人員擔任,其須就委員會的運作 及會議安排向委員會主席及成員提供協助。 5. 職責範圍 在不限制委員會職責的一般性原則下,委員會擁有下列之責任、權力、職能及決定權: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本行」)提名委員會(「委員會」)須就領導董事委任程序,以及 物色和提名董事人選予董事會通過之事宜,向董事會負責。委員會亦須根據有關職位及 其責任,以及該職位所需之知識、經驗與能力,甄選及提名 ...


恒生银行(00011) - 风险委员会的职权范围

2024-11-26 17:35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 風險委員會之職權範圍 1. 宗旨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本行」)董事會授權並提供足夠資源予風險委員會(「委員 會」),負責監督影響本行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的風險相關事項及企業風險、 風險管治,以及企業文化相關事項。 2. 成員 3. 出席會議 4. 會議及法定人數 4.1 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委員會須在給予充分通知下,按其認為適合的次數和時間召 開會議。 1 2.1 委員會須由不少於三位非執行董事組成,其中(包括委員會主席)須以獨立非執行董事 佔大多數,或遵循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之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 則」)之規定。 2.2 委員會主席須由董事會於獨立非執行董事中委任。 2.3 委員會成員的委任須經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滙豐香港」) 風險委員會審議。 2.4 至少一位委員會成員須具備會計、銀行或金融相關的最新經驗或風險管理方面的專業知 識。於委任董事為委員會成員時,董事會須從委員會的整體考慮,使委員會具備適合於 金融服務業相關的風險管理專業技能和經驗。 2.5 委員會主席及每位成員最初的任期須與其擔任非執行董事的任期一致,隨後附加之委任 期須提呈董事會審議及 ...


恒生银行(00011) - 审核委员会的职权范围

2024-11-26 17:30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 審核委員會之職權範圍 1. 宗旨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本行」)董事會授權及提供充足資源予審核委員會(「委員 會」)負責監督有關財務報告及內部監控的事宜,特別是檢討: 2. 成員 3. 出席會議 3.1 僅委員會成員有權出席委員會會議。惟委員會可在其認為適當時,邀請任何董事、行 政人員、外聘核數師或其他人士(包括但不限於財務總監、風險監控及合規總監及稽 核主管)列席整個或部分委員會會議,協助委員會履行其職責。 1 1.1 財務報表、銀行業披露報表、有關財務表現的正式公告及披露之完整性; 1.2 內部稽核及外部審核程序的成效;及 1.3 內部監控制度的成效(同時須考慮本行風險委員會的意見)。 2.1 委員會須由不少於三位非執行董事組成,其中(包括委員會主席)須以獨立非執行董 事佔大多數,或遵循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之證券上市規則(「上 市規則」)之規定。 2.2 委員會主席須由董事會於獨立非執行董事中委任。 2.3 委員會成員的委任須經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滙豐香港」) 審核委員會審議。 2.4 至少一位委員會成員須具備會計、銀行或金融相關的最新經驗。於委任董事為委員會 成 ...


恒生银行(00011) - 董事名单及其角色与职能

2024-10-24 16:44
股份代號: 11(港幣櫃台)及 80011(⼈⺠幣櫃台) 董事 名 單及 其 角色 與職 能 自 2024 年 10 月 25 日 起,周 蓉 獲 委 任 為 恒 生 銀 行 有 限 公 司(「 本 行 」)非 執 行 董 事。 於 周 女 士 的 委 任 生 效 後 , 本 行 董 事 會 (「 董 事 會 」) 成 員 載 列 如 下 :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 ⻑ 利 蘊 蓮 執 行 董 事 非 執 行 董 事 顏 杰 慧 廖 宜 建 周 蓉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 鍾 郝 儀 郭 敬 文 林 詩 韻 林 慧 如 王 小 彬 | 董 事 | 執 行 委 員 會 * | 審 核 委 員 會 | 風 險 委 員 會 | 提 名 委 員 會 | 薪 酬 委 員 會 | | --- | --- | --- | --- | --- | --- | | 利 蘊 蓮 | | M | M | C | M | | 施 穎 茵 | C | | | M | | | 鍾 郝 儀 | | | | M | C | | 郭 敬 文 | | C | | | | | 林 詩 韻 | | | | M | M | | 廖 宜 建 | ...


恒生银行(00011) - 董事会成员之变更

2024-10-24 16:39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 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 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股份代號: 11(港幣櫃台)及80011(人民幣櫃台) 董事會成員之變更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本行」)董事會(「董事會」) 欣然宣佈下列有關本行董事會 成員之變更。 委任周蓉 滙豐集團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環球首席資訊科技總監周蓉已獲委任為本行非執 行董事,由2024年10月25日起生效。 * 獨立非執行董事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 根據本行章程細則規定,周女⼠的委任將於本行 2025 年股東周年常會 (「股東 會」) 結束後屆滿,待其於 2025 年股東會獲股東選舉為董事後,其董事任期為 3年,並將於本行2028年股東會結束後屆滿。 關於周女⼠之履歷現列於本公告之附註。 除本文所披露者外,周女⼠現時並無於本行或其附屬公司擔當任何其他職務,彼與 本行其他董事、高層管理人員、主要股東或控股股東並無任何關係,彼亦無擁有 《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所指之本行任何股份權益。就周女⼠之委任,並無其 他需要本行股東關注之 ...


恒生银行(0001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19 16:34
整体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之营业收入净额为204.3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99.40亿港元;营业溢利为113.9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58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13.07亿港元,按年上升3%;本行股东应得之溢利为98.9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98.27亿港元][3][6] - [2024年上半年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4%,2023年同期为12.8%;成本效益比率为36.8%,2023年同期为35.9%;每股盈利为5.04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每股股息为2.40港元,2023年同期为2.20港元][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为1663.20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81.31亿港元;总资产为17084.5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920.94亿港元;普通股权益一级资本比率为16.6%,2023年12月31日为18.1%;一级资本比率为18.2%,2023年12月31日为19.9%;总资本比率为19.7%,2023年12月31日为21.4%;流动性覆盖比率为262.2%,2023年12月31日为260.7%;稳定资金净额比率为168.2%,2023年12月31日为168.4%][3]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按年增长2%,非利息收入按年增长4%,零售投资基金费用收入按年增长20%,保险服务增长16%][6]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按年上升2%,达154.83亿港元,净利息收益率改善20个基点至2.29%][10] - [与2023年12月31日相比,总贷款结余轻微减少1%,客户存款增加2%][10] - [净服务费收入下跌4%,为25.64亿港元,零售投资基金按年增长20%][10] - [其他非利息收入强劲增长,客户外汇销售收入增长14%,保险服务增长16%(1.62亿港元)][10] - [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拨备前的营业收入净额增加2%,为204.31亿港元][10] - [预期信贷损失及其他信贷减值拨备减少22%至15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总减值贷款对总客户贷款比率为5.32%][10] - [除税前溢利按年上升3%,为113.07亿港元,股东应得溢利增加1%,为98.93亿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派息共2.4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回馈股东总额达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0%][9] - [净服务费收入下跌4%,为25.64亿港元,服务费用支出上升4%][15] - [以公允价值计入收益表的金融工具收入净额减少54%,为28.22亿港元,净交易等收入增加70%,为5.73亿港元][15] - [保险业务资产及负债收入净额减少61%,为22.49亿港元,保险财务收入减少63%,为20亿港元,保险服务业绩上升16%,为11.87亿港元][15]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加2%,为31.77亿港元][15] - [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减少22%,为15亿港元,内地房地产风险承担减少21%至280亿港元][17] - [总减值贷款从250亿港元增加至460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比率为5.32%,2023年12月31日为2.83%][17] - [营业支出增加5%,为75.23亿港元,无形资产摊销增加28%,人事费用微升2%][17] - [净利息收入减少9%,非利息收入增长31%,预期信贷损失变动总额减少至15亿港元][17] - [成本效益比率上升0.9个百分点,为36.8%][18] - [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减少2%,营业溢利增加25%,股东应得溢利增加23%][19] - [总资产较2023年底增加160亿港元,即1%,为17080亿港元,客户贷款减少110亿港元,即1%,为8500亿港元][26] - [客户存款较2023年底增加240亿港元,即2%,为12050亿港元,往来及储蓄存款对客户存款总额比率由53.3%下降至51.1%,2024年6月30日贷款对存款比率为70.5%,2023年12月31日为72.9%][27]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减少20亿港元,即1%,为1660亿港元,受保留溢利轻微减少10亿港元,即1%影响][28] 业务发展 - [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24年发行恒生标普500指数ETF以及恒生日本东证100指数ETF,扩大产品投资范围至全球市值前三的证券市场][4][7] - [恒生保险有限公司新造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按年上升80%,位列全港第三][7] - [“理财通”产品增加至超320只,带动南向投资产品销售金额上升四倍,新开两间跨境财富管理中心][7] - [推出330亿港元的中小企Power Up融资基金和800亿港元的可持续发展Power Up融资基金][7] - [推出330亿港元的中小企Power Up融资基金和800亿港元可持续发展Power Up融资基金][23] - [与香港品质保证局合作推出恒生客户专属绿色设备贷款认证网上平台-“恒动易”][23] - [恒生投资于2024年4月在香港推出全港第一个“恒生标普500指数ETF”,1月在泰国证券交易所推出两隻分别投资于盈富基金及恒生科技指数ETF的预託证券][22] - [推出“Everyday Banking”市场活动,推广“Payday+”,优进理财业务及新开立客户人数分别按年增长12%及42%][21] 各业务板块表现 - [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为118.11亿港元,同比增加3%,除税前溢利为71.60亿港元,增加2%,投资服务及保险业务收入按年增长5%,与2023年下半年比较增长24%][20] - [富裕客户群较去年同期增长14%,新吸纳富裕客户人数按年增长147%,新开立私人银行户口按年增长15%,内地客户新开户数目按年增加166%,活跃外汇交易客户增长15%,带动非港元存款按年增长17%][21] - [有进行投资交易的活跃零售客户(不包括证券及政府债券)按年增长41%,人寿保险业务新业务合约服务差额录得126%的按年增长,合约服务差额结余增加12%,为244亿港元,2024年第一季度新做人寿业务保费按年增长80%][22] - [透过流动装置开设投资账户的数目按年增长172%,流动理财活跃客户数目按年显著增长13%][22] - [商业银行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为52.54亿港元,按年增长2%,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上升26%,为23.01亿港元][23] - [支持客户付款方案相关收入增长8%,客户存款结余上升3%,要员保险收入及投资收入分别增加24%及6%][23] - [环球银行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较去年同期上升2%,为14.75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轻微下跌4%,为9.36亿港元][24] - [客户贷款较去年底增长4%,香港平均贸易贷款结余按年增长34%,债券结余较去年底增长46%][24] - [非利息收入有17%的强劲增长][24] - [环球资本市场业务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前营业收入净额按年增加13%,为15.71亿港元,营业溢利及除税前溢利均增加16%,为12.05亿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按年增长31%,回购交易业务收入按年稳健增长68%,组合规模扩大36%,保本投资产品成交额增加54%,可赎回存款证成交额按年增加22%,外汇销售收入增长14%][25] 风险管理 - [公司全体雇员肩负风险管理责任,董事会负最终责任,风险及合规管理部门独立监督][31] - [承受风险水平有助于高级管理层分配资本等,为策略增长提供资金并监控非金融风险][32] - [气候风险可能对公司造成冲击,公司将其纳入日常风险类别管理][3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加强多方面风险管理工作,维持净利息收入稳定][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监管报告计划取得持续进展][34] - [公司继续在架构中嵌入气候因素,制定管理气候风险的指标][34] - [公司运用先进技术提升识别可疑活动和防止金融犯罪的能力][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将地缘政治及宏观经济风险视为首要及新浮现风险][35] - [中美等国关系复杂,制裁和贸易限制措施可能影响公司、客户及市场][36] - [俄乌战争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美国2024年扩大对俄二级制裁范围,或对集团商业、营运及声誉造成严重不利后果][37] - [以色列哈马斯战争影响地区局势,导致能源价格波动、供应链受破坏][37] - [通胀及利率居高不下,影响2024年上半年预期信用损失及客户还款能力][37] - [中国经济受国有企业支撑,但房地产公司面临集资压力,银行将密切监察行业风险][37] - [香港经济增长稳定,但商业地产空置率上升、利率高企,银行留意到违约情况并将密切监察风险][37] - [公司继续监控各类事件对客户及业务的潜在影响,通过加强监察等方式管理信贷组合][38] - [公司信贷风险管理政策与惯例2024年上半年无重大改变][39] - [集团信贷风险遍布衍生工具、客户贷款等多类资产][40] 信贷风险相关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最大信贷风险总额为211.5555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2.2988亿美元,其中客户贷款分别为84.9601亿美元和86.0406亿美元][41] - [2024年6月30日,已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减值规定的金融工具账面/名义总额为143.0017亿美元,预期信贷损失准备为1.5439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47.7628亿美元和1.3855亿美元][42] - [个人信贷风险第1、2、3阶段账面/名义总额分别为375,635、15,552、1,033,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分别为(336)、(993)、(179),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分别为0.09%、6.39%、17.33%,合计覆盖率为0.38%][45] - [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第1、2阶段账面/名义总额分别为30,940、403,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分别为(31)、(2),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分别为0.10%、0.50%,合计覆盖率为0.11%][45] - [贷款账面/名义总额为96,069,预期信贷损失准备为(5),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为0.01%][45] - [以摊余成本计量之其他金融资产第1、2、3阶段账面/名义总额分别为120,972、2,388、62,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分别为(32)、(14),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分别为0.03%、0.59%、0.00%,合计覆盖率为0.04%][45] - [贷款及其他信贷相关承诺第1、2、3阶段账面/名义总额分别为329,784、13,856、7,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分别为(68)、(53)、(2),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分别为0.02%、0.38%、28.57%,合计覆盖率为0.04%][45] - [金融担保及类似合约第1、2阶段账面/名义总额分别为1,700、320,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分别为(1)、(6),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分别为0.06%、1.88%,合计覆盖率为0.35%][45] - [金融资产分为第1阶段(未减值及信贷风险并无重大增加,确认12个月预期信贷损失)、第2阶段(首次确认入账后信贷风险大幅增加,确认期限内预期信贷损失)、第3阶段(具有客观减值证据,视为违责或信贷已减值,确认期限内预期信贷损失)和购入或衍生的信贷减值(按反映已产生贷款损失的大额折现购入或承办,确认期限内预期信贷损失)][44] - [相关数字不包括不须遵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减值规定的贷款承诺与金融担保合约,与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中附注34(a)金额不同,附注金额指约定金额被悉数取用而客户拖欠不还时涉及的最高风险金额][43] - [以公平价值于其他全面收益计量之债务工具之预期信贷损失准备是备忘项目,预期信贷损失的变动在中期简明综合收益表内「预期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项下确认][43] - [中期简明综合资产负债表呈列的「其他资产」包括金融及非金融资产][43] - 2023年12月31日,以摊余成本列账之客户贷款账面/名义总额合计874,039,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合计(13,633),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合计1.56%[47] - 2023年12月31日,个人以摊余成本列账之客户贷款账面/名义总额399,907,预期信贷损失准备(1,706),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0.43%[47] - 2023年12月31日,企业及商业以摊余成本列账之客户贷款账面/名义总额443,853,预期信贷损失准备(11,885),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2.68%[47] - 2023年12月31日,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摊余成本列账之客户贷款账面/名义总额30,279,预期信贷损失准备(42),预期信贷损失覆盖率0.14%[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管理层判断调整总体上较2023年12月31日有所减少[4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采用四个经济情境探讨最新经济预测,包括中心、上行、下行和下行情境二[49] - 共识下行情境及共识上行情境各按10%概率校正,下行情境二按5%概率校正,中心情境按75%概率设定[49] - 2024
恒生银行(0001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09 16:45
财务表现 - 恒生银行2024年上半年扣除预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之營業收入淨額为港幣204.31亿元,同比增长2.5%[6] - 恒生银行2024年上半年營業溢利为港幣113.96亿元,同比增长5%[6] - 恒生银行2024年上半年除稅前溢利为港幣113.07亿元,同比增长3%[6] - 恒生银行2024年上半年本行股東應得之溢利为港幣98.93亿元,同比增长0.7%[6] - 恒生银行2024年上半年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为12.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6] - 恒生银行2024年上半年成本效益比率为36.8%,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6] - 恒生银行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5.04港幣元,同比增长1%[6] - 恒生银行2024年上半年每股股息为2.40港幣元,同比增长9.1%[6] - 恒生银行2024年6月30日股東權益为港幣1663.2亿元,同比下降1.1%[7] - 恒生银行2024年6月30日總資產为港幣17084.53亿元,同比增长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淨利息收入按年上升2%,为港币154.83亿元,淨利息收益率改善20个基点,为2.29%[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的營業收入淨額增加2%,为港币204.31亿元[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預期信貸損失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減少22%至港币15亿元[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稅前溢利按年上升3%,为港币113.07亿元,股東應得溢利增加1%,为港币98.93亿元[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上升1%,为每股港币5.04元,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为12.4%[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由去年同期的1.1%,增加至1.2%[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154.83亿港元,同比增长2%[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息差为1.83%,同比提升0.11个百分点[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零售投资基金收入增长20%,反映出财富管理方案的积极推动[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以公平价值计入收益表之金融工具收入减少54%,为28.22亿港元[6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保险财务收入减少63%,为20亿港元,主要因利率上升导致债务证券公平价值亏损[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加2%,为31.77亿港元,主要受零售投资基金和人寿保险收入增长带动[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预信贷损失变动及其他信贷减值提拨减少22%,为15亿港元,主要因中国内地商业房地产贷款组合风险承担的相关提拨减少[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减值贷款增加至460亿港元,总减值贷款对总客户贷款比率为5.32%,主要因持续高息导致若干减值企业贷款评级下调[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支出增加5%,为75.23亿港元,主要因支持业务增长的处服务费及提升数码能力的科技投资增加[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成本效益比率上升0.9个百分点,为36.8%[74] - 净利息收入减少港币16.21亿元,即9%[77] - 非利息收入增长港币11.70亿元,即31%[77] - 预期信贷损失变动总额减少港币28.24亿元,为港币15亿元[77] - 公司商业e-banking活跃用户增长,移动理财用户增长36%,网上银行用户增长8%[96] - 公司环球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净额增长2%,达到港币14.75亿元,营业溢利和除税前溢利均下跌4%,为港币9.36亿元[98] - 公司客户贷款较去年底增长4%,香港平均贸易贷款结余增长34%,债券结余增长46%[98] - 公司非利息收入增长17%,债务资本市场发行团队业务范围扩展至更广泛的固定收益工具[98] - 公司环球资本市场业务营业收入净额增长13%,达到港币15.71亿元,营业溢利和除税前溢利均增长16%,为港币12.05亿元[100] - 公司净利息收入增长31%,非利息收入保持稳定,回購交易业务收入增长68%,组合规模扩大36%[101] - 公司总资产增加港币160亿元,即1%,为港币17,080亿元[104] - 公司客户存款增加港币240亿元,即2%,为港币12,050亿元,贷款对存款比率为70.5%[107] - 公司客户贷款(已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减少港币110亿元,即1%,为港币8,500亿元[105] - 公司股東權益減少港幣20億元,即1%,為港幣1,660億元[109] 股息与回購 - 公司宣布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为港币1.20元,2024年上半年每股派息共为港币2.40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4] - 公司于2024年第二季公布的港币30亿元股份回購計劃,回饋股東之總額已達至港币76亿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0%[35] 融资基金 - 公司推出港币330亿元的中小企Power Up融资基金,支持香港中小企的增⾧、数碼转型以及可持續發展[29] - 公司推出港币800亿元的可持續發展Power Up融资基金,支持企业进行绿色转型[30] 风险管理 - 公司持续监测和识别风险,主要风险包括信贷风险、财资风险、市场风险等[110] - 与2023年12月31日相比,2024年上半年大多数市场的经济前景有所改善[110] - 公司对宏观经济情境的应对方式在2024年上半年并无改变,管理层已对预期信贷损失进行调整[110] - 公司计划在2024年底前实施重新开发的模型以捕捉利率波动情况[110] - 公司继续管理与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114] - 公司维持净利息收入的稳定性,尽管预期利率存在波动[114] - 公司增强了程序、框架及能力以改善重要第三方的控制及监督[114] - 公司的全面监管报告计划在2024年取得了持续进展[114] - 公司继续在本行架构嵌入气候因素,包括提升评估气候对资本影响的方式[114] - 公司运用产业领先的技术及先進分析能力,以改善识别可疑活动及防止金融犯罪的能力[114] - 公司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包括中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关系复杂,以及可能
恒生银行(0001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7-31 12:04
财务表现 - 淨利息收入增長 2%,為港幣 154.83 億元[3] - 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之營業收入淨額增加 2%,為港幣 204.31 億元[3] - 營業溢利增加 5%,為港幣 113.96 億元[3] - 除稅前溢利增長 3%,為港幣 113.07 億元[3] - 股東應得溢利增長 1%,為港幣 98.93 億元[3] - 每股盈利增長 1%,為每股港幣 5.04 元[3] - 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為 12.4%[3] - 第二次中期股息為每股港幣 1.20 元,股東總資本回報(包括港幣 30 億元的股份回購)增長 80%,達到港幣 76 億元[3] - 於 2024 年 6 月 30 日,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 16.6%,一級資本比率為 18.2%,總資本比率為 19.7%[3] - 成本效益比率為 36.8%[3] 業務發展 - 恒生银行获评为「最佳本地零售银行」[6] - 恒生银行积极提升员工在绿色转型方面的技能与知识,为客户的绿色转型提供更好支援[6] - 恒生银行的业务有强勁增长,淨利息收入按年增长2%[7] - 恒生银行新增富裕客户数目按年上升147%,新开立的私人银行户口增长15%,内地客户的新开户数目按年增加166%[7] - 恒生银行推出港幣330亿元的中小企Power Up融资基金,以及港幣800亿元的可持续发展Power Up融资基金[9] - 恒生银行继续是香港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正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推进一个批发层面的CBDC项目[9] - 恒生银行推出港幣30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充分体现出为股东创造长远价值的承诺[10] - 恒生银行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7][13] 经营环境 - 经济复苏受市场对利率持续高企的影响[14] - 通过积极管理资产及负债,持续加强净利息收入[14] - 零售投资基金及以客户为主导的交易活动增加,带动业绩稳步增长[14] - 除稅前溢利增长24%,主要由于预期信貸損失变动减少65%,以及非利息收入强劲增长抵销了淨利息收入下降的影响[14] - 淨利息收入增加2%,主要由於在利率高企的环境下积极管理资产及负债,淨利息收益率增加20个基点[14] - 淨服務費收入下跌4%,主要由于贷款需求低迷令信貸融通服务费减少[15] - 以公平价值计入收益表之金融工具收入/(虧損)淨額减少54%,主要由于期內债務證券录得公平價值虧損[16] - 保险服务业績上升16%,主要反映新业务增长及利好的经验差异[16]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加2%,主要受惠于零售投资基金及人壽保险收入的强勁增长[16] - 预期信貸損失变动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较去年同期减少22%,主要由于中国内地商业房地产贷款组合之风险承擔的相关预期信貸損失提撥减少[18] 资产负债情况 - 客户贷款(已扣除预期信贷损失准备)减少110亿港元,即1%[4] - 客户存款较年底增加240亿港元,即2%[3] - 贷款对存款比率由72.9%下降至70.5%[4]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6.6%,高于监管要求[5] - 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20港元,全年每股派息合共2.40港元[6]
恒生银行(0001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7 16:34
财务表现 - 恒生银行2023年全年股东应得溢利为178.48亿港币,较2022年增长58.5%[11] - 恒生银行2023年股东权益为1681亿港币,较2022年增长5.6%[12] - 恒生银行2023年每股盈利为8.97港币,较2022年增长62.3%[11] - 恒生银行2023年普通股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1.3%,较2022年增长57.6%[11] - 恒生银行2023年资本比率为18.1%,较2022年增长19.1%[12] - 恒生银行2023年流动性覆盖比率为260.7%,较2022年下降7.2%[11] - 恒生银行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201.05亿港币,较2022年增长57.1%[11] - 恒生银行2023年股东权益为169.21亿港币,较2022年下降9.1%[12] - 恒生银行2023年每股股息为6.50港币,较2022年增长58.5%[11] - 恒生银行2023年一级资本比率为19.9%,较2022年增长18.5%[12] - 公司在2023年的營業溢利为20亿港元,本行股東應得之溢利为16亿港元[13] - 每股盈利为8港元,每股股息为5港元[13] - 平均總资产回报率为1.4%,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4%[13] 业务发展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业务运营模式,并秉持高水平的道德标准[15] -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切合需要的服务,提升员工团队,完善所在社区[16] - 公司不断创新,引入"未来银行"服务概念,利用数据分析和数字工具提升银行服务体验[19] - 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金融科技应用研究院合作,支持大湾区成为创新枢纽[20] - 公司支持大湾区科技发展,参与数字港元先导计划,致力于建立数字金融基础设施[21] - 公司支持银行业创新发展,成为首批推出人民币柜台的银行,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货币选择[22] - 公司制定目标,到2030年将业务运营的碳排放量达到净零,努力推动气候变化应对[23] 业务表现 - 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淨利息收入上升34%,營業溢利增长40%[43] - 富裕客户的数量增长17%,新开立的私人银行户口数量上升116%[45] - 新做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大幅增加174%,为港币210亿元[47] - 商业银行业务及环球银行业务營业收入淨额增加8%,为港币29.77亿元[54] - 环球资本市场业务理财产品的保本投资成交额增加一倍[55] - 淨利息收入增加港币67.44亿元,为港币322.95亿元,淨利息收益率改善55个基点[57] 风险管理 - 公司通过三道防线模型支持风险管理工作,持续监控、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鼓励稳健的经营和战略决策[147] - 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包括管治及架构、风险管理工具和风险管理文化,以确保员工行为与公司的风险承受水平一致[148] - 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由董事会审批承受风险水平、计划和表现目标,以实现“上行下效”[149] - 公司的执行风险管治架构负责管理整个企业的所有风险,包括内部风险管理的主要政策和架构[150]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模型界定风险管理角色和责任,确保风险/回报决策取得必要的平衡[151]
恒生银行(0001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11 16:34
公司概况 - 恒生银行是香港领先的本地银行,服务超过390万名客户[2] - 恒生银行在内地近20个主要城市设有网点,为当地客户提供服务[4] - 恒生银行与社区紧密联系,开展社区及环保项目,支持年轻人技能培训、可持续金融、气候变化和社区关怀[5] - 恒生银行是汇丰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6] 业绩总结 - 2023年營業收入淨額增加至40,822港幣百萬元,同比增长19%[8][1] - 2023年每股盈利达到8.97港元,较去年增长62%[8][2] - 2023年股東權益为168,131港幣百萬元,较去年增长5%[8][3] - 2023年總資本比率为21.4%,较去年提升3.3个百分点[8][4] - 2023年流動性覆蓋比率为260.7,较去年下降20.6个百分点[8][5] 五年财务摘要 - 五年财务摘要显示2023年每股股息为6.50港元,较去年增长59%[9][6] - 五年财务摘要显示2023年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为11.3%,较去年提升4.1个百分点[9][7] - 五年财务摘要显示2023年總資本比率为18.1%,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9][8] 新业务和合作 - 本行引进"未来银行"服务概念,利用数据分析和数字工具提升银行服务体验[13][9] - 本行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支持大湾区成为创新枢纽[14][10] - 本行支持大湾区科技发展,参与数字港元先导计划[15][11] 可持续发展 - 本行制定目标,力争在某年前实现业务运营的碳排放量达到净零[17][12] - 本行提供可持续融资和投资,支持可持续业务运营[18][13] - 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推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指数,获得多个奖项[19][14] 社会责任 - 本行提供社会责任贷款,改善社区教育和住房负担[20][15] 公司发展和战略 - 公司将继续推动创新,积极发展业务并融入可持续发展模式[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