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雄集团(00057)

搜索文档
震雄集团(00057)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4 16:30
財務摘要 Financial Highlights 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 Year ended 31 March 2025 | | | | | 變動 | | --- | --- | --- | --- | --- | | | | 2025 | 2024 | Change | | 業績摘要 (港幣千元) | RESULTS HIGHLIGHTS (HK$'000) | | | | | 收益 | Revenue | 2,594,735 | 2,009,545 | 29% | | 除稅前溢利 | Profit before tax | 189,625 | 125,142 | 52% |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 | Profit attributable to equity holders of | | | | | 應佔溢利 | the Company | 154,386 | 100,853 | 53% | | 資產總值 | Total assets | 4,358,964 | 4,143,750 | 5% | | 股東權益 | Shareholders' funds | 3,081,570 | 3,057 ...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8日收盘,共有16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以288.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4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 [1][2] - 澳亚集团股权(02905)和中安控股集团(08462)分别以55.28%和50.00%的创高率位列第二、三位 [1][2]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还包括华联国际(00969)40.13%、中科生物(01237)37.25%、万马控股(06928)30.43% [2]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乐普生物-B(02157)收盘价7.940港元,创高率24.54% [2] - 指尖悦动(06860)收盘价0.238港元,创高率17.14% [2] - 中国金典集团(08281)收盘价0.090港元,创高率17.12% [2] - 富誉控股(08269)收盘价0.540港元,创高率16.07% [2] - 加科思-B(01167)收盘价6.700港元,创高率15.31%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CO-U(09311)以-16.10%的创低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930港元,最低价0.896港元 [6]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2.62%,收盘价7.360港元,最低价7.025港元 [6]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创低率-5.70%,收盘价0.228港元,最低价0.182港元 [6] - 协同通信(01613)创低率-4.00%,收盘价0.242港元,最低价0.240港元 [6] - 新达控股(08471)创低率-3.45%,收盘价0.086港元,最低价0.084港元 [6]

震雄集团(00057)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0 19: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年,公司收益为25.95亿港元,较2024年的20.10亿港元增长29%[2][4] - 除税前溢利为1.90亿港元,较2024年的1.25亿港元增长52%[2][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54亿港元,较2024年的1.01亿港元增长53%[2][4] - 每股基本盈利为24.5港仙,较2024年的16.0港仙增长53%[2][4] - 每股现金股息为11.8港仙,较2024年的8.0港仙增长48%[2] - 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5.0%,较2024年的3.3%增长52%[2] - 平均资产总值回报率为3.6%,较2024年的2.4%增长50%[2] - 2025年公司从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其他海外国家取得的分部收益总计2,594,735千港元,较2024年的2,009,545千港元增长[13] - 2025年经营分部业绩为208,585千港元,较2024年的148,715千港元增长[13] - 2025年除税前溢利为189,625千港元,较2024年的125,142千港元增长[13] - 2025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594735千港元,2024年为2009545千港元,同比增长29.1%[18] - 2025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245港元,2024年为0.160港元,同比增长53.1%[25] - 2025年营业总额为25.95亿港元,2024年为20.10亿港元,较去年上升29%[34] - 2025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54亿港元,2024年为1.01亿港元,上升53%[34] - 2025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4.5仙,2024年为16.0仙[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总营业额为25.95亿港元,较2024年的20.10亿港元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营业额18.40亿港元,增长27%,台湾地区3900万港元,增长3%,其他海外国家7.16亿港元,增长37%[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售出存货成本为1984983千港元,2024年为1532561千港元,同比增长29.5%[22] - 2025年所得税支出为35620千港元,2024年为26283千港元,同比增长35.5%[24] - 2025年已付股息为55487千港元,2024年为64945千港元,同比下降14.6%[24] - 2025年建议末期股息为50443千港元,2024年为31527千港元,同比增长60.0%[24]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政年度,公司总营业额为25.95亿港元,较2024年的20.10亿港元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营业额18.40亿港元,增长27%,台湾地区3900万港元,增长3%,其他海外国家7.16亿港元,增长37%[38] - 2024年12月中国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人民币4万亿元,增幅达6.8%,公司中国市场营业额大幅增长27%至18.40亿港元[39] - 2024年全球失业率为4.9%,公司国际市场营业额因供应链转移需求增长37%至7.16亿港元[40][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在本财政年度延伸拓展多种注塑机产品新型号,开拓直立式注塑机产品线,4500吨二板机和3600吨二板机取得重大突破[42] - 公司获得“广东省震雄精密注塑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格认定,成立集团数字化中心,启动“赋能千行百业”计划[43] - 公司新成立智能产业事业部,推出“iChen Smart Family”智能生产系统,部署智能化生产线与大数据管理方案[44] - 公司以精益生生产为先,建立“三级计划体系”,投入使用MES系统,推动成本控制[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本财政年度下半年全球市场前景不确定,市场需求增加或因商家囤货,情况不会持久[36] - 美国大选使本土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纠纷加剧,国际客户囤货致2024年中国出口贸易额创新高[39] - 集团通过优化生产、整合供应链、组建智能产业事业部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益[46] - 集团采取稳健理财策略,资金以多种货币持有并存放于银行,会评估外币风险并降低风险[55][56] - 美国新政府政策给全球市场和中美贸易关系带来不确定性,集团将采取审慎灵活措施管控风险[59][6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将在2025年8月25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资格[32] - 公司将在2025年9月4日至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股东收取末期股息资格[33] - 2025年公司租赁注塑机剩余租期已完结,2024年为1个月至10个月[28] - 本财政年度中国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增长5%,公司为比亚迪提供注塑机助力新能源汽车产能扩张[38] - 公司拟采纳2025年股份计划,需待股东于2025年8月28日股东大会批准[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无向联属公司提供财务资助及担保、给某实体垫款等情况[50][51][52][53][5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除董事轮值退任和主席与总裁角色区分规定外[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操守准则及标准守则[6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5] - 公司核数师同意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初稿数字,但未构成核证聘用[66]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讨论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事宜[67]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蒋丽苑女士及钟效良先生[67]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许志伟先生、郭敬文先生、Anish LALVANI先生、利子厚先生及陈庆光先生[67]
每周股票复盘:苏常柴A(000570)全资孙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6-14 15:0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收盘,苏常柴A报收于5.49元,较上周的5.63元下跌2.49% [1] - 本周最高价出现在6月10日,报5.69元 [1] - 本周最低价出现在6月13日,报5.45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为38.74亿元 [1] 市值排名 - 在汽车零部件板块市值排名161/229 [1] - 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3603/5150 [1] 公司公告 - 全资孙公司常州常柴奔牛柴油机配件有限公司将被常州市常牛机械有限公司吸收合并 [1] - 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合并议案 [1] - 常州市常牛机械有限公司将以整体吸收合并方式合并常州常柴奔牛柴油机配件有限公司 [1] 合并细节 - 合并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 [1] - 合并期间损益由常州市常牛机械有限公司承担和享有 [1] - 常州市常牛机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778万元人民币 [1] - 常州常柴奔牛柴油机配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506.3万元人民币 [1] 合并影响 - 属于公司内部股权结构调整 [1] - 不会对生产经营实质造成影响 [1] - 不会对公司合并报表内容和利润产生影响 [1] - 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 [1]
突发!000573,重大重组终止
中国基金报· 2025-06-07 12:48
重组终止事件 - 粤宏远A筹划5个月收购博创智能60%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因价格分歧终止 [2] - 交易原计划以现金方式完成 旨在拓展智能注塑成型装备领域 打造"房地产+高端装备"双增长曲线 [4] - 公司已支付1.3亿元诚意金 交易对方质押30%股份并提供银行保函作为担保 [4] 交易细节与障碍 - 双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审计评估工作未完成导致协议无法签署 [5] - 博创智能曾两次科创板IPO撤回(2020年11月及2024年6月) 此次借壳上市计划再度受挫 [5] 公司财务与战略背景 - 2024年营收4.9亿元(+38.98%) 但净利润亏损4769.84万元 房地产主业持续承压 [6][7] - 总资产22.25亿元(-5.66%) 净资产15.84亿元(-5.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2% [7] - 公司明确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此次重组失败或导致战略空窗期 [6] 市场反应与公司声明 - 终止公告后股价报4.53元/股 对应市值28.91亿元 [9] - 公司强调1.3亿元诚意金回收有保障 承诺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重组 [8] 企业历史与业务构成 - 东莞首家上市公司(1994年上市) 主营房地产开发 配套水电工程 环保再生资源及原煤开采业务 [8]
震雄集团(0005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9 16:39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208,819千港元,同比增长21%[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78,997千港元,同比增长24%[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5,160千港元,同比增长29%[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0.3港仙,同比增长29%[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现金股息为3.8港仙,同比增长27%[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1%,同比增长24%[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平均资产总值回报率为1.5%,同比增长15%[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益为1,208,819千港元,同比增长20.6%[66] - 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收益为890,834千港元,同比增长22.6%[66] - 台湾地区的收益为21,441千港元,同比增长20.4%[66] - 其他海外国家的收益为296,544千港元,同比增长15%[6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78,997千港元,同比增长24%[6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售出存货成本为931,845千港元,同比增长23.3%[6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税项支出为15,160千港元,同比增长14.6%[70]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0.038元,总计23,960,000港元,同比增长26.7%[7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0.103元,同比增长29%[7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利息收入为14,762千港元,同比增长53.2%[6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营业额港币12.0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1%[130]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上升29%至港币6,520万元[130] - 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10.3仙[130] - 董事局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港币3.8仙[128] - 公司在中国大陆及香港的营业额增长23%至8.91亿港元[135]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营业额增长23%至8.91亿港元[136] - 公司在中国台湾的营业额增长17%至2,100万港元[138] - 公司在其他海外国家的营业额增长16%至2.97亿港元[138] - 公司总营业额增长21%至12.09亿港元[13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产总值为4,335,067千港元,同比增长10%[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权益为3,094,076千港元,同比增长5%[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净值为2,023,307千港元,同比增长5%[4]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204,618,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198,307,000港元[22] - 流动资产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2,939,132,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3,136,760,000港元[22]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953,952,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113,453,000港元[22] - 资产净值从2024年3月31日的3,074,069,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3,109,362,000港元[23]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3月31日的3,057,53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3,094,076,000港元[23]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3月31日的115,729,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12,252,000港元[23] - 存货从2024年3月31日的694,637,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752,664,000港元[22] - 应收贸易及票据账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1,232,09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346,701,000港元[22] - 应付贸易及票据账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623,11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783,771,000港元[22] - 现金及银行结存从2024年3月31日的825,777,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863,473,000港元[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综合储备为港币3,031,023,000元,相比2024年3月31日的港币2,994,477,000元有所增加[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港币762,235,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692,410,000元有所减少[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港币59,949,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165,923,000元有所减少[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港币82,146,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49,336,000元有所增加[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港币33,296,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47,240,000元有所减少[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为港币429,501,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390,412,000元有所增加[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于存款时距原期满日不足三個月的银行存款为港币332,734,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301,998,000元有所增加[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于存款时距原期满日超过三個月的银行存款为港币101,238,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15,818,000元有所增加[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购买物業、廠房及設備的现金流出为港币17,304,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12,471,000元有所增加[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付股息为港币31,527,000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港币46,029,000元有所减少[5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997,58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11,630千港元有所减少[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账款为439,26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06,674千港元有所增加[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及票据账款总额为1,436,85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18,304千港元有所增加[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中,90天内的账款为385,13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71,634千港元有所减少[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账款中,90天内的账款为190,95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9,352千港元有所增加[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融資租賃賬款淨額为48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610千港元有所减少[8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及票据账款为783,7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23,110千港元有所增加[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及票据账款中,90天内的账款为453,58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08,225千港元有所增加[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质押应收票据账款为118,131,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3,307,000港元有所增加[8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应付联营公司款项为10,719,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322,000港元有所减少[9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港币20.23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2%[1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为港币8.94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港币2,000万元[1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银行贷款,净现金结余为港币8.94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港币2,000万元[1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抵押银行存款为港币3,000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港币1,800万元[1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抵押应收票据账款为港币1.18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港币4,500万元[1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为港币1,100万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港币500万元[14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可予发行的普通股数量上限为63,053,16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10%[97] - 每位参与人在任何十二个月内获授的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普通股的1%[98] - 公司于2024年9月16日授出3,350,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普通股的约0.53%[106] - 购股权的行使价为每股普通股港币1.44元,与授出日前一日的收市价相同[10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20,810,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普通股港币1.94元[107] - 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十年,已于2024年9月23日届满[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授出购股权的公平值为港币867,000元[110] - 股息收益率为5.56%[113] - 预期波幅为29.8%[114] - 无风险利率为2.6%[1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为20,810,000,占已发行普通股的约3.30%[119] - 悉数行使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将导致发行20,810,000股额外普通股,并录得额外股本港币2,081,000元及股份溢价港币38,189,000元[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的1,000,000购股权已失效[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向一联营公司购买原材料的金额为港币20,086,000元[1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向控股股东的附属公司租用物业,涉及使用权资产港币11,557,000元及租赁负债港币12,013,000元[1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总额为港币4,582,000元[12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630,531,600股,其中蒋丽苑持有9,730,000股,占1.54%[160] - 震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Assetwise Holdings Limited 100%的股份[169] - 震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震雄(中國)投資有限公司100%的股份[169] - 震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震雄機器廠有限公司100%的股份,股份数量为50,000,000股[169] - 震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Chiangs' Industrial Holdings Limited 100%的股份,股份类型为可赎回股份[169] - 震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CHI Dorset Square Limited 100%的股份,股份数量为
震雄集团(0005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8 18:26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208,819千港元,同比增长21%[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78,997千港元,同比增长24%[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5,160千港元,同比增长29%[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资产总值为4,335,067千港元,同比增长10%[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10.3港仙,同比增长29%[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现金股息为3.8港仙,同比增长27%[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276,974千港元,同比增长12%[4]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净值为2,023,307千港元,同比增长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权益为3,094,076千港元,同比增长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2.1%,同比增长24%[2] - 公司2024年截至9月30日的总收益为1,208,819千港元,同比增长20.6%[16] - 公司2024年截至9月30日的除税前溢利为78,997千港元,同比增长24.0%[16] - 公司2024年截至9月30日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103港元,同比增长29.0%[24]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38港元,总计23,960,000港元,同比增长26.7%[23] - 公司2024年截至9月30日的所得税支出为15,160千港元,同比增长14.6%[20] - 公司2024年截至9月30日的利息收入为14,762千港元,同比增长53.2%[18] - 公司2024年截至9月30日的汇兑差额净额为8,91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6,014千港元[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12.0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02亿港元增长21%[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52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050万港元增长29%[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3仙,较2023年同期的8.0仙增长28.8%[39] - 公司宣派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8仙,较2023年同期的3.0仙增长26.7%[37] 地区收益 - 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收益为890,834千港元,同比增长22.6%[16] - 台湾地区收益为21,441千港元,同比增长20.4%,但分部业绩亏损4,848千港元[16] - 其他海外国家收益为296,544千港元,同比增长15.0%[16] - 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营业额增长23%至8.91亿港元(2023年:7.27亿港元)[43] - 台湾地区营业额增长17%至2100万港元(2023年:1800万港元)[44] - 其他海外国家营业额增长16%至2.97亿港元(2023年:2.57亿港元)[45]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应收贸易及票据账款总额为1,436,852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318,304千港元增长9%[26]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997,58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011,630千港元下降1.4%[26] - 公司应收票据账款为439,26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06,674千港元增长43.2%[26]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中,超过一年的账款为186,81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12,482千港元下降12.1%[28] - 公司应收票据账款中,超过一年的账款为31,639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9,544千港元增长61.9%[30]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应付贸易及票据账款总额为783,7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23,110千港元增长25.8%[35]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公司推出550吨二板机型、300吨与360吨电动机型、570吨和670吨混动三板机型等新产品[47] - 突破超大射胶量达280公斤的预熔技术,并成功搭载于4500吨大型二板机[48] - 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度“广东省震雄精密注塑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格认定[48] 市场环境与战略 - 中国GDP增长率维持在5%左右,新能源汽车和家电更新补贴政策见效[43] - 国际市场中,美国市场表现良好,欧洲市场受俄乌冲突和能源价格影响,亚洲市场表现亮眼[45] - 公司在巴西、印度及越南扩展技术服务据点,加强技术服务的本地化[45] - 公司预计下半年市场将面临多方面挑战,计划投放更多资源于市场推广和技术创新[63] 资本支出与投资 - 公司在中国大陆的生产设施更新改善工程及购买生产设备的资本承担为1100万港元[53]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计划[54][55] 外汇与风险管理 - 公司外幣風險管理策略稳健,主要持有港元、人民币、新台币、美元及欧元[58] - 公司预计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对净溢利有所影响,但对实际营运及现金流不构成直接影响[5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操守准则及标准守则[66] - 公司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68]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已审阅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并讨论了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事宜[69] 员工与运营 - 公司全職僱員總數約為2,500名,較2024年3月31日增加100名[62] - 公司启动智能工厂升级项目,引入MES及OTS系统,提升生产流程实时监控和交付效率[4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0.23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2%[49]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为8.94亿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2000万港元[49] - 公司无银行贷款,净现金结余为8.94亿港元[49]
震雄集团(0005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5 19:03
财务表现 - 二零二四年度收入为2,009,545千元,较去年下降13%[1]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为100,853千元,较去年下降23%[1] - 每股基本盈利为16.0港仙,较去年下降23%[1] - 本年度其他全面支出净额为55,839千元,较去年增加[3]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为3,057,530千元,较去年增加[5] - 公司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的财政年度營业总额为20.10亿港元,较去年下降13%[3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下降23%,为1.01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16.0仙[32] - 二零二四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0,853,000港币,较二零二三年的130,289,000港币有所下降[20] 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计为1,204,618千元,较去年增加[4] - 流动资产总计为2,939,132千元,较去年略有下降[4] - 流动负债总计为953,952千元,较去年略有下降[4] - 非流动负债总计为115,729千元,较去年增加[5] - 本集团在2024年的经营分部资产为41.44亿港币,较上一年略有下降;负债为10.70亿港币,较上一年略有下降[12] - 本集团在2024年的非流动资产为10.87亿港币,较上一年略有增长[13] 经营情况 - 本集团在2024年的经营分部收入为20.09亿港币,较上一年下降13.3%;除税前溢利为12.51亿港币,较上一年下降21.2%[11] - 二零二四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2,009,545港币千元,较二零二三年的2,312,584港币千元有所下降[16][17] - 二零二四年除税前溢利中,售出存货成本为1,532,561港币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为51,176港币千元[18] 市场表现 - 本集团在二零二四年度的财务年度中,中国大陆及香港市场的营业额下降了13%至港币1,450百万元,台湾市场下降了40%至38百万元,其他海外国家市场下降了10%至522百万元[38] - 本集团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业绩录得13%的跌幅至港币14.50亿元[41] - 本集团在台湾市场的营业额急剧下降40%至港币3,800万元[42] - 本集团在国际市场的营业额录得10%的跌幅至港币5.22亿元[44] 公司治理及财务管理 - 公司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30] - 公司建议派发的末期股息须待股东周年大会上获得股东通过[31] - 公司一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治理守则,但与某些守则条文有所偏离[65] - 公司已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采纳一套操守准则,全体董事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内一直遵守相关规定[67]
震雄集团(0005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4 18:2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0.02亿港元,同比下降24%[30] - 中国大陆及香港市场收益为7.27亿港元,同比下降24%[30] - 台湾市场收益为1800万港元,同比下降53%[31] - 公司期内总全面支出为2.78亿港元,净亏损为2.05亿港元[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0.02亿港元,同比下降24%,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下降33%至5050万港元[54] - 公司期内汇兑差额为2.75亿港元,对财务表现产生负面影响[4] - 公司期内溢利为50,499千港元,同比下降33%[131] - 每股基本盈利为8.0港仙,同比下降33%[128] - 公司资产总值为3,925,071千港元,同比下降1%[123]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926,849千港元,同比增长3%[123] - 公司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7%,同比下降29%[123] - 公司平均资产总值回报率为1.3%,同比下降28%[123] - 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支出为119,406千港元,同比下降57%[132] - 公司期内总全面支出为68,907千港元,同比下降66%[132] - 公司销售成本为755,902千港元,同比下降25%[139]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22,970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1,178,385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802,101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2,970,924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875,252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980,520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公司资产净值为2,953,730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3,068,181千港元有所下降[155] - 公司储备总额为2,872,340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2,986,087千港元有所下降[158]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为708,228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644,662千港元有所增加[142] - 公司存货为692,376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791,763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公司应付贸易及票据账款为577,837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623,367千港元有所下降[142]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6,089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100,608千港元有所下降[155] - 公司权益总计为2,953,730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的3,068,181千港元有所下降[143]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分部收益为726,760千港元,较2022年的952,551千港元有所下降[192]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其他海外国家的分部收益为257,835千港元,较2022年的330,987千港元有所下降[192]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售出存货成本为755,902千港元,较2022年的1,012,808千港元有所下降[174]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为26,217千港元,较2022年的28,726千港元有所下降[174]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使用权资产的折旧为3,111千港元,较2022年的1,514千港元有所增加[174]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无形资产摊销为416千港元,较2022年的118千港元有所增加[174]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汇兑差额净额为-6,014千港元,较2022年的15,706千港元有所下降[174]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利息收入为-9,637千港元,较2022年的-5,650千港元有所下降[174]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融资租赁利息收入为-122千港元,较2022年的-141千港元有所下降[174] - 公司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期内税项支出为13,223千港元,较2022年的17,854千港元有所下降[174]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期内新增固定资产2003.2万港元,期末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5.51亿港元[16] - 公司期内应收票据账款总额为4.13亿港元,其中90天内到期的占2.25亿港元[17] - 公司已质押应收票据账款105,487,000港元,用作担保发出给供应商的银行承兑汇票[43] - 公司应付贸易及票据账款中包括应付联营公司款项19,318,000港元,付款条款为30天内支付[46] - 公司在中国大陆兴建的工业建筑物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637,000港元[50] - 公司向达观有限公司租用物业,涉及租赁的使用权资产为13,691,000港元,租赁负债为13,919,000港元[51]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为95,153,000港元,平均年利率为6.3%[105] - 公司应收贸易及票据账款的信贷期一般为十八个月至三十六个月[1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港币911,546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1,025,099千元有所下降[196] - 应收票据账款为港币413,116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454,352千元有所下降[196] - 应收贸易及票据账款总计为港币1,324,662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1,479,451千元有所下降[196] - 九十天内的应收贸易账款为港币356,710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337,415千元有所增加[197] - 超过一年的应收贸易账款为港币224,201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165,373千元有所增加[197] - 最少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总计为港币3,118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1,698千元有所增加[199]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净额总计为港币2,939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1,616千元有所增加[199] - 九十天内的应收款项为港币322,110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370,423千元有所下降[200] - 超过一年的应收款项为港币15,946千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港币15,087千元有所增加[200] 投资与融资 - 公司期内向联营公司投资2677.5万港元,较去年增加56%[23] - 公司期内未授出、行使或注销任何购股权[20] - 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授予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以及选定雇员持有的购股权变动情况[63]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中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为58,533,16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9.28%,其中尚未行使的购股权为13,130,000股,可授出的购股权为45,403,160股[69] - 公司未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0]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0仙[53] - 公司宣布派发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0.030元,总计港币18,916,000元[194] - 公司股息为5港元[102] - 公司主席蒋丽苑女士通过慈善基金间接持有震雄投资63.38%的股份,震雄投资持有公司399,641,620股股份[68] - 震雄投资持有公司63.38%的股份,为最大股东[109] - 蒋丽苑女士持有公司1.44%的股份,并拥有4,100,000股购股权[109][110] 公司治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报酬涉及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融资租赁账款的非流动部分、抵押银行存款的非流动部分等[52]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已审阅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并讨论了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事宜[81] - 公司董事蒋丽苑女士被视作持有多个相联法团的股份权益,包括震雄投资有限公司100%的普通股权益[87]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除部分偏例外[114] - 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集团总裁蒋丽苑女士的技能和经验被视为适合公司长期业务策略[114] 业务运营 - 公司推出新机型MK6 PRO以增强市场竞争力[33] - 公司所有收益均于货品控制权转移至客户时确认,一般为交付货品时[103] - 公司经营分部业绩为76,140,未摊分收入及收益为9,759,企业及未摊分支出为(22,161),除税前溢利为63,722[79]
震雄集团(0005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3 18:47
财务表现 - 截至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震雄集团有限公司收入为1,002,400港币千元,同比下降24%[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0,501港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3%[1] - 每股基本盈利为8.0港仙,同比下降33%[1] - 震雄集团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综合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50,501,000港币,较去年同期下降32%[2]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为8.0港仙,同比下降33%[2] - 期内溢利为50,499港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3] - 可在其后期间重新分类至收益表的其他全面支出净额为119,529港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7%[3] - 本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08港元(2022年为0.12港元)[15] - 本公司本期股东权益为2,953,730千元,较上期下降至3,068,181千元[5] - 本公司已付股息为46,029千元,董事局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30元,总计18,916,000元[14] - 本公司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3.0仙(2022年为4.5仙)[24] 业务表现 -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客户合同的注塑机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为货物交付时[9] - 公司分为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和其他海外国家三个经营分部,根据客户所在地进行业绩监控和资源分配[1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大陆及香港分部收入为726,760千元,台湾分部收入为17,805千元,其他海外国家分部收入为257,835千元[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63,722千元,较上期下降至92,177千元[12] - 公司本期除税前溢利扣除了售出存货成本、折旧、摊销、损益、减值等多项费用[13] - 本集团在本财政年度上半年各主要地区均录得相应的業績下跌,中國大陸及香港營業額下降24%[34] - 本集团在本财政年度上半年於中國大陸營業額对比去年同期錄得24%的跌幅至港幣7.27億元[37] - 全球性的消費疲弱環境以及生產規模緊縮,使本集团的國際市場營業額下降22%[40] - 本集团在上半年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高性价比的MK6.6/A、B、C系列、高性能的MK6 plus、max系列、旗舰产品MK6 PRO和口碑载道的TP SMART系列[43] - 预计下半年新产品线将为集团的销售带来充足的贡献[43] 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总计为1,122,970港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4] - 流动资产总计为2,802,101港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4] - 资产净值为2,953,730港币千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 - 本公司應收貿易及票據賬款总计为1,324,662千元(2023年9月30日)[17] - 客户信贷期一般为30至180天,本公司控制信贷风险[17] - 本公司應收貿易及票據賬款无重大集中信贷风险,无抵押或其他加强信用[18] - 本公司已质押應收票據賬款105,487,000元用作擔保[19] - 應收貿易賬款中,超过一年的金额为224,201千元(2023年9月30日)[20] - 應收票據賬款中,超过一年的金额为19,562千元(2023年9月30日)[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9.27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存为7.41亿港元,无银行贷款,净现金结余为7.41亿港元[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