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联合资源(00254)
搜索文档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2025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5-10-23 16:38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National United Resources Holdings Limited 國家聯合資源控股有限公司 ( Incorporated in Hong Kong with limited liability ) (於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254 2025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Contents 目錄 | PRINCIPLE | 宗旨 | 2 | | --- | --- | --- | | ACCESS AND RESPONSE TO THIS REPORT | 獲取及回應本報告 | 2 | | GOVERNANCE STRUCTURE | 管治架構 | 3 | | The Board's oversight of ESG issues | 董事會對 ESG 事宜的監督 | 3 | | The Board's ESG management approach and str ...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10-23 16:3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會就因本通告全部或任何 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NATIONAL UNITED RESOURCES HOLDINGS LIMITED 國家聯合資源控股有限公 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54) 股東週年大會通告 茲通告國家聯合資源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謹訂於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星期四)上午十一時正假座香港上環文咸東街35-45B號2樓舉行股東週年大會(「大 會」),商議下列事項: 1 1. 省覽、考慮及採納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經 審核財務報表以及本公司董事(「董事」,各為一名「董事」)會報告及本公司核數 師報告; 2. (a) 重選毛娜女士為執行董事; (b) 重選張昊先生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 (c) 授權董事會(「董事會」)釐定董事酬金; 3. 重新委聘中匯安達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為本公司核數師,並授權董事會釐定 其酬金。 作為特別事項,考慮並酌情通過(不論有否修訂)下列決議案為普通決議 ...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於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午十一时正举行的股东週年大会(「股东週年...
2025-10-23 16:34
NATIONAL UNITED RESOURCES HOLDINGS LIMITED 國家聯合資源控股有限公 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54) 於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上午十一時正舉行的股東週年大會(「股東週年大會」) (或其任何續會)上使用的代表委任表格 地址為 為本人╱吾等之代表,代表本人╱吾等出席謹訂於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四)上午十一時正假座香港上環文 咸東街35-45B號2樓舉行之股東週年大會(或其任何續會),並及於會上投票,以考慮及酌情通過日期為二零二五年十月 二十四日召開股東週年大會之通告(「通告」)所載之下列決議案。本人╱吾等指示按照下列適當空格內列明就指定決議 案投票。如無作出指示,則受委代表可自行酌情決定投票贊成或反對決議案或放棄投票。 | | 普通決議案# | (附註4) 贊成 | (附註4) 反對 | | --- | --- | --- | --- | | 1. | 省覽、考慮及採納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 之經審核財務報表以及本公司董事(「董事」,各為一名「董事」)會報告及本 | | | | | 公司核數師報告 | | | | ...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建议授出发行及购回股份之一般授权;重选退任董事;及股东週年大会通告
2025-10-23 16:32
此乃要件 請即處理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通函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 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通函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 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閣下如對本通函任何方面或應採取之行動有任何疑問,應諮詢 閣下之持牌證券交易商、銀 行經理、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 閣下如已將名下國家聯合資源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股份全部售出或轉讓,應立即將本通 函及隨附代表委任表格送交買主或承讓人或經手買賣或轉讓之銀行、持牌證券交易商或其 他代理商,以便轉交買主或承讓人。 NATIONAL UNITED RESOURCES HOLDINGS LIMITED 國家聯合資源控股有限公 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54) 建議授出發行及購回股份之一般授權; 重選退任董事; 及 股東週年大會通告 本公司之股東週年大會(「股東週年大會」)謹訂於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星期四)上午 十一時正假座香港上環文咸東街35-45B號2樓舉行。股東週年大會通告載於本通函第AGM-1 至AGM-5頁。 隨函附奉股東週年大會適用之代表委任 ...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10-23 16:30
业务运营与战略重组 - 公司主要业务运营公司包括天马通驰租赁、天马通驰旅游和天马通驰新能源,统称为天马通驰集团[14] - 本年度天马通驰集团进行了业务收缩,放弃利润较低或没有利润的业务[14] - 公司致力于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品质并降低管理及运营成本[14] - 公司进行业务收缩,放弃利润较低或没有利润的业务以降低管理及运营成本[24][26] - 公司业务策略重点在于巩固核心业务、优化运营流程及提升服务质量,而非不计成本地扩张业务量[13] - 公司认为当前的战略调整阵痛是发展期必须经历的,预期未来将带来丰厚回报[13] - 公司优化管理团队并加强司机培训,以提高业务熟练度和安全意识[24][26] 新业务发展与收购 - 公司积极准备和发展自然资源产品贸易以及大宗商品和其他货物的贸易与运输业务[19] - 公司计划利用其在客运方面的丰富经验,进一步探索旅游及相关衍生市场的商机[19] - 公司管理层认为新业务举措一旦完成,可拓宽收入来源并抵消客运板块战略重组导致的收入下降[19] - 公司预期新业务将为集团产生可观的大量营业额和利润[19] - 上一个财政年度收购的City Gear集团运营顺利,已开始为集团提供稳定收入[18] - 公司于2023年12月27日宣布收购City Gear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并于2024年3月28日完成交易[32] - 公司通过收购City Gear集团进入系统集成和数据分析领域,并已开始稳定贡献收益[21][32] - 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天然资源商品贸易、大宗商品及其他货物的贸易与运输业务[21] - 公司计划凭借客运领域经验,进一步开拓旅游及相关衍生市场[21] - 公司探索资源规划与控制整合领域的商机,以提升业务的风险抵御能力和盈利能力[30][31] - 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完成对City Gear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及贷款的收购[34] - 公司正就国际/国内大宗商品贸易及运输业务与多个潜在交易对手方进行商谈[35][37] 资产处置与业务调整 - 公司于2023年6月5日收购设备以建立计算分析和处理中心,并于2024年初完成安装调试[29] - 公司因国际市场形势影响及服务费下降,于2025年处置了计算分析中心的设备[29] - 公司于2025年签署协议并已完成出售计算分析及处理中心设备[33] - 公司以约6480万港元的代价出售电脑设备,该设备于2025年8月交付买方[72][74][76][81] - 公司持作出售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约532.4万港元,涉及信息技术业务的电脑设备[72][74] 收入与利润表现 - 公司本年度综合收益约为1.03781亿港元,较相应年度约8473.8万港元增长约22.5%[40] - 资讯科技业务收益于本年度及相应年度分别约为6217.9万港元和2216.9万港元[40]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为2649.6万港元,相应年度毛利约为631.1万港元[43] - 公司毛利率由相应年度约7.4%大幅提升至本年度约25.5%[43] 成本与费用表现 - 收益成本由相应年度约7842.7万港元减少约1.5%至本年度约7728.5万港元[41] - 资讯科技业务收益成本约为3209.7万港元,占相应收益比例为本年度约51.6%及相应年度约42.0%[42]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至2,766.3万港元,较相应年度的3,243.4万港元下降477.1万港元或14.7%[48][54] - 公司融资成本由约688.2万港元增加151.0%至约1727.5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借贷利息增加[77][82] 其他收入与损失 - 公司其他收入由相应年度约3352.6万港元减少约3244.9万港元或96.8%至本年度约107.7万港元[44] - 其他收入大幅减少至107.7万港元,较相应年度的3,352.6万港元下降3,244.9万港元或96.8%[47] - 银行利息收入减少170.9万港元,本年度录得汇兑亏损净额约134.9万港元,而相应年度为收益约271.7万港元[4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至526.8万港元,较相应年度的1,057.2万港元下降530.4万港元或50%[49][55] - 本年度录得应收贸易款减值亏损约424.5万港元,而相应年度则录得减值拨回约345万港元[53][58] - 商誉减值损失为641.2万港元,占可识别资产使用价值亏绌的49%[63][67]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6006万港元,而相应年度为862.9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3.69港仙[78][8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非流动资产由约2.546亿港元减少约7619.6万港元至约1.784亿港元,主要由于电脑设备重分类、无形资产摊销及商誉减值[79][8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61.2%,由约1.311亿港元降至约5083.2万港元,主要由于出售账面值约7191.2万港元的电脑设备[80][85] - 无形资产减少47.2%,由约2793.1万港元降至约1475.5万港元,主要由于无形资产摊销[86][90] - 使用权资产约为3387.1万港元,本年度折旧约431.3万港元,新增约716万港元主要由于购置新汽车[89]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125,116,000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31,558,000港元,增长约6,442,000港元[91] - 商誉余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26,488,000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68,000港元,下降6,220,000港元,主要因TMTC Travel业务减值6,412,000港元[95] - 贸易应收款余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78,107,000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30,055,000港元,增长51,948,000港元[98] - 贸易应收款减值拨备从上年度的10,822,000港元增加至本年度末的15,089,000港元,增长4,267,000港元[99] - 合约负债从2024年6月30日的3,236,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186,000港元,增长约13,950,000港元[102]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6月30日的45,758,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3,262,000港元,增长约67,504,000港元[105] - 流动资产从2024年6月30日的217,442,000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86,109,000港元,而流动负债从364,789,000港元增至514,413,000港元[105]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6月30日的0.60倍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0.75倍[105]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6月30日的45.8%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61.7%[105] - 公司总借贷从2024年6月30日的约6893.4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1.92099亿港元[144][14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1.92099亿港元借贷,其中银行有抵押贷款为1.04804亿港元,无抵押银行贷款为4423.9万港元[144] 融资活动与资本运作 - 第一项认购事项总发行1,588,000,000股新股,其中千逸有限公司认购972,500,000股,瀚天海洋资源有限公司认购615,500,000股,认购价为每股0.11港元[113][115] - 第一项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1.7468亿港元,扣除开支后净额约为1.70573亿港元,相当于每股净价约0.107港元[113][115] - 第一项认购的认购价每股0.11港元较经调整的理论收市价每股1.42港元折让约92.3%[113][115] - 公开发售由包销商悉数包销641,177,050股合并股份,发售价为每股0.11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0,529,475.5港元[116][118] - 公开发售扣除相关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5,212,000港元,相当于每股发售股份净价约0.102港元,拟全部用于债务重组[116][118] - 截至2022年2月23日下午4时,公开发售接获7份有效申请,认购108,260,129股发售股份,约占可供认购股份总数的16.88%[117][119] - 公开发售中532,916,921股未获认购股份(占总数约83.12%)须遵守未获认购股份安排,最终由包销商等相关方承购[117][119] - 债务重组项下公司向11名债权人配发及发行合共207,274,309股债权人股份[121] - 第一项认购事项、公开发售及债务重组于2022年3月9日完成,公司已满足所有复牌条件,股份于2022年3月10日恢复买卖[122] - 第二项认购事项总融资额为7015万港元,每股认购价0.115港元,与协议日收市价相同[128][133] - 第二项认购事项净融资额约7003万港元,相当于每股净价约0.1148港元[128][133] - 第二项认购事项净融资额约70%或以上用于提升现有业务和业务扩张,余下部分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28][133] - 第三项认购事项总融资额为8050万港元,每股认购价0.115港元,较协议日收市价每股0.087港元溢价40.24%[131][136] - 第三项认购事项净融资额约8040万港元,相当于每股净价约0.1149港元[131][136] - 第三项认购事项净融资额约74.63%用于投资活动,约25.37%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31][136] - 第二项认购事项于2022年11月8日完成,发行合共6.1亿股认购股份[124][127] - 第三项认购事项于2023年12月8日完成,发行合共7亿股认购股份[130][135] - 第一项认购事项于2022年3月9日完成,向千逸及瀚天分别配发及发行9.725亿股及6.155亿股认购股份[125] - 债务重组于2022年3月9日完成,向11名债权人配发及发行合共2.07274309亿股债权人股份[125] - 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按每股0.40港元的价格向认购人配发及发行合共1.25亿股新股,筹资5000万港元[156]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生效进行股份合并,基准为每10股已发行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155] - 公司于2025年8月15日生效股份合并,基准为每1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159] - 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与五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40港元配发及发行共125,000,000股新合并股份[159] - 股份认购总额为50,000,000港元(125,000,000股 × 0.40港元)[159] - 新发行股份占股份合并及认购完成后经扩大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2.17%[159] - 125,000,000股新合并股份已于2025年8月19日配发及发行予认购人[159] 资金使用情况 - 来自首次认购及公开发售的所得款项净额中,用于债务重组的1.6亿港元计划金额,截至2025年6月30日仍有4190.6万港元未动用[139] - 公司所有计划用于业务扩张、业务提升、投资活动及一般营运资金的所得款项净额,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开始动用[139] 业务分部与运营 - 公司业务包括汽车租赁和班车服务、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服务、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计算机硬件中介销售[182] - 信息技术业务(含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和计算机硬件销售)在2025财年下半年产生收入并被划分为新的可报告运营分部[182] - 公司于2024年3月28日完成对City Gear的收购,以此开展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182]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汽车租赁及通勤巴士服务、云计算及数字化转型服务、行业资讯解决方案以及电脑硬件销售[184] - 资讯科技业务(行业资讯解决方案及电脑硬件销售)于2025财年下半年产生收益[184] - 公司业务活动全部在中国境内进行[184] - 公司拥有约600辆电动巴士、燃油巴士及其他车辆,每辆配备5至59个座位[23][25]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6月30日的335人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06人,减幅约为38.5%[143] 管理层与董事会 - 执行董事纪开平先生,62岁,自2017年8月29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并自2018年11月29日起担任董事会主席[161][166] - 执行董事郭培远先生,54岁,自2018年4月4日起担任执行董事,于客运管理拥有超过20年经验[164][167] - 执行董事毛娜女士,45岁,自2022年4月8日起担任执行董事,于传媒行业拥有超过20年经验[168][172] - 执行董事田鑫先生,47岁,自2024年10月24日起担任执行董事,曾于北京汉邦高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银行机构任职[169] - 非执行董事安靖文先生,70岁,自2018年12月3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亦为审计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70] 财务假设与估值 - 用于商誉减值评估的可识别资产价值为人民币5,635.6万元[63][67] - 计算现金产生单位使用价值时,收入的关键输入假设为第一年下降10%,第二至第五年无增长[69] - 计算使用价值时,除折旧外的毛利率关键输入假设为从本年度后首年增长17%,随后2至5年每年增长19%至25%[70] - 汽车公平值计量中,可比较车辆二手价格的关键输入范围为人民币8,000元至361,000元[50][55] - 现金产生单位估值假设首年收入下降10%,其后第二至五年无增长[73] - 现金产生单位估值假设毛利率在本年度后财政年度增长17%,此后2至5年每年增长介于19%至25%[73] 风险与合规 - 公司认为其面临的外汇风险不重大,且在本年度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对冲[142] - 公司须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的披露要求、企业治理规定及“遵守或解释”条款[197] - 公司须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维持重大股东权益登记册及董事权益登记册[197] - 公司遵守香港《公司条例》、《商业登记条例》、《税务条例》及《雇佣条例》等法规[198] - 公司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及年报发布当日遵守所有中国及香港相关法律法规[199] - 公司已安排自2022年3月24日起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购买责任保险[200] 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将于发布年报时同步以电子形式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ESG报告[192] - 公司致力于通过节电、鼓励办公用品回收及提倡无纸化办公以减少环境影响[190][196]
午后异动!002549、300260逆势涨停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14:50
光刻机概念股市场表现 - 光刻机概念板块午后出现异动拉升行情 [2] - 凯美特气(002549)股价涨停 [2] - 新莱应材(300260)盘中实现20%幅度涨停 并在14:07左右打开涨停板后于14:21重新封回涨停板 [2] - 波长光电 海立股份 百傲化学 旭光电子等个股跟随上涨 [2] A股主要指数及板块表现 - 10月10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持续走弱 创业板指跌幅扩大至4% 深证成指跌2.49% 沪指跌0.95% [3] - 半导体芯片 光伏 电池 有色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3] - 全市场成交额超过2.1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此时缩量1313亿元 [3]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18:15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254 | 說明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563,762,840 | | 0 | | 563,762,84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563,762,840 | | 0 | | 563,762,840 | 第 2 頁 共 10 頁 v 1.1.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國家聯合資源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不適用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
国家联合资源(00254.HK)年度收益增长22.5%至1.03亿港元 净亏损6006万港元
格隆汇· 2025-09-30 22:47
集团于本年度及相应年度的毛利分别约为2649.6万港元及631.1万港元。毛利上升主要由于上述原因的综 合影响。毛利率由相应年度的约7.4%大幅提升至本年度的约25.5%。公司拥有人录得净亏损6006万港 元,较上年同期8629万港元亏损减少30.40%。 格隆汇9月30日丨国家联合资源(00254.HK)公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录得综合收益约1.03 亿港元,较相应年度约8473.8万港元增加约22.5%。 ...
国家联合资源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6006万港元,同比增加596.03%
智通财经· 2025-09-30 22:22
公告称,收益增加主要来自资讯科技分部,该分部于相应年度透过收购City Gear及其附属公司,以及由 公司一家全资附属公司为计算分析及处理中心购置设备而引入集团。 国家联合资源(00254)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全年业绩,该集团取得收益1.04亿港元, 同比增加22.4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006万港元,同比增加596.03%;每股基本亏损13.69港仙。 ...
国家联合资源(00254)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9-30 22:0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增长22.5%至103,781千港元,相比上年的84,738千港元[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财年的84,738千港元增长至2025财年的103,781千港元,增幅为22.5%[16][17][19] - 综合收益约为103,781,000港元,同比增长22.5%[58] - 毛利大幅增长319.8%至26,496千港元,相比上年的6,311千港元[4] - 毛利约为26,496,000港元,毛利率大幅提升至约25.5%,上年度为7.4%[60] - 年内亏损扩大490.3%至60,362千港元,相比上年的10,223千港元[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除税前亏损为58,530千港元,而上一财年为8,045千港元[2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产生亏损约为60,362,000港元[1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同比大幅增加约5149.1万港元,从约863万港元增至约6006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13.69港仙[75] - 每股基本亏损为13.69港仙,相比上年的2.11港仙[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每股基本亏损基于拥有人应占亏损60,060千港元及加权平均股数438,762,841股计算[29] 成本和费用 - 收益成本约为77,285,000港元,同比减少1.5%[58] - 信息科技业务成本占收益比例约为51.6%,上年度为42.0%[58] - 折旧及摊销从2024财年的18,509千港元增加至2025财年的31,271千港元,增幅为68.9%[16][1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员工成本总额为36,786千港元,较上一财年的46,611千港元有所下降[28]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27,663,000港元,同比减少14.7%[6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融资成本为17,275千港元,较上一财年的6,882千港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银行借贷利息增至10,114千港元[25] - 融资成本同比增加约151.0%,从约688万港元增至约1728万港元,主要由于银行借贷利息增加[7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所得税开支为1,832千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3,374千港元[26] 各业务线表现 - 信息科技业务收益从2024财年的22,169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财年的62,179千港元,增幅为180.4%[16] - 信息科技分部收益约为62,179,000港元,上年度为22,169,000港元[58] - 汽车租赁及通勤巴士业务收益从2024财年的62,569千港元下降至2025财年的41,602千港元,降幅为33.5%[16] - 公司整体从2024财年分部亏损7,671千港元转为2025财年分部溢利15,114千港元[16][17] - 信息科技业务分部溢利从2024财年的6,828千港元增长至2025财年的24,509千港元,增幅为258.8%[16] - 汽车租赁及通勤巴士业务分部亏损从2024财年的14,499千港元收窄至2025财年的9,395千港元[16] - 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从2024财年的10,757千港元增长至2025财年的38,588千港元,增幅为258.7%[19]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现金及银行结存增长147.5%至113,262千港元,相比上年的45,758千港元[6]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约147.5%,从约4576万港元增至约1.133亿港元[85] - 借贷大幅增长178.6%至192,099千港元,相比上年的68,934千港元[6]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为1.9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893.4万港元增长178.7%[4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总借贷约为192,099,000港元,其中银行借贷104,804,000港元以账面值17,816,000港元的资产抵押[100]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总借贷约为68,934,000港元,其中银行借贷30,384,000港元,年利率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0.65%至+0.53%[101] - 流动负债净额为128,304千港元,表明存在重大流动性压力[6][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28,304,000港元[115] - 资产净值下降56.5%至44,931千港元,相比上年的103,249千港元[7] - 公司总资产从2024财年的472,083千港元增长至2025财年的564,554千港元,增幅为19.6%[17] - 非流动资产减少约7619.6万港元,从约2.546亿港元降至约1.784亿港元,主要由于出售电脑设备及资产减值和摊销[76] - 应收贸易款增加约5195万港元,从约7811万港元增至约1.301亿港元,主要由于信息科技业务增长[8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出净额约为7,995,000港元[115] - 流动比率为0.75倍(上年同期:0.60倍),资产负债比率为61.7%(上年同期:45.8%)[85] 资产减值和特定项目 - 多项资产减值亏损达21,249千港元,相比上年的7,838千港元[4]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合计约为5,268,000港元,同比减少50%[63] - 应收贸易款减值亏损约为4,245,000港元,上年度为减值拨回约3,450,000港元[65] - 商誉减值亏损为6,412,000港元,占可识别资产使用价值的49%[69] - 商誉减少约622万港元,从约2649万港元降至约2027万港元,主要由于对汽车租赁服务业务计提减值[81] - 其他收入约为1,077,000港元,同比减少96.8%[6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其他收入为1,077千港元,较上一财年的33,526千港元显著减少,主要因坏账拨回收益从26,772千港元降至零[25]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公司通过发行新股筹资约49,800千港元以改善流动性[9] - 股份合併以每10股合併為1股基準生效,認購價每股0.40港元配發及發行125,000,000股新合併股份,佔擴大後已發行股份約22.17%[51] - 公司于2025年8月完成股份合并,并配发及发行125,000,000股新合并股份予五名认购人,认购价每股0.40港元,占扩大后已发行股份约22.17%[105] - 第一项认购事项以每股0.11港元发行1,588,000,000股新股,总所得款项174,680,000港元,较理论收市价折让约92.3%[88] - 第一项认购事项扣除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70,573,000港元,相当于每股净价约0.107港元[88] - 公开发售以每股0.11港元发行641,177,050股,总所得款项70,529,475.5港元[89] - 公开发售扣除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5,212,000港元,相当于每股净价约0.102港元,将用于偿付债务[89] - 公开发售仅获16.88%(108,260,129股)有效申请,剩余83.12%(532,916,921股)由包销商等承购[90] - 第二项认购事项以每股0.115港元发行610,000,000股,总所得款项70,150,000港元[92][93] - 第二项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70,030,000港元,约70%或以上用于提升现有业务及扩张[93] - 第三项认购事项以每股0.115港元发行700,000,000股,总所得款项80,500,000港元[94] - 第三项认购事项总金额为80,500,000港元,每股认购价0.115港元,较基准日收市价溢价40.24%,所得款项净额约80,400,000港元,其中74.63%用于投资活动,25.37%用于一般营运资金[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第一项认购事项及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有41,906,000港元尚未动用,原计划用于结付债务重组项下债务[95] - 资本重组将每10股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合并股份,每手买卖单位由10,000股更改为20,000股合并股份[87] 管理层讨论与业务策略 - 天馬通馳集團於本年度進行業務收縮,放棄利潤較低或無利潤業務,優化管理流程並降低成本[53] - 資訊科技業務於2024年初完成計算分析及處理中心設備安裝調試並開始提供數據流量服務,但於2025年因市場服務費用降低而出售該批設備[54] - 公司於2024年3月28日完成收購City Gear Limited,該公司已穩定為集團貢獻收入[55] - 集團管理層認為國際/國內大宗商品貿易及運輸商機無限,已與數個潛在交易對手方接洽以拓展該業務板塊[56] - 集團希望憑藉客運領域經驗開拓旅遊及相關衍生市場,包括旅遊、娛樂、餐飲等行業,以擴展營收範圍[57] - 公司预计将于2025年确认为收入的未完成履约义务交易价格为44,602千港元,其中25,634千港元分配自2024年[24]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109] 其他重要财务数据及状况 - 非流动资产分部增加从2024财年的108,019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财年的13,945千港元[16]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约61.2%,从约1.311亿港元降至约5083万港元,主要由于出售账面值为7191万港元的电脑设备[77] - 无形资产减少约47.2%,从约2793万港元降至约1476万港元,主要由于无形资产摊销[78]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款总额为130,055千港元,其中超过90天但于一年内的款项为115,585千港元[33] - 公司应收贸易款减值拨备于2025年6月30日为15,089千港元,年内增加了4,245千港元[3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将账面值85,219千港元的应收贸易款持作银行借款抵押[33]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为1.4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61亿港元增长20.9%[37] - 应付贸易款项从0港元增至1554.2万港元,其中超过90天但于一年内的账龄金额为727.3万港元[37][38] - 合约负债-行业资讯解决方案服务为1718.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23.6万港元激增431.1%[3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负债中的或然代价从2010.8万港元降至0港元,因收购的附属公司达成1400万港元的保证溢利[40][41] - 逾期未付的其他贷款约为265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42]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43.876亿股,股本为3587.8万港元,与去年一致[43][44] - 或然负债为658.1万港元,涉及一项约610万元人民币的潜在税务索偿[47] - 资本承担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签约未拨备开支从1360.5万港元降至0港元[48] - 对联营公司注资的未付资本开支为377.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04.8万港元下降65.8%[48][49] - 汽車租賃及通勤巴士業務擁有約600輛電動巴士、燃油巴士及其他車輛,每輛配備5至59個座位[52] - 出售电脑设备代价为6480万港元,设备已于2025年8月交付[7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为206名,较2024年6月30日的335名减少129名[9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持有无抵押银行贷款44,239,000港元,年利率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0.95%至+0.53%[100] - 公司于报告期内并无重大收购、出售或持有任何重大投资[97] - 公司管理层认为集团面临的外汇风险不重大,且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对冲[98] - 公司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11月27日举行[110]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11] - 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112] - 公司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告及年报将于2025年10月31日或之前刊发[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