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00386)

搜索文档
京东位列第十,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55
榜单概况 - 中国企业联合会连续第24次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2][4] - 国家电网以3945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分别以29690亿元和29320亿元营收位列第二和第三[5] - 京东集团以11588亿元营收首次进入前十 位列第十名[4][5] 规模与效益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增长 资产总额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6]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 达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6] - 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发展协调性增强[5] 产业结构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增加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量显著 共有6家新入围[6] - 39家企业新入围或重新入围[6] 研发创新 - 500强企业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6] - 华为以1797亿元研发投入居首 占500强总投入近10% 比亚迪和中国建筑分别以532亿元和455亿元位列第二和第三[6]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6] 创新领军企业 - 携程集团以24.62%研发强度位列榜首 华为和中兴通讯分别以20.84%和19.81%的研发强度位列第二和第三[7] - 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占据研发强度前十榜单多数席位 包括网易(16.64%)、百度(16.63%)、蔚来(15.40%)等[7] 企业作用与方向 - 大企业需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主引擎作用 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投入[8] - 大企业应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加大对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8] - 大企业应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方式 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带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8] - 大企业需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发挥压舱石作用 打造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生态系统[9]
能源ETF广发(159945)开盘跌0.54%,重仓股中国神华跌0.08%,中国石油跌0.24%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43
ETF表现 - 能源ETF广发(159945)9月18日开盘下跌0.54%至1.100元[1] - 该ETF成立以来累计回报10.82% 近一个月回报0.38%[1] - 跟踪标的为中证全指能源指数 管理人为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姚曦[1] 成分股表现 - 十大重仓股中九只下跌 仅广汇能源平盘和杰瑞股份上涨0.39%[1] - 山西焦煤领跌1.20% 陕西煤业下跌0.53% 中国海油下跌0.41%[1] - 中国神华下跌0.08% 中国石油下跌0.24% 中国石化下跌0.18%[1] - 兖矿能源下跌0.22% 中煤能源下跌0.34%[1]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南阳一企业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42
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长[2]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2]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2] 头部企业规模特征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较上年增加45家[2]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收超3万亿元 接近4万亿元[2] -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和中国建筑营收均超过2万亿元[2] 企业盈利能力 - 500强企业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2] - 收入净利润率达4.27% 较上年提升0.17个百分点[2] 研发创新投入 - 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3]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同比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3] - 发明专利103.96万件 同比增加15万件 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3]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较上年提升2.50个百分点[3] 产业结构变化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3] - 计算机通信设备 电子设备制造 电信及互联网服务行业在研发 专利和标准方面贡献突出[3] - 制造业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 40.29%和19.23%[3] 河南企业上榜情况 - 13家豫企上榜 数量与去年持平[1] - 洛阳栾川钼业排名最高(132名) 牧原实业(195名)和河南能源(221名)进入前300强[1] - 河南双汇(417名) 河南金利金铅(420名)和济源万洋冶炼(497名)位列后100位[1] 行业领军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亿元营收居首 中国石油(29690亿元)和中国石化(29319亿元)分列二三位[4] - 京东集团(11588亿元)和阿里巴巴(9963亿元)位列互联网行业前两位[4][5] - 比亚迪(7771亿元)和宁德时代(3620亿元)代表新能源行业上榜[5][6]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8:47
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生产成就 - 中国石化自1978年进入新疆以来累计生产原油超1.7亿吨、天然气超410亿立方米 [1] - 公司发现并开发17个油气田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87.03亿立方米 [1] 新疆油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新疆油田2002年启动"数字油田"建设工程 2010年向"智能油田"升级 [2] - 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86% 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1] - 2024年自主研发两大核心数据产品登陆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 实现数据资产化 [2]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 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 原煤产量达5.41亿吨 增速连续四年居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首 [3] - 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无人开采工作面 [2] 新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疆煤外运"等能源通道 [3] - 构建多能互补现代化能源枢纽 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高效外送 [3] - 加强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3]
港股央企红利50ETF(520990)涨0.29%,成交额1.7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45
基金表现 - 9月17日收盘上涨0.29% 成交额达1.74亿元[1] - 今年以来基金份额增长15.03%至43.09亿份 规模增长25.42%至43.91亿元[1] - 近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1.11亿元 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1.24亿元[1] 基金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24年6月26日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1] - 现任基金经理龚丽丽任职收益18.24% 汪洋任职收益4.61%[2] 投资组合 -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达69.36% 以能源和通信行业为主[2][3] - 中国移动持仓占比10.83% 市值4.94亿元[3] - 中国石油股份持仓占比10.55% 市值4.81亿元[3] - 中远海控持仓占比9.66% 市值4.40亿元[3]
中国企业500强门槛10年翻一倍:能源巨头坚挺 数字新贵突围
新京报· 2025-09-17 22:13
入围门槛 - 2025年入围门槛为479.6亿元 较上年473.81亿元提升5.79亿元 连续23年上升 [1][2] - 近10年门槛从不足250亿元增至逼近480亿元 累计增幅94.6% [2][3] - 11家企业营收低于500亿元"踩线"上榜 最大营收差距不足20亿元 [6][7] 头部企业格局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收居首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列二三位 [1][10] - 15家企业跻身"万亿俱乐部" 较2021年8家显著增加 [1][15] - 京东集团首次进入前十 民营互联网企业打破传统格局 [1][11] 行业结构特征 - 能源与金融板块稳固 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合计营收突破9万亿元 [10] - 四大行营收持续上涨 工商银行2025年达1.63万亿元位列金融业之首 [14] - 建筑行业代表中国建筑以2.19万亿元位列第四 [10] 企业动态变化 - 23家企业近十年首次上榜 涵盖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30][32] - 232家企业持续上榜 奇瑞控股排名跃升392位位列成长性榜首 [33][34] - 新华人寿营收同比增长224.8% 排名上升215位成为最大黑马 [20][23] 营收波动与周期影响 -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2024-2025年营收回落至2.9万亿元水平 [10] - 中国平安营收从2021年1.32万亿元连续下滑 2025年回升至1.14万亿元 [14] - 隆基绿能等企业营收大幅下滑30%-40% 排名下挫超百位 [20][27] 新晋企业分布 - 11家"踩线"企业覆盖房屋建筑、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等多元领域 [6][9] - 广东德赛集团、洛阳工业控股集团等7家企业为近十年首次入围 [6] - 三家建筑企业因房地产行业周期波动排名持续下滑 [6]
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刷新纪录 能源安全再添“底气”
央视网· 2025-09-17 18:17
产量突破 - 四川盆地资阳页岩气田两口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 刷新我国页岩气产量纪录[1] - 其中一口井测试日产气量达到140.7万立方米[1] 地质特征 - 开发气藏为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系 是全球实现规模勘探最古老的页岩层系[1] - 高产井位于地下4500米以深区域 属于超深层页岩气勘探范围[1] - 资阳地区地质工程条件复杂 存在难钻地层厚 埋藏深 压力高 温度高等特征[3] 技术突破 - 攻关团队首次创新采用国内最大尺度携砂压裂一体化装置[3] - 创新形成超深层页岩气压裂技术 实现页岩气勘探开发广度和深度上的战略突破[3] - 试产成功大大拓展我国页岩气的开发空间和资源潜力[1]
四川盆地页岩气井日产140万立方米,刷新我国纪录
中国电力报· 2025-09-17 17:33
页岩气勘探突破 - 四川盆地资阳页岩气田两口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 刷新我国页岩气产量纪录[1] - 其中一口井测试日产气量达到140.7万立方米 开发气藏为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系页岩层系[1] - 高产井位于地下4500米以深区域 属于超深层页岩气勘探范围[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首次采用国内最大尺度携砂压裂一体化装置 创新形成超深层页岩气压裂技术[1] - 突破复杂地质工程条件挑战 包括难钻地层厚、埋藏深、压力高、温度高等难题[1] - 实现页岩气勘探开发广度和深度上的战略突破 拓展开发空间和资源潜力[1]
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刷新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15:58
核心观点 - 公司在四川资阳页岩气田取得重大勘探突破 两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 其中资页2-501HF井以日产140.7万立方米刷新国内页岩气测试产量纪录 [1] - 寒武系新层系页岩气获得战略突破 证实了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系页岩气具备规模增储上产潜力 为页岩气开发向新领域拓展提供支撑 [3][7] 产量表现 - 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 创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1] - 资页2-502HF井同样获得高产气流 [3] - 平台已投产3口井 单井稳定日产气超15万立方米 [1] 地质特征与技术突破 - 产层为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系页岩层系 是全球实现规模勘探最古老的页岩层系 [3] - 采用"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技术解锁近5000米超深页岩气藏 [3] - 首次创新采用国内最大尺度携砂压裂一体化装置 形成超深层页岩气压裂技术 [5] - 通过耐高温 精细控压 高效封堵等技术实现安全优快成井 [5] 战略意义与行业背景 - 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展示效益开发良好前景 对推动我国页岩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 公司2012年底发现涪陵页岩气田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国家 [7] - 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10188.8亿立方米 累产超760亿立方米 [7] - 公司2018年探明首个储量超千亿立方米深层页岩气田威荣气田 2024年8月探明永川 红星两个千亿方级页岩气田 [7] - 页岩气勘探开发对中国能源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公司积极承担为国找气责任 [7]
内蒙古: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 扛牢能源保供责任
内蒙古日报· 2025-09-17 15:17
煤炭供应保障 - 高标准建设蒙西和蒙东煤炭供应保障基地 优化煤炭开发布局 对安全高效煤矿产能核增实行即报即审[1] - 高头窑和乌海等2处矿区总规 纳林希里和苏布尔嘎等2处新建煤矿 长滩和玻璃沟等13处产能储备煤矿获国家批复 天赐源和刘胡梁等6处煤矿实现复工复产 共计涉及产能1.26亿吨/年[1] - 上半年煤炭产量6.4亿吨 同比增长0.7% 其中约60%运往东北 华北 华东等主要消费地区[1] 电力供应与绿能发展 - 新增电力装机1191万千瓦 总装机达2.7亿千瓦 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 增长4.7%[2] - 蒙电外送1656亿千瓦时 增长7.7% 占全国跨省区外送电量超六分之一 其中绿电占比达29.6% 较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2] - 优化调整蒙西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12项举措 修订绿电交易实施细则 新增跨省区绿电交易机制 完善多年期绿电交易机制[2] 油气资源开发 - 原油产量165.7万吨 增长2.9% 天然气产量168.8亿立方米 同比持平 煤层气产量263.5万立方米 增长30.4%[3] - 蒙气外供占产量比重超60% 保障区内及京津冀地区民生用气需求[3] - 推动内蒙古地矿集团与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深化合资合作 共同开发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3]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 蒙西至京津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获国家发改委核准[3] - 新投产500千伏工程10项 110千伏及以上智能变电站5座[3] - 铝都—兴安平川500千伏电网工程全线贯通 支撑蒙东电网建成七横一纵主网架结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