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企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央企重组大消息!7000亿巨头,宣布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04 08:33
交易公告 - 中国神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3] - 中国神华A股股票自8月4日开市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4] 交易细节 - 拟购买资产包括国源电力、化工公司、新疆能源等13家公司的股权 具体方案尚待确定 [4] - 2025年1月中国神华以8.5亿元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所持杭锦能源100%股权 交易已于2月完成交割 [4] - 2025年5月国家能源集团和公司协商启动新一批注资交易 推进煤炭优质资产注入 [4]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36亿元至256亿元 同比减少39亿元至59亿元 下降13.2%至20.0% [5]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影响 煤炭分部利润下降 [5] - 截至8月1日收盘 A股股价报37.56元/股 总市值为7225亿元 [6] 战略意义 - 交易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 [4] - 目标打造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4] - 摩根士丹利维持"增持"评级 认为价格改善及长期合同销量增加有助于第三季度维持稳健盈利 [5]
央企重组大消息!7000亿巨头,宣布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23:42
【导读】中国神华拟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相关资产,股票自8月4日起停牌 国家能源集团携手中国神华,双方启动新一轮交易。 8月1日晚间,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公司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 套资金。 拟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相关资产 中国神华股票停牌 8月1日晚间,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能源集团)的《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通知》,初步 考虑拟由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停复牌类型 | 停牌起始日 | 停牌期间 | 停牌终止日 | 复牌日 | | --- | --- | --- | --- | --- | --- | --- | | 601088 | 中国神华 | A 股 停牌 | 2025/8/4 | | | |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 经申请,中国神华A股股票自8月4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 ...
央企重组大消息!7000亿巨头,宣布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23:35
【导读】中国神华拟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相关资产,股票自 8 月 4 日起停牌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国家能源集团携手中国神华,双方启动新一轮交易。 8 月 1 日晚间,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公司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 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拟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相关资产 中国神华股票停牌 8 月 1 日晚间,中国神华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国家能源集团)的《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通知》,初步考虑拟由公司发行股份及 支付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 集配套资金。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停复牌类型 | 停牌起始日 | 停牌期间 | 停牌终止日 | 复牌日 | | --- | --- | --- | --- | --- | --- | --- | | 601088 | 中国神华 | A 股 停牌 | 2025/8/4 | | | | 根据公告,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 控制人变更。 经申请,中国神华 A 股股 ...
长安擅长逆风局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14:41
2月9日,东风汽车集团(以下简称"东风")、长安旗下多家公司公告重组消息,当天正在举办智能化 战略发布会的长安措手不及。很快,央企重组概念在二级市场兴起,因东风与长安级别上的差异,投行 研报都将东风股份、东风科技作为重点对象,市场更是用脚投票,东风系第二天一字板涨停,长安汽车 却没有。 长安成功了。为自己争来独立发展的机遇,为重庆争来首个央企总部,为汽车行业争来第三家央 企,目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百日翻盘 让梦想照进现实 在外界梳理了一轮又一轮东风与长安在年产销量、产业布局、子品牌发展的对比之后,原本传闻3 月底落地的重组方案不见踪影。这期间,双方一些营销和传播动作都被认为是"暗战"的迹象。围绕总部 选址、人事调动、双方子品牌定位的猜测不断。 5月中旬,长安将成为独立央企的消息开始在业内流传。6月5日,长安系上市公司发布公告长安汽 车将从兵装集团分立成为独立央企,传言靴子落地。从公开消息中,这一反转也有迹可循。 4月11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董事长朱华荣任期为2020年6月22日至2026年7月27日。同一天,朱 华荣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说:"重组不会影响长安既定 ...
独家:兵装与兵工完成重组 周治平任“新兵工集团”书记兼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47
人事变动 - 程福波已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1]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完成重组 周治平任"新兵工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2] - 周治平此前担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并已低调进驻兵工集团总部开展工作 [2] 高管背景 - 周治平职业生涯横跨兵装集团、一汽集团和东风集团三大汽车央企 是第二位在三大汽车央企均担任高管的中管干部 [3] - 周治平在兵装集团形成"履历闭环" 核心管理层集齐三大汽车央企关键履历 [3] - 周治平为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以"战略型管理者"著称 拥有二十余年产业整合经验 [7] 业务整合 - 周治平在长安汽车任职期间主导中国长安与哈飞、昌河等品牌整合 推动长安自主品牌2020年销量突破百万辆 [7] - 在一汽集团分管战略规划时主持绘制"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全景图" 夯实一汽产业链链主地位 [7] - 兵装集团2024年销量达268万辆 位居中国车企集团第五 [9] 战略动向 - 周治平在东风集团推动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 红旗E-HS9带动品牌新能源销量同比激增210% [4] - 2025年初东风与兵装备筹划重组 长安汽车可能从兵装集团剥离与东风集团重组 兵装集团军工业务并入兵工集团 [11] - 兵装集团已剥离完汽车业务 其他军工业务并入兵工集团 原管理层全部进入"新兵工集团" [11] 行业影响 - 央企高管轮换展现跨领域流动新态势 周治平入主军工集团预示军民融合向纵深推进 [11] - 央企专业化整合步入深水区 跨界流动重塑央企生态 为军工与民用技术双向转化打开新通道 [11]
长安汽车更名背后,是央企重组思路的转变
新浪财经· 2025-06-26 13:55
公司重组与更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 工商变更登记已完成 但长安汽车品牌名称不受影响 [1]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央企 实际控制人未变化 [2] - 更名后形成"零部件+整车"平行架构 利于技术输出与生态构建 可能将"中国长安"名称留给长安汽车使用 [6] 重组背景与行业影响 - 原计划与东风汽车的重组合并已暂停 长安汽车独立升级为第三家汽车央企 反映央企重组思路转向专业化整合 [2] - 间接控股股东晋升为央企后 长安汽车将获得更高决策权 资源调配能力升级 战略反应更高效 [3] - 行业认为此次调整给予具有核心优势的企业升级发展机会 [2] 公司经营表现 - 长安汽车2024年总销量268.4万辆(同比+5.1%) 创七年新高 同期广汽、上汽销量下滑 [5] - 自主品牌销量222.6万辆 占比达93% 合资品牌销量占比从2016年41.3%降至2024年低点 [4][5] - 长安福特净利润从2016年181.7亿元(贡献近9成净利润)降至2024年20.9亿元(占比14.3%) [4][5] 新能源业务布局 - 已完成阿维塔(高端)、深蓝(中端)、启源(低端)三品牌布局 发展均衡 [5] - 2024年5月销量数据:阿维塔1.28万辆(同比+179%) 深蓝2.55万辆(同比+78%) 启源3.66万辆(同比+67%) [5] 行业对比 - 2024年上汽自主品牌占比约60% 广汽自主品牌占比约40% 长安自主品牌占比达93% [5] - 长安汽车销量增速优于同业 广汽、上汽同期销量均下滑 [5]
央企重组再落关键一子 诚通金控强力护航中国船舶吸并中国重工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11:29
中国船舶与中船集团重组进展 -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取得关键进展 通过现金选择权等机制保障股东权益 [2] - 诚通金控与中船集团共同作为现金选择权提供方 中国诚通以国有资本运营主力军身份支持央企重组 [2] 现金选择权机制与资金支持 - 诚通金控依托441 08亿元总资产和394 18亿元净资产为重组提供资金支持 2024年净利润26 90亿元 [3] - 诚通金控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央企 具备国家战略属性 是首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 [3] 央企战略协同与行业影响 - 中船集团与中国诚通合作超越单一交易范畴 推动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全球竞争力提升 [4] - 两大央企强强联手为海洋强国、制造强国战略提供支撑 开启央企协同服务国家战略新篇章 [5]
观车 · 论势 || 果断停止重组是尊重实际的务实表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10:07
央企重组动态 - 东风与长安筹划重组引发行业震动但最终停止 东风公司暂不涉及资产和业务重组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独立央企 [1] - 停止重组是尊重实际情况的务实决策 彰显国家部门立足长远、审慎管理的智慧 [1] 东风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新能源品牌销量达86万辆 同比增长64.4% 2025年1-5月累计销量29.9万辆 同比激增118.1% [1] - 岚图、猛士科技品牌分别在豪华电动和高端越野电动市场站稳脚跟 [1] - 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技术 通过与科技企业合作强化市场竞争力 [1] 长安汽车发展现状 - 2024年总销量268.4万辆 同比增长5.1% 创7年新高 其中新能源销量73.5万辆 同比增长52.8% [2] - 2025年1-5月新能源累计销量35.09万辆 同比增长46.89% 5月单月销量9.48万辆 同比增70% [2] - 启源、深蓝、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形成差异化市场覆盖 持续突破电池技术和电驱系统研发 [2] - 智能化领域重点投入 迭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座舱体验优化 [2] 停止重组原因分析 - 双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重组可能冲击研发节奏和市场拓展 [3] - 品牌定位存在重叠(如岚图与阿维塔) 强行整合或导致竞争力削弱 [3] - 地域文化差异显著 强推整合可能引发区域博弈和人事震荡 [3] - 行业处于新能源与智能化变革关键期 需保持快速响应能力 [3] 重组终止后的影响 - 长安控股股东变更后决策链路缩短 资源调配更高效 [4] - 东风保持战略稳定性 可自主决策创新 [4] - 未来仍存在技术联合研发(如动力电池)和海外市场协同开拓的合作空间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专业化整合符合国资委"聚焦主责主业"政策导向 [3] - 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窗口期需苦练内功 提升技术产品服务能力 [5]
重要重组落地,指数震荡向上!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28
和讯自选股写手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 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 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 证和承诺。 股票名称 ["与兵器装备集团重组相关的7家上市公司"] 板块名称 ["体育板块","创新药板块","电力物联网","虚拟电厂","新消费","农药、杀虫剂"] 央企重组、周线反弹、持股待涨 看多看空 文中提到昨天市场再次向上反弹,突破29日时间窗口最高点,完成回踩确认,将会加速 冲击上方高点,6月是周线级别的反弹月,月初以震荡上涨结构运行,有回踩是低吸机会,整体表 达了对A股后市的乐观态度。 6月5日早间,兵器装备集团重大重组有新进展,7家相关上市公司披露重组情况,集团将实施分立,汽 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国资委按股权出资注入兵器工业集团,相关概念股表现强劲。盘面上,大盘跳 空高开后回落,中午企稳反弹,下午震荡反弹,尾盘小回踩,收十字星小K线以蓄势待突破。市场已突 破29日时间窗口最高点,将加速冲击3417点高 ...
兵装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长安汽车前五月卖车112万辆有望升格
长江商报· 2025-06-06 07:38
汽车央企分立重组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将分立为独立央企 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 实际控制人不变 [2][4] - 分立后兵器装备集团股权将注入兵工集团 长安汽车称分立不影响正常经营 [4] - 市场预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或升级为第三家汽车央企 与一汽、东风并列 [7] 长安东风重组预期变化 - 2月公告曾显示兵器装备集团与东风公司筹划重组 市场猜测将合并汽车业务组建新央企 [6] - 最新公告确认东风公司暂不涉及重组 双方保持独立发展 [3][6] - 行业分析认为当前竞争环境下独立发展可能是更稳妥选择 [3][8] 长安汽车经营数据 - 2024年销量2684万辆创7年新高 新能源车735万辆(+528%) 海外销量536万辆(+496%) [10]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5678亿、9008亿、10159亿元 [10] - 2025年前5月销量11202万辆(+1%) 新能源车3509万辆(+4689%) [12] - 一季度营收34161亿(-773%) 归母净利润1353亿(+1681%) 但较2023年同期697亿明显下降 [12] 行业整合趋势 - 汽车行业面临新能源竞争压力 多家车企启动内部整合(吉利、上汽)或外部合并谈判(日产本田) [8] - 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反映央企专业化重组趋势 而非简单合并 [4][7] 长安汽车市场地位 - 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 拥有162年历史 14个制造基地 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超2500万辆 [7][9] - 形成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矩阵 合资生产福特/马自达等车型 [9] - 上市以来累计盈利82301亿 累计分红24109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