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哺呷哺(00520)

搜索文档
呷哺呷哺(00520)拟8900万元收购呷哺呷哺(中国)食品40%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4-17 22:57
智通财经APP讯,呷哺呷哺(00520)发布公告,于2025年4月17日,公司拟向贺光启先生(公司董事会主 席、执行董事及控股股东)收购目标公司(呷哺呷哺(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4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 8900万元。 于本公告日期,目标公司直接全资拥有呷哺(香港)食品,呷哺(香港)食品是一间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呷哺(香港)食品旗下在中国内地设有四家全资有限责任子公司,分别为:(i) 呷哺(中国)食品,主要从事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ii)呷哺呷哺(上海)食品有限公司;(iii)呷哺呷哺(上 海)食品贸易有限公司;(iv)北京呷哺呷哺食品有限公司,其中(ii)至(iv)均主要从事食品销售,此外,其还 持有一间在中国成立、主要从事食品销售的合营企业-日辰食品(天津)有限公司50%的权益。 公司认为,由于目标集团的溢利将100%综合计入集团的财务报表,收购可新增公司所有者应得的净利 润。收购事项亦代表公司对目标集团主要从事的调味品业务的前景充满信心,预期可为股东创造长远回 报。 目标集团提供多种调味品产品,包括汤底、蘸酱、调味酱及各类复合调味品,以及以中高端客户为对象 的礼品包装及 ...
呷哺呷哺(0052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7: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520[1][11] - 公司开曼群岛注册办事处位于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 - 1111, Cayman Islands[7][8]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观塘鸿图道51号Two Sky Parc 22楼2205 - 07室[7][8] - 公司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孙村工业开发区和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东川路555号紫竹信息数码港[7][8] - 公司开曼群岛证券登记总处及过户代理为Conyers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9][10] - 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9][10]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9][10] - 公司香港法律顾问为盛德律师事务所[10]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中信银行、富邦华一银行[10] 公司人员变动 - 谭淑华女士于2024年1月16日辞任公司秘书,于2024年10月16日获重选;苏丽珊女士于2024年1月16日获委任,于2024年10月16日辞任[5][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收47.5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9.18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6]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3.89亿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1.24亿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01亿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1.99亿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33.4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16亿元人民币减少[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25.0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46亿元人民币减少[18] - 公司收入由2023年的人民币5918.0百万元减少19.7%至2024年的人民币4754.8百万元[33][35] - 2024年净收入为18.75197亿元,2023年为26.17803亿元[59]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5918.0百万元减少19.7%至2024年的4754.8百万元[90][91][94] - 2024年税前亏损389136千元,较2023年的124375千元增加212.9%;年内亏损398477千元,较2023年的194445千元增加104.9%[90]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39.8百万元减少58.9%至2024年的57.4百万元[90][92][95]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从2023年的2214.4百万元减少24.5%至2024年的1672.8百万元,占收入比例从37.4%降至35.2%[90][93] - 公司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从2023年的22.144亿元减少24.5%至2024年的16.728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7.4%降至35.2%[96]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23年的18.629亿元减少13.4%至2024年的16.126亿元,员工人数从28665人减至22504人[97][100] - 公司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3年的3.111亿元减少4.2%至2024年的2.981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5.3%增至6.3%[98][101] - 公司公用事业费用从2023年的2.259亿元减少12.7%至2024年的1.97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8%升至4.1%[99][102] - 公司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的9.286亿元减少16.3%至2024年的7.772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5.7%升至16.3%[103][107] - 公司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4.316亿元减少14.6%至2024年的3.68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7.3%升至7.8%[104][108] - 公司2024年录得其他净亏损2.037亿元,闭店及减值损失合计约2.62亿元,上年度减值亏损为1.643亿元[105][109] - 公司2024年财务成本为7110万元,主要来自租赁负债利息5920万元[106][110]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7.01亿元降至2024年的930万元[111][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7亿元,较2023年增加2.333亿元,主要因部分理财产品到期[113][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共人民币587.0百万元,预期年度收益率介乎1.22%至5.21%之间,2024年金融产品兑现数额为约人民币27.3百万元[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短期银行借款人民币380.4百万元,固定年利率介乎0.46%至3.65%,预期1年内到期[124][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5.0%[125][131]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37.8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431.6百万元,2024年新开78间餐厅[126][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2.3百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作抵押取得银行借款人民币50.0百万元,抵押银行存款人民币26.1百万元作借款担保[127][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未入账或然负债、担保及针对集团的诉讼[128][134] - 2024年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投资及重大投资或收购的具体未来计划[135][1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2,504名雇员,2023年为28,665名[136][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612.6百万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3.9%[138][14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150.7百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77.1百万元[186][194] 公司会员数据 - 2024年公司会员计划新增约503万会员,累计会员超4000万[23] - 2024年公司新增付费会员近503万,累计会员总数超4000万[25] - 2024年公司新增会员近503万,累计会员总数约4200万,会员消费人数近720万,消费频次提升至3.33次,同比提高1.4倍[88][89] - 2024年畅吃卡售卡超200万张,金额超4.2亿元,畅吃卡会员消费频次较普通会员提升3倍,人均复购消费金额达488元,较普通会员提升1.5倍[88][89] 公司业务活动及布局 - 2024年呷哺呷哺品牌开展“上市十载真情回馈:复古套餐回归”活动[23] - 2024年凑凑品牌成功进入台湾地区并表现出色[23] - 2024年北京物流枢纽启用,存储容量翻倍[23] - 2024年公司在新餐厅开设数量和质量上保持行业领先[23] - 2024年公司新开65间呷哺呷哺餐厅和13间湊湊餐厅,关闭138间呷哺呷哺餐厅和73间湊湊餐厅[30][35][45][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及经营757间中国大陆境内和3间境外呷哺呷哺餐厅,181间中国大陆境内和16间境外湊湊餐厅,旗下营业餐厅总数为957间[31][32][44][45][46] - 2024年公司深化全球战略布局,在亚太地区打造“凑凑”国际形象[70] - 2024年公司在香港巩固11家餐厅运营,新开1家直营店,进入台湾市场[70] - 2024年公司在巩固香港11间门店基础上新增1间直营店,并进军台湾市场开设首间餐厅[74] 呷哺呷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呷哺呷哺餐厅一线城市有317间占比42.0%,二线城市有309间占比41.0%,三线城市及以下有202间占比16.6%,其他市场有5间占比0.4%[47] - 2023年呷哺呷哺餐厅一线城市有319间占比38.1%,二线城市有312间占比37.1%,三线城市及以下有126间占比24.2%,其他市场有3间占比0.6%[47] - 2024年呷哺呷哺餐厅净收入为243648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081423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一线城市净收入为1227399千元人民币,二线城市为754260千元人民币,三线城市及以下为417595千元人民币,其他市场为37230千元人民币[53] - 2024年呷哺呷哺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54.8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2.2元人民币有所下降,一线城市为55.5元人民币,二线城市为52.9元人民币,三线城市及以下为53.3元人民币,其他市场为145.4元人民币[53] - 2024年呷哺呷哺餐厅翻座率为2.5倍,较2023年的2.6倍有所下降,一线城市为3.1倍,二线城市为2.2倍,三线城市及以下为1.9倍,其他市场为2.5倍[53] - 2024年呷哺呷哺及凑凑餐厅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96.3%[54][55] - 2024年呷哺呷哺同店总数为807家,一线城市312家,二线城市309家,三线城市及以下183家,其他市场3家[56] - 2024年呷哺呷哺同店销售额为2056.8百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682.0百万元人民币有所下降,一线城市为1006.1百万元人民币,二线城市为659.8百万元人民币,三线城市及以下为369.2百万元人民币,其他市场为21.7百万元人民币[56] - 2024年呷哺呷哺同店销售增长率为 - 23.3%,一线城市为 - 22.3%,二线城市为 - 23.7%,三线城市及以下为 - 26.1%,其他市场为 - 3.6%[56] - 呷哺呷哺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3023.9百万元减少13.1%至2024年的2629.2百万元[91][94] 凑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凑凑餐厅总数为197家,较2023年的257家有所减少,其中一线城市70家(占比35.6%),二线城市108家(占比54.8%),三线城市3家(占比1.5%),其他市场16家(占比8.1%)[49] - 2024年顾客人均消费为123.5元,2023年为142.3元,较2023年下降13.2%[59][60][61] - 2024年翻台率为1.6倍,2023年为2.0倍[59][60][61] - 2024年同店数量总计254家[62] - 2024年同店销售额总计16.35亿元,2023年为24.035亿元[62] - 2024年同店销售额增长率总计为-32.0%,其中一线城市为-36.7%,二线城市为-37.6%,三线城市为-47.0%,其他市场为2.0%[62] - 湊湊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2651.9百万元减少26.5%至2024年的1948.3百万元[91][94] 其他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调料产品业务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122.0百万元增加5.7%至2024年的129.0百万元[91][94]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呷哺呷哺品牌计划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翻座率至少为3倍[66][68] - 2025年凑凑采取谨慎开店策略,仅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开店[67][69] - 2025年凑凑将继续打造菜单,优化社群运维,以大学生为主要新客群并开发企业用户团建用餐场景[72][76] - 2025年呷哺呷哺将推出柚子盐锅底、新西兰罗姆尼羔羊排肉等新品,升级番茄、菌汤、寿喜锅底[78][81] - 2025年凑凑规划每家餐厅提供约10款新汤底供消费者选择[79][81] - 公司以“金字塔型价格原则”布局全客群市场,高端用凑凑,中价位用呷哺呷哺,同时开发轻食拓展下沉市场[77][81] - 公司以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为核心优化供应链,降低存货成本和缺货风险,实现数据透明化[80][82] - 2025年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成为民族餐饮行业领先经营者,保持国内火锅连锁店经营商领导地位[180][182] 公司人才相关 - 2024年公司积极招聘区域和运营经理,凑凑品牌招募数十名餐厅经理候选人[83] - 呷哺呷哺品牌将加强校园招聘,与更多机构合作选拔人才[83] - 公司优化运营系统激励机制,部分部门奖金与绩效挂钩,考核周期改为每月[84] 公司营销相关 - 公司通过深化品牌价值、建立多元化沟通矩阵、加强产品价值传播构建营销竞争优势[85] - 公司利用畅
呷哺呷哺的“高端梦”醒了
虎嗅· 2025-04-13 12:09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新浪微博 呷哺呷哺集团近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犹如一记重锤,敲碎了资本市场最后的幻想。全年营收47.55亿 元,同比下滑19.65%,净亏损扩大至4.01亿元,这已经是其连续第四年亏损,累计亏损超12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股价自2021年高点26.9港元跌至0.81港元/股,不足1港元,触发港交所退市预警。 市值仅剩8.8亿港元,较2018年巅峰期蒸发超90%。(截止到4月11日,呷哺呷哺股价0.66港元/股,总市 值7.17亿港元)。 枷锁 一人食小火锅仍站在风口上,但其开创者呷哺呷哺却飞不起来了。 2024年,呷哺呷哺一口气关闭了138家呷哺呷哺门店和73家湊湊门店,相当于每三天就有一家门店消 失。 关店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门店多位于不符合品牌"高性价比"定位的区域。 财报显示,集团主品牌呷哺呷哺收入26.29亿元,同比下滑13.06%,客单价从62.2元降至54.8元,翻座率 从2.6次降至2.5次;高端品牌湊湊收入19.48亿元,同比下滑26%,客单价从142.3元降至123.5元,但仍 高于多位竞争对手。翻座率也从2.0次跌至1.6次。更讽刺 ...
呷哺呷哺持续亏损 未来发展之路该如何走?
中国经营报· 2025-04-03 17:24
本报记者 钟楚涵 蒋政 上海报道 近日,呷哺呷哺(0520.HK)披露2024年业绩,实现营收47.55亿元,同比减少19.65%,同时亏损进一 步扩大。实际上,这已经是呷哺呷哺连续数年持续亏损。 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除了大环境的影响之外,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呷哺 呷哺在产品上缺乏特色,在环境、服务上不突出,且目前行业竞争者众多,一些消费者就不会来了。除 此之外,在Z世代作为消费主流的背景下,呷哺呷哺品牌缺乏全渠道上的声浪。"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集团于中国大陆拥有及经营757间呷哺呷哺餐厅和181间湊湊餐厅,于境外 拥有及经营3间呷哺呷哺餐厅和16间湊湊餐厅。 在开店、闭店方面,根据财报,2024年新开设65间呷哺呷哺餐厅及13间湊湊餐厅,亦关闭138家呷哺呷 哺餐厅及73间湊湊餐厅。呷哺呷哺方面表示,该等餐厅关闭的原因为其大多数产生亏损,多数于不符合 呷哺呷哺推广的"高性价比"模式的地区经营,且其模式不能够恰当反映品牌形象。 翻台率下降 财报显示,2024年呷哺呷哺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54.8元,对比2023年同期的62.2元有所降低;2024年湊 湊餐厅顾客人均消费为12 ...
呷哺呷哺只剩“小火锅之王”了
36氪· 2025-04-02 09:03
文章核心观点 - 呷哺呷哺2024年财报显示亏损加剧,连续四年亏损,公司由盛转衰,未来自救需重拾“一人一锅”时代务实精神赢回消费者信任 [1][7][10] 呷哺呷哺2024年财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7.55亿元,同比下跌19.65%,净亏损4.01亿元,关店及减值带来损失达2.62亿元 [1] - 2021 - 2024年公司分别亏损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4.01亿元,4年累计亏损11.83亿元 [1]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4.58亿元,短期债项达6.73亿元,流动负债18.24亿元,资金链紧绷 [7] 呷哺呷哺崛起历程 - 1998年创始人贺光启将“一人一锅”台式小火锅模式引进大陆,起初未被接受 [1] - 2003年非典期间,公司借势打造疫情小火锅,宣传“一人一锅”用餐模式,因价格便宜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2] - 2014年12月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被誉为港股“连锁餐饮第一股”,客单价44.4元,有“平价”标签 [4] 呷哺呷哺高端化转型情况 - 2016年后公司提出“呷哺 + 品牌升级计划”,布局高端市场,推出高端品牌“凑凑”和“趁烧” [4] - 2014 - 2023年公司客单价由44.4元升至62.2元,涨幅超40%,与2011年相比涨幅高达76.7% [4] - 2016 - 2020年凑凑门店从2家增长到140家,营收从0.1亿元升至16.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0%,营收占比从0.4%上升至31% [4] - 2021年公司上市后首次亏损,2022年起凑凑开始亏损 [4] 消费者反馈 - 社交平台上消费者讨论围绕“涨价”展开,认为价格失去优势,不如海底捞 [5] - 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呷哺呷哺”有几百条投诉量,含大量“避雷畅吃卡”相关投诉 [5] 公司应对策略及效果 - 2023 - 2024年公司客单价回落,但同店销售额未改善,因利润率压缩加剧亏损 [6] - 关店未带来预期成本优化,门店收缩使规模效应减弱,供应链成本不降反升 [9] 行业环境情况 - 2024年餐饮行业竞争激烈,大量中小餐厅倒闭或退出市场,新增注册餐饮企业接近360万家,行业规模扩大 [9] - 消费者消费谨慎,人均消费下滑,对性价比和高质量要求高,“泛快餐化”趋势分流呷哺目标客群 [9] 公司股价情况 - 2021年2月公司股价创下25.75港元左右历史高位后下跌,2024年9月跌至0.68港元历史新低 [10] - 近期公司股价多数时间在低于1港元区间震荡,沦为“仙股” [10]
连续亏4年累亏超10亿,贺光启救得了呷哺呷哺吗?
36氪· 2025-03-28 18:03
文章核心观点 - 呷哺呷哺2025年春天年报折射餐饮帝国困境,揭示新消费时代传统企业转型深层困境,公司在扩张、品牌、管理等多方面存在问题,面临退市预警,需在下个财报季逆转局势 [2][14] 过往业绩情况 - 公司已连续四年亏损,2019年净利下滑,2021年转亏,2021 - 2023年分别亏损2.93亿元、3.53亿元、1.99亿元 [2] - 2024年收入47.55亿元,较2023年的59.18亿元下降;2024年亏损6823.4万元,2023年盈利8791.5万元;税前亏损和年内亏损总额分别为3.89亿元和3.99亿元,较2023年均增加;近四年累亏12.35 - 12.55亿元 [2] 扩张策略问题 - 2014 - 2020年每周新增3家门店,2020 - 2022年逆势开496家新店,总门店数突破1200家,但2024年关闭219家门店,累计闭店减值损失超12亿元 [3] - 扩张忽视区域消费特征差异,导致南方市场溃败,且扩张惯性延续到转型期,2023年新加坡首店开业与国内大规模闭店形成对照 [3] - 管理层迷信规模效应,不顾单店模型恶化,主品牌翻台率从7倍降至2.5倍,湊湊品牌从2.0倍滑落至1.6倍 [4] 品牌战略问题 - 2014 - 2023年主品牌客单价涨幅40%,摧毁“一人食小火锅”品类护城河,人均62元定价遭低价品牌围剿 [5] - 品牌定位模糊,湊湊人均123.5元未建立品质认知,趁烧烤肉客单价250元8家门店试水全军覆没 [6] - 2024年套餐降价遭“玩不起”质疑,策略反复折损品牌信誉,暴露决策层对消费趋势迟钝 [7][8] - 公司误读“消费升级”,陷入“高端化未成、大众化失守”困局,品牌老化,产品迭代乏力,服务体系有缺陷 [9] 信任危机问题 - 黑猫平台超700条投诉,“畅吃卡”诱导消费、退款困难等问题高频出现,企业将短期获客凌驾于长期信任之上 [9] - 食品安全问题与服务质量下滑共振,4200万会员体系根基出现裂痕,客群迁徙,会员消费频次是促销下的虚假繁荣 [10] 管理问题 - 贺光启“独裁式管理”中断职业经理人体系建设,决策机制退回家族化,战略模糊,组织执行混乱 [10] - 凑凑品牌多元尝试稀释品牌价值,数字化变革滞后,外卖增长是基数效应,会员运营依赖折扣 [12] 行业环境与企业应对 - 火锅行业结构性调整加速淘汰战略犹豫者,小火锅存量博弈,头部品牌向供应链要利润,预制菜替代传统堂食 [12] - 公司试图通过“柚子盐锅底”等微创新破局,但难以形成竞争壁垒 [12] 资本层面情况 - 公司市值不足10亿港元,限制融资能力,触发港交所退市预警机制 [14] - 管理层提出“2025年翻座率3倍”目标难实现,9.5亿元现金储备与3.8亿元短期债务对比,企业需尽快逆转局势 [14]
呷哺呷哺2025年计划新开餐厅不低于95间 目标翻座率3倍以上
证券时报网· 2025-03-28 15:39
文章核心观点 呷哺集团2024年业绩下滑但下半年亏损收窄,公司推进结构性改革,有健康现金流,同时公布2025年开店计划并在多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1][2][3]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下滑19.7%,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总额4.00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95亿元 [1] - 2024年呷哺呷哺收入26.29亿元,湊湊年度收入19.48亿元,二者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96.3% [1][2] - 2024年调料产品业务销售收入由2023年的1.22亿元增加5.7%至1.29亿元 [2] 市场预期 - 3月7日集团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4年度净亏损在3.9亿元至4.1亿元之间 [1] 改革举措 - 面对消费市场波动,公司主动推进结构性改革,关闭低效门店、强化会员体系、创新业务模式 [1] - 2024年新开设65间呷哺呷哺餐厅和13间湊湊餐厅,关闭138家呷哺呷哺餐厅及73间湊湊餐厅 [1] 资金状况 - 2024年公司可用资金达9.5亿元,现金流保持健康良性状态 [1] 门店数量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旗下餐厅总数为957间,其中大陆境内有757间呷哺呷哺餐厅 [2] 2025年开店计划 - 呷哺呷哺品牌深耕北京、河北、上海、广州、深圳等区域,规划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翻座率至少为3倍,争取在客流密集点位开新店 [2] - 湊湊采取谨慎开店策略,仅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进驻开店 [2] 经营成果 - 2024年呷哺呷哺翻座率达2.5倍,公司实现全时段供给,多场景拓展,区域化定制 [3] - 2024年通过集团会员体系新增招募会员近503万,累计会员约4200万人,会员消费人数近720万,消费频次提升至3.33次,同比提高1.4倍 [3] - 2024年畅吃卡项目售卡超200万张,金额超4.2亿元,畅吃卡会员消费频次较普通会员提升3倍,人均复购消费金额达488元,较普通会员提升1.5倍 [3]
呷哺呷哺(00520)公布2024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总额约4.01亿元 同比增长100.88%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21:10
文章核心观点 - 呷哺呷哺公布2024年业绩,收入减少、亏损增加,新开及关闭部分餐厅,旗下营业餐厅总数为957间,同时介绍了业务策略及2025年规划 [1][2] 2024年业绩情况 - 收入约47.55亿元,同比减少19.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总额约4.01亿元,同比增长100.88%,每股亏损38.5分 [1] 餐厅开设与关闭情况 - 新开张78间餐厅,包括65间呷哺呷哺餐厅及13间凑凑餐厅 [1] - 关闭219间餐厅,包括138间呷哺呷哺餐厅、73间凑凑餐厅等 [1] - 2024年12月31日,旗下营业餐厅总数为957间 [1] 收入来源情况 - 呷哺呷哺及凑凑餐厅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96.3% [1] 运营策略与成果 - 呷哺呷哺实现全时段供给、多场景拓展、区域化定制,翻座率2.5倍,充实外送熟食产品线,巩固北方区域并深耕南方区域 [1] - 凑凑餐厅堂食客流未完全恢复,翻枱率由2.0倍降至1.6倍,顾客人均消费由142.3元降至123.5元,下降13.2%,尝试通过线上平台引流至堂食消费 [2] 2025年规划 - 呷哺呷哺品牌深耕北京、河北、上海、广州、深圳等区域,打造高性价比小火锅形象 [2] - 规划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翻座率至少为3倍,提升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巩固原有餐厅市场占有率 [2] - 争取在大型娱乐主题乐园、机场、火车站等客流密集点位开更多高利润新餐厅 [2]
呷哺呷哺(0052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0:5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7.548亿元,较2023年的59.17962亿元减少19.7%[4][5] - 2024年公司分部业绩亏损6823.4万元,2023年盈利8791.5万元[4]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3.89136亿元,2023年亏损1.24375亿元[4]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总额3.98477亿元,2023年亏损1.94445亿元[4]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5918.0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4754.8百万元,减少19.7%,主要因关闭部分餐厅及行业竞争和消费需求变化[31][32]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39.8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57.4百万元,减少58.9%,因增值税加计扣除政策到期[31][33]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从2023年的2214.4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1672.8百万元,减少24.5%,因餐厅客流和销售减少[31][34]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的1862.9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1612.6百万元,减少13.4%,员工人数从28665人减至22504人,因关闭部分亏损餐厅[31][35]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从2023年的311.1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298.1百万元,减少4.2%,但占收入百分比从5.3%升至6.3%[31][36] - 公用事业费用从2023年的225.9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197.2百万元,减少12.7%,占收入百分比从3.8%升至4.1%,因餐厅数量净减141家[31][37] - 折旧及摊销从2023年的928.6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777.2百万元,减少16.3%,占收入百分比从15.7%升至16.3%,因关闭餐厅等原因[31][38]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431.6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368.7百万元,减少14.6%,占收入百分比从7.3%升至7.8%,因实施成本控制措施[31][39]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7百万元,较2023年底的129.4百万元增加233.3百万元,因部分理财产品到期[44] - 2024年底持有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587.0百万元,预期年度收益率介乎1.22%至5.21%,2024年公平值变动收益约27.3百万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短期银行借款为3.804亿元人民币,固定年利率介于0.46%至3.65%,预期1年内到期[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5.0%[49]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为2.378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4.316亿元人民币,2024年新开业78间餐厅[50] - 2024年集团收入为47.54843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59.17962亿元人民币,2024年税前亏损为3891.36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243.75万元人民币[56]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385元人民币,2023年为0.1916元人民币[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非流动资产为18.26792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5.76681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净值为 - 3.03941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 - 3.45215亿元人民币[57] - 2024年递延收入为5005千元,2023年为5915千元[58] - 2024年租赁负债为618717千元,2023年为894024千元[58] - 2024年拨备为54239千元,2023年为61599千元[58]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计677961千元,2023年为961538千元[58] - 2024年资产净值为844890千元,2023年为1269928千元[58] - 2024年股本为176千元,2023年为176千元[58] - 2024年股份溢价及储备为773911千元,2023年为1201153千元[58]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774087千元,2023年为1201329千元[58]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70803千元,2023年为68599千元[58] - 2024年权益总额为844890千元,2023年为1269928千元[58] - 2024年集团总收入47.54843亿元,其中呷哺呷哺26.29221亿元、湊湊19.48254亿元、其他1.77368亿元;2023年集团总收入59.17962亿元,其中呷哺呷哺30.23878亿元、湊湊26.51857亿元、其他2.42227亿元[70][71] - 2024年餐厅业务收入45.75294亿元,销售调料产品收入1.2899亿元,销售其他商品及服务收入0.50559亿元;2023年餐厅业务收入56.9579亿元,销售调料产品收入1.22004亿元,销售其他商品及服务收入1.00168亿元[70][71] - 2024年中国大陆收入43.94028亿元,中国大陆以外收入3.60815亿元;2023年中国大陆收入55.87241亿元,中国大陆以外收入3.30721亿元[70][71] - 2024年分配至客户合约剩余履约责任的交易价中,付费会员计划12.6114亿元、忠诚度计划2.7432亿元、预付卡27.0285亿元、客户垫款0.4188亿元;2023年分别为4.4542亿元、2.1048亿元、34.37亿元、0.6287亿元[72][73]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04亿元,2023年为 - 1.35亿元[84] - 2024年财务成本7.11亿元,2023年为7.24亿元[8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递延税项资产及金融资产除外)为15.53亿元,2023年为22.55亿元[83] - 2024年因终止租赁产生净收益2879.1万元,2023年为1340.3万元[87] - 2024年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在损益内确认余下金额727.7万元,2023年为2087.9万元[87] - 2024年折旧及摊销总额77724.5万元,2023年为92860万元[88] - 2024年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总额29809.4万元,2023年为31108.5万元[88] - 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161256.9万元,2023年为186289.2万元[88] - 2024年在损益中确认的所得税总额934.1万元,2023年为7007万元[91] - 2024年税前亏损38913.6万元,2023年为12437.5万元[9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0068.1万元,2023年为19946.6万元[94]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4079.7万股,2023年为104092.6万股[95] - 2024年年内确认为分派的股息3036.7万元,2023年为6000万元[96]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879,313千元,2023年为1,254,041千元[98] - 2024年折旧费用为475,148千元,2023年为537,555千元;2024年确认减值64,009千元,2023年为46,876千元[98] - 2024年与短期租赁相关开支为45,426千元,2023年为41,394千元;2024年可变租赁付款为78,576千元,2023年为72,569千元[98] - 2024年租赁总现金流出为672,186千元,2023年为752,437千元;2024年使用权资产添置为251,936千元,2023年为512,855千元[98] - 2024年支付固定及可变租赁付款总计541,499千元,涉及957间餐厅;2023年总计622,981千元,涉及1,116间餐厅[100][101]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911,072千元,相关使用权资产为879,313千元;2023年租赁负债为1,273,059千元,相关使用权资产为1,254,041千元[102] - 2024年12月31日已承担租赁不可撤销期未来未贴现现金流量总额为9,706千元,2023年为62,353千元[103]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总额为314,518千元,2023年为394,255千元[104] - 2024年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为586,960千元,2023年为653,994千元[106]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235,850千元,2023年为269,114千元[107] - 应付租赁负债2024年为911,072千元,2023年为1,273,059千元;非流动负债2024年为618,717千元,2023年为894,024千元;租赁负债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2024年介乎3.60%至6.16%,2023年介乎3.60%至5.88%[109] - 以相关集团实体功能货币以外货币计值的租赁责任,2024年新加坡元为2,893千元、港元为94,683千元,2023年新加坡元为5,057千元、港元为94,142千元、美元为911千元[110] - 已发行及缴足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的股本,2024年和2023年均为27千美元,折合人民币均为176千元;已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2024年和2023年均为1,086,174千股[111] - 普通股法定股本股份数目2022 - 2024年均为2,000,000千股,金额为336千元;已发行股本股份数目为1,086,174千股,金额为176千元[112] 餐厅开设与关闭情况 - 2024年公司新开设65间呷哺呷哺餐厅及13间凑凑餐厅,关闭138间呷哺呷哺餐厅及73间凑凑餐厅[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旗下营业餐厅总数为957间[7] 呷哺呷哺餐厅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呷哺呷哺餐厅一线城市有319间,占比42.0%;二线城市312间,占比41.0%[8] - 2024年呷哺呷哺餐厅净收入一线城市为12.27399亿元,二线城市为7.5426亿元[13] - 2024年呷哺呷哺餐厅一线城市人均消费55.5元,二线城市52.9元[13] - 2024年呷哺呷哺翻座率为2.5倍[14] - 2024年呷哺呷哺同店销售总额为20.568亿元,较2023年的26.82亿元下降23.3%[15] - 2025年呷哺呷哺品牌计划开业餐厅不少于95间,翻座率至少为3倍[21] - 呷哺呷哺2025年将推出柚子盐锅底、新西兰至臻草饲罗姆尼羔羊排肉、香酥肉夹馍等新品[24] - 2024年呷哺呷哺外部销售26.29221亿元[77] - 2024年呷哺呷哺分部业绩9.0053亿元[77] - 2024年12月31日呷哺呷哺分部资产25.40亿元[82] - 2024年12月31日呷哺呷哺分部负债16.72亿元[82] - 2023年呷哺呷哺外部销售30.24亿元[78] - 2023年呷哺呷哺分部业绩1.18亿元[78] - 2023年12月31日呷哺呷哺分部资产28.55亿元[82] - 2023年12月31日呷哺呷哺分部负债20.48亿元[82] 凑凑餐厅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凑凑餐厅一线城市有70间,占比35.6%;二线城市108间,占比54.8%[10] - 2024年湊湊餐廳净收入为18.75197亿元,较2023年的26.17803亿元有所下降[16] - 2024年湊湊餐廳顾客人均消费为123.5元,较2023年的142.3元下降13.2%[16][17] - 2024年湊湊餐廳翻枱率为1.6倍,较2023
呷哺呷哺:经营调整,供应链优化,静待改善
华泰证券· 2024-12-24 13:50
投资评级 - 呷哺呷哺的投资评级维持为"增持" [7] 核心观点 - 呷哺呷哺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24.03亿,同比下降15.92%,归母净利润为-2.73亿,同比转亏。公司面临消费环境平淡和行业竞争加剧的压力,导致经营承压 [3] - 呷哺呷哺通过优化运营模式、降低菜品价格、加强品牌视觉形象和扩展外卖业务等措施应对需求变化,并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全店盈利 [1] - 凑凑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9.43亿,同比下降29%,同店销售下滑43%,翻座率下降至1.6次/天。公司通过创新锅底和推出高性价比工作日午市套餐来挖掘闲时客流需求 [6] - 公司重视会员粘性提升与供应链建设,2024年上半年完成付费会员售卡1.4亿,店日均售卡数从2023年的2.9张提升至5.2张 [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投入生产的天津底料工厂有望维稳毛利率,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65%,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6] 经营数据 - 呷哺呷哺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12.55亿,同比下降12%,占比55%,同店销售下滑19%,翻座率下降至2.3次/天,ASP为59.6元 [1] - 凑凑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收入9.43亿,同比下降29%,同店销售下滑43%,翻座率下降至1.6次/天,ASP为137.8元 [6] - 2024年上半年,呷哺呷哺新开/关闭/净开店41/48/-7家,期末全球门店数达826家,同比减少17家 [1] - 2024年上半年,凑凑品牌新开/净开店11/-12家,期末门店数达245家,同比减少4家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为49.13亿/46.30亿/47.19亿,同比下降17%/6%/+2%,归母净利润为-4.51亿/-2.29亿/249万,2026年有望扭亏 [28] - 预计2024-2026年呷哺呷哺品牌单店平均收入为307万/303万/309万,同比下降17%/1.4%/+2% [12] - 预计2024-2026年凑凑品牌单店平均收入为937万/956万/985万,同比下降15%/+2%/+3% [1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4.1%/64.6%/65.6%,呷哺呷哺品牌毛利率为64.5%/65.5%/65.5%,凑凑品牌毛利率为65%/65%/67% [19] 估值 - 调整目标价至1.32元港币,基于5倍2025年EV/EBITDA估值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