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华百货控股(00602)

搜索文档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1 12:01
会议安排 - 公司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3] - 会议将考虑及通过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审计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现中期股息(如有)及其他事项[3] 人员信息 - 截至公告刊发日,执行董事为莊陸坤、莊沛忠及莊小雄[5] - 截至公告刊发日,非执行董事为閆小民[5] - 截至公告刊发日,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錢錦祥、孫聚義、艾及及邢紫君[5]
佳华百货控股(00602.HK)8月6日收盘上涨8.62%,成交97.34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06 16:33
股价表现 - 8月6日收盘价0.063港元/股 单日上涨8.62% 成交量1474.25万股 成交额97.34万港元 振幅46.55%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31.82%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65.71% 跑赢恒生指数24.14%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79亿元 同比增长7.04% [1] - 归母净利润-5572.7万元 同比改善63.48% [1] - 毛利率60.12% 资产负债率108.51% [1] 行业估值 - 专业零售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4.59倍 行业中值-0.19倍 [1] - 公司市盈率-1倍 行业排名第75位 [1] - 同业比较:宝胜国际5.56倍 陈唱国际6.09倍 傲基股份6.18倍 包浩斯国际6.93倍 周生生7.11倍 [1] 公司概况 - 职工超2000人 从业人员逾万人 累计提供近10万个就业岗位 [2] - 成立22年 历年捐款捐物超6000万元 [2] - 业务布局:立足深圳 整合资源 提升商贸零售与地产开发竞争力 坚持有限度多元化发展 [2]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1:3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佳華百貨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602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1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 ...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3
全球及主要经济体GDP增长表现 -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为2.8%[21] - 欧元区GDP维持第一季度低增长趋势[21] - 德国、瑞典和匈牙利经济出现不同程度收缩[21] - 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中东和北非经济增长将显著强于发达经济体[23]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23] - 日本今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实现增长但全年经济面临较大风险[22] - 世界经济预计迎来三年稳定增长但增长率仍然疲弱[24] -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增长2.8%[26] - 欧元区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保持低增长态势,德国、瑞典和匈牙利经济出现萎缩[26] - 日本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但面临日美货币政策差异风险[26] - 中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29][33] 全球债务及利息支出情况 - 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将首次超过军费开支[25] - 全球约三分之二债务来自发达市场[25] - 美国和日本债务增幅最大[25] - 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将首次超过军费开支[27] - 全球债务约三分之二来自发达市场,美国和日本增加最多[27] 零售行业市场趋势与表现 - 2025年零售业面临增速放缓、运营成本高、利润收窄压力[30][34] - 全球零售电商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将超过5万亿美元[66] - 零售行业正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模式转型[66][67] - 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正应用于个性化消费者服务[66][67] -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包括智能货架和无人零售店正在改变行业运营模式[66][67] -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1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77]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7] - 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77] - 即时零售市场同比增长超过12%,药品/通讯设备/家电等非食品类增长迅速[77] - 77%的样本购物中心实现全年销售额增长,21%出现不同程度下滑[73] - 73%的样本项目2024年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73] - 超过半数样本项目线上销售呈现上升趋势[73] - 零售业面临物流成本/人工成本/租金上涨压力[69][71] - 电商平台价格战压缩零售商利润空间[69][71] - 无人零售和智能导购技术提升运营效率[68][70] -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人民币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2%[79][8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人民币13.1万亿元,同比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9][86] - 非实物网络零售额达人民币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79] - 即时零售市场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逾12.0%[79] -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约人民币134.9万亿元,同比上升5.0%[82][8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人民币48.8万亿元,同比增长3.5%[83][85] - 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约人民币19.3万亿元,同比上升2.7%[83][85] - 餐饮收入约人民币5.6万亿元,上升5.3%;商品零售约人民币43.2万亿元,增加3.2%[85][8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6.0%、1.5%、6.3%[86][88] - 便利店、专业店、超市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7%、4.2%、2.7%;百货店、品牌专卖店分别下降2.4%、0.4%[86][88] 公司业务拓展与物业运营 - 公司聚焦广东及广西区域发展,采用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扩张方式[32][34] - 公司新签坂田区物业租赁协议,面积约4,100平方米,租期15年[92][93] - 坂田新店位于深圳地铁岗头站直达的江南时代广场,距离现有购物中心约3公里[92][93] - 沙井佳漾汇购物中心总商业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开业率近100%[94] - 沙井佳漾汇引入140多个品牌,包括超过20家首次进入沙井的品牌[94] - 沙井佳漾汇引入中影德金影城及超1,000平方米综合型运动潮玩馆[94] - 沙井佳漾汇天台设置51CAMP深圳城市营地,用餐体验区超4,000平方米[94] - 2024年深圳预计新增25个商业零售项目(商业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宝安区占6个[95] - 万丰海岸城购物中心于2024年7月开业,商业面积200,000平方米,引入近300个品牌,开业率达95%[95] 公司收入及构成变化 - 2024年集团收入达人民币3.789亿元,同比增长7.0%[106] - 商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756亿元,同比增长4.4%[107] - 商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6.3%,较2023年同期47.5%下降1.2个百分点[107] - 专柜销售佣金收入降至人民币1030万元,同比下降29.0%[108] - 专柜销售佣金占总收入比例2.7%,较2023年同期4.1%下降1.4个百分点[108] - 分租店铺租金收入为人民币4470万元,同比微增0.4%[109] - 分租店铺租金收入占总收入比例11.8%,较2023年同期12.5%下降0.7个百分点[109] - 分租商场租金收入增加人民币2460万元[106]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减少人民币60万元[106] - 保理业务利息收入减少人民币250万元[106] - 专卖销售所得佣金同比下降29.0%至人民币10.3百万元,收入占比降至2.7%[111] - 分租商场物业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1.4%至人民币139.5百万元,收入占比升至36.9%[113][117] - 分租店铺物业租金收入微升0.4%至人民币44.7百万元,收入占比降至11.8%[111]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同比下降6.4%至人民币8.8百万元,收入占比降至2.3%[112][117] - 总收入为人民币3.789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2495万元或7.0%[143] - 分租商场物业的租金收入增长至人民币1.395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2462万元或21.4%[143] - 所得款项总额为人民币4.641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3121万元或7.2%[147] 公司成本与费用变化 - 存货采购及变动金额同比上升8.5%至人民币151.1百万元,占销售货品成本比率升至86.1%[115][118] - 使用权资产折旧同比下降22.3%至人民币46.0百万元,减值损失准备净额降至10.7百万元[121][12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同比下降23.5%至人民币42.4百万元,实现减值损失冲回0.5百万元[122][127] - 应收贷款减值损失同比减少100.0%至零,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6.4百万元[123][128] - 员工成本同比下降3.0%至人民币70.0百万元[120][125] - 租赁负债利息增加人民币170万元至人民币4200万元,主要由于沙井购物中心项目全年计提[134] - 银行借款财务成本减少人民币10万元至人民币640万元,因利率及借款余额减少[134]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50万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人民币370万元[135] - 员工总成本约为人民币70.0百万元[158][16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31.8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8.4百万元增长12.0%[160][165] - 无形资产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6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0百万元下降46.7%[160][165] 公司利润及现金流表现 - 归母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55.7百万元,去年同期为152.6百万元[132] - 股东应占亏损减少至人民币5570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526亿元[13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下降至人民币2510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490万元或37.3%[133][137] - 银行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458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570万元或3.8%[133][137] 公司资产负债及财务风险 - 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1.762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730万元或26.9%[138][139] - 账面值约人民币212.5百万元的投资物业被抵押作为银行贷款担保[161][166] - 已签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人民币0.3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9百万元下降96.6%[167][170] 门店运营数据变化 - 沙井分店每日平均交易数从2023年的776笔大幅增至2024年的2,276笔,增长193.3%[173] - 沙井分店估计每日顾客数目从2023年的18,641人增至2024年的44,647人,增长139.5%[173] - 松岗分店每宗交易平均值从2023年的人民币70.0元下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56.4元,降幅19.4%[173] - 坂田分店每日所得款项总额从2023年的人民币56千元下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36.3千元,降幅35.2%[173] 公司治理结构与董事会组成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1] - 执行董事任期3年,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2年[181][1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50%(4/8)[181] - 董事会主席因公务繁忙缺席2024年6月11日股东周年大会[180] - 公司章程规定至少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告退[184][1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超过9年需单独决议通过重选[191] - 主席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92] - 提名委员会已对董事会组成及独立性进行审查[193]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审查公司治理政策及合规情况[187][190] - 董事会中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三年至少轮值告退一次[1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最多在六家上市公司兼任董事职务[197] - 董事会自2014年7月2日起实施多元化政策[198] - 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教育背景及专业经验等多维度标准[198] - 董事任命最终决策基于候选人能力及对董事会的贡献潜力[198] - 提名委员会年内检讨了董事会组成与独立性[196][198] - 董事会每年检讨独立机制推行有效性[197] - 董事可于适当情况下由公司承担费用寻求专业意见[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到每位董事培训确认函[200] 公司董事及高管背景 - 董事长庄陆坤拥有超过29年零售行业经验并已服务公司超过30年[39] - 财务总监庄沛忠拥有超过29年零售行业经验并已服务公司超过27年[40] - 执行董事庄小雄拥有19年服务经验并负责公司整体运营管理[41][44] - 非执行董事闫小民拥有30年中国房地产经验并已服务公司2年[42][4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钱锦祥拥有丰富审计会计经验并已服务公司超过17年[43][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孙聚义拥有35年财务管理经验并已服务公司超过12年[47][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艾及拥有43年法律从业经验并已服务公司超过17年[48][5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邢紫君拥有23年企业财务报告和融资经验并已服务公司2年[49] - 公司工程设备中心总监陈理崇拥有超过22年集团服务经验[52][56] - 公司安防总监李栋在零售行业拥有超过23年经验[53] - 公司超市采购副总监温孟臣拥有超过26年集团服务经验[54][56] - 公司首席信息官刘亚峰负责整体信息技术运营已超过6年[55][57] - 公司招商总监黄天齐已服务集团超过三年并引入多个高号召力品牌[58][60] - 公司秘书兼财务经理何悦利拥有超过17年集团服务经验[59][61] 公司风险管理与保险措施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购买责任保险,投保范围每年检讨[185][189] 公司库存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加强库存和订货管理以减少资金占用问题,对滞销和大库存品类进行清理[91] 公司人力资源配置 - 公司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平均拥有582名全职员工[158][163] 市场风险事件 - 日经指数8月初暴跌引发市场动荡警报[28][33] 产业升级与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持续增长驱动产业转型升级[29][33]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1:11
公司整体财务业绩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上升7.0%至约人民币378.9百万元[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人民币55.7百万元[5] - 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5.37分[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产生亏损约人民币55,727,000元[14] - 2024年全年收入为378,901千元,2023年为353,966千元,2024年较2023年增长约6.9%[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并除所得税前亏损为 - 55,238千元[23] - 2024年总收益为3791.8万元,2023年为3521.3万元[3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37分,2023年为14.71分[39] - 集团2024年度产生亏损约人民币55,727,000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收入约为人民币37890万元,同比上升约7.0%[5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5570万元,同比减少约63.5%[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约人民币3.789亿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7.0%[68] - 2024年股东应占亏损约557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1.526亿元有所减少[81] 商品销售及毛利关键指标变化 - 商品销售毛利减少15.7%至约人民币24.5百万元[4]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人民币151,121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39,169千元[9]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51,121千元,2023年为139,169千元[33] - 销售毛利额约为人民币2450万元,同比减少约15.7%[59] - 商品销售上升约人民币740万元,专柜销售所得佣金减少约人民币420万元[59] - 销售货品收入约人民币1.756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4%,占集团总收入的46.3%[69] - 专卖销售所得佣金约人民币1030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跌29.0%,占集团总收入的2.7%[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存货采购及变动金额约人民币1.511亿元,较2023年同期上升约8.5%,占销售货品百分比为86.1%[72] 投资物业及租金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人民币19,50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2,600千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来自其他来源之收益中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8,752千元,分租店舖物业租金收入为44,718千元,分租商场物业租金收入为139,519千元,来自金融服务之利息收入为0千元[21] - 店铺物业分租收入增加约人民币20万元,投资物业收入减少约人民币60万元[59] - 商场物业租金收入增加约人民币2460万元,来自金融服务之利息收入减少约人民币250万元[59] - 分租商场物业的租金收入约人民币1.39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1.4%,占集团总收入的36.9%[71] - 来自金融服务之利息收入为零,较2023年同期减少100.0%,占集团总收入的百分比为零[71] - 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人民币2.125亿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2023年为人民币2.308亿元[94] 公司负债及现金流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176,24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38,916千元[10] - 2024年公司负债净值为人民币68,895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3,168千元[11]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5,08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40,002千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流动负债净值约人民币176,240,000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负债净值约人民币68,895,000元[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仅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25,087,000元[48] - 2024年总负债为87864.3万元,2023年为91054.3万元[24][2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人民币2510万元,较2023年的约人民币4000万元有所下降;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人民币200万元,与2023年持平;借款总额约人民币1.458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15亿元有所减少[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人民币1.762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1.389亿元;负债比率为负数,因集团资本亏绌[92] 各项费用及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利息收入为27.4万元,2023年为66.2万元[31] - 2024年政府补贴为40.8万元,2023年为100万元[31] - 2024年行政及管理费用收入为2289.5万元,2023年为2361万元[31] - 2024年提前终止租赁得益为551.3万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31] - 2024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得益为1万元,2023年无此项收益[31] - 2024年汇兑得益净额为21.2万元,2023年为3.6万元[31] - 2024年融资成本为4842.3万元,2023年为4685.9万元[32] - 2024年年度审计师费888千元,2023年为917千元[33]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2,393千元,2023年为55,408千元[33] - 2024年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489千元,2023年为901千元[36] - 其他经营收入约人民币379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7.7%[73] - 员工成本约人民币70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0%[74] - 使用资产折旧约人民币46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2.3%[7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约人民币4240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23.5%[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利息从2023年同期约4030万元增至约4200万元,银行借款财务成本从约650万元减至约640万元[7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约50万元,2023年同期所得税抵免约370万元,2024年集团一般附属公司实际税率为25% [80] - 本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约人民币318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2840万元;无形资产支出约人民币16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300万元[93] 应收账款及应付账款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35,808千元,2023年为30,514千元[41] - 2024年应收贷款减值准备38,054千元,2023年相同[41] - 2024年计入应收贸易账款的应收租客租金收入约32,686,000元,2023年为28,986,000元[41] - 2024年计入应收贸易账款的应收关连公司账款约3,354,000元,2023年为547,000元[41]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48,283千元,2023年为46,570千元[44] 公司股份及股本相关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0千股,金额均为97,099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均为1,037,500千股,金额均为10,125千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无根据公司采纳的购股权计划授出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所涉股份,2023年同期也无[87]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07年5月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2.65亿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约2.40082亿港元,未动用约2491.8万港元[88] - 已动用款项中约2900万港元用于收购深圳连锁零售店业务[89] - 约2830万港元用于在佛山盐步及容桂开设新店铺[89] - 约2357.8万港元用于在深圳沙井开设一家购物中心[89] - 约1291.9万港元用于购置运输工具[89] - 公司约1500万港元用于购买办公室设备,约300万港元用于改良资讯管理系统,约72.5万港元用于提升品牌形象,约4000万港元用于翻新现有零售店[96] 公司业务线分类业绩情况 - 集团经营分类包括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以及提供金融服务[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外部客户收入为378,901千元,分类业绩为 - 49,155千元[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供金融服务分类业绩为 - 624千元[23] 行业市场数据情况 - 2024年77%的样本购物中心项目全年销售额增长,21%的项目下滑,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的项目占样本总数73%[52] - 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同比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8%,非实物网络零售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54] -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约134.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约5.0%[56]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8.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9.3万亿元,同比上升约2.7%[57] - 2024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42.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约6.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4.3%[57] - 2024年餐饮收入约5.6万亿元,上升约5.3%;商品零售约43.2万亿元,增加约3.2%,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约17.7万亿元,增加约2.7%[57] - 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6.0%、1.5%及6.3%[57] - 2024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专卖店、超市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6.0%、1.5%及6.3%;百货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分别下降2.4%及0.4%[57] - 2024年即时零售市场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逾12%,非食品品类如中西药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等增长迅速[54] - 2024年电商平台打破壁垒,政府推出惠民消费补贴政策,产业互联网平台在海外拓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55] 公司业务发展及运营情况 - 集团加强库存和订货管理,对仓储货物活动进行综合管理,优化老店品类[61] - 7月中旬,集团租赁龙岗坂田区物业开设加盟新店,面积约4100平米,租赁期15年[63] - 新店引用独特硬折扣经营模式,加大会员宣传和营销,发展付费会员[63] - 集团持续发展付费会员,跟进线上会员同步开发,每月复盘完善合作模式[63] - 沙井佳漾汇购物中心于2023年7月开业,总商业面积5万多平方米,开业率近100%,引入140 +品牌,超20家首进沙井品牌[64] - 沙井首个杜比音效巨幕IMAX影院中影德金影城于2023年11月开业[64] - 综合型运动潮玩馆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20多种亲子玩乐项目;天台露营美学日咖夜酒营地用餐体验区面积4000多平方米[64] - 2024年深圳将有25个商业零售体入市,其中宝安区6个;万丰海岸城购物中心于2024年7月开业,商业面积20万平方米,店铺开业率达95%[64] - 公司学习胖东来人文关怀进行人力资源运营模式试验,包括独特商业模式与多元化经营、优质顾客服务、员工关怀与激励、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四部分[65] - 公司将以商业为本,以营运为中心,提升销售,开源节流,力争超额完成年度业绩目标[66] - 公司将巩固老店,优化商品结构,升级品牌,加大场景营销、体验式营销,创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零售形式[66] - 公司将探索新一代商业模式,打造企业经营特色,树立竞争优势[66] - 公司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发挥各功能作用,提高顾客体验度[66] - 2025年公司团队做好准备应对困难,利用实力优势脱颖而出,目标成为中国零售业主要综合企业之一[67] 公司治理及相关会议情况 - 公司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11日举行,大会通告将适时按规定形式刊发及寄发[99] - 为确定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资格,公司将于2025年6月5日至6月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未登记股份持有人需在2025年6月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过户表格及股票办理登记[100]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102] - 公司于2007年4月30日成立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1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 公司于2007年4月30日成立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审核委员会在向董事会提呈集团2024年全年业绩前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5 14:06
经济形势分析 - 世界經濟整體呈現溫和增長、緩慢復甦態勢,但風險和阻力不斷積聚,增長前景面臨更大挑戰[16] - 發達經濟體復甦落差進一步擴大,美國經濟增長提速而歐洲疲態突顯[17] - 日本經濟雖有所復甦,但面臨日美貨幣政策差異帶來的更大風險[18] -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前景存在差異,但整體呈現短期增長放緩、未來仍具增長動能的趨勢[18] - 多國高債務狀況對經濟可持續發展構成隱憂[20] - 超級選舉年可能導致多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對區域和全球經濟貿易趨勢產生負面影響[20] - 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成為區域乃至全球發展的中長期制約因素[21] - 貨幣政策相關的市場動盪風險加劇[21] 中國經濟形勢 -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0%,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23] -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引導居民消費潛力有序釋放,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在產業轉型升級驅動下持續增長[23] 零售行業發展趨勢 - 直播帶貨市場出現頭部主播淡化、中小主播崛起等變化,直播已成為商業的基本工具[27] - 企業加大加盟政策力度,如減免加盟費用、開店補貼等,加盟成為企業發展和複製的重要模式[26] - 零售行業面臨較大壓力,實體店關閉數量大幅增加,零售龍頭企業全年產生虧損[24] - 批發商形象口碑尚好,但價格、人事構架和營採等問題較多,轉型會員店時面臨內外部問題[24] - 外資超市如山姆、開市客和奧乐齐以"好品质、夠低价"的形象持續冲击市场[33] - 奧乐齊制定長期計劃在中國開設更多門店,並打造本地化管理團隊[33] - 外資超市的商品力、文化、機制和體系對中國零售業產生影響[33] - 中國零售業正在摆脱精品超市的形象[33] - 企業推出多項新舉措,如無聲門店、海外直播帶貨、自助加油站等[33] - 永辉、物美等企業嘗試"零售+餐飲"新業態[33] - 華夏基金發行首只奧特萊斯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33] - 阿里布局人形機器人,涉及多項前沿技術[33] - 電商平台取消預售制,直接開售現貨[32] 宏观经济数据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約6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約5.0%[34][36] -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人民幣23.6萬億元,同比增長約3.7%[36] - 上半年限額以上企業消費品零售額約人民幣8.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9%[36] - 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約人民幣20.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3.6%[36] - 上半年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約人民幣3.1萬億元,同比增長約4.5%[36] - 上半年餐飲收入約人民幣2.6萬億元,同比增長約7.9%[36] - 上半年商品零售約人民幣21.0萬億元,同比增長約3.2%[36] - 上半年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約人民幣8.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2.9%[36] - 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約人民幣7.1萬億元,同比增長約9.8%[36] - 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約人民幣6.0萬億元,同比增長約8.8%[36] 公司经营情况 - 集團總收入約為人民幣2.078億元,同比上升約30.5%[44] - 銷售毛利額約為人民幣640萬元,同比下跌約47.8%[44] - 經營虧損約為人民幣2,490萬元,同比下降約24.5%[44] - 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人民幣2,550萬元,同比下降約25.1%[44] - 期末9家零售門店及三個購物中心[44] - 收入上升主要由於沙井購物中心於二零二三年七月開業[44] - 工廠關閉及失業率增加導致普遍社會消費氣氛下降及外商撤資而關閉工廠使常住人口減少令增長受壓[44] - 集團採取積極穩健的經營策略,對實體零售作增值服務,亦對其他投資項目找尋及發展潛在利潤機會[46] - 集團計劃在龍崗坂田區開設新的加盟超級市場[49] - 引用樂友樂的硬折扣經營模式吸引消費者[49] - 沙井佳漾匯購物中心總商業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位於寶安區沙井片區,開業率近100%[51] - 沙井佳漾匯引入140+品牌,包括20多家首進沙井品牌,並引入杜比音效巨幕IMAX影院、綜合型運動潮玩館等特色業態[51] - 沙井佳漾匯在餐飲和兒童業態方面表現突出,引入多家全國頭部連鎖餐飲品牌[51,52] - 沙井佳漾匯的整體空間設計吸引人,多場景打卡點位提升了消費者的遊逛體驗[52] - 集團關注沙井新開業的萬豐海岸城購物中心的競爭動態,並尋求與之差異化,提升佳漾匯的競爭力[52] - 集團的人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8:2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207,76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9,1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0.5%[2]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4,96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3,047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约24.4%[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5,46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3,962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约25.0%[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2.45分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27分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约25.1%[2] - 2024年上半年可呈报分类收益为207,763千元,2023年同期为159,166千元,同比增长约30.5%[10][11][14] - 2024年上半年分类业绩为亏损22,465千元,2023年同期亏损30,564千元,亏损幅度收窄约26.5%[10][11]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853,01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97,375千元,较上期末减少约4.9%[10][11]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891,64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10,543千元,较上期末减少约2.1%[10][11]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约为人民币2亿780万元,同比上升约30.5%[31] - 集团销售毛利额约为人民币640万元,同比下跌约47.8%[31] - 集团经营亏损约为人民币2490万元,同比下跌约24.5%[31] - 集团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2540万元,同比下降约25.1%[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约2.078亿元,较2023年同期1.592亿元增加30.5%[38] - 经营亏损从2023年上半年约3300万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约2490万元[49]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同期约90万元减少约44.4%至2024年上半年约50万元,2024年上半年适用一般附属公司实际税率为25%(广西税率为15%),股息预扣税适用税率为10%[50] - 股东应占亏损从2023年同期约3390万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约2540万元[51]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45,80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791,429千元人民币,减少约5.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7,20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05,946千元人民币,增加约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156,28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 - 138,916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扩大约12.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589,521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52,513千元人民币,减少约9.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28,15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65,681千元人民币,减少约5.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净值为 - 38,635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 - 13,168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扩大约193.4%[4] - 2024年6月30日30日内应收贸易账款为26,69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199千元[22] - 2024年6月30日30日内应付贸易账款为10,96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605千元[22]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货品收入为89,621千元,2023年同期为80,638千元,同比增长约11.1%[14] - 2024年上半年分租商场物业租金收入为84,419千元,2023年同期为41,273千元,同比增长约104.5%[14] - 集团商品销售增加约人民币900万元[31] - 集团专柜销售所得佣金减少约人民币140万元[31] - 集团店铺物业分租收入减少约人民币40万元[31] - 集团投资物业收入减少约人民币10万元[31] - 集团商场物业租金收入增加约人民币4320万元[31] - 销售货品由2023年同期约8060万元增加11.2%至2024年约8960万元,2024年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43.1%,2023年同期约为50.7%[38] - 专卖销售所得佣金由2023年同期约690万元下跌20.3%至2024年约550万元,2024年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2.6%,2023年同期约为4.3%[38] - 分租店铺物业租金收入由2023年同期约2390万元微跌1.7%至2024年约2350万元,2024年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11.3%,2023年同期约为15.0%[39]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由2023年同期约480万元微降2.1%至2024年约470万元,2024年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2.3%,2023年同期约为3.0%[39] - 分租商场物业租金收入2024年约8450万元,比2023年同期约4130万元大幅上升104.6%,2024年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40.7%,2023年同期约为26.0%[40] - 来自金融服务之利息收入由2023年同期约170万元下降100.0%至2024年约零元,2024年占总收入百分比为零,2023年同期约为1.0%[40] - 其他经营收入由2023年同期约3030万元下降23.4%至2024年约2320万元[41] 成本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5,004千元,2023年同期为20,393千元,同比增长约22.6%[1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7,042千元,2023年同期为26,917千元,同比增长约0.5%[10][11][17] - 2024年上半年租赁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6,733千元,2023年同期为29,133千元,同比减少约8.3%[10][11][17]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498千元,2023年为915千元,广西一家附属公司按15%优惠税率缴纳,其他中国附属公司按25%税率缴纳[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采购及变动金额约8320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6840万元增加约21.6%[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采购及变动占销售货品收入百分比约为92.9%,2023年同期占约84.9%[42] - 员工成本从2023年同期约3190万元增加10.4%至2024年上半年约3520万元[43] - 租赁使用权摊销从2023年同期约2910万元减少约8.2%至2024年上半年约2670万元[44] - 固定资产折旧从2023年同期约2690万元增加约0.4%至2024年上半年约2700万元[45] - 经营租赁租金开支从2023年同期约660万元减少至2024年上半年约610万元[46] - 其他营运开支从2023年同期约20万元增加约90万元至2024年上半年约110万元[47] - 租赁负债利息从2023年同期约1690万元增加约480万元至2024年上半年约2170万元,银行借贷利息从约350万元减少约20万元至约330万元[48] 股息及股份相关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过往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零分[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5,467,000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33,962,000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1,037,500,002股[20] - 2007年5月8日新发行上市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65亿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动用约2.31412亿港元,未动用约3358.8万港元存放银行[59] - 已动用款项中约2900万港元用于收购深圳连锁零售店业务,约2830万港元用于佛山开店等多项用途[59][60]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并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1] 行业动态 - 2024年上半年全国至少131家商场超市综合体关闭,超过2023年同期近6倍[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达130万家,注销、吊销量达100万家[23] - 2024年618首场直播销售中,几大头部主播较2023年同期大幅下跌[24] - 2024年,乐尔乐宣布开放全国加盟,并计划通过乐尔乐汇盟招商突破万店[25] - 茶饮领域,奶茶品牌集体再降价,狂卷10元生死线,星巴克也开始低价活动及推出团购和套餐[26] - 主流电商平台如淘天、京东、抖音、快手等全面取消预售制度,直接开卖现货[27] - 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的创作、设计及资料核算等方面有深度应用,相关成熟产品已开始向行业输出[28] - 2024年上半年,山姆、开市客和奥乐齐的形势格局受关注,奥乐齐中国以“好品质,够低价”冲击市场[28] - 海底捞开放加盟登上热搜,佩姐老火锅、和府捞面、天好咖啡全面开放加盟[25] - 零食很忙集团公布最新加盟政策,减免一系列加盟费用,有开店一次性补贴等限时优惠[25] - 奈雪加盟商在时限完成签约的,可享受单店行销补贴[25] - 电商领域,京东整合即时零售品牌成京东秒送,淘宝新增“小时达”为一级流量入口,抖音将小时达独立并开设一级入口,美团加码美团闪购[26] 公司门店及物业情况 - 集团期末有9家零售门店及三个购物中心[31] - 七月中旬公司签订龙岗坂田区物业租赁协议,面积约4100平米,租赁期15年[34] - 坂田新店采用硬折扣经营模式,加大会员宣传和营销,发展付费会员和批发会员[34] - 沙井佳漾汇购物中心于2023年7月开业,总商业面积5万多平方米,开业率近100%[35] - 沙井佳漾汇引入140 +品牌,超20家为首进沙井品牌[35] - 2023年11月沙井佳漾汇中影德金影城开业[35] - 沙井佳漾汇综合型运动潮玩馆面积1000多平,有20多种亲子玩乐项目[35] - 沙井佳漾汇天台露营美学日咖夜酒营地面积4000多平[35] - 2024年深圳将有25个商业零售体入市,宝安有6个[35] - 2024年7月沙井万丰海岸城购物中心开业,面积20万平方米,店铺开业率达95%[35] - 公司关注万丰海岸城动态,提升佳漾汇与消费者的紧密度[35]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全职雇员623名,2023年6月30日为640人[58] 公司治理及报告情况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董事长因公务未出席2024年6月11日股东大会[62] - 全体董事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面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3] - 2007年4月30日成立薪酬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执行董事组成[64] - 2007年4月30日成立提名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5] - 审核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包括审查财务状况等[66] - 2024年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外聘核数师未审阅或审核[67] 客户情况 - 截至2023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客户占集团收益10%或以上[13] 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61]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2:2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3.54亿元,同比上升约5.6%[9] - 销售商品毛利约为人民币2900万元,同比上升约96.6%[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526亿元,同比上升约46.9%[9] - 2023年集团总收入约为人民币3.54亿元,同比上升约5.6%[71] - 2023年商品销售毛利额约为人民币2900万元,同比上升约95.6%[7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526亿元,同比上升约46.9%[71] - 2023年公司收入约3.5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3.353亿元上升5.6%[95] - 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为1.526亿元,较2022年的1.039亿元有所增加[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000万元,较2022年的约6620万元减少;受限制银行存款约200万元,与2022年持平[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约1.515亿元,较2022年的约1.572亿元减少[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约1.389亿元,较2022年的约7160万元增加;负债比率为负数,2022年为3.86[120] - 2023年公司所得款项总额4.32923亿元,较2022年的4.4223亿元减少[123]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入下降主要因销售货品、专卖销售所得佣金及金融服务财务收入下跌[9] - 公司投资物业租金、分租店铺物业租金及分租购物中心租金收入上升[9] - 2023年商品销售减少约人民币1460万元,专柜销售所得佣金减少约人民币860万元[71] - 2023年店铺物业分租收入增加约人民币200万元,投资物业收入增加约人民币40万元[71] - 2023年商场物业租金收入增加约人民币4220万元,来自金融服务之利息收入减少约人民币270万元[71] - 2023年销售货品收入为1.682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828亿元减少8.0%,占总收入的47.5%,2022年同期为54.5%[97][98] - 2023年专卖销售所得佣金为145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310万元下跌37.2%,占总收入的4.1%,2022年同期为6.9%[99] - 2023年分租店铺物业的租金收入为445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4250万元上升4.7%,占总收入的12.6%,2022年同期为12.7%[100] - 2023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94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900万元微升4.4%,占总收入的2.6%,2022年同期为2.7%[102] - 2023年分租商场物业的租金收入为1.14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7270万元大增58.0%,占总收入的32.5%,2022年同期为21.7%[103] - 2023年金融服务利息收入从2022年的520万元降至250万元,减少51.9%,占总收入百分比从1.5%降至0.7%[104] - 2023年存货采购及变动金额为1.392亿元,较2022年的1.68亿元减少17.1%,占销售货品百分比从91.9%降至82.7%[105] - 2023年其他经营收入从2022年的5180万元降至3520万元,减少32.0%[106] - 2023年员工成本从2022年的6930万元增至7220万元,增加4.2%[109] - 2023年租赁使用权摊销从2022年的5840万元增至5920万元,增加1.4%[110]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2年的6010万元降至5540万元,减少7.8%[111] - 2023年应收贷款减值损失为3640万元,2022年为90万元[112] - 2023年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的230万元降至120万元,减少110万元[113] - 2023年租赁负债产生的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3320万元增至4030万元,银行借款产生的财务成本从620万元增至650万元[114][115] - 2023年公司销售货品收入16.8206亿元,较2022年的18.2773亿元减少;专卖销售所得佣金1454.3万元,较2022年的2303.9万元减少[122] - 2023年公司分租店铺物业的租金收入4441.8万元,较2022年的4245.9万元增加;分租商场物业的租金收入1.14901亿元,较2022年的7266万元增加[122] - 2023年公司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936万元,较2022年的907万元增加;来自金融服务之利息收入253.8万元,较2022年的527.1万元减少[122] 公司业务运营与发展策略 - 公司对亏损零售店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准备,导致亏损增加[9] - 公司对主力店进行内部架构改组,实行营运负责制,精简业务流程[11] - 公司调整总部员工架构以减轻资金压力[11] - 公司业务发展坚持“整合资源,发展连锁”理念,加强管理,强化竞争力[15] - 公司将加快拓展步伐,增强广东及广西等区域发展力度[15] - 公司将利用“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方式开拓市场,增加份额[15] - 沙井购物中心于2023年7月28日正式开业,商业面积约5.4万平方米[74][76] - 沙井购物中心集结了140 + 家品牌,20 + 区域首店进驻[76] - 沙井购物中心是百佳华全新旗舰产品“佳漾汇”的首秀[77] - 公司调整超市陈设及面积,由大卖场模式调整为精品生活超市以开源节流[79] - 公司增加商场内增值服务,石岩分店主力店升级服务洽谈20个专案并已在百佳华小程序推广[80][81] - 公司举办营销活动,实行多业态合作,开始举行直播销售并推行垂直直播[83] - 公司增加会员专项活动,优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制作宣传物料并融入节日等主题[84] - 公司对分店消防、电工、运营设备等进行检查维护,提供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86] - 公司每月召开安全例会,解决门店安全隐患,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86] - 公司对冷却塔及风柜进行零件更换,对门店装修现场进行检查[86] - 公司对各分店、采购中心等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更新系统数据[86] - 公司建立岗位编定机制,对人员岗位进行调整、轮换,完善人资激励方案[86] - 公司将安全管理引入老店调整升级和新店设计筹备,强化维护保护和警报系统[86] - 公司将继续提升销售、开源节流,巩固现有老店,优化商品结构,升级品牌[89] - 公司将探索新一代商业模式,包括购物中心、体验模式、互联网+、餐饮消费等综合零售[90] - 2024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团队做好准备应对困难,利用行业实力优势脱颖而出[92] - 公司的任务是成为中国零售业中的主要综合企业之一[93] 行业环境与市场动态 - 2024年中国零售业将面临增速放缓、运营成本高、利润收窄压力,行业整合并购加剧[12] - 预计到2025年零食折扣店数量将达3万家[44] - 2023年会员零售店发展速度明显放缓[45] - 付费会员零售店需20万至30万会员支持一家店[47] - 中国预计只有50个城市能支持会员超市,总需求量可能为60至80家[48] - 万辰集团宣布收购老婆大人零食品牌管理团队,此前已整合四大品牌[49] - 2023年盒马宣布扩大折扣商品种类并平均降20%,步步高宣布降价15%[51] - 2023年上半年兴盛优选业务范围缩减至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52] - 2023年开市客和山姆会员店在中国均新开4家门店[54] - 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中山姆会员店贡献最大,同比增长4.5%[55] - 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约126.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约5.2%[63]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7.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2%[64] - 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约17.8万亿元,同比上升约6.5%[64][65]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40.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约6.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0%[65] - 餐饮收入约5.3万亿元,上升约20.4%;商品零售约41.9万亿元,增加约5.8%[65] -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约16.5万亿元,增加约5.5%[66] - 全国网上零售额约15.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0%[6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13.0万亿元,增长约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27.6%[66]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1.2%、10.8%、7.1%[66] - 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8%、7.5%、4.9%、4.5%,超市零售额同比下降0.4%[66][67] 公司人员信息 - 庄陆坤63岁,有超29年零售行业经验,已在集团服务超29年[18] - 庄沛忠62岁,有超29年零售行业经验,已在集团服务超26年[20] - 庄小雄41岁,2006年加盟集团,已服务超18年[22] - 庄陆坤1999年7月毕业于广东行政学院,获中山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8] - 庄沛忠1990年取得广东广播电视大学财务会计专科文凭,2014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 - 庄小雄2005年获英国卢顿大学工商管理文学士学位,2006年获财务及商务管理硕士学位[22] - 闫小民女士52岁,有超3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验,已为集团服务1年[24] - 钱锦祥先生66岁,是香港执业会计师,已为集团服务超16年[26] - 孙聚义先生71岁,有超34年财经授课等经验,已为集团服务超11年[28] - 艾及先生70岁,有超42年法律相关经验,已为集团服务超16年[29] - 邢紫君女士49岁,有超23年企业财务汇报及融资经验,已为集团服务1年[32] - 陈理崇先生48岁,2003年加入集团,已服务超21年[34] - 李棟49岁,有超22年零售行业经验,已服务集团超20年[35] - 溫孟臣46岁,1997年加入集团,已服务超25年[36][37] - 劉亞峰40岁,2018年10月加入集团,已服务超5年[38] - 何悅利50岁,已服务集团超16年[39][40][41] 各门店经营数据 - 2023年末有9家零售门店及3个购物中心[71] - 松岗店2023年每日平均超市交易数为1122笔,百货交易数为9750笔,估计每日顾客数为15764人,每日所得款项总额为107.5万元,每宗交易平均值为70元;2022年分别为1259笔、8507笔、14162人、126.9万元、83.7元[145] - 龙华店2023年每日平均超市交易数为866笔,百货交易数为11312笔,估计每日顾客数为17658人,每日所得款项总额为78.2万元,每宗交易平均值为48.6元;2022年分别为877笔、9169笔、14567人、75.5万元、56.3元[145] - 公明店2023年每日平均超市交易数为1463笔,百货交易数为7936笔,估计每日顾客数为13629人,每日所得款项总额为131.7万元,每宗交易平均值为78.5元;2022年分别为1814笔、7933笔、14134人、166.3万元、84.4元[145] - 石岩店2023年每日平均超市交易数为2629笔,百货交易数为8953笔,估计每日顾客数为16793人,每日所得款项总额为220.6万元,每宗交易平均值为87.3元;2022年分别为2676笔、6972笔、13991人、338.4万元、99.2元[145] - 大沙田店2023年每日平均超市交易数为1893笔,估计每日顾客数为2745人,每日所得款项总额为101万元,每宗交易平均值为49.3元;2022年分别为1885笔、2734人、108.8万元、52.9元[145] - 坂田店2023年每日平均超市交易数为1231笔,百货交易数为29368笔,估计每日顾客数为44368人,每日所得款项总额为56.4万元,每宗交易平均值为48.7元;2022年分别为1386笔、24942笔、38176人、76.8万元、61.1元[145] - 观澜店2023年每日平均超市交易数为1762笔,百货交易数为18996笔,估计每日顾客数为30100人,每日所得款项总额为102.5万元,每宗交易平均值为55.7元;2022年分别为1779笔、15644笔、25265人、112.4万元、65.2元[145]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2:36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上升5.6%,达到约人民币354.0百万元[1] - 商品销售毛利上升96.6%,达到约人民币29.0百万元[1] - 公司每股基本虧損约为人民幣14.71分[1] - 公司不建议擬派发末期股息[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经审核综合业绩如下[2]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53,966千元,已售存货成本为139,169千元[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所得税前虧損为156,332千元,年内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为152,578千元[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值约为人民幣138,916,000元,而公司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幣40,002,000元[10] - 公司已与百佳华集团签订贷款协议,取得人民幣50,000,000元的免息及无扺押贷款融资[12] - 公司已获得百佳华集团的财务支持,包括向其追加资金借贷和延期租赁付款[13] - 公司管理层致力于提升运营,改善现金流量,加强运营资金[13] - 公司可能无法在正常业务过程中变现资产并清偿债务,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4] - 公司将依赖于百佳华集团提供必要资金,成功获得持续财务支持,以及根据预测收入产生足够的经营现金流[14] - 公司若无法持续经营,将需要调整资产账面价值,重新分类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15] - 公司已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未产生重大影响[16] - 公司已首次应用修订后的香港会计准则,对财务状况未产生重大影响,但影响了会计政策披露[20] - 公司已首次应用修订后的香港会计准则,对綜合全面收益表产生影响,所得税抵免增加[24] - 公司已首次应用修订后的香港会计准则,对緊随财政年度和比较期间期初綜合财务状况表产生影响,遞延稅項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25]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353,966千元,较上一年的335,272千元有所增长[26] - 本集团經營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關業务的外部客户收入为351,428千元,提供金融服务的收入为2,538千元[27]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可呈报分類资产为775,212千元,总资产为897,375千元[27]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外部客户收入为335,272千元,提供金融服务的收入为5,271千元[28]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利息收入为164千元,非流动资产添置为15,645千元[28]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可呈报分類资产为860,872千元,总资产为975,879千元[29] - 本集团截至2023年止年度的其他經營收入中,政府補貼为1,000千元,行政及管理费收入为23,610千元[32] - 本集团截至2023年止年度的融资成本为46,859千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为40,311千元[34] - 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39,169千元[3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5,408千元[35] - 新冠疫情有关租金宽免为10,840千元[35] - 本集团于年内毋须缴纳开曼群岛及英属维尔京群岛司法权区的税项为3,754千元[37]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15%繳纳为38,054千元[39] - 本公司位于深圳的附属公司享有15%优惠所得税率为10,125千元[40]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71人民币分[43] - 本集团所有销售均以现金进行为30,514千元[44] - 應收貸款附带15厘之固定实际年利率为15厘[47] 零售行业趋势 - 会员零售店业态面临挑战,消费者更倾向于理性和实用的消费方式,市场局限性是一大挑战[54] - 零食行业拼购活动频繁,头部企业通过资本运作迅速扩张市场[55] - 商超推出低价折扣商品以吸引价格敏感消费者,优化库存管理减少浪费[56] - 社区团购市场变化明显,老三团逐渐减弱,新模式下加盟商模式获得发展[57] - 开市客和山姆会员店加速在中国市场扩张,优化供应链降低运营成本[59] - 大型超市採取「折扣化变革」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56] - 社区团购市场热度再次升温,阿里和京东希望通过低价策略进入市场[57] - 会员制折扣商店以卖高端商品为核心,吸引消费者[59] - 大型超市通过折扣店模式更高效地处理商品,降低损耗[56] 宏观经济环境 - 二零二三年国内生产总值达约人民币126.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约5.2%[64]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人民币47.1万亿元,同比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0:23
全球经济形势 - 2023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有初步复苏迹象,但通胀和金融不稳定问题仍困扰全球经济[10][12][14][16] - 2023年上半年部分发达经济体和地区经济增长较好,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较慢[14][16] - 2023年上半年通胀仍是全球经济重要挑战,部分国家通胀率持续高企[14][16] -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可能使全球经济受挫,需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14][16] - 全球经济走向因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不确定性高[15][16] 全球经济政策 - 2023年上半年多国采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部分国家因通胀上升开始收紧[18] - 2023年上半年多国采用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部分国家随经济复苏开始收紧[18]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二季度部分月度经济指标增速回落[10][12] - 2023年初中国GDP同比增长约4.5%[22][24]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需成为经济复苏主要动力之一,一、二线城市和中高收入群体消费活力增强[26][2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产值增速显著[26][2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企稳增长,在电子产品、纺织品、医药品等领域取得较好成绩[29][31]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开支[29][31]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29][31]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约59.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5%[66][67] 中国消费与贸易数据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35][36] -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4%,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35][36] - 上半年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5%,其中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84.4%,风力发电投资增长16.0%[35][36]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2.1%[35][36] - 2023年第一季度超市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4%[38][39] - 中国百强超市企业销售规模已超9000亿元[38][39]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2.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2%[69][70] - 上半年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约8.5万亿元,同比上升约7.4%[69][70] - 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19.7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1%;乡村约3.0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4%[69][70] - 上半年餐饮收入约2.4万亿元,上升约21.4%;商品零售约20.3万亿元,增加约6.8%[69][70] -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约7.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3.1%[69][70] - 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6.1万亿元,增长约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约26.6%[69][70] - 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8.9%、13.3%、10.3%[69][70] - 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店中,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百货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2%、5.4%、4.6%、9.8%,超市下降0.4%[69][70] 中国购物中心开业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开业购物中心111个,商业总体量达965万平方米,同比2022年上半年数量持平,体量小幅增长5.1%[55][57] - 华南区开业项目数量占比15%,17个项目合计体量96万平方米[56][57] - 东北区开业项目仅2个,占比2%,均位于沈阳[56][57] - 项目分布的城市中,高线级城市占比60%,低线级城市占比40%[56][57] - 上半年开业项目中,体量在15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占比89%,15万平方米以上区间仅占比11%[59][60] - 3 - 5万平方米、5 - 10万平方米、10 - 15万平方米三个区间项目量各占比30%左右[59][60] - 1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项目共12个,其中大于20万平方米的项目有5个,包括32万平方米的兰州万达茂[59][60] - 越秀商管“国际金融中心IFC系列”武汉项目体量12万平方米,是首次探索“商城 + 街区”经营场景的重点建设项目[59][60] - 上半年开业存量改造项目23个,合计体量近200万平方米[62][63] 公司基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8家分店及2家购物中心,经营总面积约15.5万平方米[76][80]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经营管理零售店及相关业务并提供金融服务[185] - 公司有两个业务组成部分/经营分类,分别是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和提供金融服务[197][200] - 2022年公司业务组成部分/经营分类与2023年一致[197][200]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约1.592亿元,同比下降约5.6%[76][80][92]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毛利额约1220万元,同比上升约111.1%[9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约3300万元,同比上升约31.9%[9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3390万元,同比上升约28.9%[92] - 商品销售减少约910万元,专柜销售所得佣金减少约470万元[92][95] - 店铺物业分租收入增加约230万元,购物中心分租收入增加约330万元[92][95] - 投资物业收入减少约20万元,融资服务利息收入减少约110万元[9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人民币1.592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1.687亿元减少5.6%[136][13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货品约人民币806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8970万元减少10.1%,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50.7%,2022年同期约为53.2%[137][139] - 2023年上半年专卖销售所得佣金约人民币6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1160万元减少40.5%,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4.3%,2022年同期约为6.9%[141] - 2023年上半年分租店铺物业租金收入约人民币23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2160万元增加10.6%,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15.0%,2022年同期约为12.8%[14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人民币48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500万元减少4.0%,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3.0%,与2022年同期持平[143] - 2023年上半年分租商场物业租金收入约人民币413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3800万元增加8.7%,占总收入百分比约为25.9%,2022年同期约为22.5%[144] - 专卖销售所得佣金从2022年同期约116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690万元,下降约40.5%,占总收入百分比从6.9%降至4.3%[145] - 分租店铺物业租金收入从2022年同期约2160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2390万元,增加约10.6%,占总收入百分比从12.8%升至15.0%[145]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从2022年同期约500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480万元,减少约4.0%,占总收入百分比维持3.0%[145] - 分租商场物业租金收入从2022年同期约3800万元升至2023年上半年约4130万元,上升约8.7%,占总收入百分比从22.5%升至25.9%[146] - 金融服务利息收入从2022年同期约28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170万元,下降约39.3%,占总收入百分比从1.6%降至1.0%[147][151] - 其他经营收入从2022年同期约526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3030万元,下降约42.4%[148][152] - 存货采购及变动金额从2022年同期约8390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6850万元,减少约18.4%,占销售货品收入百分比从93.6%降至84.9%[149][153] - 员工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3500万元减至2023年上半年约3190万元,减少8.9%[150][1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约3310万元,2022年同期约2520万元[166][169] - 所得税费用从2022年同期约13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90万元,下降30.8%[1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为人民币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130万元减少约30.8%[1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亏损约人民币340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2630万元有所上升[171] - 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1.59166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68708亿元[177]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人民币6844.7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8389.8万元[17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经营亏损为人民币3304.7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505.3万元[177]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1.298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5087亿元[178] - 2023年6月30日存货及易耗品为人民币847.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246万元[178]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人民币4273.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402.9万元[178]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每股亏损为人民币3.27分,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54分[1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78,22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71,58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7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673,218千元人民币,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656,362千元人民币[17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为410,96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7,288千元人民币增长[1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97,447千元人民币,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131,409千元人民币[1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42,517千元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为现金流入31,406千元人民币[1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5,28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504千元人民币[1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22,64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现金流出20,860千元人民币[1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5,15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增加5,042千元人民币[18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33,962千元人民币,2022年全年亏损107,897千元人民币[182] 公司业务发展与管理 - 沙井购物中心于2023年7月28日开业,位于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辖区总面积35.79平方公里,人口约548,000人,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1400亿元,商场商业面积约5.4万平方米[98][99] - 沙井购物中心“百佳华佳漾汇”集结140 + 家品牌,20 + 区域首店进驻[101][103] - 公司对各超市部门进行调整,包括生鲜、食品、日用品陈列升级,调整经营面积为精品生活超市以开源节流[102][104][105][107] - 石岩分店标杆店升级服务洽谈20个专案,已上线百佳华小程序推广[106][108] - 公司举办营销活动刺激顾客消费,包括直播销售、会员专项活动等[110] - 公司加强分店安全管理,对消防、电气等设施检查维修,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112][113] - 公司将探索新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升顾客体验[79][82] - 公司将紧跟零售潮流创新,通过并购等扩大收入、提升竞争力、开发新商机[117][120] 公司财务风险 - 公司业务承受外汇、信贷、利率和流动性等财务风险[118][121] - 公司大部分收入、开支和现金流以人民币计值,资产和负债多以人民币或港元计值,外币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有财务影响[119][121] - 公司最大信用风险敞口是现金、银行存款、贸易和贷款应收款等账面金额,无重大信用风险集中情况[123] - 公司对贸易应收款有明确信用政策,定期审查和密切监控以降低信用风险[123] - 公司银行存款存于中国和香港主要金融机构,管理层认为信用质量高无重大信用风险[123]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来自现金和银行存款,未用衍生品合约对冲,未制定利率风险管理政策[124] 公司其他情况 - 董事会将竭力提供合理派息回报股东[77][81] - 2023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准备应对困难,利用行业实力优势发展[115][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中港两地约有640名雇员,期内员工总成本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