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能科技(00611)
搜索文档
中国核能科技(00611)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4 16:04
FF301 截至月份: 2025年10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中國核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1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611 | 說明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5,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5,000,000,000 | HKD | | 0.1 HKD | | 5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 ...
含量丰富、获取成本低 中国核能科技实现从“铀”到“钍”颠覆性突破
央视网· 2025-11-01 11:46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位于甘肃民勤的钍基熔盐堆已于10月31日正式建成并实现钍铀转换 [1] - 该项目是全球唯一运行的熔盐堆,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建在戈壁滩的核反应堆 [1] - 技术核心在于通过中子轰击将钍原子核转化为可高效裂变的铀-233 [3] 资源与成本优势 - 钍基熔盐堆将核燃料从铀转换为我国储量丰富的钍,有望破解核燃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局 [1][3] - 我国已探明的钍矿大多是开采稀土时的伴生副产品,大幅降低了核燃料的获取成本 [3] - 钍资源的利用顺带解决了稀土开采的增值利用问题 [3] 安全性与技术特点 - 反应堆采用高温熔盐作为冷却剂,能在600-700°C高温下保持稳定液态,是完美的热量搬运工 [5] - 运行过程中无需外部水源补给,仅靠熔盐在封闭回路中的自然循环即可持续带走堆芯热量 [5] - 该技术从根本上杜绝了因冷却失效引发的安全隐患 [5] 选址灵活性与行业影响 - 钍基熔盐堆摆脱了对大型水体的依赖,因此可以建在甘肃民勤的沙漠中 [7] - 该技术使核电不再局限于沿海地区,有望深入广袤内陆 [7] - 依托我国丰富的钍资源,该技术可为更多地区提供清洁稳定的能源 [7]
港股核电核能板块持续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4:05
港股核电核能板块市场表现 - 港股核电核能板块整体呈现持续上涨态势 [1] - 哈尔滨电气股价涨幅超过13% [1] - 东方电气股价涨幅超过9% [1] - 上海电气和中国核能科技股价涨幅均超过5% [1] - 中核国际与中广核电力股价亦跟随板块上涨 [1]
提前大涨!300611,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0-25 11:53
交易概述 - 美力科技拟以现金方式收购Hitched Holdings 3B V(HH3)100%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交易将通过公司的德国全资孙公司Meili Holding GmbH执行 [4] - 通过收购HH3,公司将间接控制德国汽车拖车钩及相关系统制造商ACPS集团 [1] 标的公司ACPS集团情况 - ACPS集团是高端拖车钩研发生产商,拥有近70年历史及国际知名品牌“ORIS”,是行业“隐形冠军” [7] - 公司与大众、奔驰、宝马、特斯拉等汽车品牌深度绑定,合作年限超过20年,在欧洲和北美拖车钩市场占比领先 [7] - 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ACPS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52110万欧元、-201820万欧元和74198万欧元,业绩存在波动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CPS集团净资产为-19586万欧元,近年为负值 [10] 交易战略意义与市场机遇 - 交易旨在帮助公司快速抢占国内外拖车钩市场增量,并承接ACPS集团的稳定客户资源 [7] - 全球SUV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带动拖车钩需求增长,国内拖车政策放宽与自驾游热潮催生新市场增量 [7] - 交易可大幅缩短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周期并降低相关成本 [7] - 公司与ACPS集团同属汽车零部件行业,在业务与产业链方面存在较强互补关系 [7] 公司自身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高端弹簧产品及精密注塑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 [7]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899601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3979万元 [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净资产为12738357万元 [12] 股价异动与交易风险 - 在交易首次公告日(10月24日)前,公司股价出现异动,截至10月24日收盘,股价报3518元/股,单日涨幅达1077%,总市值7426亿元 [1] - 首次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涨跌幅以及剔除大盘和行业因素后的累计涨跌幅均超过20% [8] - 公司提示本次重组可能因股价异常波动或异常交易,存在因涉嫌内幕交易而被暂停、中止或取消的风险 [7] - 公司提示交易完成后存在整合风险,包括法律法规、会计税收、商业模式及地区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整合后业绩不及预期 [14]
中国核能科技附属就与光伏发电项目有关的各种设备及组件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智通财经· 2025-10-23 16:45
融资租赁协议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韶关市定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承租方与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作为出租方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1] - 出租方以售价人民币8016.26万元向承租方购买租赁资产并在租赁期限内将资产出租给承租方 [1] - 租赁协议于2025年10月23日订立 [1] 租赁资产详情 - 租赁资产与四个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定榕马市镇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关 [1] - 项目总容量为5.99兆瓦 [1] - 租赁资产包括项目相关的各种设备及组件 [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附属就与光伏发电项目有关的各种设备及组件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6:45
公司融资活动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韶关市定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承租方与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1] - 融资租赁协议总金额为人民币8016.26万元 [1] - 融资租赁资产为与四个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定榕马市镇5.99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关的各种设备及组件 [1]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在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 - 项目总容量为5.99兆瓦 [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HK)与出租方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格隆汇· 2025-10-23 16:39
交易概述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作为承租方与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订立融资租赁协议 [1] - 交易包括出租方以人民币8016.26万元向承租方购买租赁资产 [1] - 租赁资产随后将在租赁期限内回租给承租方 [1] 交易资产详情 - 租赁资产涉及四个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定榕马市镇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 - 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99兆瓦 [1] - 租赁资产包括与光伏发电项目相关的各种设备及组件 [1]
中国核能科技(00611) - 更改香港主要营业地点
2025-10-23 16:31
营业地点变更 - 公司自2025年10月23日起更改香港主要营业地点[3] - 新营业地点为香港德辅道中303号招商局广场9楼905室[3] 联系方式 - 公司电话号码、传真号码及网站维持不变[4] 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包括李鸿卫、吴嵘、邱文鹤等[5]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许世清、苏黎新、王如章[5]
中国核能科技(00611) - 有关与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订立的融资租赁协议之须予披露交易
2025-10-23 16:30
融资租赁协议概况 - 2025年10月23日公司附属与招商局订立协议[3][5][6][22] - 租赁期限180个月[7][22] - 租赁资产为韶关4个5.99兆瓦光伏项目设备[7][22] 资金相关 - 出租方80162641.40元购资产,一次性电汇[3][5][8] - 租赁付款总额约97277365.38元,分60期付[10] 其他要点 - 承租方届满后100元可购回资产[11] - 中开新能源提供连带责任担保[12] - 交易属须予披露交易[4][20]
核聚变大利好 牛股半个月涨超80% 产业链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4 08:51
项目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主机核心部件杜瓦底座成功研制和落座,标志项目主体工程进入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加速新阶段 [2] - BEST项目总装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需将超导磁体系统等聚变堆部件精确安装至主机基坑内 [3] - BEST项目杜瓦底座安装运用航天级姿态控制系统,重达400吨的底座实现毫米级精准落位,为后续6700吨主机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3]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实现1亿摄氏度高温下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1066秒,刷新稳态运行时长纪录 [4] - 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电子温度1.6亿℃的“双亿度”运行,正式进入聚变燃烧实验阶段 [4] - 新奥“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重要一步 [5] - 业内对于核聚变商业化时间点逐渐清晰,目标在2030年点亮第一盏“核聚变灯” [5] 行业与资本 - 过去五年全球聚变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总投资金额已接近百亿美元 [3] - 中国核聚变产业化进程呈现重大科研突破和核心工程推进的“双轮驱动”式前行 [4] - 中国主要可控核聚变装置累计达到15个,形成“国家战略资本+地方产业资本+民营创新资本”共驱结构 [5] -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本50亿元,在2024年6月增至145亿元,股东涵盖国有平台、中央企业、中国科学院及社会资本 [7] - 聚变新能股东包括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持股20.5%)、安徽皖能丰禾聚变科技合伙企业(持股20.5%)、合肥科学岛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0%)、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持股20%)、安徽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及蔚聚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持股5%) [8] - 由中核集团牵头成立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包含33家中央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民营企业 [10] -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研究牵头成立聚变产业联盟,联合合肥合锻等相关企业、科研院校 [10] 供应链与市场反应 - BEST装置的供应链由16家A股上市公司构成,上海电气供应TF线圈盒,西部超导批量供应超导线材,百利电气参与杜瓦结构研发与制造,安泰科技子公司研制钨铜复合片 [10] - 港股核电核能概念股逆势集体爆发,中核国际涨21.30%,上海电气涨14.19%,中国核能科技涨13.79%,哈尔滨电气涨7.42%,东方电气涨6.61% [10] - 中核国际自9月16日以来涨幅已近81% [11] - 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到2050年全球核电运营容量将增加一倍以上,达到2024年水平的2.6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