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达利控股(00720)

搜索文档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4 16:33
股份代號 : 720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年 報 2024 ANNUAL REPORT 2024 Stock Code: 720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AUTO ITALIA HOLDINGS LIMITED 意達利控股有限公司 ANNUAL REPORT 2024 年 報 公司資料 2 主席報告 4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5 董事簡歷 14 董事會報告 18 企業管治報告 37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56 獨立核數師報告 85 綜合損益表 91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92 綜合財務狀況表 93 綜合權益變動表 95 綜合現金流量表 96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98 五年財務摘要 175 詞彙 176 目 錄 公司資料 董事 執行董事 莊天龍先生 (執行主席兼行政總裁) 李少峰先生 連鎮豪先生 授權代表 莊天龍先生 鄺燕萍女士 非執行董事 杭青莉女士(於2024 年11 月26日獲委任) 獨立非執行董事 江啟銓先生 杜振偉先生 沈仲平博士 董事委員會 審核委員會 江啟銓先生 (主席) 杜振偉先生 沈仲平博士 薪酬委員會 杜振偉 ...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0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商品及服务收入4682千港元,2023年为15839千港元;租金收入2024年为26640千港元,2023年为31665千港元;总收入2024年为31322千港元,2023年为47504千港元[4]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10827千港元,2023年为18469千港元;毛利2024年为20495千港元,2023年为29035千港元[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97631千港元,2023年为206798千港元;本年度亏损2024年为97006千港元,2023年为205897千港元[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93港仙,2023年为3.39港仙[5] - 2024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2763千港元,2023年为13999千港元;本年度全面支出总额2024年为 - 99769千港元,2023年为 - 191898千港元[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35812千港元,2023年为572292千港元;流动资产2024年为61399千港元,2023年为56247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22234千港元,2023年为317708千港元;流动负债净值2024年为 - 260835千港元,2023年为 - 261461千港元[7]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12587千港元,2023年为16462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2024年为54926千港元,2023年为46658千港元[8]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207464千港元,2023年为99548千港元[8] - 2024年集团收入31,322千港元,较2023年的47,504千港元下降34.06%[18] - 2024年除税前亏损97,631千港元,较2023年的206,798千港元收窄52.89%[18] - 2024年综合资产797,211千港元,较2023年的628,539千港元增长26.84%[20][21] - 2024年综合负债529,698千港元,较2023年的417,256千港元增长26.95%[20][21]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55,423千港元,较2023年的 - 174,885千港元亏损收窄68.33%[22] - 2024年财务成本33,781千港元,较2023年的23,567千港元增长43.34%[22] - 2024年税项为 - 625千港元,较2023年的 - 901千港元亏损收窄30.63%[22] - 2024年来自投资物业之租金收入26,640千港元,较2023年的31,665千港元下降15.87%[2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 - 102,136千港元,较2023年的 - 179,285千港元亏损收窄43.03%[24] - 2024年投资物业价值为455,605千港元,较2023年的438,791千港元增长3.83%[25] - 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2024年为27628千港元,2023年为19993千港元,列于流动资产项下金额2024年为17094千港元,2023年为12404千港元[26] - 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2024年为35161千港元,2023年为18325千港元,其他应付账款含5059000港元可退还客户按金,两年相同[31] - 银行及其他借贷2024年为381854千港元,2023年为343633千港元,有抵押2024年为262480千港元,2023年为286554千港元,无抵押2024年为119374千港元,2023年为57079千港元[32] - 毛利2024年为2050万港元,2023年为2900万港元,减少850万港元,综合毛利率上升4.3个百分点至65.4%[40] - 财务成本2024年增加至3380万港元,2023年为2360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增加1020万港元至3000万港元[44] - 本年度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021亿港元(2023年:1.793亿港元),主要由于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之於一间联营公司之投资之未变现公平值亏损7610万港元(2023年:1.206亿港元),以及2024年产生财务成本3380万港元(2023年:2360万港元)[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已抵押银行存款)214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2690万港元,以英镑(74.5%)、港元(23.6%)及人民币(1.7%)计值[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银行和其他借贷等合共为4.816亿港元(2023年:3.949亿港元),其中1.971亿港元须于一年后偿还(2023年:9780万港元须一年后偿还),债务与权益比率由186.9%降至180.0%[49]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结余及应计利息为2040万港元(2023年:2910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承兑票据1的余额为3190万港元,承兑票据2的公平值为4580万港元[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就三笔其他借贷产生利息支出合共2840万港元,因来自一间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的贷款产生利息支出100万港元,偿还其他借贷1利息2150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笔其他借贷的总余额为3.615亿港元,来自一间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的贷款为1140万港元[51] - 年内录得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负汇兑差额为约490万港元(2023年:正汇兑差额约640万港元)[53] -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银行存款及物业合共4.589亿港元(2023年:银行存款及物业合共4.443亿港元)已作为相关借贷之抵押[54] - 2024年薪酬开支总额为1030万港元(2023年:1210万港元),年内薪酬开支总额减少主要由于年内并无确认以股份为基础之支出(2023年:150万港元)[58] - 香港及苏格兰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分别为230万港元及2430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230万港元及2940万港元[60]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未变现收益为2620万港元,2023年为公平值亏损5260万港元[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有三个经营分类,分别为汽车、物业投资、金融投资及服务[15][16] - 物业投资分部2024年租金收入2660万港元,2023年为3170万港元,减少510万港元[37] - 汽车分部2024年收入470万港元,2023年为1580万港元,出口销售动车收入120万港元[38] - 公司持有51,847,997股CBL的A系列优先股,投资成本为3200万美元,2024年CBL未经审核综合经调整收入3730万美元(2023年:4000万美元),录得未经审核综合经调整经营亏损330万美元(2023年:亏损230万美元),该投资公平值降至4040万港元(2023年12月:1.171亿港元),约占集团资产总额的5.1%(2023年12月:18.6%)[45] 公司业务动态 - 2024年10月29日,公司完成收购Hudson Holding Limited,代价为1.659亿港元[61][69] - 2024年11月26日,公司在欧盟成功注册两个商标[64] - 公司收购Hudson Holding Limited,希望将汽车业务扩展至欧洲电动车市场[61] - 2024年10月29日公司向卖方发行8亿股代价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3.13%[70] - 卖方保证Hudson集团2025年综合收入不低于人民币4.22243785亿元(约4.64468亿港元)[70]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向客户借出的任何未偿还担保贷款[65] - 公司持有有效放债人牌照,并于2024年1月成功续牌[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CBL积压合约9720万美元,较去年4740万美元增加105%[66] - 2025年CBL将拓展CDMO业务,加强国际客户拓展,进军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业务线[66] 公司治理与公告信息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该年度也无中期股息[73] - 公司或附属公司2024年度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74] - 2024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但执行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一人兼任[75][7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78]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16日举行[79] - 2025年5月13日至16日公司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80]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同意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81]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85] - 公司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为庄天龙[85]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86] - 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股份为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02港元之普通股[87] - 截至公告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0.9251539亿股[72] 公司借贷与融资信息 - 来自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贷款为无抵押,2025年10月到期,年利率10%[33] - 来自关联方贷款为10000000元人民币,无息,新到期日为2026年2月12日[34] - 2024年发行45834000港元承兑票据,2021年发行53500000港元无担保承兑票据,延期至2026年3月,年利率8%[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成功获得借贷3060万港元,已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1850万港元[47]
意达利控股:转型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商,打入欧洲新能源商用车蓝海市场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1-07 14:21
投资评级 - 意达利控股(720)未评级 [1] 核心观点 - 意达利控股通过收购瀚德逊汽车科技,转型为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商,打入欧洲新能源商用车蓝海市场 [1][2] - 公司凭借轻资产模式和中国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具备显著成本优势,预计2025年将销售2500辆并实现盈利 [4][5] - 欧洲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渗透率低,增长空间巨大,预计至2035年将迎来持续增长 [6][9] 公司背景 - 意达利控股主要业务为汽车分销及售后服务和物业投资,2023年收入为4750.4万元,其中汽车业务占比33%,物业投资占比67% [1] - 公司于2023年2月完成对武汉俊逸51%股权的收购 [1] 交易介绍 - 公司于2024年9月11日以1.66亿港元收购瀚德逊汽车科技100%股权,发行8亿股份和6190万港元承兑票据 [2] - 瀚德逊承诺2025年综合收入不低于4.64亿港元,否则将补偿公司 [2] - 收购后公司将延伸汽车业务至整车研发、生产及销售,提升业务持续性 [2] 商业模式及业务 - 瀚德逊采用轻资产模式,整合中国汽车产能及供应链优势,研发新能源物流车 [3] - 公司与东风汽车和江淮汽车合作,利用现有成熟物流车型进行差异化研发及认证 [3] - 生产端采用整车代工和海外KD工厂模式,销售端与当地成熟经销商合作 [3] 公司优势 - 轻资产模式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和前期投入,首款新能源物流车eBOLD从立项到交付仅需1年,前期投资小于1亿元人民币 [4] - 公司采用7+N研发模式,核心团队7人,外部临时雇佣40人,计划明年增加10-15名自有研发人员 [4] - 产品全采购成本为19.5-21.7万人民币,欧洲建议零售价为5万欧元,较竞品低10%,全周期使用成本低50% [5] - 2024年已收到800辆订单,2025年规划订单约2000辆 [5] 欧洲市场分析 - 2023年欧洲新注册厢式货车数为147万辆,同比增长15%,新能源厢式货车占比仅为7% [6] - 欧盟《欧洲气候法》要求2030年新车排放量降低55%,2035年实现零排放,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增长 [6] - 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欧洲主要厢式货车市场,2023年新能源厢式货车销量分别为3万、2万、7000和1万辆,渗透率分别为8%、8%、4%和7% [7] - 欧洲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低的原因包括市场集中度高、供应链成本高、更新周期长及法规严格 [7] 总结 - 收购瀚德逊标志着意达利控股转型为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商,凭借轻资产模式和中国供应链优势,快速打入欧洲市场 [10] - 公司未来需在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方面加大投入,以占领更大市场份额 [10]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2 17:29
物业投资分部 - 物業投資分部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為1,320萬港元,較2023年減少80萬港元,主要由於蘇格蘭一名租客提早終止租約[4] - 公司投资物业组合包括位于苏格兰的办公楼、香港的工业大楼及停车场,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分别为1210万港元及110万港元[1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收入为15,668,000港元,其中物业投资收入为13,243,000港元[5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业绩为1,504,000港元,其中物业投资盈利4,499,000港元[5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综合收入为25,737,000港元,其中物业投资收入为14,006,000港元[5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综合业绩为亏损18,255,000港元,其中物业投资亏损14,448,000港元[5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投资物业公平值为433,1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8,791千港元下降1.3%[7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应收租金为8,449千港元,其中包括免租期内的应计应收租金6,790千港元和已付租赁优惠1,659千港元[77] 汽车分部 - 汽車分部2024年上半年收入為240萬港元,較2023年的1,170萬港元大幅下降,主要受宏觀經濟形勢嚴峻及市場競爭激烈影響[4] - 公司汽车部门在2024年上半年策划了一系列交叉营销活动,成功吸引了众多潜在客户,尤其是居与现有陈列室地点相距较远的客户[1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收入为15,668,000港元,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为2,425,000港元[5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业绩为1,504,000港元,其中汽车业务亏损2,818,000港元[5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综合收入为25,737,000港元,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为11,731,000港元[58]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综合业绩为亏损18,255,000港元,其中汽车业务亏损3,640,000港元[58] 财务表现 - 綜合毛利率上升19.9個百分點至68.6%,主要由於汽車分部及物業投資分部收入分佈轉移[5] - 其他收益及虧損為淨虧損6,240萬港元,主要由於聯營公司投資未變現公平值虧損6,020萬港元及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300萬港元[5]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7,690萬港元,主要由於聯營公司投資未變現公平值虧損6,020萬港元及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300萬港元[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5,668千港元,同比下降39.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79,613千港元,同比减少37.7%[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45港仙,同比减少34.7%[4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支出为1,312千港元,主要由于汇兑差额[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为553,469千港元,同比下降3.3%[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净值为-339,630千港元,同比增加29.9%[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贷为349,622千港元,同比增加22.0%[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为433,167千港元,同比下降1.3%[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0,869千港元,同比下降2.4%[44] - 公司总权益从2023年的211,283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30,358千港元,降幅为38.3%[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3年的164,625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86,935千港元,降幅为47.2%[46] - 非控股权益从2023年的46,658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43,423千港元,降幅为6.9%[46]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1,509千港元改善至2024年的6,036千港元[49]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2,596千港元改善至2024年的806千港元[50]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11,069千港元改善至2024年的-6,690千港元[50]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从2023年的27,152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20,869千港元,降幅为23.1%[50] - 公司本期间全面收益(支出)总额为-80,925千港元,较2023年的-121,538千港元有所改善[47] - 公司本期间其他全面收益为-1,312千港元,较2023年的6,166千港元有所下降[47] - 公司本期间全面收益(支出)总额为-80,925千港元,较2023年的-121,538千港元有所改善[4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为339,630,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1,461,000港元有所增加[51] - 公司计划在2024年10月18日到期后一年内续期其他借贷255,558,000港元,并已与借方协议将承诺借贷融资额度增加至64,000,000港元[51] - 公司通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联营公司投资录得公平值亏损60,212,000港元[5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未提取承诺借贷融资额度为34,000,000港元,并计划进一步增加30,000,000港元至64,000,000港元[5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除税前亏损为79,752,000港元,主要由于联营公司投资公平值亏损60,212,000港元及财务成本16,494,000港元[5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资产为553,46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28,539千港元下降11.9%[60][61]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负债为423,11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7,256千港元增加1.4%[60][6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1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82千港元下降59.2%[6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0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73千港元下降88.3%[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16,49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91千港元增加114.4%[6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税项开支为-13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1千港元减少56.7%[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6,93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7,400千港元减少34.5%[68] - 公司金融资产中,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联营公司投资为56,99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17,122千港元[88] - 公司金融资产中,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为15,573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5,308千港元[88] - 波幅下跌或上升5%,公平值将增加或减少2,342,000港元或3,123,000港元[90] - 股权价值上升或下跌10%,公平值将增加或减少10,150,000港元或9,369,000港元[90] - 公司金融资产第三层级公平值于2024年6月30日的结余为72,56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56,299千港元[91] - 公司董事认为按摊销成本记录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账面值与公平值相若[92] 生命科学投资 - 生命科學投資CBL 2024年上半年收入為1,200萬美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110萬美元,並錄得經營虧損410萬美元[6] - 公司生命科学投资部门CBL在2024年上半年现有未完成合约为6950万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30%,并正就估值超过6000万美元的潜在合约进行后期磋商[15] - 公司CBL在2024年上半年成功为一名主要客户完成了三批2000L规模的合格运行,为未来接获同一客户的大型商业订单铺路[1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持有51,847,997股Chime Biologics Limited(CBL)A系列优先股,CBL的公平值亏损主要由于市场不景气导致相同行业类似公司股权价值下跌[75] 公司治理与董事持股 - 董事庄天龙先生持有公司2.11%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19] - 董事连镇豪先生持有公司0.61%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19] - 董事李少峰先生持有公司3.75%的普通股[19] - Gustavo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公司5.76%的股份[21] - 鼎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8.70%的股份[21] - 公司已届滿購股權計劃在2022年5月27日失效,但之前授出的購股權仍可行使[24] - 伍先生于2023年7月27日辞任执行董事,但仍持有42,000,000份购股权,未因辞职失效[25] - 新购股权计划因若干条件未达成而未生效[26]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27]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的条款[28] - 庄天龙先生担任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助于提供强大及一致的领导[29]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之标准守则,董事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内遵守该守则[30] - 庄天龙先生与公司订立新服务协议,任期从2024年6月13日至2027年6月12日[31] - 连镇豪先生与公司订立新服务协议,任期从2024年6月13日至2027年6月12日[32]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江启铨先生、杜振伟先生及沈仲平博士,江启铨先生为主席[33] - 薪酬委员会负责厘定执行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并每年检阅购股权计划[34]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3,47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4,294千港元有所下降[8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目为222,700,000[86]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确认的购股权支出总额为零港元,去年同期为1,319,000港元[86] 借贷与融资 - 期內公司獲得其他借貸1,100萬港元,並償還銀行借貸580萬港元[6]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09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40万港元略有下降,主要以英镑(94%)、港元(4.7%)及人民币(1.4%)计值[7] - 公司债务与权益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186.9%上升至2024年6月30日的308.4%,主要由于联营公司投资未变现公平值亏损6020万港元及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300万港元[7]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来自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贷款、关联方贷款及承兑票据总额为4022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490万港元有所增加[7] - 公司以苏格兰物业担保的其他借贷及来自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贷款将于2024年10月到期,分别以年利率8.5%及10%计息[8]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取得一笔其他借贷11,000千港元,年利率为9%,到期日为2025年4月17日[80] 金融投资及服务 - 公司金融投资及服务部门持有有效放债人牌照,并于2024年1月成功续签牌照[1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综合业绩为1,504,000港元,其中金融投资及服务亏损177,000港元[5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的综合业绩为亏损18,255,000港元,其中金融投资及服务亏损167,000港元[58] 宏观环境与展望 - 公司预计宏观环境仍充满挑战,主要由于加息及地缘政治紧张导致的经济不明朗[17] - 公司未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18] 其他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贸易应付账款为686千港元,其中31天至60天的应付账款为118千港元,61天至90天的应付账款为247千港元[79]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股本为35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5,292,515,390股,每股面值0.02港元[84]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9:29
2024年上半年与2023年同期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7693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7400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1.45港仙2023年同期为2.22港仙[2]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团全面支出总额为8092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1538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团录得除税前亏损107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510千港元[1] - 2024年上半年汽车业务收入2425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1731千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业务收入13243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4006千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汽车业务分类(亏损)盈利为2818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分类亏损为3640千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业务分类盈利为449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分类亏损为14448千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金融投资及服务业务分类亏损为177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分类亏损为167千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79752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28025千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佣金收入113千港元2023年为275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2千港元2023年为7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102千港元2023年为873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14459千港元2023年为5589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76931千港元2023年为117400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用作计算每股摊薄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292515390股与2023年相同[20] - 2024年及2023年上半年均未派付或宣派股息且无拟派股息计划[2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为80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404千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为1710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25千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132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80万港元[29] - 毛利减少180万港元至1070万港元2023年为1250万港元受汽车和物业投资分部影响[32] - 综合毛利率上升19.9个百分点至68.6%2023年为48.7%[32] - 其他收入为12万港元2023年为28万港元减少16万港元[33] - 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亏损6240万港元2023年为11750万港元[34]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以及行政费用共1170万港元2023年为1570万港元占收入74.6%2023年为61.0%[35] - 财务成本增加至1650万港元2023年为770万港元[36] - CBL 2024年上半年产生未经审核综合收入1200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1310万美元[37]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为7690万港元2023年为11740万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09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40万港元[40] - 债务与权益比率由186.9%增加至308.4%[40] - 香港及苏格兰投资物业2024年租金收入分别为110万港元及1210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110万港元及1290万港元[49]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录得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未变现亏损300万港元2023年为2260万港元[49] - 董事会未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也未宣派[54] 借贷相关情况 - 2024年10月18日到期后一年期内公司可续期其他借贷255558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可动用未提取的承诺借贷融资额度为34000千港元[6] - 2024年8月公司与借方协议将承诺借贷融资额度增加30000千港元至64000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金额为66000千港元的其他借贷到期日延至2026年4月16日[6] 资产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汽车业务分类资产为8751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投资业务分类资产为444166千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为553469千港元[14] CBL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CBL现有未完成合约6950万美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30%[52] - CBL正就估值超6000万美元潜在合约进行后期磋商[52] - 2024年上半年CBL为主要客户完成三批2000L规模合格运行[52] 投资物业相关情况 - 位于苏格兰已抵押投资物业公平值379537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苏格兰办公楼80%净内部面积遵守多个租赁协议年租金总额约270万英镑[49] 公司证券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5] 财报审核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中期业绩未经审核已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阅[60] 集团未来计划 - 考虑加息及地缘政治紧张经济不明朗集团将探索汽车相关业务等商机[53]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16: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成功获借贷5000万港元,关联方免息贷款1160万港元,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5990万港元[4] - 2023年公司薪酬开支总额为1210万港元,较2022年的1310万港元减少,主要因董事辞任致股份支出减少[6] - 债务与权益比率上升,因投资物业未变现公平值亏损5260万港元及联营公司投资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206亿港元[1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1.793亿港元,主因联营公司投资及投资物业未变现公平值亏损[26] - 2023年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3170万港元,较2022年的2810万港元增加360万港元[29] - 2023年毛利增加630万港元至2900万港元,主要因汽车分部表现[31] - 2023年其他收入为50万港元,较2022年的60万港元减少10万港元,因终止经营业务非经常服务收入[32]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2810万港元增至2023年的4750万港元[40] - 2023年销售及分销成本与行政费用共3780万港元,占收入79.6%,2022年为2160万港元,占比73.2%[46] - 2023年财务成本增至2360万港元,2022年为1230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CBL未经审核综合收入4000万美元,综合经营亏损230万美元,投资公平值降至1.171亿港元,占集团资产总额18.6%,2022年分别为3650万美元、亏损1380万美元、2.374亿港元、30.3%[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90万港元,2022年为4430万港元,以英镑68.7%、港元25.4%和人民币5.8%计价[5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与权益比率升至186.9%,2022年为95.4%[50] - 2023年因英镑升值,换算海外业务产生正汇兑差额约640万港元,2022年为负汇兑差额约1490万港元[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若干银行存款及物业4.443亿港元已作抵押,2022年为4.717亿港元[5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15.9个百分点,2023年为61.1%,2022年为77.0%[67]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1.793亿港元,2022年为6340万港元,主要因投资未变现公平值亏损1.206亿港元和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5260万港元[69]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结余及应计利息为2910万港元,2022年为3050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承兑票据余额为2970万港元,年利率8%,2023年集团利息支出220万港元[73] - 2023年商品及服務收入15,839千港元,2022年为1,342千港元;租金收入2023年为31,665千港元,2022年为28,137千港元;总收入2023年为47,504千港元,2022年为29,479千港元[107] - 2023年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8,469千港元,2022年为6,778千港元;毛利2023年为29,035千港元,2022年为22,701千港元[107] - 2023年其他收入为452千港元,2022年为558千港元;其他收益及亏损2023年为 - 174,885千港元,2022年为 - 66,678千港元[107]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206,798千港元,2022年为86,134千港元;本年度亏损2023年为205,897千港元,2022年为85,590千港元[107]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3,999千港元,2022年为 - 23,248千港元;本年度全面支出总额2023年为 - 191,898千港元,2022年为 - 108,838千港元[109]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 - 172,853千港元,2022年为 - 74,30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2023年为 - 19,045千港元,2022年为 - 34,529千港元[109] - 2023年股本为105,850千港元,储备为58,775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023年为164,625千港元,2022年为322,065千港元[112]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46,658千港元,2022年为68,861千港元;总权益2023年为211,283千港元,2022年为390,926千港元[112]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贷为57,079千港元,2022年为5,049千港元;来自一名关联方之贷款2023年为11,013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12] - 2023年承兑票据为29,700千港元,2022年为27,500千港元;递延税项2023年为1,756千港元,2022年为1,445千港元[1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可动用未提取的承诺借贷融资额度为4500万港元[127] - 2023年除税前亏损206,798千港元,2022年为86,134千港元[140]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413千港元,2022年为630千港元[140]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3,230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140]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803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140] - 2023年无形资产减值亏损3,267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140] - 2023年利息支出23,567千港元,2022年为12,296千港元[140]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18千港元,2022年为所得1,623千港元[140]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875千港元,2022年为1,597千港元[14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4S店开业等营销活动后,展厅人流量大幅增加超50%[7] - 2023年汽车分部收入为1580万港元,2022年为130万港元[42] - 香港及苏格兰投资物业2023年租金收入分别为230万港元及2940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220万港元及2590万港元[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CBL累积预商用合约额4740万美元,预计将签署逾3000万美元合约[60] - 2023年第四季度,CBL研发中心为欧洲客户开发的新细胞株药物产量比原始细胞株提高270%[92] 股权变动 - 2023年10月9日,公司认购Dakota RE II Limited额外新股份,持股权益由约54.98%增至约69.15%[11] - 2023年10月9日,骏宝有限公司以306.1807万英镑(约2925.3万港元)认购Dakota RE II Limited 6297股新股份,持股权益由约54.98%增至约69.15%[86] - 2023年10月9日,集团附属公司配新股份偿债,集团于Dakota RE II的股权自54.98%增至69.15%[139] 业务收购与扩张 - 2023年2月17日,集团完成武汉骏意收购事项,武汉骏意成为附属公司[89][94] - 2023年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盘龙汽车城占地47000平方呎的顶级玛莎拉蒂4S店开业[82] 债务相关情况 - 集团有一笔2867.5万港元定期银行贷款,以公平值合共5725万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152] - 若集团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偿还693.75万港元,银行无意要求立即偿还余下贷款余额[152] 会计政策 - 收购业务使用收购法入账,业务合并所转让代价按公平值计量[157] - 集团作为承租人,将短期租赁豁免确认应用于租期12个月或更短且无购买选项的租赁[162] - 集团作为出租人,经营租赁租金收入按直线法于损益确认,部分按租户营业额收取租金于产生时确认[16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入账,折旧按直线法计算[167][182] - 业务合并所收购无形资产按收购日期公平值初始确认[184]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产生的收益或亏损计入产生期间损益[176] - 集团将租赁负债列为综合财务状况表单独细列项目[180] - 集团为出租人的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180] - 公司重视无形资产处理,出售或无未来经济利益时终止确认,按出售净额与账面价值差额计损益[185] - 公司期末审阅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产账面价值,有减值迹象则估计可收回金额[185] - 公司测试现金产生单位减值时,按合理一致基准分配公司资产[186] 员工与供应商管理 - 过去四年无因工亡故、工伤事故及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报告期无违反职业健康及安全法规个案[190] - 报告期武汉业务100%的员工及香港办事处75%现有员工接受相关培训[193] - 报告期总体91%(2022年:100%)的员工接受了培训[193] - 报告期公司有1名来自意大利的主要供应商[197] - 公司为员工提供职业健康及安全培训、疏散演习和保护设备,更新安全指引[187] - 公司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公共卫生危害及疫情风险,管理层定期检讨[187][188] - 公司定期审查供应商,要求遵守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辞退不达标者[196] 其他情况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向客户借出的未偿还抵押贷款[75][91]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资本承担及重大或然负债[77] - 2023年12月31日,Capella净内部面积总值约94%须遵守租赁协议,年租金总额约为310万英镑,最晚届满日期为2030年2月,加权平均未届满租期为4.87年[81]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18:37
总体财务表现 - 意达利控股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总收入为47,50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61.1%[1] - 本年度虧損为205,897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40.5%[1] - 每股虧損(基本)为3.39港仙,较上一年度增长182.5%[2]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本年度虧損为179,28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84.3%[2] - 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为13,99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59.8%[3] - 本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191,898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76.4%[3] 资产负债情况 - 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占572,29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20.4%[4] - 流动资产中,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1,37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50.1%[4] - 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164,62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49.1%[5] - 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为261,461,000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11.2%[7] 业务表现 - 2023年收入主要来自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和租金收入,总收入为47,504千港元[17] - 公司分为汽车、物业投资和金融投资三个持续经营业务分类[19]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中,汽车业务和物业投资业务出现亏损,金融投资业务盈利[2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持有有效放債人牌照,并于2023年2月成功续签牌照[70] - 公司的物业投资部门持有位于苏格兰的办公楼、香港的工业大楼和停车场等投资物业,通过出租这些物业获得租金收入[63] - 公司于2023年2月完成了武汉骏意收购事项,扩大了在中国的玛莎拉蒂汽车经销网络[66]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持续经营业务即期税项开支中香港为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千港元;递延税项为(3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5千港元[5]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来自持续经营及终止经营业务)分别为(117,400)千港元和(109,947)千港元[9] - 2022年1月1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579,155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68,390千港元[12] - 本中期期间,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5,712,000港元,2022年为零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61天至90天为817千港元,91天至1年为319千港元,1年以上为4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0千港元、38千港元和10千港元[19] - 2021年3月25日,集团发行53,500,000港元无抵押承兑票据,年利率8%,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偿还本金,2022年同期偿还7,000,000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取得借款12,000,000港元,年利率9%,已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29,701,000港元;2022年同期银行贷款31,000,000港元,偿还额为零[29] - 倘收购武汉骏意于2023年1月1日完成,集团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中期收入将为14,339,000港元,中期亏损将为4,368,000港元[33] - 2022年1月1日金融资产结余为264,21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56,299千港元[49] - 波幅下跌╱上升5%,所有其他可变因素维持不变,2023年6月30日金融资产公平值无影响,2022年12月31日上升╱下跌3,904,000港元╱3,123,000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14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60万港元[62] - 2023年上半年汽车分部收入1170万港元,2022年无此收入[63] - 毛利增加100万港元至125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下降30.1个百分点至48.7%[64][65] - 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亏损1175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2660万港元[69] - 集团获借贷1200万港元、关联方免息贷款1160万港元,偿还其他借贷2970万港元[70] - 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272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560万港元[71]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等合共38370万港元,债务与权益比率增至136.0%[7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借贷结余298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70万港元[74] - 期内正汇兑差额约400万港元,2022年为负汇兑差额约1000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若干银行存款及物业共47040万港元用作相关借贷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47170万港元[78]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及苏格兰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分别为110万港元及1290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110万港元及1350万港元;期内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未变现亏损2260万港元,2022年为公平值收益170万港元[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收入为28万港元,2022年为40万港元,减少12万港元[88] - 期内销售及分销成本以及行政费用共1570万港元,2022年为1140万港元,占收入61.0%,2022年为78.5%,净增加430万港元[89] - 期内财务成本增至770万港元,2022年为650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增至560万港元,2022年为390万港元,承兑票据减至110万港元,2022年为170万港元[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CBL未经审核综合收入1310万美元,2022年为2140万美元,录得未经审核综合经营亏损520万美元,2022年为亏损250万美元[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740万港元,2022年为10990万港元[93] - 其他借贷及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贷款期限至2023年9月5日,年利率分别为8.5%及10%,报告期内利息开支分别为370万港元及50万港元,已偿还利息分别为350万港元及零,2023年6月30日贷款结余分别为31670万港元及1010万港元[96] - 承兑票据期限三年,年利率8%,报告期内利息开支11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结余为28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50万港元[97] 业务收购事项 - 武汉骏意收购事项于2023年2月17日完成,之后成为公司附属公司[53] - 2023年2月集团完成武汉骏意收购事项[129]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292,515,390股[118] - 庄天龙、连镇豪、李少峰分别持有公司51,891,000股、2,377,500股、209,000,000股普通股,占比分别为0.98%、0.04%、3.95%[113] - 黄瑞瑨于相联法团Chime Biologics持有3,068,19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1.30%[117] - Gustavo International Limited和Maini Investments Limited分别持有公司304,725,000股股份,占比均为5.76%[119][143] - 鼎珮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麦少娴女士分别持有公司1,519,016,472股股份,占比均为28.70%[143] - 鼎珮投资由麦少娴女士全资拥有,直接持有公司约22.94%已发行股本,间接持有约5.76%,合共持有约28.7%权益[169] 员工与物业租赁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共聘有34名雇员[126] - 2023年6月30日,Capella净内部面积总值约94%须遵守租赁协议,年租金总额约290万英镑,最晚届满日期为2030年2月,加权平均未届满租期为4.79年[127] 业务活动成果 - 2023年上半年新4S店开业及新车推出活动后,展厅人流量大幅增加超50%[130] - 2023年上半年,CBL取得2830万美元未完成合约,正就超4000万美元合约进行后期磋商,第二期药品生产设施已运营[109] 股息与购股权 - 董事会未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无)[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莊天蘆、黄场语、任求威的未行使購股權均為6000萬份,連鎖豪有3000萬份,集團顧問有9070萬份,總計3.007億份[147] - 2017年6月15日、2020年7月27日及2020年10月7日前每股股份收市價分別為0.093港元、0.172港元及0.170港元[148] - 購股權歸屬比例為授出日期首周年40%、第二周年30%、第三周年30%[149] - 2023年7月27日,黃瑞瑨辭任執行董事,1800萬份購股權失效[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無根據已屆滿購股權計劃授出、行使、註銷或失效購股權(除上文披露外)[151] - 新購股權計劃因若干條件未達成未生效[153] - 伍兆威先生于2023年7月27日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其18,000,000份購股權同日失效[174] 证券交易与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無買賣或贖回上市證券[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公司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惟偏離第C.2.1條[155] 人员变动 - 2023年5月27日,李忠良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及相關委員會成員[159] - 2023年6月20日,江啟銓與公司訂立新委任函,任期至2025年6月20日[160] - 沈仲平博士於2023年5月24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審核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成員[183] - 李忠良先生於2023年5月27日辭任薪酬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成員[187][188] - 黃瑞瑨先生於2023年7月27日辭任董事會職務[199] - 李少峰先生於2023年2月28日獲委任為董事會成員[199]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8:39
2023年上半年与2022年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上半年商品及服务收入11731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入[1]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14006千港元2022年为14560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总收入25737千港元2022年为14560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2524千港元2022年为11475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117400千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2022年为109383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来自持续及终止经营业务)基本为2.22港仙摊薄为2.22港仙2022年基本为2.08港仙摊薄为2.08港仙[2]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全面支出总额113974千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2022年为120190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63677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19022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5541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240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汽车业务分类收入11731千港元分类亏损3640千港元金融投资及服务分类收入25737千港元分类亏损167千港元物业投资分类收入14006千港元分类亏损14448千港元综合除税前亏损128025千港元[38] - 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物业投资及金融投资及服务分类收入14560千港元综合除税前亏损105339千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汽车业务分类资产20269千港元物业投资分类资产485180千港元金融投资及服务分类资产无综合资产692197千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汽车业务分类负债6001千港元物业投资分类负债306702千港元金融投资及服务分类负债无综合负债410118千港元[40] - 2022年12月31日物业投资分类资产485372千港元综合资产782262千港元[41] - 2022年12月31日物业投资分类负债317897千港元综合负债391336千港元[41] - 2023年上半年佣金收入275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收入[42]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无2022年为56千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7千港元2022年为2千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873千港元2022年汇兑亏损2千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一间联营公司投资之公平值亏损96400千港元2022年为92579千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2635千港元2022年为收益1672千港元[42]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5589千港元2022年为3874千港元[43]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及终止经营业务亏损117400千港元2022年为109947千港元[44] - 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账款358千港元2022年无此项数据[4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分部租金收入1400万港元2022年为1460万港元[54] - 2023年上半年汽车分部收入1170万港元2022年无[55] - 毛利增加100万港元至1250万港元2022年为1150万港元[58] - 整体毛利率下降30.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为48.7%2022年为78.8%[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收入为28万港元2022年为40万港元[60] - 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亏损1.175亿港元2022年为净亏损9090万港元[61]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以及行政费用共1570万港元占收入61.0%2022年为78.5%[62] - 期内财务成本增加至770万港元2022年为650万港元[63] - CBL 2023年上半年产生未经审核综合收入1310万美元2022年为2140万美元[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174亿港元2022年为1.099亿港元[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债务与权益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95.4%增加至136.0%[68] - 香港及苏格兰投资物业2023年租金收入分别为110万港元及1290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110万港元及1350万港元[88] - 2023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未变现亏损2260万港元2022年为公平值收益170万港元[89] 借贷与融资相关 - 公司已与MetLife将286940千港元借贷到期日由2023年5月延至2023年9月并确认续贷最高256470千港元条款[8] - 其他借贷与再融资金额差额方面集团及相关方同意额外注入资本至少3047万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可动用未提取承诺借款融资额度为4300万港元且将增加4000万港元至8300万港元[10] - 2859.1万港元承兑票据到期日由2024年3月25日延长两年至2026年3月25日[11] 会计政策相关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部分除外[14] - 本中期期间集团采用新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等会计政策[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集团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7] - 集团业务合并不符合特定情况的按相关准则处理[19] - 收购业务采用收购法入账[20] - 商誉按特定计算方式计量[24]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 - 2023年2月1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1020万元收购武汉骏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51%股权[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于香港及中国内地共聘有34名雇员[8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位于武汉的玛莎拉蒂4S店开业[92] - 2023年6月公司与珠宝集团合作举办交叉营销活动[9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CBL已取得2830万美元未完成合约正就4000万美元以上合约进行后期磋商[96] - 2023年上半年CBL第二期药品生产设施已开始运营[96] 公司治理相关 - 董事会未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宣派中期股息[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未经审核已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阅[1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08] - 中期业绩公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载[10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报告将寄发给股东并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载[109]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且董事于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遵守该守则[105]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江启铨先生等独立非执行董事江启铨先生为主席[106] - 审核委员会有多项主要职责如就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务向董事会提出推荐建议等[107]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4] - 公司将不时检讨一人兼任执行主席与行政总裁的架构[104]
意达利控股(0072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1 16:31
员工培训与安全 - 超85%现有员工在报告期内接受适当数量相关培训[1]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及员工均接受线上反贪污培训[2] - 过去三年无因工亡故或工伤事故,无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6] 公司治理目标 - 公司目标于2024年12月31日前采纳新规定,使董事会不得有单一性别[9] 慈善与社会责任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慈善活动,2022年实施疫情防控措施[11] 供应商评估 - 公司将环境、社会及管治绩效纳入供应商参与过程评估标准[14] 环保成效 - 与2021年相比,报告期内用纸量减少73%[24] - 公司目标确保危险有害及无害废弃物保持在接近2022年的最低水平[25] - 公司成功将耗电量维持在2021年水平,预期维持在2022年水平并寻找减少机会[29] - 2022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16.99吨二氧化碳当量,低于2021年的28.81吨[59] - 2022年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1.30吨二氧化碳当量,远低于2021年的91.77吨[59] - 2022年有害废弃物机油、防冻液排放量为0吨,低于2021年的2.55吨和2.20吨[59] - 2022年无害废弃物纸张排放量0.03吨,低于2021年的0.19吨[59] - 2022年电力能耗1855千瓦,远低于2021年的220401千瓦[59] - 2022年汽油能耗6273.32升,低于2021年的10641升[59] - 2022年耗水量为0立方米,低于2021年的153立方米[59] 业务运营优化 - 2022年解决业务模式改变导致的流失率异常问题,使公司运营更有效[36] 客户借款情况 - 截至2021年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未偿还的客户有抵押借款[45]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未有客户未偿担保贷款,2022年度未入账任何营收(2021年:140万港元)[96] 收购事项 - 2021年11月26日,公司附属公司拟9.6亿港元收购VMS Auto Italia Fin Services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47] - 武汉骏意收购事项将扩大集团在中国的玛莎拉蒂汽车经销网络[46] - 2022年11月25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Racing Time Limited终止收购VMS Auto Italia Fin Services Holding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协议[93] - 2022年12月28日,集团宣布收购武汉骏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51%股权,总代价1020万元人民币,2023年2月完成收购[97] - 2023年2月17日完成收购事项,目标公司成为集团附属公司[153] - 2022年12月28日集团宣布收购目标公司51%股权,总代价为1020万元人民币[172] - 2023年2月17日完成收购武汉骏意,其成为公司附属公司[176] - 2022年12月28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励快骏有条件同意以1020万元人民币收购武汉骏意51%股权[200] 业务管理 - 公司委任李少峰为执行董事加强武汉玛莎拉蒂业务管理[94] 财务指标 - 公司毛利率增长40.2个百分点,达77.0%(2021年:36.8%)[9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位于苏格兰的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4.08111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2.2%,公平值变动净亏损5544.9万港元[99] - 2022年销售和分销成本及行政费用2160万港元,占营收73.2%,较2021年净减少570万港元[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Chime Biologics未审计合并营收3650万美元,该投资公允价值降至2.374亿港元,约占集团资产总额30.3%[1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430万港元,银行和其他借款等共计3.727亿港元,债务与股本比率升至95.4%[120] - 2022年集团利息支出290万港元,偿还本息1700万港元,承兑票据余额为2750万港元[121] - 其他借款3.005亿港元和附属公司非控股成员贷款2023年5月到期,集团新增贷款504.9万港元,2022年因借款利息支出900万港元[122] - 根据框架协议,2023 - 2025年集团汽车采购应付运天集团代价上限分别为5200万、5000万、4000万元,运天集团应付集团上限为每年3000万元[127] - 2022年房地产投资部租金收入281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480万港元[130] - 2022年其他损益净亏损6670万港元,主要是投资物业和联营公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33] - 2022年财务成本增至1230万港元,主要因Capella利息开支增加,债券利息支出减少部分抵消[134] - 2022年可归属公司股东亏损634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主要是投资物业和联营公司未实现公允价值亏损[136] - 2022年全年收入总额为29,479千港元,较上一年的79,337千港元下降62.8%[194]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86,134千港元,较上一年的4,137千港元亏损扩大1,982.04%[194] - 2022年银行及其他借贷等款项为372,748千港元,较上一年的388,234千港元下降4.0%[19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22,065千港元,较上一年的391,662千港元下降17.77%[194] - 2022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2港仙,较上一年的0.13港仙亏损扩大823.08%[194] - 2022年摊薄每股亏损为1.2港仙,较上一年的0.13港仙亏损扩大823.08%[194] - 2022年每股股息为0,派息率为0%,与上一年持平[194] - 2022年债务与权益比率为95.4%,较上一年的78.4%上升21.68%[194] 研发成果与设施建设 - 2022年7月,CBL获得首个抗pd - 1抗体商业化生产的药品注册认证[67] - 2022年4月CBL上海研发中心开发出生产力8 - 10g/L的细胞株,高于行业平均3 - 5g/L[150] - 第三期生产品质管制规范设施(GMP - 3设施)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启用,第二期药品生产设施(DP - 2)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运营[151] 资产质押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部分银行存款和物业总额4.717亿港元已质押为借款抵押品,2021年物业总额为5.172亿港元[163] 薪酬开支 - 2022年集团薪酬开支总额为1310万港元,2021年为1230万港元[166] 租金收入与租赁情况 - 2022年香港及苏格兰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分别为220万港元及2590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200万港元及2130万港元,香港租约延长2年,租金增加3%[16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Capella净内部面积总值约94%须遵守租赁协议,年租金总额约290万英镑,最晚届满日期为2030年2月,加权平均未届满租期为5.84年[168] 牌照续签 - 2023年2月集团成功续签有效放债人牌照[169] 报告指引 - 公司业务回顾、未来业务发展与展望分别载于报告第4至5页“主席报告”及第6至14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193] - 公司可能的风险及不确定因素详情载于报告第4至5页“主席报告”、第6至14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以及第50至51页“企业管治报告-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194] 上市申请 - VMS收购事项须待上市委员会批准公司拟提交的新上市申请,该申请已于2022年4月14日向联交所提交[199] 废料处理与客户满意度 - 公司业务的化学副产品由政府批核的持牌伙伴处理加工,并定期评估伙伴[198] - 公司依据政府规例处置化学废料,调查客户满意度,落实节能减排,参与慈善活动[197]